1、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从这两次取消或拟取消的死刑罪名看,大多是罪不容诛的罪名,死刑对于这一类犯罪预防的效用不大,或是采取其他替代性刑罚也能够有效治理。近年来高校频频曝光的学术造假现象暴露了中国为数众多的高层科研工作人员缺乏坐而论道的实干精神,喜欢走捷径、钻门路。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全国尚存古戏台约10万座,而最近调查统计时仅存1万余座,这1万余座中大部分也已岌岌可危,濒临坍塌。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暴力、畸形的生活方式,这起不到反腐倡廉的作用。“十三五”期间,
2、新疆将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将对一批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鼎力相助。虽然离开母校多年,但一提起各位老师的名字,我就能回想起他们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他们对我耳提面命的教导,我一刻都不能忘。A. B. C. D.答案C解析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望文生义。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含贬义。望文生义。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对象不当。耳提面命:拉着耳朵,面对面地教导,形容恳切地教诲。2.下列各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天祥一生的真实写照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C.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权力的高地,往往是敌对派别的那些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D.平心而论,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不仅他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答案B解析A项主语和宾语倒置。C项语序不当,应为“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D项关联词位置不对,“不仅”应放在“他”的后面。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令爱今年能考上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B.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不容易,你
4、真应该好好孝敬她。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答案D解析A项令爱:尊称对方女儿。B项家慈:又称“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与“家严”相对。C项“指点”“不吝赐教”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4.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与例句构成排比句。注意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_?_?答案(示例)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
5、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清代的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披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宏、柔情万种的红楼梦(写出两句即可)5.文天祥英勇就义,名垂青史。假如我们给文天祥开个追悼会,请你根据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拟写一副七字对联。上联:下联:答案(示例)(1)取义成仁千秋颂留取声名万古香(2)忠肝义胆惊天地浩然正气写春秋(3)赤胆忠心传正气誓死为国留芳名(4)破碎河山余正气英灵风雨护荒丘(5)立胆义为昭千古存心从忠著万年(6)埋骨青山画忠烈碧血丹心传英名二、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的故居原本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
6、宅,面积达1 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沈家并不怎么
7、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被外放为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其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年,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就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了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
8、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家里过了几天清净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予以助力,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
9、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不准固辞”。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船厂,8年时间,造出了5艘商船和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了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
10、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向北部的转移。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政府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节选自文史参考)6.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描写了沈葆桢故
11、居的环境,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作铺垫。B.沈葆桢是著名的清官,他仕途更迭,曾经历任高官,但一直过的是贫穷的生活。C.沈葆桢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功绩,是与其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的,他告诫子孙“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D.沈葆桢留下大量家书,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答案D解析原文为“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而是早早看好了
12、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安心到江西去任职而举债买房。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答案A解析B项“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的说法曲解原意。C项“还为了能安心到江西去任职而举债买房”的说法于文中无确切体现。D项该项所写“三顾茅庐”的具体次数及内容属曲解立意。8.作为“晚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明确提出“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的主张;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