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兰亭集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背诵全文。2.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3.赏析本文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和骈散结合、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癸丑()(2)修禊()(3)清流激湍() (4)流觞()(5)游目骋怀()答案(1)u(2)x(3)tun(4)shn(5)ch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修禊:_(2)列坐其次:_(3)趣舍:_(4)嗟悼:_答案(1)一种消除不洁的祭礼(2)依次坐在曲水边(3)追求和舍弃(4)嗟叹哀悼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2、1)悟言一室之内:_(2)虽趣舍万殊:_答案(1)通“晤”,面对面地交谈(2)通“趋”,取向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义:_今义:像盐的味道或用盐腌制的。(2)茂林修竹古义:_今义:修理,整治;修饰。(3)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4)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种类。(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_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或取诸怀抱古义:_今义:抱在怀里,心里存有,胸前。(7)向之所欣古义:_今义:方向。(8)终期于尽古义:_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一段时间。(9)亦将有感
3、于斯文古义:_今义:文雅。答案(1)都。(2)高,大。(3)它(曲水)的旁边。(4)万物。(5)用来的(东西)。(6)抱负,志向。(7)以往。(8)至,及。(9)这次集会的诗文。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次(2)修(3)期(4)临(5)致(6)之(7)所(8)夫答案(1)水边/临时驻扎或住宿/编排、编次(2)长/修整,修造/著,撰写(3)至,及/约定/限定的时间(4)面对,引申为阅读/迎/将要(5)情致/集中/说(6)动词,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7)代词“所”与介词“以”连用,表“用来的(东西)”的意思/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词性短语,指
4、所爱好的事物/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指所作的诗(8)语气助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感叹语气/语气词,表示提起下文几种交往的形式,发出感慨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群贤毕至:_(2)少长咸集:_(3)映带左右:_(4)一觞一咏:_(5)引以为流觞曲水:_(6)所以游目骋怀:_(7)足以极视听之娱:_(8)当其欣于所遇:_(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10)齐彭殇为妄作:_答案(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形容词用作名词,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3)名词用作动词,环绕(4)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7)副词用作动
5、词,尽,穷尽(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欣(9)数词用作动词,将视为一体(一样)(10)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等同起来形容词的词类活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6写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死生亦大矣:_(2)其致一也:_(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_(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6)引以为流觞曲水
6、:_(7)当其欣于所遇:_(8)亦将有感于斯文:_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判断句(4)省略句、介宾结构后置句(5)省略句(6)省略句(7)介宾结构后置句(8)介宾结构后置句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译文:_(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译文:_答案(1)有贤德的人全会聚在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2)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畅快。三、名言警句课内名句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7、,齐彭殇为妄作。一、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侄子。青年时期已有美誉,朝廷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他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法家之中,罕有能与之相比者,被后世尊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法家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辑有王右军集。二、背景展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参加这次盛大的风雅集会的名士有“
8、东山再起”的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三、文学知识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
9、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四、文化常识1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人们于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2契:古人用竹、木、铜等制成契符,各执一半,作为凭信。课堂导语但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沉淀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世俗蒙蔽的双眸明亮如初,使原本扭曲浮躁的心灵恢复平静,使尘世的烦恼成为过眼云烟。千年往事的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书圣”王羲之从这次盛会中体悟到了什么呢
10、?他想通过这篇序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珠联璧合、堪称绝世之作的兰亭集序吧!下面是兰亭集序的结构思维导图,请用两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填写在处;然后用一个字概括每一部分所反映出的情感,填写在处。答案记会慨叹明意乐痛悲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答:_答案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淡雅的特征。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些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2“信可乐也”一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答案从字面上来看,“乐”的具体内容
11、: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3第三段中的“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答:_答案第三段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悟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4本文是如何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的?答:_答案
12、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平静、闲适。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到了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作者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作者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到激荡,再由激荡到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5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答:_答案
13、兰亭集序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了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表象的生与死、长寿与短寿,而没有看生命的质量是有益于社会,还是浑浑噩噩。所以,他的观点不足取。对此你有何看法?答:_答案(示例)我觉得王羲之的生死观有些片面。生命的价值不
14、一定要用寿命的长短来衡量。同为亡国之君,蜀后主刘禅在晋朝乐不思蜀,浑浑噩噩,虽然寿终正寝,却留下了千古笑柄;南唐后主李煜却敢于表达思念故国之情,虽被宋太宗毒死,却留下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佳句,令人扼腕叹息。所以,我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是片面的。景物描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景物描写富于特色。技巧点拨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
15、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景物描写富有特色呢?第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和刻画。第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第三,展开合理想象。第四,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最后,要注意精心锤炼语言。迁移运用请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18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天气渐渐地转凉了,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纷纷离开了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轻轻地从树上飘落下来,飞落到草地、小河、庄稼上。这落叶似乎是报信员,告诉大家“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小草们也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金灿灿的秋装。
16、秋姑娘又在落叶的喜悦簇拥下重新来到人间。在这个到处都是一片黄澄澄的景象中,各种小花似乎睡着了,个个低着脑袋,耷拉着两片早已经失去光彩的“双手”,默默地,一声不吭地等待着遥远的春天的到来。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让生命永恒生活于东晋的王羲之,虽有“岂不痛哉”的悲慨,但更多的是对古今“其致一也”的生命体验的追寻。他诗意地栖居,尽情地挥洒,从他的文字里我们感悟到:在短暂的一生中,要珍爱生命,更要用“永不放弃的追求”来充实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生命才会更加辉煌精彩,更加璀璨多姿!运用示例生命的厚重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生命的价值多少。拓宽生命,生命才更有价值。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仰观宇宙之
17、大,俯察品类之盛”,恣情天地之中, 放浪形骸之外。醉卧兰亭,醒叹世事,用一枝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色定格于方寸之上,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生命的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因拓展了生命的宽度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因而名垂史册。二、课外素材宁夏78岁翁朱继明临写千遍兰亭集序宁夏78岁老人朱继明对兰亭集序极其喜爱,多方搜集了32种古今不同版本的有名摹本,潜心揣摩研习,已临写上千遍,现在终于可以临摹出神形基本相似的兰亭集序,并以故宫珍藏的唐摹本复制样本篆刻了44方钤印,以原尺寸大小位置复制,使他的临本更接近原本。他还别出心裁,临摹创作出了不同形式的兰亭集序,有英文版、花瓶版、地图版、布版、滩羊皮版和木版等
18、80个品种。记者探访时了解到,朱继明老人酷爱书法,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情有独钟。从2001年始练书法,天天临摹不辍,2004年起专攻兰亭集序。他还多次来到浙江绍兴兰亭现场探访,感悟“书圣”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汲取灵感和气息。选材感言王羲之的书法自有其魅力,让人喜爱并不稀奇。兰亭集序更是书法精品,历史上临摹之人数不胜数。但像朱继明老人这样,以70多岁高龄,多年来临摹不辍达千遍者却极少见。这不只是靠兴趣就可以坚持下来的,还需要毅力,需要坚持。朱继明老人的执着精神让人敬佩。千年兰亭潘碧秀兰亭,栖之于江南水乡,如空谷幽兰,飘逸着丝缕江南的空灵,浸染着江南蒙蒙的诗意;兰亭,如亭亭玉立的抚箫女子,看尽
19、了千年尘世的烦忧,守候了千年的寂寞,独然隐于会稽山麓,做一番自我陶醉。青青的石板路两旁植着带露的草,我们是兰亭清晨的寻觅者。千年的兰亭没有千年幽深的感觉,和三月飘着青春小影的修篁擦肩,我们找到阳光下展露着一种叫温馨的东西。鹅池水盈盈地袒露在视线里,临池,可以一目览尽清澈的水底。池底可有当年王羲之携谢安且行且吟、谈笑风生的儒雅之姿?池畔一“鹅”一“池”两字一肥一瘦,神气十足地有如王羲之当年喂养的大白鹅装点着一池澄碧的清水。生长于绍兴乌衣巷的王羲之自小酷好书法,7岁师从卫夫人学汉代蔡邕笔法,12岁获父枕中所藏笔论,后“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研美流畅的今体。永和
20、九年三月初三,其邀友雅集休憩于兰亭,饮酒赋诗,兴致所至,欣然作兰亭集序,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那“飘若游鸿,矫似惊龙”的字恰如酒后一场酣舞,淋漓尽致,参透苦厄、历练、豁达,人生况味了然于胸。兰亭别后的两年,王羲之辞官弃郡,归隐于山水秀丽的金庭,巅峰之作狂然般地涌出:遗世的孤独,睿智,于生命的激情中,还有一种岁月沉淀后的遗留有风铃声清脆地随风而来,幽然坠于脚跟,是旅人禁不住闻声要去做一番寻觅的。眼前是由康熙、乾隆两皇帝同书的“御碑”(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两皇帝合写的碑)。铃声是由其上的八角攒顶的翼角上的铜质风铃撒落的。铃声洒脱,毫无羁绊,随风作漫天飞舞,幽幽韵声轻落于修篁上,是轻灵化作一
21、支笛,附在其上空灵地吹的;落于泥径上,是化作一只虫唱,给兰亭添一个可怜气息的;落于康熙所书的兰亭序上,是和其秀媚劲健,气势开张的字体一同潇洒、一同飘逸的。难怪乾隆来此,面对这一派的深沉浑厚、古雅清幽,忍不住挥毫写下: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敷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兰亭注定是要和王羲之赴一次春天的约会的。这短暂的一次约会,铸就了兰亭书法圣地的名号;这短暂的约会,造就了兰亭千年的沉淀和古雅清幽。王右军祠如一叶舟,泊在水荷中央,粉墙黛瓦,不失江南水乡民居的特色。可惜来得太早,池中的荷花尚未呈朵儿之姿绽放在游人面前。想夏夜
22、的兰亭,四角溢香,又有铜铃风声作轻坠弹唱,兰亭是令人眩惑不寂寞的。祠内两侧的回廊墙壁上嵌有历代兰亭序的诸多版本及古今名人题咏真迹。一匾“尽得风流”气势非凡地悬在正厅上。站在祠内,浏览名家墨宝,欣赏各种书风,始知前人概括王右军祠内涵丰富“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的取意所在了。兰亭,轻扬着笑意,带着千年不竭的清幽纯净,带着当年王羲之吟风咏月留下的千年醉书,游人思绪驻留其间,是要作长久留恋的。当年流觞亭的聚会,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人不知喝的是什么酒,想必是古越山水间的女儿红读后启悟文章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介绍了幽篁遍植的石板路,一池澄碧的鹅池,康熙、乾隆合题的御碑,内涵丰富的
23、王右军祠,并穿插了王羲之学书的故事、兰亭盛会美文的创作。作者一路走来,情随景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羲之的敬慕之情。论语经典章节赏析之十九子张篇子张包括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等。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1名句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注,天下之恶皆归焉。”注下流: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译文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是
24、因为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赏析子贡认为纣王有过,但不像传说中那么严重,那是因为在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中,好的事情会附会到德行高尚者的身上,坏的事情会附会到德行低下者的身上。这样,好的越好,以至好到不近人情的地步;而坏的越坏,乃至坏到无以复加,殷纣王就是例子。子贡这段话,并不是为纣王开脱,而是提醒世人,应当要经常自我警惕反省。2名句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像日食和月食:发生过错,人人都看到;改正过错,人人都敬仰。”赏析为什么君子犯了错误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呢?这就好比一件黑衣服,即便沾上了
25、一点脏东西,也不那么醒目,可是一件白衣服一旦沾上了一点脏东西,就会非常醒目。人们心里有一个期望值,总认为君子是不应该犯错误的。即使犯了错误,也愿意原谅他们。因为许多人犯错误是无意的,或是不可自控的,或一时大意,所以只要愿意改正,人们都愿意谅解。但是犯了错误而拒绝改正,那就是故意为恶,所以会得到人们的谴责和痛恨。3名句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译文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没有完全湮没于地下,而仍存在于今人那里。识见宏远的人了解它的大的方面,识见浅近的人了解它的小的方面。没有地方没有文武之道存在。他老先生何处不学?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老师呢?”赏析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注:论语子张后还有一篇,叫“尧曰”,只有三章,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