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
2、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2公元前六世纪前夕,雅典国家在政治上发展的形势就是富有阶层和平民以及贵族中染指工商业的人物,为了自己的利害逐渐汇合,形成一道要求改革的浪潮。这次改革( )A推动了雅典城邦的兴起B建立了公民大会C动摇了氏族贵族的特权D确立了民主政治3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
3、则”体现在( )A颁布“解负令”B发放公职津贴C组成“四百人会议”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4著名古希量史专家弗罗洛夫说,雅典民主的公民大会拥戴一些贵族作为自己的领袖,授予并且保证公民的自由,同时奴役由异族人充当的奴隶,剥削公民以外的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公民权。这反肤出古代雅典( )A公民积极参与政治B民众享有政治权利C阶级矛盾不可调解D民主政治的不成熟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B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
4、的危害小D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6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人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缘于秦国( )A遵循古礼B推行德政C体制创新D人才荟萃7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时间总人数,出身微贱的人所占比例春秋时期51613426%战国时期71339255%这说明( )A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B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D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8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
5、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遭到了普遍反对B忽视了道德教化C最终必然会失败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9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10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都市繁华,商业活跃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AB
6、CD11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1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汉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农业化的过程13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
7、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4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处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的出现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导致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15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
8、论的考试。以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解决“恩荫”选官的弊端1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7马丁路德在16世纪以大无畏的勇气,毅然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历史大潮,德意志成为宗教改革风暴的策源地。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受
9、文艺复兴的影响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D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18诗人海涅说:“路德的语言在不到几年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 )A“因信称义”瓦解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B马丁路德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宗教信仰统一是语言统一的前提D用德语翻译圣经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1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A因信称义B简化宗教仪式C建立国家教会D圣经至上20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
10、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推知,马丁路德主张( )A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B圣经由教会解释C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D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21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
11、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
12、因素。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厚禄,以期官吏自重,防止贪污,可以省刑。其俸禄内容有禄粟、职钱和布帛。地方官按职分田18级,按月发俸钱;春秋两季发衣料;每年一次性发粟米厚禄制度的实行,积极的方面使得官吏们乐于职守,以公报国。然而,官俸过厚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财政危机,实际上也并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重定文武官岁俸,以九品正从为差,共18级,正一品官禄米1044石,正七品的知县岁俸禄米90石(约合今5440公斤),由于俸禄较薄,使得小官舞弊以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明中叶以后官吏贪污则成了习以为
13、常的政风。摘自刘志愚浅述中国古代官吏“俸禄”(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厚禄制实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两朝俸禄制度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
14、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黄仁宇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选取你赞同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18-2019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 史 答 案1A【解析】材料说明梭伦改革的废除债务奴隶制措施虽然众多人反对,但是最终还是通过,说明该措施符合了城邦整体的利益,正确;中各个阶层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是维护贵族权力,并不是保护平民的根本利益,和项错误。2C【解析】材料“公元前六世纪前夕,雅典富有阶层和平民以及贵族中染指工商业的人物要求改革的浪潮”反映了梭
15、伦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之前雅典城邦已经存在,故A错误;梭伦改革之前公民大会已经存在,故B错误;梭伦改革动摇了氏族贵族的特权,故C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故D错误。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材料说明梭伦改革具有“中庸”的特点。A项主要体现“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B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D项是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4D【解析】材料中提到只有雅典的公民才享有公民权,异邦人并没有享受到公民的权力,由此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十分成熟,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公民积极参与政治”而是公民权实行的不公平,故A排除;只有雅典的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并不是所
16、有的民众都享有,故B排除;材料中只是提到出现不公平现象,但并没有体现出阶级矛盾不可调解,故C排除。5A【解析】抽签选举为雅典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但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由材料引文可知,苏格拉底不认同抽签选举的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因而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故选A。材料没有显示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排除B;材料没有显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排除C;材料没有显示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排除D。6C【解析】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
17、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点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D【解析】材料侧面反映社会出身较高的人在政治活动中的比重仍然很高,故A选项表述的“世卿世禄彻底消失”不准确,排除;通过春秋时期出身微贱的人只占比例26%,推知平民在此时并不是主要来源,故B错误;材料中只能体现出出身微贱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比重上升,但是贵族仍占有重要地位,故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
18、治表达过于绝对,C错误。材料反映从春秋到战国从事政治活动出身微贱的人占的比例上升,由此推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下层民众有了更多从事政治的机会,折射出了社会阶层流动频繁,故D正确。8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苏轼均认为商鞅变法以严刑峻法约束人民,以厚利诱导人民,忽视道德、重利轻义,从治国层面上方式并不可取,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受到世人反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走向失败,排除。D项,材料未提及商鞅变法对社会的影响,故排除。9B【解析】从材料“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中可以分析出,这些措施有利于小家庭的推行,
19、也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故B项正确,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度的瓦解和对农民的控制,故AC项排除。点睛:材料“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表明秦推行小家庭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10C【解析】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说明鲜卑族生产方式已经具有农耕化特点,故正确;“扬场”和“耕牛”体现了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故正确;图片并不能说明都市繁华,商业活跃,故错误;鲜卑族农耕化,这说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片信息
20、“扬场图”和“耕牛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扬场”和“耕牛”体现农耕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排除A;由材料“制御华夏,辑平九服”,可以看出北魏迁都洛阳意在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抵御少数民族柔然骚扰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肃清保守势力的信息,排除D。12B【解析】抓住题干中“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的信息可以看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实质就是农业化过程,故D项正确;A项是社会发展角度,B项是民族融合的角度,排除。C不符合农业社会特点;故选D。点
21、睛: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各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俸禄制和均田制作用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可知本题共涉及了孝文帝的两项改革措施:俸禄制和均田制,A仅是俸禄制的作用,B项仅是均田制的作用,C项仅是均田制的作用故排除。俸禄制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均田制规定农民要负担一定的徭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D。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14A【解析】材料表明北宋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宋英
22、宗时财政支出比财政收入大很多,可见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故选A。B项内容符合北宋的社会现实,但却不能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危机的信息,排除C。材料中并没有具体的财政支出的项目,排除D。15B【解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故选B。A项和材料明显无关;C项错误,王安石只是改变考试的内容,并未否定科举制度;D项错误,王安石关于科举选官制度遭到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变法的措施【易错警
23、示】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在理财方面,但是在其它方面也是有所涉及,主要变现为强军和选官制度上。在选官制度上反对北宋的恩荫制,主张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物,但是因为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最终改革失败。16C【解析】题干提到北宋的司马光、蔡京和近代的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并不一致,这是由于三个人处在不同的时代,尽管司马光和蔡京都是北宋人,其实二人的生卒年代也不一致,而不同时代的背景不同,所以评价会有不同,故选C;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应该放在北宋的时代去评价,是有准确评价的,而不是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应该将之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价,而不能用后人
24、的眼光去评价,故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所以排除;题干仅仅是说到了对变法的评价问题,不能据此得出D的结论,故排除D。17C【解析】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因此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故答案为C项。文艺复兴并非只影响德意志,排除A项;德意志遭受罗马教皇的剥削严重,从而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排除B项;九十五条论纲批判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荒谬,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D项。【点睛】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爆发,主要是因为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土地上势力极大,不仅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文
25、艺复兴的影响也是宗教改革的原因,但不是“德意志成为宗教改革风暴的策源地”的主要原因,据此确定答案。18D【解析】 “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事务的自主,冲击了天主教的充当与信徒与上帝沟通的媒介的权威,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信仰统一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语言的统一,排除C;材料“路德的语言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说明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伴随马丁路德教的传播,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排除D。19A【解析】材料“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
26、、圣礼和神职人员,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自救的自主权,这一主张否定了教皇和封建教会的权威,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简化宗教的仪式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建立国家教会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圣经至上的信息,排除D。20D【解析】材料“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并非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之意,排除A;结合所学,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圣经由教会解释,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的信息,排除C;材料“世俗权力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教皇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故选D。21(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
27、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3)因素: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解析】(1)背景: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该从当时的国内形势和秦国自身两个角度分析。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国情来看,当时处于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或者说是: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由“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可知,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
28、家强大。(2)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耕:由材料中的“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可知是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由材料中的“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指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由材料中的“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再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由“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和商鞅变法的内容可得出是废分封、行县制。(3)因素: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看,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根据其变法的内容和当时所处的时代形势可得出,商鞅变法顺
29、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点睛:选修部分题目的答题依据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材料”,另一个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而且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者越来越钟情于后者,这是因为这既可以考查到考生准确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考查调动所学相关史实和相关技巧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这一题的两个题目就都属于后者。22(1)原因:希望官吏们能够廉洁自律,防止贪污腐败,减少刑罚。(2)影响:宋代实行厚禄制度,一方面使得官吏乐于职守,以公报国;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财政危机;没有有效防止腐败。明代反其道而行之,结果适得其反,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导致腐败更加严重。【解析】(1)根据材料中
30、的“以期官吏自重,防止贪污,可以省刑”,可以得出其原因是希望官吏们能够廉洁自律,防止贪污腐败,减少刑罚。(2)根据材料中的“积极的方面使得官吏们乐于职守,以公报国”,可得出宋代实行厚禄制度,一方面使得官吏乐于职守,以公报国;从“官俸过厚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财政危机,实际上也并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可得出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财政危机;没有有效防止腐败。从材料中的“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由于俸禄较薄,使得小官舞弊以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明中叶以后官吏贪污则成了习以为常的政风”,可得出明代反其道而行之,结果适得其反,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导致腐败更加严重。23观点:一是
3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导致了北魏的衰亡;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示例一:观点:我选取观点一。阐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使鲜卑族逐渐丢失剽悍勇武的民风;改革后,民族内部华奢柔弱之风逐渐盛行;部分鲜卑宗室贵族反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造成国家内耗不断,造成了北魏的衰亡。示例二:观点:我选取观点二。阐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有利于鲜卑族接受汉族文化,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隋朝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注:说明时不选取观点;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解析】一问,结合材料一“宗室勋旧,不悦者多.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灭亡,根据材料二“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推动了民族融合发展;二问,结合两者观点阐述,一观点围绕材料从民族特质、内部矛盾进行分析;二观点结合材料从封建化、经济交流及民族国家走向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即可。【点睛】此题为论述题,首要环节为确立表达观点态度,其次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并围绕观点进行阐述,史论结合,思维逻辑清晰化,解题过程中应注意观点阐述的逻辑联系及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