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1)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好像日本看护妇D、实在是太秀气
2、了(2)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8(1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
3、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
4、,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
5、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
6、,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文中母亲的白发,让
7、“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答: 。(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段中以“母亲的白
8、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三、作文,(50分)9(50分)家乡的秋天。10我爱 要求:任选一题作文,500字以上。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二校联考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题共34分)1(9分)给下面的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1)山lng rn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 nin
9、g酝酿。(3)舒活舒活筋骨,du su du su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n sh安适地睡着。(5)看吧,由chng qng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6)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dun zhung端庄而又沉思了。(7)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 du b rn咄咄逼人。(8)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x x l l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9)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n s吝啬了。【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lng rn”的书写“朗润”,“yn ning”的书写“酝酿”
10、,“du su du su”的书写“抖擞抖擞,“n sh”的书写“安适”,“chng qng”的书写“澄清”,“dun zhung”的书写“端庄”,“du du b rn”的书写“咄咄逼人”,“x x l l”的书写“淅淅沥沥”,“ln s”的书写“吝啬”。答案:朗润 酝酿 抖擞抖擞 安适 澄清 端庄 咄咄逼人 淅淅沥沥 吝啬。【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既要熟练掌握拼音,还要写准汉字,在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2(14分)按要求古诗文默写。(1)观沧海中展示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
11、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颔联和颈联补充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
1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注意“悬”的书写)(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3(4分)仿写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秋天像中年人,成熟稳重的,笑着,勤奋着。秋天像得道的高僧,有安宁温和的眼角和眉梢,带着我
13、们体味生命的真谛。【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解答】从例句可知使用了比喻修辞,并写出其特点即可。示例:秋天像中年人,成熟稳重的,笑着,勤奋着。秋天像得道的高僧,有安宁温和的眼角和眉梢,带着我们体味生命的真谛。【点评】解答此题,考生在重视句式相同的同时,尤其注意仿写句的语意,要与整句风格相融合,不能太生硬。4(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1),(1)全市的人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们。(2)尽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3)牛毛细雨下了两天两夜。(4)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中学生中的共青团员。【分析】病
14、句的辨析,要先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压缩主干,寻找病因【解答】(1)“凯旋”和“归来”语义重复(2)没语病(3)没语病(4)没语病【点评】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累赘等。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前后是否矛盾,然后修改。还可以压缩句子主干来辨析。5(4分)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迫不急待 咄咄逼人 绚丽多采 淅淅沥沥花枝召展 毫不掩饰 披蓑带笠 秋风萧瑟
15、错别字改 正【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迫不急待迫不及待绚丽多采绚丽多彩花枝召展花枝招展披蓑带笠披蓑戴笠【点评】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误用。二、阅读(本题共36分)6(10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
16、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1)解释划线的词我欲之楚想要将奚为北面何、什么吾马良 良好此数者愈善越(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3)成语南辕北辙出自本文,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分析】译文: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
17、“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句意:我想到楚国去。欲:想要。句意:为什么向北走。奚:何、什么。句意:我的马好。良:良好。句意:这些条件越好。愈:越。(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
18、”“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虽:虽然;非:不是。句意为:虽然你的马很好,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句中重点词语有:此,这些;愈,越;耳,了。句意: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3)本文考查成语的积累和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概括即可。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办事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只要方向道路对头,就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相反地,如果方向道路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就会转变为不利因素,起到相反的作用。成语是“南辕北辙”,答案:(1)想要;何、什么;良好;越(2)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
19、的路啊。 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3)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点评】文言实词“数”的用法:数目,数量。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几,几个。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左忠毅公逸事);命运,气数。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shu)屡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sh)计算。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黄州快哉亭记);(sh)列举。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7(11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
20、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1)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D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好像日本看护妇D、实在是太秀气了(2)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21、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分析】这是一篇散文的片段。开头第一句总攝全文,“妙”是这段的“神”,其它的“形”都是围绕着这个“妙”字进行的。从“看吧微微露出点粉色”这部分都是下点小雪后山景的“妙”处,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雪后山景写得清新可爱,妙不可言。最后,点出山的秀气,以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归纳概括。从题干中“雪后的山”和“总的印象”这两个词可知是找中心句,是作者对山的总体感受,最后找到“那些小山太秀气了”符合题干两个词的要求。所以选D。(2)本题考查关键字和写作顺序。散文是形散神聚的文学精品,散文的阅读要抓住它的“神”,也即是中心。这样才能
22、很好地体会散文的精妙之处。从第一句总攝作用中便可得出文的中心是“妙”字,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它进行的。另外,写作顺序可以根据一些标致性的词来得出,如“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这些词可知,写作顺序:空间顺序。(3)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明确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的运用及其作用,把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特征,就能很容易识别。(4)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一般从字义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进行。“秀气”本义是指:灵秀之气,文中的是指山的玲珑美。表达效果既写出山的特点,又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答案:(1)D;(2)“妙”; 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23、3)比喻、拟人;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4)“秀气”这里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点评】散文阅读要把握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抓住其“神”也即是主题,就能很好地体会主旨,其“形”如何散都不怕。8(1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
24、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
25、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
26、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27、。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28、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答: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中插秧。(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
29、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分析】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母亲因为操持家事,而过早的衰老有了白发;第二部分(),回忆四月的一天,我回到家与母亲一起深夜敲盆赶老鼠的事;第三部分(),叙述父亲病倒后,母亲跪在田里插秧;第四部分(),叙述母亲离世已三年,但我依旧难忘她的白发,抒发我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
30、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章第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第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母亲的坚强、乐观;第段对母亲的外貌描写,又表现出她的慈祥。根据这些理解整理出答案即可。(2)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概括事件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让我心痛的事件,并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两件事可分别概括为: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中插秧。(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选准句子的赏析点,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本句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秧苗的美,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
31、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ABC正确。D有误,“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不准确,因为文章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的。故选:D(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全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分析判断。本文的标题是“母亲的白发”,全文围绕“白发”组材,表达对“白发”母亲的赞美,可以看出“白发”就是全文叙事的线索;“白发”也正是母亲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白发”,是为了突出母亲的勤劳,表达对母亲的赞美。答案:(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的母亲。(2)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母亲
32、跪在田中插秧。(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4)D(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点评】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三、作文,(50分)9(50分)家乡的秋天。【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本文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家乡秋天上
33、,表现的主旨是自己对家乡秋天的爱恋之情。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把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细致刻画家乡秋天的景,秋天的人,表现出自己对家乡秋天的感情来,写出真情实感。【文体选择】写景散文。【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景抒情,以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细致刻画家乡秋天的景致,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式创新】写作文时,在拟写一个好的题目的基础上,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发现
34、的几个生活中的画面;使文章层次清晰,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解答】【例文】家乡的秋天大兴安岭的秋天是遍地金黄的,落叶遍布大地;而漠河的秋天是寒风刺骨的,让人的皮肤生生的干裂。可你想想,有个地方,若是到了秋天却还是漫山遍野的绿,是不是很神奇?太阳温和的照着你,却也感觉不到刺眼,是不是很理想?风儿轻轻柔柔的,就像母亲纤细的手抚摸着你是不是很舒适?这个地方,便是我家乡的秋天厦门。厦门的秋天,是迈着轻盈的脚步,小心翼翼地来到的,它是生怕惊醒了人们,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身上的短袖换成了长衣。从窗外朝山那边望去,不论是从山顶到山脚,全身上下都是用青绿色的外套紧紧地包裹着。虽说一年四季都是绿,却也从不感到
35、厌烦。厦门秋天的绿叶没有像春天夏天那样艳绿,它暗暗的墨绿色,就像一位姿态婀娜的少女,秋水般深邃的眼睛带着一丝丝忧郁。若是在这片绿色中偶尔见着一从枯萎的矮树,那才叫奇迹。你要是单单靠近看着那从落叶,暗黄的叶子已经没有任何生机,拿起一片放在手心里,轻轻一捏便碎在了手里,随风飘去,心里不觉感到默默的悲凉。无意间后退一步,便惊讶地发现,在那片枯叶旁,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绿的起劲,而那个枯黄正是这片绿的点缀,心中又成了喜悦,就是那落叶使得绿色蓬发!看着对面的山总会想到后边的海。厦门是一个被海包围着的海岛,那海岛就像颗海上明珠,发着光亮。秋天时的海是宁静的,海浪轻柔地拍击着沙滩,用“哗”的声调奏出一曲海陆
36、之谱,使人的一天烦躁的心情沉淀下来,闭着眼睛去感受带着海腥味的海风,才能明白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众多的孩子面前,老天爷是偏爱厦门的,心疼给厦门下雪,害怕他冻着,冷着了,总是让太阳暖和地照着厦门,让秋天也似春天般温暖。但是厦门在秋初时可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不理睬爷爷的爱,老跑到外面惹是生非。这时“爷爷”可是狠下了心来,用狂风来鞭打自己心爱的孩子,台风呼呼地刮着,疼的厦门呀,哇哇直叫。到了深秋之后,这个娃娃便乖了下来,一整个秋天都是静悄悄的,宁宁静静的。虽然厦门的秋天没有满山的硕果累累,没有遍地的金黄落叶,但我爱家乡的秋天,爱它和煦的阳光洒在人身上惬意的温暖,爱它深绿色的叶子随风轻轻的摇曳婆
37、娑的曼妙的舞姿,爱它海浪声中细声细语的亲切交谈,我爱家乡的秋天!【点评】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腻、深情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山、秋水、秋树、秋叶的“工笔画”,把握景物的特征层次井然地加以描述是本文显著的特点。这美丽的景色离我们是那样近,那样秀美,那样亲切。10我爱秋季要求:任选一题作文,500字以上。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空白处可填写的内容很比,只需要是自己喜爱的具体内容就可以。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某种活动。比如,我爱妈妈,我爱童年,我爱阅读,我爱学习,我爱花季,我爱雨季等。创作本文,应以空白处的内容为写作内容重点,以自己对的喜爱
38、与赞美之情为主旨。一定要从生活中取材,以实取胜,以情动人,写出真情实感。【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思路点拨】本文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段直接点明自己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总领全文,并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主体部分以几个并列段,如:我爱季的风,我爱的雨,我爱季的树,我爱季的水。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直抒胸臆,再次表现自己对的热爱与赞美。【细节描写】爱,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在文本当中应有一定篇幅的心理描写,同时如果写人物的话,还应有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解答】【例文】我爱秋季秋季,是一个敲锣打鼓的小孩;秋天,是一个优美动人的姑娘;秋季,是一个豪气盖天的男子汉!我爱秋季,秋
39、季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是那样的瓜果飘香!你看,高高的天空一碧如洗,蓝得像一汪海水,像一条蓝绸子,也像一颗用水洗过的蓝宝石。在天空中,镶嵌着许多细碎而洁白的云朵不停地在飘动,恰似一只只海水里游动的小鱼。大雁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整整齐齐地飞过天空,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风景画。秋季的田野里热闹非凡。瞧!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稻子金黄金黄的,好似铺了一张金毯,微风一吹,稻子就弯下了腰,好像在向农民伯伯们鞠躬,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那高粱举起了火把,在田野里宛如一个个染了红发的亭亭玉立的少女。树林里,梧桐叶纷纷打着旋儿落下来,浮在水面上成了蚂蚁的小船。枫叶火红火红的,远远望去,就像燃
40、烧的火焰。微风轻拂,枫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好像一只只小手拍着,拍得手都红了。偶尔有几片落叶,犹如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我情不自禁的吟起了唐代着名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菊花开了,有的像洋娃娃那金灿灿的头发;有的像我们心中那团热乎乎的火焰;有的层层叠叠,洁白的像一团雪;还有的好似妈妈手中那毛绒绒的线团。许许多多的菊花竞相开放,芳香扑鼻。桂花也心花怒放,那一朵朵小小的、黄黄的花,虽然外表不美,但是,桂花的香味,太迷人了!果园里硕果累累,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挂枝头。金黄的橘子沉甸甸地缀满枝头,好似迷雾里的火球,又像是顽皮的小孩扒开绿叶,露出圆圆的小脸,一个劲地向你点头微笑。葡萄呢!更加晶莹剔透了,仿佛是用水晶雕刻的。秋风一吹,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秋季,拥有了独特的美丽和无可比拟的神韵。我爱秋季,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十里。秋季,你令我赞叹不已!【点评】这是一篇描写秋天的绚丽多彩的文章,开头将秋天拟人化,衬托出秋天的百变多彩,对秋天田野里热闹非凡、树林里美不胜收、果园里硕果累累的生动描写,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