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ID:101911       资源大小:21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

    2、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2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利,只不过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根据以上材料,科举制的确立( )A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D选才标准越来越公平3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

    3、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4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早于他100年的古希腊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相似反映了( )A荀子受到西学东渐影响B两国的社会制度高度一致C人类对自然斗争能力增强D两人都关注自然界的探讨5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

    4、变化。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绸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BCD6黄宗羲从万民忧乐的角度重新认识君权,认为如果君主背离了兴利除害职责的话,那些恨其君如“寇仇”、视其君为“独夫”的“天下之人”就可以起来推翻暴政。据此可知黄宗羲( )A主张废除君主制度B深化了传统

    5、民本思想C推崇西方民主政治D改变了儒学的本质7全球通史指出:“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等。”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A统治阶层的治国思想 B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C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D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8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封建制度和

    6、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BCD9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西学传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ABCD10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

    7、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11“在晚清40年,强调国家控制的官商逻辑是主流,而民国最初的16年,则是管制宽松的民营经济黄金年代。到1929年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转变,国家主义再次抬头”据此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晚清时期的官商企业的发展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B“民营经济的黄金年代”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年代”C1929年前后,“国家主义”抬头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家主义”始终对中国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12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

    8、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里程碑”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全国人大成为最高权力机关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13他改变了中国一书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有三个“解放思想”的关键时期:1978年、1992年和1997年。在第三个时期取得的“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成就是( )A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4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

    9、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也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一边倒”的方针C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D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5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A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B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C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16推动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 )A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B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

    10、C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7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说道“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16-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了这“三个方面”的改变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工厂制度的兴起B宗教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D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18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判断,启蒙运动

    11、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促进思想解放D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19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代表中国,19世纪前后开始衰落,并最终落后于世界潮流BB代表英国,因为对外扩张和工业革命,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20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12、)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2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22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发表了总统就职演说,其中谈道:“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人们并不在少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为此

    13、,美国政府(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C兴办大量公共工程D调整农业政策和产品结构23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24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14、( )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B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D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25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应该抵制全球化的潮流D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26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

    15、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

    16、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刘绪贻美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

    17、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最大特点。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

    18、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魏书李冲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19、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议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

    20、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汉武帝的经济主张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各自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B【解析】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结合所学,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分封制有利于维护贵族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所以是贵族政治,而郡县制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所以是官僚政治,B正确;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因此C项错误;郡县制维

    21、护的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2B【解析】由材料中“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中央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故B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中下级地主和下层平民参与政治,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科

    22、举制扩大了统治社会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A;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科举制有利于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选才标准问题,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举制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3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或从政这一历史现象,而一般情况下在论述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需要从经济角度去思考。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B项虽然正确,但不属于根本原因。C、D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商人发财致富

    23、后购买田宅,且没有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4C【解析】“制天命而用之”是利用自然来为人类服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从自然控制中解脱,都说明人类对于自然斗争的能力,C正确;荀子思想不是受到西学东渐影响,A错误;中国是奴隶社会,西方是民主社会,B错误;普罗泰戈拉不是对自然界的探讨,D错误。5C【解析】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要从历史史实出发,即论从史出。从表格中的内容可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郡城之东、盛泽镇、王江泾镇、南浔镇”的发展,体现了市镇的繁荣。故、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纺织业在经济中

    24、占主导地位,故错误,故A项排除,故B项排除。“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只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存在,不能说明其发展迅速,故错误,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6B【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宗羲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而非主张废除君主制度,故排除A项;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深化,即重视民众利益,反对君主过分的专制,故选B项;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他并没有推崇西方民主政治,故排除C项;黄宗羲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受时代和社会的局限,他并没有改变儒学的本质,故排除D项。【点睛】黄宗羲的思想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的

    25、反映,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并没有突破传统君主制度的窠臼。7C【解析】明朝的远航应该是郑和下西洋,西欧的远航则是指新航路开辟。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国威、满族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所以不是为了商业的目的,因而没有利润可言;西欧的新航路开辟是为了满足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两者出现巨大反差是因为两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点睛:郑和下西洋和西欧的新航路开辟可以进行比较。它们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一,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达伽马、麦哲伦和哥伦布的航海早

    26、半个世纪。在规模和航海次数方面,外国与中国是无法比较的。这说明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能力和胆略征服海洋。第二,从目的上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内容是贡赐贸易,形式是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西欧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第三,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赏赐式的贸易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给明政府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同时,其规模、影响越来越大,为后来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8B【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

    27、知,到公元1500年以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数量都比世界其他国家要多,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数量锐减的原因是由于明清封建制度的阻碍,并不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也不是由于近代西方科技的冲击,所以不符合题意;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最终造成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世界,所以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中国古代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而且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加之儒家思想盛行,科举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明清开始逐渐落后于

    28、世界。9B【解析】略10C【解析】“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有识之士的主张是要推翻帝制,应该为革命派的主张,即实行民主共和,C正确;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B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D项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分析解答即可。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晚清时期的官商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9、,排除A;“民营经济的黄金年代”并不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年代”,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一些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C选项符合史实,答案选C;但是到了南京政府统治后期,官僚资本主义膨胀,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经济的发展,D选项有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12D【解析】据材料“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D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A项错误;“全国

    30、人大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也由宪法规定,故B项错误;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属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错误。故选D。13D【解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进一步阐释,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正确;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B是中共十二大;C是中共十四大。点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14A【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选A项;“一边倒”方针是新中国坚定的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突出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故排除B项;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都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以后,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D项

    31、。15D【解析】“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等信息说明,孙中山不是主张不再走资产阶级革命的路,而是要将资产阶级革命(即政治革命)与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即社会革命)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二次革命,故选D而排除AC;孙中山是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不可能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故B不符合史实。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

    32、。这一题实际上要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关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概念,只有准确理解这几个概念,这一题才容易做对。16B【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颁布,罗马成文法诞生。在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为解决矛盾,巩固统治,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罗马史实,罗马不是一个民主国家;CD项反映了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没有反映出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的原因,排除CD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发展阶段17B【解析】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故排除A项;英国的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3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政治条件;而工业革命则从器物和经济的角度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是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并成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实现了英国的崛起,故选B项;文艺复兴在英国主要表现为诗歌和戏剧的繁荣,没有对英国整个社会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故排除C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英国器物和经济的改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18D【解析】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指思想解放,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指限制公权力,即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故选D。AC是三者共同的东西,排除;B不符合“进一步发展”的限定,排除;19A【解析】图片中时间

    34、从17501900年,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A线在19世纪前后发展趋势是不断下降,应为中国;B线在工业革命开始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比重下降,应为英国,但“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说法错误”;C曲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所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应为美国,但“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说法错误;D项“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不符合史实,德国在70年代末完成工业革命。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20A【解析】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从材料“政府有能力控制”可知,麦迪逊强调一个强有力的中

    35、央集权;材料“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则体现的是分权制衡,通过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牵制,保障民主,杜绝专制的出现。故选A。BD中的邦联制和联邦制都是国家组织形式,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来;C项说法错误,邦联制之下中央政府无权。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中央集权和分权制衡原则21C【解析】材料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其中的“下山路”指的是借用资本主义的力量发展生产,其具体做法为采用租赁制和租让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22C【解析】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重新树立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而非解决人民失业问题,故排除A项;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推动了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也不是解决人民

    36、失业问题,故排除B项;根据“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针对失业公民面临的严峻的生存问题,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实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大量公共工程提供就业岗位,故选C项;调整农业政策和产品结构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并不是给人民解决工作问题,故排除D项。23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修补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即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修正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前就已经存在,故A项错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银行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成立北

    37、约不符合修正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24D【解析】材料中“长时期的和平”说明是从积极角度评价冷战,由于美苏没有诉诸武力的斗争,使得世界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美苏冷战背景下存在着局部热战;C选项说法错误,冲突在所难免。2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可知,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可知,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

    38、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可知,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故选C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26(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发展完善: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3)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

    39、一定的独立性。特点:制约权力、平衡利益。【解析】(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之、郡县制等;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施行。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明代设立了内阁,清代设立的军机处,实现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根据“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可知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抽签选举。根据“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可知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

    40、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通过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逐渐发展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并通过议会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指的是中央政权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了民主政体;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指的是实行联邦制,中央和地方形成了制衡。所以美国1787年宪法最大的特点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27(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利;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鞍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

    41、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解析】(1)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改革上的具体举措,即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利;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从而在改革的社会背景角度分析其土地改革举措的原因。(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分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政治方面所起的作用,找出二者的共同点即可。通过比较材料,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政治方面所起的共同作用可以答为: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结合史学常识的内容,可以直接得出改革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即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注重策略

    42、;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本题主要考查 的知识,旨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28(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均贫富,开源节流,节用裕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涉甚少; 汉武帝对商人征收重税,打击富商大贾,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多。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出现;工商业发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写自然经济产生不给分)。 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急待解决;对匈奴战争导致财政困

    43、难;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影响。(五个点写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安定公平、节用仁义;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汉武帝增加税收、盐铁官营,与民争利。 (2)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得出生产力进步。同时,小农经济产生;根据材料一“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得出社

    44、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根据材料一“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得出社会动荡,礼坏乐崩;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结合所学,受到了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同时,国家财政困难;商贾实力增强,影响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得出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和民族问题。【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的几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行对比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