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揭西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 资源ID:102485       资源大小:191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揭西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1、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诸侯绝对服从周王B. 周王实际控制全国土地C. 周王权力高度集中D. 体现周王天下共主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诸侯相对服从周王,并不实际控制全国土地,更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因此ABC三项均不选,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西汉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

    2、,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汉武帝时期的A. 郡国并行制B. 郡县制C. 刺史制度D. 推恩令【答案】D【解析】“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指的是多封诸侯而削弱其实力,即后来的推恩令,故D项正确;汉武帝时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故A项错误;郡县制秦朝时得到推广,故B项错误;刺史制度是监察地方的制度,故C项错误。3.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 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古代中国D. 雅典【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西方现代民主的源头,故D项正确;古代罗马的主要贡献

    3、是法律,故AB错误;古代中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缘于A. 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B. 农民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C.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D. 外邦人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的立法是由下及上的,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即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贵族于公元前449年迫于压力成立十人委员会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此,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故A项错误;C项正确。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处在奴隶社会而不是封建社

    4、会,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与外邦人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5.法美两国都是民主共和国,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最大区别是A. 总统是国家元首B. 总统是军队总司令C. 总统对议会负责D. 总统任免政府官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法国的总统对议会部分负责,美国的总统与国会分立制衡,故D项正确;法国和美国的总统都是国家元首,故A项排除;两国的总统都是军队最高统帅,故B项排除;政府官员属于行政系统,是总统任免的范围,故D项排除。6.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

    5、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 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 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7.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

    6、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C.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D.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涉及到国家主权,清政府对这些的轻看表明清朝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淡薄,故C项正确;A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出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8.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

    7、一项是A. “树墩”是指封建正统思想B. “可以萌发”指民主共和观念的滋长C. “树断了”是指推翻了封建制度D. “树墩”是指资本主义经济【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把大树砍断了指的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 “树墩”还在,这指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封建正统思想,故A项正确,D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故C项错误;“树墩”萌发指的是封建专制思想的滋长,故B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 总统制B. 联邦制C. 君主立宪制D. 责任内阁制【答案】D【解析】试题

    8、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这三者而言,最重要的条件是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答案】B【解析】三者比较共同点,五四运动首先是学生为主力军,后来发展到无产阶级为主力军;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由资产阶级开始逐渐转变为无产阶级,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故B

    9、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思想条件,五四运动并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的,故A项错误;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是背景,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共产党的成立等,但不是最重要的条件,故D项错误。点睛: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在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的基础上成立的。1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三大的召开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 北伐战争的开始【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

    10、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历时三年半,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故C项正确;中共一大召开是在1921年,故A项错误;中共三大是1923年,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的,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记忆教材基础知识就能作答,根据教材说明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2.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A.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B.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C.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

    11、多国D.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本题须知时间轴上的两个主要事实,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据此可知,依次经历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故选A。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与国

    12、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概况及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概况及意义;13.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时间“1986年”“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可知,这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属于直接选举,只有C选项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1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建国初期确立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选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所以都不能选。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4.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可以看

    14、出主张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故A项正确;大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故B项说法错误;“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峡两岸的交流会达成的一种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C项与材料无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初提出的,1984年的六届二中全会获得通过,故D项说法错误。15.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D. “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答案】

    15、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的结果,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D项错误。16.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D. 民族振兴、民族独

    16、立、民族崛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三个时期所发生的的历史事件可以得出,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赢得独立;1979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所以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17.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的根源是A. 二战中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的实现B. 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C. 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D. 互相抢夺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17、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正是由于国家间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美苏之间由战时的盟友关系转向对抗,故B项正确;消灭德意日法西斯、实力对比变化、抢夺势力范围等均非根源,故ACD错误。18.“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A. 在联合国里孤立苏联B. 进行“和平演变”C. 实施马歇尔计划D.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以材料的

    18、形式考查“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措施。通过题目分析,“面包和选票”体现的经济方面的措施,“子弹”是指战争手段,因此可以断定正确选项是实施马歇尔计划,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联合国,故A项错误;和平演变是冷战结束后,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军事政治集团,属于政治手段,故D项排除。19. (2008天津卷,文综,24)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1961年柏林危机B 苏伊士运河战争B. 1964

    19、年越南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解析】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剑拨弩张,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危险。注意材料中的“纽约”、“莫斯科”和“哈瓦那”分别是美、苏和古巴的首都。20.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封建制度的确立C. 国家走向统一D. 铁犁牛耕的推广【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结果,排除A、B、C项。2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自

    20、给自足C. 极端贫困D. 自产自销【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农民的生产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也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D项不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也不能反映,均排除。点睛: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就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原因,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21、二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2.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反映出A.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封建地租沉重C. 商品经济繁荣D. 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置产业”以田地即农业为主、以商业为辅来看,反映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C、D项。23.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

    22、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B. 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C. 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 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答案】C【解析】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我国正处于乾隆年间,综合国力还是很强大的,但对外奉行 “ 闭关锁国 ” 政策,脱离于世界发展的大势,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所以中国的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主要原因”,即内部原因,然后排除即可。24.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

    23、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25.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24、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答案】B【解析】据材料“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种花者多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属于江浙地区,“种花”、“种木棉”属于经济作物,这说明明清江浙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农民收入有大幅提高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故C项错误;“口粮全赖客商贩运仰食于四方”并不能说明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故D项错误。故选

    25、B。26.鸦片战争前,中国丝的出口,每年一般只有几千包,而1847年达22000余包,1852年44000余包,1856年79000余包。茶的出口,鸦片战争前,每年大约五千多万镑,鸦片战争后历年增长,1856年已达一亿三千余万镑。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A. 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B. 农副产品商品化率提高C. 保持外贸出超地位D.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丝的出口量不断增长,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实质上表明中国经济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丝出口量不断增长,没有中国丝全国总产量的数据,无法得出农副产品商品化率提高,排

    26、除B;材料只是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丝出口量不断增长,没有进口商品数据,不能得出外贸出超地位,排除C;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表述不准确,排除。27.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时间可知,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反映的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价

    27、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使得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故D项正确;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价格革命的原因,不是影响,故A项错误;B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应排除;价格革命使得封建领主逐渐衰落,故C项错误。点睛: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对价格革命的表现、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8.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太平天国运动D. 洋务运动【答案】D【解析】19世纪

    28、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最终失败。故答案为D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政治领域的变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项;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失败,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2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种现象表明A. 美洲新兴工业城市大量出现B.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 欧洲的殖民扩张加剧D. 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答案】C【解析】从命名方式上看,均是以欧洲地名加上“新”字,说明这是某个欧洲国家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随着这种新地名的增多,表明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

    29、民扩张加剧。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新地名并非都是新兴工业城市,更不是独立国家,排除A、B项;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是在19世纪,排除D项。30.1651年,英国宣布,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此规定A. 旨在打击荷兰的商业利益B. 反映了英国海上霸权崛起C. 导致了英国与西班牙战争D. 说明了英国造船业的发达【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该政策是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而制定的,旨在打击荷兰的商业利益,发展英国海外贸易,A项正确。题干客观反映该时期,荷兰是海上霸主,英国的做法是挑战荷兰海上霸权体现,排除BC。17世纪上半期,荷兰的造船

    30、业最为发达,且题干没有体现英国造船业的发达,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31.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A. 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B. 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 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D. 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题文的材料表明英国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欧洲启蒙思想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没有影响印度;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

    31、方教育和英语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32.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 商业繁盛的地区B. 盛产煤炭的地区C. 邻近河流的地区D. 电力充足的地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时间为“19世纪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建立的纺织厂选址就应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符合题意。A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排除。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考虑的因素,排

    32、除。C项是自然力限制下的选址考虑因素,与题意不符,排除。考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发展33.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 实业救国B. 工商皆本C. 重利轻义D. 重商轻农【答案】A【解析】张謇是晚清著名实业家,其兴办工业主是要爱国心的驱使,是要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3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艰难、命运坎坷的根本原因是A. 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B. 中国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D【解析】民族资本主义

    33、经济的曲折发展为本题主要考查点。A项说法颠倒了逻辑关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故A项错误;中国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是发展的表现,故B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或者社会性质角度思考,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正确;35.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中国(1950年人均产量)美国(1950年人均产量)印度(1950年人均产量)钢产量2.37kg538.3kg4kg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whA. 实行农业合作化B.

    34、实行土地改革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掀起大跃进运动【答案】C【解析】由题中的表格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发展落后,在钢产量和发电量上不仅远低于美国,而且还不如印度,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ABD材料和材料无关,排除。36.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十年颂歌中写道:“我们难忘的/一九五八呵!/我们的/千万座/小高炉!/烧起来!/烧起来!/看我们/几千万/钢铁大军,/伟大的创举小土群!”这首“颂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B. 三大改造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35、. “大跃进”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关键信息“千万座小高炉小土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大炼钢铁,故D正确;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和题目所给的时间(一九五八)不吻合,故A错误;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和题目所给的时间(一九五八)不吻合,故B错误;人民公社化是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题目材料“千万座小高炉小土群”无关,故C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一九五八”“千万座/小高炉”“小土群”,结合所学“大跃进”运动分析解答即可。37.1979年3月,中国最权威的官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条商业广告:幸福可乐。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

    36、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这反映出A. 中国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 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C. 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藩篱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广告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对商品、对市场的重视,也就反映了中国是正在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藩篱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商业广告而非涉及现代企业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而非与世界经济接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5年,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8.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

    37、周年。94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其中,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 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为D项。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完成,排除A项;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排

    38、除C项。【点睛】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39.“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二十多年前流传在住房条件很差的上海老百姓中的一句话。但如今的浦东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主要设在浦东,这一切都得益于浦东的开发与开放。下列关于其开发和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目的是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成为上

    39、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开放浦东的相关知识点。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故正确。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故正确。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起的智慧在提升使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故正确。1990年做出开放浦东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局来思考,浦东开发带有战略决战意义。它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故正确。故B 正确,ACD错

    40、误。40.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B. 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C. 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方向D. 是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答案】B【解析】【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特点是包产到户。在当时的条件下包产到户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因而出现了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机械化大农场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能体现出农村改革的专业化方向。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41.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赦的风带,不敢

    41、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赦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改封墨赦。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A. 唐朝皇权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B. 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唐朝各层级政府C. 唐朝的皇帝专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D. 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唐代皇权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从而使决策更为合理,也就是唐朝的君主专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故C项正确;尽管如此唐代的皇权仍然是专制皇权,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秦朝时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42.1931年中华苏维

    42、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 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 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D.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31年”、“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敌我力量悬殊,这反映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故C正确。“左”倾激进主义不可能正确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故A错误。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但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没有认识,故B错误。当时

    43、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被打击,故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左”倾激进主义错误【名师点睛】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一)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 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三)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

    44、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否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思想,剥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在进攻中,犯有冒险主义错误,防御中犯了保守主义错误,退却中犯了逃跑主义错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及红军长征初期的失利.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43. 1949年,中央人民

    45、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A项错误,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成立;C项是在1956年确立的方针;D项说的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大

    46、制度,是在1954年建立。考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44. 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A.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 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C. 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 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答案】B【解析】【详解】“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俄国人民受到资本主义的压迫;“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是指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残余色彩浓厚,俄国人民又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人民与俄国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不是封建农奴制残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人阶级的斗争任务,排除D项。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 促进欧洲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揭西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