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资源ID:102509       资源大小:176.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文科历史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试卷说明: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2本卷共二大题,43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其中1-32题每小题1分,33-40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A. 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B. 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C. 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D. 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答案】C【解析】1645年、1725年、1843

    2、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是处于中国被迫开放,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背景,体现了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故C正确;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其是近代化的行政官员,故A错误;职务管辖范围显然不是本质问题,故B错误;职能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上海道台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故D错误。故选C。2.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材料可用来研究A. 清朝的天朝上国思想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C.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D. 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国入超【答案】C【解析】由材料“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出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未满足列强的预期,从而为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提供了借口,因此材料可以用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清政府自大思想,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没有满足列强的要求,没有体现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贸易总额的比较得不出出超入超的结论,故D项排除。【点睛】“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是解题的关键。3.1898年

    4、,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A.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D. 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清朝末年国家对奏请开埠通商十分的认可,这与清末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有一定的关系,故A项正确;此时的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内部自身的需求,故C项错误;D项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排除D项。

    5、4.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A. 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海军建设B. 为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埋下伏笔C. 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D. 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中国海军各自为政,多头指挥,日本海军指挥统一,力量集中,这种编制的差异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获胜的结局密切相关,而甲午战争为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埋下伏笔,故B正确;中国海军各自为政、多头指挥并不能说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海军建设,故A错误;当时中日近代化指导思想有相同之处,两者都学习西方科技,并非“完全不同”,故C错误;甲午战争的结果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并不先进,故D错误。

    6、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从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的差异出发,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与影响,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 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B. 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D. 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

    7、不知国会为何物”“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这反映了当时群众民主意识的淡薄和民主政治的脆弱性。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6.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

    8、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部A. 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B. 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C. 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D. 以对日退让换取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材料“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企图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中日局势缓和,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国民政府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国民政府以对日退让换取领土主

    9、权完整,故D错误。故选B。7.“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答案】D【解析】天朝惊梦是指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梦碎是指洋务运动;专制梦醒是指辛亥革命;建国梦成是指新中国成立;富强梦启航是指改革开放,故D项正确;A、B和C顺序不符合。8.中国民族机器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

    10、,都是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A.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 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 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答案】D【解析】由材料“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伸、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说明中国民族机器织业具有脱离传统手工业的突发性,它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故选D。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A;材料中的状况取决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质变,排除C。9.187

    11、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政府枳极推行重商政策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仿织洋布,定易销售”“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说明国人采用机器生产、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逐渐形成,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0.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

    12、华威胁。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这反映了当时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 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 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答案】D【解析】根据“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结合所学,甲午战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说明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世纪末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错误;排除B;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

    13、是“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联系所学知识,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1899年重新出现北洋水师,说明中国近代化进程没有中断。11.据统计,18581911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的出现A. 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B. 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C. 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

    14、的状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可知,“19001911年”民间商办资本发展较快,这一时期促进民族资本快速发展的因素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清末新政以及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等,C项正确;A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排除;B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时间信息“19001911年”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然后根据所学只是回答及可。12.清末官商合办的电报局,发起时多赖商人踊跃入股。1908年,政府将其收归官办时,以商人收利已久、应减价报效为由,将股票收购价格从商

    15、人提出的每股290元,酌定为150元。据此可推断A. 清末新政成为洋务运动的翻版B. 产权意识的滞后制约新政成效C. 发展官营企业成为各界的共识D. 政府厉行抑商的政策一以贯之【答案】B【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政府任意干涉商人的利润,体现出新政时期的电报局产权意识不明确,打击了商人投资的积极性,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上比洋务运动有巨大的改进,A错误;材料主要是讲民营企业的发展,后来受到政府的制约,不是侧重发展官营企业,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后期已经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错误。13.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

    16、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据此,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是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没有包含“关注夷情”的内容;B选项错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体现出的是进化论的思想,虽有改革思想,但没有涉及到“关注夷情”。C选项错误,“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只体现出对教育的重视;D选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包含了对外国的态度,也涉及到改革,故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解答本题可以从材料中对新的经世致用思想的解

    17、释出发,我们可以从“批判现实、倡言改革”和“关注夷情”这两个角度入手,结合材料中的选项,一一比较,最后得出结论。14.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A. 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B. 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 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以及“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可

    18、以看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民国时期的现象,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不是“广泛传播”,而是中国人思想认识的发展和深化,排除;C项说法片面,材料反映的中国人认识的变化不仅仅只是民主意识,排除C项。15.日本为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的国家,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但在日俄战争(19041905年)期间,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朝野几乎一致希望日本获胜,东三省和直隶当局都有援助日本的行动。这一奇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B. 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C. 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D. 列强侵略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答案】B【解析】

    19、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朝野希望甚至支持日本打败俄国,主要是因为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故B项正确。中国朝野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民族觉醒的表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而是强调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影响了中国朝野对日俄战争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而是强调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影响了中国朝野对日俄战争的态度,排除D。16.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

    20、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A. 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B. 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C. 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D. 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答案】D【解析】题干史料主要反映的是19131922年人们对孔子的态度,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无法反应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可得出其以否定来推动救亡,故B项排除;材料中对儒学的认识复杂多变,而不是不断深入,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反映了他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由推崇到否定,再到反对排斥

    21、儒学,表明近代中国探索过程的曲折,故D项正确。17.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B.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C.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D.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 “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进而形成惯例”可知,只要不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首相的权力范围还是很大的,即它为首相权

    22、力扩张提供了可能,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首相制度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推动了英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议会的地位的变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议会丧失立法权,而且根据史实英国议会也没有丧失过立法权,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改革的渐进式平和过程最终形成了“国王统而不治”的特点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法国政治环境的特

    23、殊性B. 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C. 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D. 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答案】A【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各派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展开了激烈斗争,结果以微弱的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中现象反映了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故选A。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项材料没有反映,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的虚伪性”的信息,故排除D。19.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立大学,美国的大学分为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主要位置。这局面反映了A. 人民主权原则B. 联邦制的原则C. 三权分立原则D. 自由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主

    24、要考查美国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人民主权原则体现在总统和议员的民主选举上,A项排除;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这说明美国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体现了联邦制下中央和各州的分权,B项正确;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立的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大学的举办,与人的自由平等权利无关,D项排除。故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20.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量移民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由此可知,殖民地移民A. 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B. 导致了英

    25、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 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D. 减少了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答案】D【解析】材料只反映了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的身份构成问题,不能说明殖民地移民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故A错误;材料没有比较留在英国本土与移民北美的劳动力的比例,不能说明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劳动力,故B错误;移民北美并不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故C错误;殖民地移民是无以为生的农民及生活困苦的手工业者,他们从英国移民北美,有利于减少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故D正确。故选D。21.下面为1750-1850年英国被调查的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大型工业企业前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下

    26、列分析正确的是()A. 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的流动B. 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C. 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D. 中等阶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力【答案】A【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17501850年间,很多底层中等阶级和劳工阶级通过自己的奋斗转变成了工业资产阶级,这说明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工业家是由底层中等阶级和劳工阶级转变而来,这说明向上流动也是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故B项错误;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就已经确立,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

    27、,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排除。22.19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其中之一是所谓的“浮游”群体,他们为谋生而奔波于各工矿城市之间。当时“浮游”群体的出现A. 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B. 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C. 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D. 导致了农业生产衰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当时德国正在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带动了相关的职业群体的出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社会的贫富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与城市化进程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农业的发展状况,故排除D项。23.读下表,1870-1890年间美国部分州的农村人口变化,据此可知当时美国()州名宾夕法尼亚新

    28、泽西纽约康涅狄格佛蒙特减少量40%25%83%60%75%A. 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B. 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C. 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不均衡D.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国工业化的认识,分析题目的表格,1870-1890年正值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但由于各州工业化程度不同,各州农村人口减少量也不同,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故选C。材料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出现衰退,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信息,故排除B。图表也不能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的信息,故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工

    29、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学生只有熟知两次工业革命,才能正确回答。24.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A. 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B. 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C. 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D. 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答案】D【解析】当时印刷术等技术的进步,使书籍推广范围扩大,欧洲人可以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从而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可以直接阅读书籍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无关,

    30、排除A项;这种现象与宗教改革运动无关,欧洲直接阅读的书籍不一定是宗教书籍,排除B项;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25.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由此可见A. 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B.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C.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彻底否定了神对世界的主宰【答案】A【解析】 由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可见对现

    31、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题材,排除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彻底否定神的信息,排除D。26.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A. 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B. 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C. 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D. 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信息涉及的是“新教”而不是“宗教”,故A项错误;材料的中心是强调新教徒重视科技,故

    32、B项正确;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自然是他们的思想源泉,而不是新教,故C项错误;新教归根到底是宗教,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科学是强调客观反映外在世界的,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27.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A. 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B. 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C. 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D. 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

    33、“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可知,好莱坞电影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无关,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电影在世界影响很大,不能说明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排除。28.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A.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B.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C. 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D. 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的理解。结合所

    34、学知识即可得知在巴黎和会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所以选A。29.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A. 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 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 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D.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答案】A【解析】材料所给1875-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排除BC。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故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35、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30.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A. 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B. 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C. 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D. 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可知,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政府的职能,所以答案选。罗斯福新政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并没建立新的政治体制,所以A错误;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并没有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所以C错误;真

    36、正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是二战,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所以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学生需对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措施和影响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正确答题。31.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A. 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 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C.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D. 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肯尼迪认为,在“自由社会”里,能够帮助众多的穷人,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即实行该政策的本质目的更在于保全少数的富人,这体现了福利政策的实质。因此选B项

    37、。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们是否“失业”,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D。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政策32.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国别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联邦德国3%48%49%美国2%36%62%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B. 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C. “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D.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从表中反映联邦德国与美国的第三产业在总个经济中所占比例已超过制造业

    38、,特别是美国,说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影响”,D项正确;70年代是经济“滞胀”时期,A项“经济的高速发展”说法错误;70年代因经济“滞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缩减国家福利,B项说法错误;新经济出现在90年代,C项“新经济”说法错误。考点:70年代经济“滞胀”阶段特征点评: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社会福利应该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建立起可靠优越的社会保障,也不

    39、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3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分别是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寄希望于英俄等国,体现了“以夷制夷”的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互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以夷制华”的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

    40、洋人的朝廷”,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思想,故A项正确,BCD项均不合题意,排除。34.如下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A. 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 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旧三民主义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论的影响;包括解放战争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

    41、。因此中国民主进程体现出西方思想中国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体现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B项;辛亥革命不涉及统一战线,排除C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

    42、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35.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这体现了当时A. 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D. 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答案】C【解析】根据“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说明重视工商业的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曾国藩、张之洞两人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政府立国政策”,排除A;曾国藩、张之洞

    43、两人是洋务派的代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排除D。36.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当时的七七出版社印行,为其第一个版本,第二年10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对讲话第二个版本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共修改了670余处。其中修订的不适应时代的提法可能是A. “内战时期”改为“十年内战时期”B. “红军战争”改为“革命战争”C. “抗战以后”改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D. “虽然出不出好东西”改为“虽然拿不出好东西”【答案】B【解析】把“红军战争”改为“革命战争”是为了体现出土地革命的正当性,更能体现

    44、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这是为了修订不适应时代的提法。故答案为B项。A项把“内战时期”改为“十年内战时期”,C项把“抗战以后”改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是为了进一步消除口语色彩,使相关提法更加规范化;D项把“虽然出不出好东西”改为“虽然拿不出好东西”是为了把有地域色彩的、方言性的词换成通用的词,均排除。37. “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 )A. 事实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B. 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C. 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

    45、力D. 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故选D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38.在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海外投资年均回报率为5.72%,国内投资年均回报率为4.60%。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回报率要比英国国内高出50%,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的回报率则要高出60%。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英国A. 率先开始了大规模资本输出B. 资本输出以欧美为主要场所C.

    46、 工业制造业的步伐相对放缓D. 丧失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答案】C【解析】英国投资回报率在海外的远高于国内,说明国内工业制造业的步伐相对放缓,已经不能带来较高的收益。故答案为C项。A、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信息表明在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投资回报率较高,不能说明英国的资本输出以欧美为主要场所,排除B项。39.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47、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16世纪”“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时,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教会失去原有的权威,因此达尔文的学说虽遭到教会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故B项正确。进化论在19世纪中期时诞生,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A项表述不合史实,故排除;C项与其遭到教会迫害与否无关,故排除;材料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会失去原有权威,与教会宽容政策无关,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导致了社会罪恶和文化危机,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权威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挑战,从而出现了塞尔维特与达尔文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