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
2、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B 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 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 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2有学者在对中国古代制造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
3、一个核心是( )A 扩大地方伪独立性B 维护百姓的利益C 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 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3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 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 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D 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4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
4、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 )A 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B 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D 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5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材料说明罗马法( )A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 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 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主张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6“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
5、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 权力制约B 公民意识C 平民政治D 法律至上7“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以此来判断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 促进欧洲开始社会转型B 资产阶级开展了殖民黑奴贸易C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 导致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8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
6、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这一主张( )A 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B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C 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D 蕴含了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9美国国会于1791年又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人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査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等等。1791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 )A 理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B 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C 保障了基本权利和免于恐惧的自由D 以明确的
7、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10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1689年权利法案B 1787年美国宪法C 1875年法国宪法D 1871年德国宪法11李鸿章在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中指出:“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8、( )A 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 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C 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D 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12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某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知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关于这一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 双方出于规避外交冲突的考虑C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 在当时对双方都有利13下表是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衰退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D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14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
9、原则的指示(1934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C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15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
10、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 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B 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 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 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16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B 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C 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 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17恩格斯在1895年指出: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在资产阶级借以
11、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与1848年相比,恩格斯此时的观点变化体现为( )A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渐趋消失B 暴力革命理论不再具有指导意义C 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进行斗争D 资本全义制度的衰退日益明显18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191986年4月,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
12、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上文中大陆对台政策调整体现在( )A 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B 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D 大陆成立了“海协会”2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 政
13、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 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21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B 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C 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D 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22“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曾经遭受过,而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当时的讲话强调的是( )A 反
14、殖反霸,相互支持B 高瞻远瞩,求同存异C 理解尊重,消除分歧D 和平共处,避免猜疑23西方学者指出,“许多人认为,如果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欧洲带来如此多的灾难,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此外,战争带来的破坏如此之大,许多欧洲人认为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对以上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欧洲联合的发展趋势B 否定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中的作用C 促成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D 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取代自由竞争24“近年来围绕美伊战争,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个分裂:联合国分裂为主战和反战两方,北约内部出现和平解决与军事打击之争的“裂痕”,欧盟也分化为以法
15、.德为代表的反战派和以英.西为代表的主战派。中国: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日本:追随美国,提供经济支持。阿拉伯世界:反对侵略伊拉克,但没有统一的实质性行动。”以上现象深刻地表明(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并没有结束B “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C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迫在眉睫D 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建立世界和平十分重要251903年,湖南第一女学堂创办,第二年湖南名儒王先谦纳女学生为妾不成,指使巡抚上折称“湘省女学并无实用,徒为伤风败俗”,导致学堂被清廷查封。1905年,朱剑凡以办“家塾”之名偷办女校,为周南女校的缘起。这主要反映出
16、清末( )A 地方守旧势力与官府勾结 B 新政推行在地方举步维艰C 女学社会基础尚不广泛 D 女权兴盛已成滚滚潮流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北边的半个中国,这在后来遭到了中国历史学家的严厉谴责。这种批评固然正确,但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也是事实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在这几个世纪中,出现了佛教经文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一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像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被用来印制大量
17、佛经;科学技术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它们至今才被充分理解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比国内贸易大发展更引人注目的是对外贸易的突飞猛进结果,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3章传统的儒家文明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
18、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资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
1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宋期时的中国正在期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的依据。(2)根据村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覆盖面遍布全世界。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时间时代
20、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1949年到1978年以前共12人36次。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达赖叛逃、“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等1978年以后共40余人近百次。国家政要仍占据封面人物的主流,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登上时代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李泽锴(香港富商李嘉诚之子,企业家)吴仁宝(当代中国农村
21、干部的杰出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逝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影星进军国际影坛、港澳回归、SARS病毒(非典)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等据材料指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中国人物上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要求:至少列举两个特点,且观点明确;原因分析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做出明确划分,国家解决城镇户口的粮食供应,每月发给相应的柴米油盐,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口结构由此开
22、始。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罗湖问题的通知,颁布自理口粮户口,这种户口与城市户口同属于非农业户口。1992年8月,公安部发出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通知,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农民进城自理口粮,到2000年止,我国城镇人口达到4559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609%,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将近10%。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
23、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2019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A【解析】据材料中“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等信息可判断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完善,说明了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强调的秦汉开始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加强,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县的划分标准转移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地
24、方行政制度的演变2D【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材料讲述古代政治制度的共同规律是“统治性政权”,即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A和B项是不符合中国古代史实的;C项错误,儒家实行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代制度的本质3D【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A项说法错误,古代中国一直强调重农抑商政策;B项说法错误,在中国古代,商人虽然富有但地位较低,材料不能反映商人地位提高的事实;C项说法错误,早在汉代铸币权就已经掌握在国家手中;从“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来看,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
25、已明显增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与发展4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农产品商品化是指农产品用于市场交易,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材料未能反映“兼并严重”的现象,排除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就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26、。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原因,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二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5B【解析】材料中罗马法规定,奴隶有条件的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否则按杀人罪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故D项正确;当时的罗马是奴隶社会,仍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仍然是不平等的,故C项错误。6B【解析】材料提到,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这主要是倡导公民为城邦服务。结合
27、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伯利克里强调公民意识,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公民意识7C【解析】根据材料“全球史观”“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可以判断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推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不符合“全球史观”,排除。8C【解析】根据材料“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C正确;司法制衡民主,不符合“适用人民审判”,排除A;民主主宰
28、司法的思想,没有推动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排除B;材料也无法体现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排除D。所以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9C【解析】材料“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体现了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军队不得进入民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体现了宪法保护民众免于恐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宪法保证民众的权利,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共和体现的是公职人选
29、选举产生,B项材料未涉及;材料说的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没有涉及公共权力,排除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 “军队不得进入民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分析解答。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议会只有很小的权力,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和C中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项议会和其他权力机构相互制衡。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30、民主政治的扩展德意志帝国宪法11D【解析】从材料当中可以得出李鸿章只看到,日本学习西方技术强大起来,没有认识到日本的富强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包括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等等。 所以他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所以选 D。A、B、C三项中A项已找到强国御辱之道明显不合题意,因此错误;B项是顽固派的观点,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因此错误;洋务派的李鸿章并未看到日本成功的本质因此并未有效法日本全盘西化的主张。因此C项错误。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法主权的破坏。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的司法主权的破坏,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人在华犯罪不可以逃避制
31、裁而是交给外国人处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规定是不平等的规定,并不是出于规避外交冲突的考虑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当时只对列强有利而非双方都有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司法主权的破坏13C【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看,以冶炼业和机械金属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有很大发展,这种变化是抗战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比例减小不能说明轻工业的发展肯定就在衰退,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总体工业结构,不能说明日趋合理化,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即冶炼业和机械金属业占
32、全国总资本比例有大幅提高,再根据表格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此时的时代背景正是抗日战争时期,说明这种重工业比例大幅增长的趋势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是为了坚持抗战的需要。14B【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A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实行是在20世纪40年代,C不符合题意;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于抗日战争期间,D不符合题意。“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说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抗日战争做准备,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3、的过程(1)探索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失败。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中国的社会现实。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认识到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全国胜利
34、的正确道路。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理论,探索出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5B【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再联系“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即强调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35、实践“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16C【解析】据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统一经营和个体农民生产相结合,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故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故A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没有保留计划经济残余,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故D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师点睛】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
36、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恩格斯的观点变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工人阶级可能加以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是指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等机构进行合法的斗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只要资本主义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就不会消失,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否定暴力革命理论,只是强调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进行斗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895年资本
37、全义制度仍处于上升期而不是的衰退日益明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观点变化【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理解能力。材料“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主要是通过该例子来说明我国法律很不完备,不是说领导人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有
38、法不依和民众法制观念方面的内容,主要提到的是法律的不完备,“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故BD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法律体系亟需完善,故C项正确。故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19A【解析】从题干时间“1986年”以及材料中“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的信息可知中央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故A项符合题意。B选项说法错误,一个中国的共识目前还没有完全达成;C选项说法错误,大陆不放弃武力统一的可能;D选项“海协会”只是民间组织,没有如此大的效力。20D【解析】1949
3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材料中强调“协助国家机关”“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反映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职能发生转变。2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是结伴而不结盟,排除A项;上海合作组织遵循结伴不结盟,因此不具有以军事同盟对抗军事同盟的性质,所以不是冷战思维的产物;C项表述不全面;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合作领域广泛,结伴而不结盟,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开展新型区域合作之上海合作组织【名师点睛】上海合作组织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
40、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其特点主要有由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国家间结伴而不结盟。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22B【解析】据材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可知,这反映了万隆会议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反殖反霸,相互支持,没有包含存异,故A项排除。消除分歧在当时不可能实现,故C项排除。和平共
41、处原则不等于求同存异,故D项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体现了亚非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崇高思想和愿望,被称之为万隆精神。2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国家的联合,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实行欧洲统一对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只有在合作、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才可能会复苏”可知反映的是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趋势,符
42、合题意的是A项,BDC项不符合题意。24A【解析】材料表明各种力量充满了未定因素,都项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影响,纷纷对国际事务表态或参与其中,反映了多极化趋势。故选择A项。B项错误,材料中心并非强调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C项材料并未涉及;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的理解。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5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女学的查封和“偷办”可知,此时女学的兴办尚未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故C正确;AB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不符合史实。26(1)特点:突出整体(或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文化和商贸成就
43、为主要研究依据。(4分)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或儒家文化)达到顶峰;文学艺术成就与杰作大批涌现;瓷器等手工业水平最高;三大发明等科技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革命”对欧亚大陆意义非凡(对外贸易突飞猛进);海上丝路取代陆路成为东西方主要贸易通道;逐渐摆脱对外国(阿拉伯)商人的依赖。(8分)(2)不同: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要求向世界各地进行资本和商品扩张;不与传统大国(英国)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海上实力。(4分)影响:促进美国崛起,逐步掌握世界霸权;客观上推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4分)(3)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理念、政治制度、世界各地的联系程度。(5分
44、)【解析】(1)本题考查宋代的发展特征。第一小问特点,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可以从史观和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依据,可以从宋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手工业的发展、科技成就、对外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美国不同于传统帝国的“单纯幅员扩张”,也不是英法“殖民帝国”,而是以“强大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建立的“无边界帝国”,也使得它避免像德国一样“争夺天空下的土地”而与殖民帝国冲突。这种观念使得美国能够摆脱“争夺地盘”的束缚,专心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帝国。它突破国界限制,有利于缓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防御与抵抗,比如在中国提出”门
45、户开放“政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造成了对其他国家主权的破坏以及经济利益的损害。(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因入手,也可以就世界大势入手,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答案不唯一,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要求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宋代的经济与文化成就表现;大国崛起美国崛起方式【名师点睛】从不同的史观角度重新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对常见史观内涵的理解,常见的六大史观分别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其次,从某种史观
46、剖析重大历史现象和运动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建议学生们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实践以增强对该内涵的理解和把握。27(答出其中两个特点即可)示例:特点一:1978年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主要是政治人物,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动向原因:中美大部分时间处于敌对状态,时代周刊从美国从亚太地区利益的视觉出发,密切关注大中国区的政治动向,特别是中国大陆最高领导层的变化、台海关系及分裂势力的动向。特点二:1978年后虽然政治人物任占据主流,但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变化的时代精英越来越多地登上时代周刊。原因: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生剧变;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特点三:杰出的政治人物登上时代周刊的次数较多,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原因:中美关系由对峙到走向正常化,政治因素和杰出政治人物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