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1明代时,吴地的富有家庭多将太湖边洼芜土地,因地势改为鱼塘和可耕地,并在田堰边角种植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这说明该地区农业A出现地域性经营特色B坚守男耕女织传统C向着商品化方向发展D盛行雇工劳动制度2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3尚书禹贡将天下划为九州,并对九州的土壤进行了鉴定,其中的冀
3、州、豫州、兖州、青州都处于商王朝活动频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反映出商代A统治区域较为集中B中央集权尚未确立C农业生产地位重要D耕作技术有待提高4国语周语中中说:“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意思是说公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也无人收割。究其根源在于: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B劳动者更关注私田C井田制度日趋衰落D国君权威一落千丈5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A农村小农经济日益解体B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C农业生产结构有所改变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6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4、“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7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A注重技术传承B严格制作程序C强化市场垄断D保证产品质量8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A地方分裂势力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政府市场观
5、念变化D坊市制度日益完善9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变化可知, 当时的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单位:万两)租税(正赋)收入征榷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997)2408.11167.740060:40天禧末(1021)2641.22670.0120440:60熙宁十年(1077)2021.34248.4868.828:72A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B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赋税多元化改变了政府财政来源D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10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
6、,明清江南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C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11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地区价格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每石1.52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米每石1.41.8两白银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C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D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12清初规定“国俗衣冠,一沿旧式”。但由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钿子”的形成A体现了统治者的民族压
7、迫政策B符合满洲贵族维护民族性的需要C反映了服饰变革的政治化倾向D说明习俗变化能够影响政府政策13今珍存于苏州碑刻博物馆内的宋代平江图,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苏州城的原貌。其时苏城以二横四直骨干河道为城市脉络,作坊、民居等临河而设,均匀遍布全城。商业贸易区的中心则在城中央乐桥和利市桥一带,紧靠统治阶级集中之地,便于他们享乐和管理。这说明当时的苏州城A体现城市布局讲究合理与对称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改变C商业活动的限制未被完全打破D商业发展促使官员奢靡风气增长14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奴婢、部曲、工乐户等贱民阶层。宋朝时,这种贱民的数量显著减少。这A主要得益于选官制度
8、的完善B体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C反映了户籍等级制度的废除D导致了小农经济的加速破产15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主要反映了宋朝A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B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C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D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16据史料记载,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当时“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据此材料可知A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社会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C新兴行业中滋生出新的生产关系D纸币的出现推动
9、了经济快速发展17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等。可见唐都长安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督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城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D城市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18唐中叶前,赋税征收实物;此后实施两税法,开始部分征收货币赋税;明中后期,在两税法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也改为征银,至此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趋于一致。这种变化A加速了纸币的广泛流通B刺激了土地的兼并买卖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19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自给自
10、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20如图为明代地契,它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A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21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22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
11、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这些规定A使商业发展停滞不前B抑制了土地买卖C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D提高了农民地位23西汉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准工商者衣丝乘车、不准工商子弟做官;另一方面“弛商贾之律”“轻摇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24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据表可知时期规定曹魏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为地租。西晋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帛)的课
12、田。北魏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给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农民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娟布麻。A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B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C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宋代因西北陆路通道阻塞,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海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海岸的海南诸
13、国与西天诸国共50多国两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等处设置市舶司与市舶务,主管进出口贸易市舶收入不少,仁宗皇祜年间,岁入53万余贯,南宋高宗时达到200万余贯。李春棠侯力中国古代史教程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发展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
14、原因。(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会馆和商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待挖掘。材料一 会馆是中国民间的自发组织,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都设于北京。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科考会试,每科应试的人数众多。为方便这些人的食宿,各地在京官员,商人等共同资修建房舍,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此即为会馆。受此启发,工商各行业为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也建立了一些行业会馆。明中叶以后,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据王日根中国会馆史等材料二 商会是由商人组
15、成的合法团体。中国商会出现于20世纪初,在1912年后迅速发展起来。下表反映了1912-1918年全国商会数目及其会员数。年份商会数目会员人数191279419663619137451925891914105020302019151242245728191611581933141917114820629019181103162490据(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材料三 据1949年的统计,北京有会馆建筑550余处。到了今天,除少数会馆还保存得不错,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外,多数已经成为居民大杂院。据北京会馆寻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会馆兴盛的原因,并说明其性质
16、变化。(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商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说明其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天应如何对待上述会馆和商会。(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中唐以后,整个社会资源开始了打破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富民”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则丧失了土地财富,成为贫苦者。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
17、量。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处于转型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性。社会上既存在着古老的地主阶级和佃农阶级及传统社会的自耕农、商人、手工业者阶层,也有残余的奴婢、半奴婢阶层;既有演变中的古代的阶级和等级,又产生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裂变的同时,也进行着阶级改组,知识阶层、工商阶层、军人阶层已开始成长为新型的社会集团。传统的组织不断演化,新的社会群体激增,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已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元性表现在社会区域内,是城市与农村、沿海与
18、内地的二元格局出现并愈益明显,一方面,沿海与城市现代性日渐凸显,而另一方面,内地与农村保留着传统,踯躅不前。摘编自栾爽震荡与冲突: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唐以后“富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古今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10分)5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历 史 答 案第卷1【解析】根据材料中“鱼塘”“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可知,“明代”“吴地”部分“家庭”不再以“单一农作物种植”作为自己的收入,而兼用种植经济作物
19、或渔业经营增加收入,体现了农业发展的商品化方向。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家庭收入,未涉及地域性经营,排除;B项,材料中种植“果树、蔬菜”等方式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经营方式的冲击不是坚守,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关于雇工的信息点,排除。【答案】C2【解析】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铁犁牛耕,商周时期的是石犁而非铁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C项正确。【答案】C3【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九州的土壤进
20、行了鉴定”“商王朝活动频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发展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农业经济的核心区域,这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地位的重要性,故选C。商朝统治的中心区域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但其统治区域较夏朝已经有所扩大,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其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因此说统治区域较为集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仅从材料分析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耕作技术的内容,排除D。【答案】C4【解析】据材料“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的信息表明,井田制瓦解,究其根源在于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
21、步,A正确;材料强调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源,而劳动者更关注私田的原因也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因此B错误;井田制度日趋衰落不是根源,是表现,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没有说到国君权威问题,D错误。【答案】A5【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农户不从事农耕,而是从事家庭手工业,说明农业生产结构开始有所改变,故C正确;中国农村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农户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与私营手工业是手工业的不同形态,排除B;材料信息中并未反映出雇佣关系的出现,也就不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排除D。【答案】C6【解析】材料的大意是,百年前的雇工很听话,特别温顺,如今要给他
22、吃酒食,夏天加点心,冬天早上喝粥,反映出,雇工多了,还值钱,得哄着他,需要更多雇工给我们做事情,显然是手工业发展,明朝中后期出现大量雇佣关系,体现出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A项错误;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江南农村出现雇佣关系,反映了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7【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技工学校专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规定了,技术传授的时间阶段,一切都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质量,结合手工业发展特征,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是不计生产成本,主
23、要是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所以提高产品的技术产量应该是政府重要的目的,D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特别注重技术的培训,没有体现出对新技术的传承,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手工业生产的工序,只是体现出手工业技术,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B;材料体现出手工业技术,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无法体现“市场垄断”,C错误。【答案】D8【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唐朝“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规定非州县不得设市并以市令来管理市,在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规定设务来管理地方市场,说明市的管理有所变化,表明政府市场观念发生变化,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唐到宋,政府对市的管理方面的变化,无法体现地方
24、分裂势力增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一直贯彻重农抑商政策,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时期,坊市制度打破了时空限制,而不是坊市制度日益完善,故D选项错误。【答案】C9【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北宋早期农业税与非农业税之比为60:40,到1077年则是28:72,这表明宋朝商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政府逐步实现了赋税的多元化,而商业发展又使征榷收入和商税收入在增加,据此得出C项正确。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到了鸦片战争后才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动,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对商品经济的发展采取征收重税的措施,则会导致农业税占比越来越重,因为大家都不在愿意从事商业了,税收自然无法收取多少,
25、故B项与材料中非农业税比重越来越高的情况不符,排除;由于材料中没有提及各种税收的征收标准,无法决断是推动还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10【解析】明清时期虽然存在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但农家副业仍占辅助地位,排除A;明清时期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由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受到了排挤,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手工业加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答案】C11【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城市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的长途贩运、及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白银也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从材料中的信息表
26、明,南北产米与非产米地区的粮价的趋于接近,并以白银为标价,因此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从材料中无法体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故A排除;材料中仅以粮价的接近不能说明南北经济地位趋于平衡,且从南宋开始,南方经济就逐渐超过北方,故B排除;材料中以粮价为题,就说明粮食成为主要商品,论据不充分,说法不合理,故排除D;材料中从粮价的趋于接近以及以白银为标价,且北方不是产米区,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故C正确。【答案】C12【解析】据材料“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可知,满洲贵族对华美的汉族花钗凤冠没有直接使用,而是改造出与凤冠近
27、似的满装,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民族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满洲贵族综合满汉服饰特点制出新的服饰,与民族压迫无关,排除A项;“由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说明服饰变革与政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政策,排除D项。【答案】B13【解析】南方城市一般不同于古代北方城市平面那样的规划方正,这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而且平江没有严格的坊里制,是不规则的街巷。根据题文“商业贸易区的中心则在城中央乐桥和利市桥一带,紧靠统治阶级集中之地,便于他们享乐和管理。”可知,虽然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但商业活动的限制未
28、被完全打破,所以C符合题意;A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商业发展促使官员奢靡之风增长,故排除D。【答案】C1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贱民人身依附性强,宋代贱民人数减少,可见其人身依附性减弱,类似职业的人员更多地来自雇佣。人身依附关系由强制束缚到契约雇佣,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选项B正确;贱民数量的减少与选官制度无关,选项A排除;户籍等级制度废除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选项C排除;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租佃制的发展,不会导致小农经济破产,选项D排除。【答案】B15【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B项,由“杭都旧俗”“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可知,杭州不仅是政治中心
29、而且商业繁荣,城市职能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来,材料更多强调的是当时售卖的商品种类多,商业繁荣,重点不是迷信色彩。故A项错误。C项,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故C项错误。D项,商业环境的宽松并不是材料的主旨,且有地点限制在”杭都“,不能说整个宋朝。故D项错误。【答案】B16【解析】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假赁业务十分发达,当时“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说明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假赁业务十分发达,无法体现社会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排除B;明朝中后期出现新的生产
30、关系资本主义萌芽,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纸币的信息,排除D。【答案】A17【解析】材料中“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以看出,有各种各样的行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贸易,这说明商品销售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B项,依据所学可知,唐代市与坊是分开的,有时间的严格限制,政府严格监管,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的政治功能,而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8【解析】材料中“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明显使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降低,有利于农民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纸币的广泛流通与材料中“征银”不符,排除;B项,根据
31、材料中“一条鞭法”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土地为征税标准,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排除;D项,增加政府收入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不符合题目设问的主旨,排除。【答案】C19【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井田制下奴隶集体劳作,封建小农经济下农民个体劳动以及田庄经济中的租佃经济中进行劳作的阶层的称谓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土地经营制度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对农民称呼的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夏商西周时期不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赋役制度指的是赋税和徭役的征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农民的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变
32、化,并未体现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排除。【答案】B20【解析】契约纳租的方式对租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保证了佃农在一定时期内对土地的耕作权,以及期满后退佃的自由,这就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是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故A项包括,不符合题意,排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使得佃农有更大的自主权去选择自己想要租赁土地的地主,而不必一生都依附于一个地主身上,故B项包括,不符合题意,排除;拟定契约之后,佃农只需按照契约缴纳够对地主的租额,余下的产品可交由自己支配,甚至能与市场和商品经济发生联系,取得实际利益,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包括,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时期租佃
33、关系普遍发展,占据主导地位;雇佣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并未取代租佃关系,故D项不包括,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21【解析】从材料中的“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和“民优则税少”等信息来看,说明当时出现了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即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心所向,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答案】C22【解析】从材料中的“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等信息可以看出,政府通过具体规定在社会上形成对商人不利的环境,以此保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故答案为C项
34、。商业仍然有所发展,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农民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答案】C23【解析】材料中“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这是为了稳定刚建立的汉政权;材料中“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即松弛了对商人的法律、赋税,“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说明汉统治者的政策促使汉的经济发展。综上分析可知,汉初统治者的政策是以稳定与发展为要务的。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政策摇摆不定,排除;C项,重本抑末政策失败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致富成为社会时尚的结论,排除。【
35、答案】A24【解析】材料中的授田法根本上还是保护地主土地私有制,且表格中仅反映对生产资料土地的分配和农民的义务,没有反映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故A项错误;从材料表格看,从曹魏到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朝历代开始对农业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体现出制度化的特点,故本题选B;社会贫富差距缩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经济在此时依旧是主要形式,收到保护,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答案】B第II卷25(16分)【解析】(1)特点:根据“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得出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根据“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海群
36、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海岸的海南诸国与西天诸国共50多国”得出海外贸易范围广;根据“设置市舶司与市舶务,主管进出口贸易”得出政府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根据“市舶收入不少,仁宗皇祜年间,岁入53万余贯,南宋高宗时达到200万余贯”得出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宋代政府重要收入。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中央集权加强、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发展及商业繁荣、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的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根据“宋代因西北陆路通道阻塞”得出西北陆路通道阻塞。(2)原因:根据“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得出明政府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海
37、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根据“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得出统治者对海外诸国的轻视;根据所学可知,传统自然经济是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源。【答案】(1)特点: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海外贸易范围广;政府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宋代政府重要收入。原因:政治: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中央集权加强,社会相对安定;政策: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并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及商业繁荣;交通:西北陆路通道阻塞;技术: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原因:明政府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传统自然经济的影
38、响;统治者对海外诸国的轻视。26(18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中“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科考会试”得出:科举考试的定期举行;根据所学可知,全国工商业的发展兴盛;各地与北京之间经济文化往来的频繁;依据材料中“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都设于北京”得出:北京作为都城的特殊地位。第二小问“性质变化”,依据材料中“为方便这些人的食宿,各地在京官员,商人等共同资修建房舍,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得出:由服务举子、解决举子食宿问题的自发组织变为服务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组织。(2)第一小问“趋势”,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19121918年间无论是商会数目还是会员人数都丞相的总体
39、趋势是上升。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中时间“1912”年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建立起民主制度;政府提倡发展工商业;根据材料中“1915”年并结合所学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促使,民众对于民主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材料中“1914”“1918”年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战”期间民族工商业获得大发展,从事工商业者大量增加。(3)本题是开放型问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挖掘其历史内涵;发扬有益经验对其进行保护;妥善保护文物古迹。【答案】(1)原因:科举考试的定期举行;全国工商业的发展兴盛;各地与北京之间经济文化往来的频繁;北京作为都城的特殊地位。性质变化:由服务举子、解决举子食宿问题的自发组织
40、变为服务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组织。(2)趋势: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建立起民主制度;新文化运动的促使,民众对于民主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府提倡发展工商业;一战期间民族工商业获得大发展,从事工商业者大量增加。(3)对待:挖掘其历史内涵;发扬有益经验对其进行保护;妥善保护文物古迹。27 【解析】(1)根据材料“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可知,富民阶层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诸王朝(宋元明清)经济和社会的核心因素;根据材料“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可知,富民阶层是中后期诸王朝的统治基础。结合材料“中唐以后,
41、整个社会资源开始了打破重组的过程”与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实行对于富民阶层崛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富民阶层”可知富民崛起的背景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财富日益集中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民阶层属于庶族地主,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说明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2)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处于转型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性。”可知,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新旧交替的二元性特征;根据材料“既有演变中的古代的阶级和等级,又产生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可知,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旧的社会成分仍然存在,又出现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特征;根
42、据材料“一方面,沿海与城市现代性日渐凸显,而另一方面,内地与农村保留着传统,踯躅不前。”可知,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展呈现不平衡性的特征。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结合变化的表现进行分析,既要看见其积极的一面,如促进中国近代化、推动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要看见其消极的一面,如旧的社会成分又阻碍社会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答案】(1)特征:富民阶层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诸王朝(宋元明清)经济和社会的核心因素;富民阶层是中后期诸王朝的统治基础,是王朝治乱的关键,是朝廷借以控制基层社会的力量。形成背景:中唐以后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富民取代士族);科举制的实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导致土地和财富日益集中的趋势。(2)变化:社会结构呈现新旧交替的二元性特征。旧的社会成分仍然存在,又出现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意义:一方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旧的社会成分又造成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使中国社会变革艰难曲折。认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密不可分,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