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海洋 教学目标1.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2.知道海水苦、咸是因为流入大海的江、河、地下水溶解的盐类物质。3.认识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4.观察地球平面图或地球仪,能初步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5.乐于探究海水与淡水的不同,学会搜集证据推理出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的杂质。6.通过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体验海水淡化的简易方法。7.通过阅读和交流,知道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重要资源。8.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海水苦成的原因。9.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设计淡水净化装置。10.了解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要保护好海洋环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海水的组成及成因
2、。【教学难点】设计淡化海水的装置。 课前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模拟海水,蜡烛,勺子,木夹,打火机,石块,保鲜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有没有同学知道黄河和长江最终流到哪里去了呢?生:大海。2.教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水资源海洋。3.教师:说说你对海洋的了解。猜一猜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多少?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张地图,用格子纸附在上面数一数,海洋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多少?【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或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生活中河流与湖泊的存在,引出课题。二、海水的组成1.教师: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3、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资源,为什么我们还总说要节约用水呢?我们直接用海水不可以吗?2.教师:海水可以直接饮用吗?海水是什么味道的呀?关于海水你有没有想问的。3.学生: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呢?海水里面有什么呢?4.学生猜测:海水中含有盐5.教师: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对啦,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来蒸干水分。接下来让我们来实验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吧。6.实验一:蒸干海水和淡水,对比剩余物质7.教师:留在勺子上的白白的物质是什么?可以尝一点。没错,剩下来的就是盐类物质,海水中含有很多种不同的盐类物质,我们平时吃的食用海盐就是其中之一,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盐类物质。正是这些盐类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海水中盐
4、的浓度是人体体内的四倍,约为4%,而人体肾脏排泄盐的浓度最高不能高于2%。专家指出,如果喝下200毫升的海水,要排掉所含有的盐分,需要排出350毫升体内的水,不仅没有起到解渴的作用,还会失去体内更多的水!8.教师:流入大海的河水是淡水,为什么海水却是咸的呢?是的,江河流入大海时夹杂了陆地上的可溶性物质(大部分是各种盐类),每年大约有30亿吨的盐分被带进海洋,海洋表面有大量水分蒸发,收入的盐类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留在海洋之内,海洋就变得又苦又咸了。【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模拟海水,知道海水的味道激发学生对海水成分的好奇心,让学生猜测海水的成分。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承接导入部分,江河最终
5、汇入大海,江河是淡的而海水确是成的,引导学生猜测并解释。三、淡化海水1.教师: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而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1%,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2.学生:淡化水资源。怎样才能使海水变成可以饮用的淡水呢?3.教师:我们刚刚的实验把淡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来淡化海水呢?同学们来开动脑筋设计一个淡化海水的装置。4.实验二:淡化海水5.教师:我们利用水分吸收热量蒸发再遇冷凝结来从海水中收集淡水,这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海水获取淡水的方法。同学们除了这个装置,你还能设计出别的海水淡化装置吗?【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出发,思考如何利用地球含量如此丰富的海水,实际与理论
6、结合学以致用。四、丰富的海洋资源1.教师:海洋里有哪些生物?它生活在哪里?它有哪些生存的本领?2.教师:海洋中除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还有哪些资源?3.观看影片。4.教师: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5.教师:这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与海洋和谐发【设计意图】了解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意识到保护好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4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