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大题规范练:14 Word版含解析
-
资源ID:10797
资源大小:22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大题规范练:14 Word版含解析
1、大题规范练(十四)(时间:20 分钟 分值:46 分)1(22 分) 下图为 “我国金丝猴分布演变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与三百万年前相比,十九世纪金丝猴分布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2)从自然地理过渡性特点方面说明甲区域物种丰富的原因。(8 分)(3)分析乙区域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6 分)(4)有人建议, “设置生态走廊,将甲、乙两个金丝猴生存区域连成一体,以便于金丝猴的迁徙、扩大金丝猴的生存区域” 。有的学者赞成、有的反对,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 分)【解析】 第(1)题, “范围变化”从面积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方面描述。第(2)题,结合过渡性,从地形地
2、势、气候、干湿地区、温度带、自然带的角度分别说明即可。第(3)题,优势区位因素从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导向型的工业类型出发,从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列举说明即可。第(4)题,支持的观点应从生态走廊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反对的观点可以从生态走廊建设的困难分析。【答案】 (1)分布范围明显减小;(2 分) 分布由大块连片,转为分散的若干小块。(2 分)(2)甲地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延伸的地区;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之间;地处亚热带、暖温带与青藏高寒区之间;地处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之间;地处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北草原荒漠交界地带。因此,该地区自然地
3、理过渡性特征非常明显,兼有多种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的物种,物种数量多。(每点 2 分,答出 4 点即可得满分,共 8 分)(3)本地附近有大型的水电站、火电站分布,能源充足;本地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工业金属冶炼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每点 2分,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共 6 分)(4)赞成。理由:两大分布区相距较近,两大分布区之间生态环境好,生态走廊建设较为容易;两者之间有张家界风景区可以利用,工程量少,易于开发建设;生态走廊建设有利于大范围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满分,共 4 分)反对。理由:两者之间是重要的工业、农业分布区,人口众多,人类生产活
4、动频繁;生态走廊建设给当地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建设生态走廊经济收益小。(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满分,共 4 分)2(24 分)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12 分)(2)说出图示地区南部山地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6 分)(3)图示山脉与非洲西北部阿特拉斯山脉属于同一构造体系,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加以说明。(6 分)【解析】 第(1)题,降水差异从降水量多少、降水的形式、降水季节分配三方面比较,原因运用地形雨的原理加以解释即可。第(2)题,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山麓为地带性植被,随海拔升高,受水、热组合状况变化的影
5、响,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第(3)题,地质历史时期两地曾经在一起,由于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山脉,后来,因板块移动方向不同而分离成为现在的分布状况。【答案】 (1)差异:甲地降水少,主要集中于冬春季节,多以降雪的形式出现;(2 分)乙地降水多,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多以降雨的形式出现。(2分)原因:甲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为冬春季节西北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因气温低,降水以降雪的形式出现;(4 分)乙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为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 分)冬季风从内陆吹来,虽有五大湖的增湿作用,但与海洋水汽相比,水汽含量少,因而降水少。(2 分 )(2)南部山地山麓地带性植被为阔叶林,(2 分) 山腰及山顶为针叶林,(2 分)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受热量和水分组合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影响。(2 分)(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北美大陆与非洲大陆早期是连接在一起的,受到水平挤压,形成一系列褶皱山脉,其中包括阿巴拉契亚山脉与阿特拉斯山脉;(3 分)后来,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向不同的方向漂移,分裂开来,形成现在的格局。(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