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任务(九)掌握思想内引外联答好传统文化经典理解分析题教案

    • 资源ID:108099       资源大小:223.3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任务(九)掌握思想内引外联答好传统文化经典理解分析题教案

    1、任务(九)掌握思想,内引外联,答好传统文化经典理解分析题任务情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是浙江卷的特色板块。考生经过选修学习及一轮复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内涵有所积累,对这种题型有所掌握,但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着对所给材料中的思想内涵理解不准、把握不透及缺少一定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评价能力等问题。解决之道还是在深入理解材料的思想观点尤其是论语选段的观点态度上狠下功夫,在不同题型上精准突破。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2)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礼记乐记)1

    2、第(1)则材料中“信而好古”的含义是什么?答:_答案对古代圣贤及其所创作的经典的推崇。2自言“述而不作”的孔子是否只能称为“明者”?结合第(2)则材料进行分析。答:_答案孔子不仅是“明者”,也是“圣者”。“述”是对古代经典的整理、阐释和传授,是“作”的基础,如同材料(2)“识”是“知”的前提。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恰是创作创造的必要前提。孔子的“述”不是对古代经典形式上的照搬,而是在“述”中渗透了自己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就不仅“识礼乐之文”,也“知礼乐之情”。“述”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作”。参考译文(1)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2)所以懂得

    3、礼乐内在性情的人能创作新的礼乐,记住(了解)礼乐表现形式的人能阐释旧的礼乐。能创作的人叫做圣,能阐释的人叫做明。所谓“明”和“圣”,指的就是阐释和创作。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3孔子“教之”、孟子“治礼义”的具体内容,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表述为“_,_”。答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孟的为

    4、政之道,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1)孔孟主张先让百姓物质丰富,安居乐业,然后进行教化,施行礼义。(2)看法略。参考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赶车。孔子说:“人口很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说:“已经富裕起来了,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现在君王规定民众的产业,向上不足以赡养父母,向下不足以养活妻子孩子;收成好的年头终年受苦,收成不好的年头不能避免被饿死的厄运。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大王想要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子之武城,闻弦歌

    5、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注奚:为什么。施:施行,延及。5材料(1)中,“牛刀”喻指_。答案礼乐之道/礼乐之礼6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对“为政”的认识。答:_答案为政的目的(或宗旨、原则)应是推行“礼乐之道”,以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孔子因闻“弦歌之声”而戏笑,表明对子游政绩的赞同。这反映了其“礼治”的为政观。孔子认为,为政的基础(或前提)应是践

    6、行“孝悌友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或推己及人、亲亲仁民)。这体现了其“德政”思想。为政的途径(或方式)之一是通过教育培养弟子先立身处世后为官从政,即师长凭借弟子出仕而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凸显了其灵活明智的为政观。参考译文(1)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有地位的人学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卑贱的人学礼乐之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跟他开玩笑罢了。”(2)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说:孝呀,只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从事政

    7、治,怎样才能算是从事政治呢?(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从事政治呢?)”诊断内容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请打“”,无问题请打“”)知识储备是否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孔子的十大思想?审题是否能分辨不同题型及其不同的答题思路?读文是否能从中拎出核心词语?答题是否能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要求?是否能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总体印象审、读、答,精准突破1第21题或第23题(1)常见提问方式:“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的说法。(2019年浙江卷)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018年浙江卷)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2016年浙江卷)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

    8、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一句的注释。(2015年浙江卷)(2)审题关键注意空缺处前面或后面的提示性语言。注意空缺处的限制。如用空格限制字数,用引号提示用原文词句来回答。2第22题或第24题(1)常见提问方式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2019年浙江卷)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2018年浙江卷)综合上述材料,孔子的教育技巧。(2017年浙江卷)根据选文,并墨子的“为政”思想。(2016年浙江卷)请根据第二则材料,孔子的出仕观。(2019年嘉兴、丽水联考卷)(2)审题关键审题型标志词a理解型带“理解”题干用语。就是理解经典中关键词语、句子的内涵,细致地思考、挖掘思想的

    9、要点及表达的层次。b概括型带“概括”题干用语。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述关键词句及材料中的思想内涵或观点。c分析型带“分析”“简述”等题干用语。就是要结合所给材料中的词语、句子,说明观点的由来、根据。d评价型带“评价”“如何看待”等题干用语。就是要发表自己对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看法,或赞成,或肯定,或作辩证评价。理解准“理解”“概括”“分析”“评价”的对象的内涵。如“主旨”“教育技巧”“为政”“思想”等。注意“根据材料”“综合上述材料”等提示语,提醒考生是就材料读材料,就材料答题,不可脱离原材料。读懂所给材料的意思是一切答题的基础。所给经典材料大都是先秦时期的语言,字少意丰,言简意赅,所以需要精

    10、细阅读。1粗知大意。同文言文阅读一样,可以粗译材料,个别疑难词语必须结合语境反复阅读,并辅以推断技巧,弄清楚明白。2拎出材料的核心词句,尤其是核心词语(概念),它们往往是思想最集中的地方。3注意多则材料内容上的联系。尤其是靠什么样的共同词语联系在一起。如2019年浙江卷两则材料,“忧”是联结词语。有时可以借助这则材料去理解那则材料。1答题关键这一关键主要是指明确从材料中摘取出来的关键词语,或者叫核心概念、术语的内涵及其关系。(1)把材料中的核心词语与经典中的概念术语联系并对应起来,这叫回归经典、课本,以便弄清这一词语的思想内涵。(2)辩证看待不同材料间的核心词语的异与同。既要看到区别,又要看到

    11、联系。甚至可以借助甲材料的核心词语去推知乙材料的核心词语。2答题技巧(1)填空题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语言提示,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考生要通过对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确定所填写的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要求回原文寻找对应词语,或调动积累选择恰当的词语。注意填空题的形式限制多数填空题为了保证答案的不可争议性,都会用引号明确地标示给考生,所填词语应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给出答题空格数的形式,进一步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只能是哪一个。对于这类形式上的要求,考生要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自己选用词语

    12、的重要标准。(2)简答题分类型简答题题型丰富,设问活泼。要根据不同的题干要求确定不同的答题思路。概括题。关键是概括到位,要学会用经典中的核心概念、术语来理解。分析题。要明确指出其思想内涵,并结合词语、句子分析其思想的由来与依据。分析要精到,不要脱离文本泛泛而论,也不可只以翻译代替分析。评价题。要答出评价观点(或褒或贬或辩证分析)和评价理由,评价既要充分理解原材料,以分析为基础,又要客观公正。比较题。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儒家内部思想也是比较复杂的,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各自特点以及对现实的影响,是本题型的关键。答此类题,要对不同思想观点进行仔细辨别,要有一定的见识和思想深度。

    13、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材料二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注,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注缩:理直。1材料二中“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句所蕴含的精神与孔子的_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知其不可而为之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异同,并评析材料中所表现的精神。答:_答案(1)同:体现了两位圣人的执着

    14、精神和担当意识。异:孔子说“不敢不告”时渗透着无奈,这种担当与责任更多是对统治阶级负责;孟子说这些话时正与公孙丑讨论关于勇气的话题,话语中渗透着一种磅礴之气,这种担当与责任是针对万千大众的。(2)这种执着和担当在礼崩乐坏、正统的伦理纲常坍塌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即使面对强权,即使有千万人的阻挠,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表现出一种勇敢和无畏,这样的精神正是我们灿烂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哪怕是今天也依然难能可贵。参考译文材料一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

    15、报告给那三位大臣!”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三个人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忝居大夫之后,所以不敢不报告。”材料二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子之爱

    16、亲,命也,不可解于心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3子夏、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侧重点有何不同?答:_答案子夏:侧重在日常行为中,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孟懿子:侧重于礼仪,在父母面前必须要遵守礼节。4庄子认为如何是“孝”?庄子和孔子论“孝”,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答:_答案庄子认为,事亲要“不择地而安”,使父母舒适,就是至孝。两者都认为要爱敬父母,庄子认为爱敬父母是出于天命,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孔子认为,这是“仁”和“礼”的要求。参考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最难。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

    17、给父母享用,难道竟把这当作孝吗?”(论语为政)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对待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他们。”(论语为政)天地间有两条大戒律:第一条大戒,知道天命;子女爱父母,这是人的天命,无法在心里解释的在天地之间无处可逃,这是说的大戒律。因此,那些侍奉自己的父母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使亲人感觉安定,是孝顺的最高境界。(庄子人间世)类题再练,即时巩固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

    18、其行。”(论语宪问)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1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说“耻”的原因。答:_答案言过其行,言行不一。2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孔子的言行观?答:_答案孔子强调言行一致,反对言过其实,是正确的。对于“讷于言而敏于行”,有轻视语言表达的倾向。在今天“敏于行”固然重要,但“敏于言”也不可忽视。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口里说的超过实际做的为耻。”(论语宪问)孔子说:“说美好动听的话语,装柔顺和善的脸色,这种人仁德太少了!”(论语学而)孔子说:“君子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论语里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贡曰:“贫

    19、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朋友之道,可以群居也。(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3根据前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对_的重视。答案学诗或诗教4结合材料,说说子贡与皇侃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各有什么用意。答:_答案子贡引用诗句,用以比喻人有了好的品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皇侃引用诗句,用以表明大家

    20、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流学问,可以增进彼此情谊,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参考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还比不上贫穷却很快乐,富有却谦逊好礼。”子贡说:“诗说:像加工骨角玉石反复切磋琢磨那样,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可以跟你谈论诗了,告诉你已知,你能推知未知了。”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诗经说“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找到和朋友相处的方法,可以成群地聚居在一起探讨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

    2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2)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5第(1)则材料中“便佞”的含义是什么?答:_答案巧言善辩。6概括第(2)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答:_答案主旨在于说明仁德与口才的关系,孔子强调仁德重于口才;“仁而不佞”指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口给”指应对敏捷,能言善辩;“憎于人”指被人讨厌。孔子强调以仁为本,一个人如果有了仁德,那么口才是否过人就不是十分重要了。参考译文(1)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诚信的人交朋友,跟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2)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哪里用得着有口才呢?靠能言善辩对付人,常常让人讨厌。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仁,但哪里用得着有口才呢?”9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复习任务群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任务(九)掌握思想内引外联答好传统文化经典理解分析题教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