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十五)探究主旨意蕴,多角度、深挖掘任务情境小说易读但难懂,难懂主要表现在小说的主题上。小说主题带有隐蔽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读懂小说主题是真正读懂小说的关键,高考常把小说主题放在探究层级中考查。探究的途径是什么,探究意蕴如何在读上下功夫,如何多角度、深层次展开探究角度,这些都是完成探究主旨意蕴这一复习任务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自主检测,自我诊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歧途艾玛“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它不是我们看到的小灰兔的样子,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这是儿子五岁时候对他说的话。很多年以后,他还记得那一刻的情景。儿子悄悄推开门,眨巴着一双大眼
2、睛,安静地注视着专心写作的父亲。“好吧。”为了尽快打发走这孩子,他应付着答道,“等我写完这本书,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他是个作家,一直过着极其窘迫的生活。四十岁那年,时来运转,他的一本只印了两千册的小说突然被某个电视剧导演看中了,他得到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这笔钱在城市里花不了多少年,在乡下,却可以过上许多年衣食无忧的生活。于是,作家向他年轻的女友求婚,带她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靠自己的双手让一座破败的小院焕然一新。到了晚上,作家就到书房写作,妻子在书房旁边的房间里做针线,偶尔,作家会把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她听。第二年春天,妻子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孩子长得很漂亮,就是有点唇裂,
3、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加爱他。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夫妻俩带他到市里的大医院做了修复手术。这孩子近乎完美,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妈妈干活了。而且,这孩子也像作家的妻子一样,对作家的写作怀有神圣的敬意,从不无缘无故跑到他的书房打扰他。孩子稍大一点后,坐在妈妈的膝头听作家读小说,如果故事很悲惨,他会把脸埋在妈妈的怀里哭泣。大部分时候,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后默默走掉。“爸爸,你能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吗?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孩子七岁的那年,又对他说了这番话。“好吧。”他停止敲击键盘,微笑着对孩子说道,“等我把手上这本书写完,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吧。
4、”很快三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给孩子写那个小灰兔的故事。因为他一直有“手上这本书”要写。三十年后,他停止了写作,坐在轮椅上度日,虽然时日无多,但拿来回忆往事却绰绰有余。他发现自己比过去更能将往事看分明:孩子当年的修复手术很成功,但后来,还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说话练习。那句“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一定是儿子经过了许多的练习才郑重其事地走进他的书房来对他说的。这孩子跟许多人一样,也有着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一生先是小学,上完小学后,接着是中学,开始住校了。周末回来,他在书房写他那总也写不完的书,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内写作业。作家竟然不记得后来他到底有没有再将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孩子和妻子听。再后来,
5、孩子念完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留在城市工作。十多年来,换过许多的工作,都不尽如人意。现在,年近四十的他,在一家工厂做着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一周休两天,月底领工钱。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不管过得怎样,每到年底,他都会回家来陪他们过春节。但每一年,回到他们身边的那个人,似乎都与那个站在他的书桌边要求他写一个小灰兔故事的孩子不相干那可是他唯一的孩子!作家下定决心,要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作家决定在儿子回到家里之前,把这故事写完。窗外白雪茫茫,一片寂寥,有什么东西能在冬天出得来?他从网上买了一大堆孩子们看的书。他想,他总能找得到一个故事适合小灰兔。他读到了很多很多的故
6、事,有的属于一只狐狸,有的属于一只大灰狼,有的属于一只小蚂蚁总之,各种各样的故事。起初作家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他会控制不住地想,不妨拿来一用。要知道,他是个作家,这样的事他并不陌生。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如果纸会脸红,那世界上大部分的书都会是红色的。但这一次,作家却没法这样干了,因为他意识到小灰兔应该有小灰兔的故事,他坐在电脑前,手指一触到键盘,故事就从他的指尖流了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写完后,作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原来写作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作家也为自己感到遗憾,遗憾自己竟然到人生的暮年才发现这一点。在作家写下的故事中,调皮的小灰兔很喜欢街市的热闹,化作一个书生,游荡在人间。尽管老灰兔把
7、人类的残酷都告诉了它,它还是怀着真爱与一个美丽的少女日夜厮守。结局不出老灰兔的意料,这只误入歧途的小灰兔还是被那负心的女人抛弃了。作家想到这是写给儿子的故事,马上又春节了,得把结局弄得喜庆些。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很快,春节到了。小山沟对面的农家燃放鞭炮的夜晚,那在城里做仓库管理员的儿子回到了家。他依然是个仓库管理员的样子,也还是跟从前一样沉默,只是背比先前佝偻了些,头上还多了几根白发。作家赶紧把自己写好的故事打印好拿了出来。一家三口围坐在书房里温暖的炉火边后,作家开始把小灰兔的故事读给妻子和儿子听。他的妻子早就对他的故事没有任何反应了,但他的儿子非常惊讶。
8、起初,他搓着双手,安静地听着,后来,他的嘴唇开始哆嗦,有了一些浅浅皱纹的脸涨得通红,简直比炉火的红光还要红呢。故事读完后,作家的儿子把脸埋在作家不能动弹的腿上,抽泣起来。作家的儿子对作家说:“爸爸,谢谢你”(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1简析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大部分时候,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后默默走掉。答:_(2)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答:_答案(1)作家的儿子为没有听到期望的小灰兔的故事而失望。(2)作家发现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机械套作,只能尊重创作规律。2赏析文中两个画波浪线的句子。答:_答案运用问句,语气恳切,充满期待。
9、运用排比,形象地描绘出儿子想象中小灰兔的样子,充满童趣。反复手法,天真可爱的儿子一再请求,可见对于此事期盼之深。3文中画横线部分详写作家创作小灰兔故事的过程,有何作用?答:_答案(1)从内容上看:点明作家以往的写作多为模仿复制,缺乏原创;表明作家改变的决心之彻底,写出作家由真实写作而体验到的幸福感。(2)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做铺垫,使得下文作家的儿子听完故事后感动得抽泣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4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歧途”的多重意蕴。答:_答案作家故事中的老灰兔认为小灰兔不顾自己的劝告走上了歧途,歧途并非真正的歧途。作家写作上的歧途,告诫写作者如果一味模拟、复制、抄袭,则将终身平庸。作家
10、在亲子关系处理上的歧途,告诫家长应多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碗匠和他的碗周天红烂泥田,一个村子最响亮的事儿就是烧碗了。烂泥田村子口一大块田,那泥巴,扶墙抹墙不行,真的是烂得扶不上墙了。栽秧种谷也不行,栽了秧,不走根,反倒要烂根,没得收成。那泥巴,就适合做碗烧碗。泥质沙细,糗性好,水质也好,捏成碗坯子,放到窑上一烧,轻轻一敲就能听见当当当的清脆响声。那釉质那花纹那造型,一看就是好货色呀。据说,烂泥田这地方,早年是官窑呢。至于是哪一级的官儿,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谁也没说个明白,就是八爷,也没说出个来龙去脉。反正是官家的窑呗,要不,你看那村子右边的
11、岩湾子里,现在还排着十好几孔老窑呢,如果不是官家的窑场,哪有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场面哟。八爷是村子里最好的碗匠。八爷拿捏碗坯子,那是村子里最快的。小半个下午就能做出五六十个呢,就是村子对门成天牛皮吹得哄哄响的刘老大,忙得汗水长流也没比过八爷。八爷烧出的碗,那更是一绝。造型,釉色,图案,那都是没得挑。能在碗边碗底上搞出花花草草,有鱼有鸟,有人物有动物,买主点着要什么他就能给你烧制出什么。做大寿的能给你烧出老寿星图,结婚办喜事儿的能在上面烧出鸳鸯,外出发财回家造新房的能在上面烧出财神爷,那些图案活灵活现,逼真得惊人。有的人端起碗吃饭时,都只顾着欣赏,翻来翻去地看,碗里的东西打倒了全然不知道。八爷烧
12、碗的手艺,那是跟着他师傅学的,足足学了三年,他师傅才把最关键那点儿真本事传给了他。师傅传授真本事时,只给八爷提了一个要求:留在烂泥田!师傅对八爷说,我一辈子教了数不清的徒弟,学了手艺,都跑出去闯荡了,没有一个能留下来的,其实,他们都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学到真本事。如果你一直留下来,我就把最关键最实在的那点儿本事传给你!八爷说话算话,一直留在师傅身边,烧碗。直到师傅去世,他都没有离开过烂泥田。八爷学到了烧碗的真本事,那手艺真是做精了。在烂泥田方圆三四十里地界,你要说到碗匠八爷,没有人不知道的。做大寿的要找他,娶媳妇嫁女的要找他,修房造屋贺喜事儿的要找他,找他烧碗做个纪念呗。外出送货的货车司机要找他
13、,卖碗送碗的客商老板要找他,玩古玩收藏老玩意儿的也要进山找他。八爷的手艺活儿呀,在县城里的大半条街都是抢手货。卖碗收货的老板一看仓库里的货不够了,大喊一声,进山去烂泥田八爷那里收货去!保准屁股后面三五几个就跟着来了。八爷也讲究。无论是进门上货的还是收藏老玩意的,还是专门进屋看热闹的,八爷准抽出时间,把烧碗识货的道理和方法一五一十地给你介绍个明白,最后还问上一句,懂起没有?如果你摆脑壳说没听懂,他会继续给你说道说道,直到让你听真了为止。八爷这热情,生意当然好做了。八爷制碗烧碗的手艺是一绝,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的,每天上门进货的客商络绎不绝。这些年下来,八爷的房屋都翻新三回了,可他家里自己用的碗却还
14、是老样子。八爷家的碗也是一大特色,没一个好碗,要嘛是歪的,要嘛是缺的,要嘛是花样图案烧残了的,全是歪瓜裂枣的残存货。碗匠家里用烂碗怪碗,是八爷用不起好碗吗?不是,成天满屋满仓库都是上等的好碗呢,随便用都没问题。是八爷缺心眼儿吗?不会哟,单凭他制碗烧碗的手艺,就知道他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是八爷脾气怪吗?肯定不是,你看有人进门,不管晴天阴天还是雨天,八爷都是一脸的笑呢。这是个什么道理呢?烧碗的同行不明白,村里人不明白,来进货买碗的人不明白,就是八爷家的二娃更不明白。二娃是什么人哟,走州下府,啥子事情没见过。这些年,二娃靠着倒腾他老爹八爷烧的碗,那是发财了,在县城里有五间门市一个大仓库,小轿车都换了
15、好几辆,不是八爷吼着,差点把老婆都换了。二娃是村子里第一个去过北京首都的。就单是他在人民大会堂广场前照的那张相片拿回村子,一整个村子的人围着看了半下午还舍不得离去,直到天发黑人才小步小步地散了。多大个事儿呀,进个京城,村里人念谈了大半年。八爷家吃饭喝酒用的那些怪头怪脑的碗,那也是村里人的大事儿,没有人不念谈的。八爷说,二娃呀,你不懂?你真不懂?二娃摇摇头。八爷端起那歪边子的酒碗,喝了一大口酒,说,二娃呀,你看看这个碗,要不是它是个歪边子的残缺货,它还能是我的酒碗?八年了,还是我的酒碗。二娃听了老爹的话,好像更糊涂了。八爷看了二娃一眼,继续说,碗匠手里的好碗,最终都不是自己的,留不住呀。就像你和
16、你哥。你哥虽然老实甚至有点笨,可他就像一个我烧坏了的碗,能留在我身边呀。你从小聪明,是只好碗,可你成天在外漂来荡去的,有个大事儿小事儿的,我能靠得上你?二娃这下听明白了,一屁股坐在屋前的门槛上,半天站不起身来。这一下子,二娃清楚地记起,自己已经两年零三个月零五天没有回家了。(有删改)5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答:_答案语言口语化。如“碗坯子”“没得挑”等口语的运用,活泼生动,增添了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做大寿的办喜事儿的造新房的”等铺陈、排比的运用,语言整饬,突出表现了八爷烧碗手艺精,烧出的碗是一绝。“哄哄响”“花花草草”等叠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6联系上下文,简要分
17、析师傅要求八爷“留在烂泥田”的原因。答:_答案烂泥田村有适合做烧碗的泥巴和悠久深厚的官窑烧碗传统。好碗匠离不开好泥巴和好传统,离开烂泥田,碗匠的技艺便少了必需的资源和根基(或一方水土与传统技艺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留在烂泥田才能学到真本事,成为好碗匠:要求八爷“留在烂泥田”,寄寓着师傅对八爷传承技艺,成为好碗匠的期盼。7概括碗匠八爷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为人聪明,制碗烧碗的手艺精。诚实守信,孝敬师傅。待人热情,热爱技艺,乐于传授烧碗识货的道理和方法。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年轻人闯荡世界之间的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富有智慧。8根据全文,分析文章结尾画横线处二娃“听明白了”的深层意蕴。答:_答案明白
18、了父亲使用烂碗怪碗,是在向自己暗示“好碗留不住”的认识和感慨。明白了父亲这番借题发挥,是对自己进行旁敲侧击,是对自己“留不住”,长期闯荡在外不在身边的嗔怪。明白了父亲称自己为“留不住的好碗”,既蕴含着父亲对亲情的期盼,也蕴含着父亲对自己留在家乡、传承手艺的期盼。诊断内容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请打“”,无问题请打“”)审题是否能辨识出这种题型?是否能掌握这种题型的审题要点?阅读是否清楚这类题型带题阅读的要求?答题是否清楚这类题型如何多角度、多层面探究?是否能把握这类主要题型的答题要点?总体印象审、读、答,精准突破常见提问方式:请结尾画线句子的意蕴。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的。请结合故事情节
19、,小说主旨。文中“(词语)”的含义。小说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的。请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多重意蕴。浙江卷探究主旨意蕴题题型明显且灵活。一是有明显的“探究”标志词,或者用“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形式变通一下,甚至有时用“分析”一词替代。二是探究内容,既可以直接探究,也可以选取标题、词语、句子等小切口切入探究。探究主旨意蕴题涉及阅读的既有局部定点深读(如以词语、句子或结尾为探究点),又有全文整体阅读。因此,带题精读应是整体阅读与局部深读相结合。此时的整体阅读不同于初读时粗线条的阅读,而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式阅读,如从情节角度把握全文,或从人物角度把握全文等。凡是题干涉及的文字,都要进行局部
20、深读,如探究句子意蕴和尾段意蕴,都需要对所给句子及其上下文和尾段作深入式阅读,要实实在在地把握住叙描对象、内部层次关系、关键词语及与上下文的关联文字等。无论是哪一种阅读,都不是蜻蜓点水式阅读,不是一知半解式阅读,而是情境式阅读、精细化阅读、关联式阅读,一种“读进去、读出来”的阅读。1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探究探究总是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展开。而探究主题意蕴的多层面、多角度则表现在:(1)文本层面探究主题意蕴必须立足于文本,在文本内寻找多角度:形象角度。意蕴总是附着于小说的具体形象中的,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就是两个可以展开的小角度。人物形象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主要人物的经历命运、不同性格侧
21、面、性格变化原因、性格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典型意义,是探究的具体抓手。情节角度。主要有这么几个具体抓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尤其是高潮部分;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情节发展变化的原因。环境角度。主要有两个抓手:一是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命运的影响去破译主题意蕴;二是探寻时代背景、社会特点去发现主题意蕴。其他如标题、语言、表现手法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角度。(2)文外层面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探究小说的环境观。从人与历史的角度探究小说体现的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从人与人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人生启示。从人与时代的角度探究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文本的深层意义,如象征义、双关义等。2掌握主要题型的
22、探究要点A整体探究题型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分析:(1)作品角度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剖析社会因素,从而思考深层意蕴;从人物性格命运中,思考人性百态,挖掘小说深层意蕴;从环境角度,联系时代背景,挖掘小说蕴含的历史意义。(2)作家角度抓住文本中表达思想倾向的关键语句,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流露出的对人、对事的态度,深挖意蕴。(3)读者角度联系社会现实,看小说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来挖掘深层意蕴。B局部探究题型(1)探究重要句子(词语)意蕴题第一:抓住特征高考题中所给的句子总是不同的,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探究方法。因此,探究句子意蕴的前提是要把握住所给句子的具体特征,然后才有理解句子含意的抓手。无论什么句子,
23、都要抓住句子的描写对象(或主语);抓住了对象,就抓住了探究的方向。抓住句子的具体特征,找准探究突破口。a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突破。b分析句子的结构层次。针对结构复杂而含意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次,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再找出第二甚至第三层次,逐层理解。第二:适当归类将要探究的句子归到适当的类型中。情感复杂、矛盾、变化的句子,应多揣摩人物的情感,注意小说中的情感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等体现出来,多与主旨相联系。含意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既要联系表层意思(字面意思),又要联系深层含意(语境临时义),这些句子不仅有比
24、喻义、象征义,还有抽象方面的含义,如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应尽可能深入下去。位置特殊的结构句子。这类题所选句子多是能体现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且多选文章尾部。需要梳理行文脉络,依据句子所在位置加以回答。含蓄、隽永的写景句。要多由景入情,个别景物甚至线索,或有象征作用,对此也应关注到。当然,上述四类句子在实战中有时分得不是如此清晰,应灵活归类。第三:注重联系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联系。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主旨相联系的,所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联系主旨探究句子,一定能探究出句外意蕴、更深层的意蕴。在联系主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深
25、入开掘。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看看该句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对于所给句子的深层意蕴,要特别善于抓住它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抓“作者”要素。散文自不必说,就连小说也应如此。看看该句与时代背景的联系。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作品中特别重要的句子进行合理的解读、探究。当然,要反对机械、生硬的联系。(2)探究标题意蕴题标题是文章的灵魂,好的标题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要探究标题意蕴,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拟题方式。有的以人物为题,有的以事件为题,有的以物
26、象为题,有的以地点、时间为题,有的以问题为题,有的以主旨为题,等等。其次,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联系表层含义:文中具体的意思。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等。体会深层含义: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联系全文主旨,看它在揭示主旨、表明情感态度方面的意义。最后,要注意它同标题作用、妙处的区别,不要答成标题作用题。(3)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题所谓思想意蕴,是指文本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所谓情感意蕴,是指文本的情感意义或取向,说白了,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无论哪种意蕴,都必须从文本的内容、材料入手
27、,因为它总是附着于文本的内容、材料之中的。围绕主要形象(主人公、物象)小说都是围绕一个主要形象展开,这个主要形象在情节中的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意蕴,或者其形象的不同特征富有不同意蕴。答题时应抓住这个主要形象的不同时段、不同特征的表现这个切入点,挖掘其不同意蕴。分辨相关事物探究意蕴除了要抓主要对象外,还要分辨与主要对象相关联的其他事物。文本中,与主要对象相关的事物可分成四类,即“人、事、物、景”。我们应按照“人、事、物、景”四个思路(方向)明确文中的具体写作内容,探究作者对这四类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赋予的不同意蕴。将事物抽象化探究时我们还必须关注人文精神,将文本呈现出来的人、事、物、景抽象化、符号化,这
28、样就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实现从更多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思想意蕴和情感倾向的目的。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及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就文学类文本而言,将事物抽象化是指主要关注人、事、物、景中蕴含的文化、人性(人情)、生命、历史、自然、故乡、祖国、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在探究情感意蕴题的答案表述中,必须要出现诸如同情、赞扬、肯定、批判等情感态度关键词,这是与答思想意蕴题最明显的不同点。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
29、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
30、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
31、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
32、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
33、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
34、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有删改)1“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_答案六安爷层面: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小说主旨层面: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
35、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既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2结合全文,探究“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的意蕴。答:_答案土地是农民生存、生活的依靠,农民对土地有着独到的深厚的情感;劳动已经成为农民的习惯,劳动是传统的美德,勤劳是优秀的传统;农耕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它的渐渐消失引起人们的怀念;从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守的品格,坚守传统文明,坚守劳动精神。3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_答案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
36、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类题再练,即时巩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把手张承志那一年在玉树的巴塘马场,我骑着一匹河曲走马,在暮色苍茫之际赶路。刚刚十九岁的我,骑着那匹“嘎石德乐”(褐色黑鬃嘴微白),渐渐有一丝不安。我绷紧的神经一直在对付它,而我愈来愈觉出来:我驾驭不了它。那匹马很凶。显然吃饱了豌豆和豆饼的它盘算着怎么挣脱我。我只能死命地拉紧嚼子,但勒得马头高仰,马的脾气更被惹起来了。不得已时我看准地势,在上坡时踩稳夹紧,几次松开缰绳。一霎间马如炮弹,只感到它从胯下蹿出,猛地身下抽空,只剩两脚与马连着。我死命地夹着马腹,踩住脚蹬,风呼呼地灌进耳朵。即便冲向坡上,蹄
37、音仍然密如鼓点,转瞬到了山顶我倒抽凉气,决死地使劲勒紧马缰,逼它小步走着下山。马头几乎被我扯得转到怀里,若没有嚼铁,我猜它会回头咬我。就这么,它圆睁着眼,神情恐怖,我唯有勒紧缰绳,几乎喘不过气就在人马角力之间,暮色沉降山峦背后,四野陡然暗了。马头忽左忽右地挣扎,我着意控缰骑稳,绕过高寒草滩密布的草疙瘩,两膝被潮湿的蒿草唰唰擦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刚才是朝着那个山凹,后来朝左,又绕向右,回家的方向是迷路以后,马似乎比人更显得急躁。它挣扭着我手里的牛毛缰绳,甩着两个穿着锃亮蹄铁的前脚,狠狠地踩着草地。“噗噗”的两声溅在肩头:好像,要下雨了!我的心一下乱了。一迟疑,手松了,嘎石德乐猛地把头一低,疯狂
38、地挖开铁蹄蹿了出去,若不是鞍子备得牢,我连在鞍子上,它会把我和鞍子都甩在屁股后面我忙扯缰,已不可能,马劫掠着我,向着空旷草滩嗖嗖驰骤,呼呼的风灌进耳朵。我想歇息一下,索性放开了它。心里这么一想,力气就抽掉了,我无奈也偷空地放松了姿势,一口气冲过了平川。马跑累了,松开了死咬住的嚼铁,步子也缓和下来。我重新勒缰,昏茫的视野里,隔着一片草疙瘩,前面是一道石头砬子裸露的山梁那个山梁,我有印象,就在我们帐篷的西边。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换个姿势歪坐鞍上。走了两步,突然发现,马打了个响鼻仰起头来,它的前腿,正陷进草地。蹬着脚蹬的靴子下面,就是黑油油翻起的泥巴。陷入沼泽,不是别人而是我,正在一丝丝地下陷。丑恶
39、的污泥正挣破草皮,凶险地翻动着从马的膝盖一分分露出头来,我攥着缰绳的手硬了。恐怖像一个魔鬼抱住了我。我想喊叫,但知道没谁会听。我想下马,但下面是泥潭。我好像从嗓子眼里呜呜哭了一声,又不觉止住了。只有胯下的狂傲的河曲走马,它呼呼喘着粗气,挣一下,腿拔出来,又停一下,再陷下一点。我只有竭尽全力,勒住缰绳,嘎石德乐也借着我的拉扯,愤怒地高昂马头,一次次地奋力跃起。它猛地挣扎一跳,两条前腿一霎跃出了泥巴露出来,但落下时又噗咚一声踏回原地,陷得比刚才更深!时光一刻刻地流逝,我不知是已经绝望还是一念侥幸,脑子已经不会思索,我唯有死命地抓紧缰绳,扯高马头,好像我只有通过缰绳,为身下的马助一臂之力。又是一阵噗
40、噗的雨点落下,天色更加阴沉,四野已昏黑难辨。又陷下去一层,我的靴子连同马镫,咕的一声没入了泥浆!马绝望了,它罕见地嘶了一声,在淹到腹部的泥里猛地转了一个身。我们的眼前,对准了一个草疙瘩。我突然,不,是马突然意识到这个草疙瘩应该是干燥的。不知是什么使我重重地一扯马缰,仿佛在腔子里喊了声什么。就在那一刹,马踢起前腿,猛地一跃,两条前腿同时落在了那草疙瘩上。攀住了!那一瞬仿佛立刻就要再滑回泥里,但那个草疙瘩是神异的,它不仅没垮塌而且意外的结实。就在马的两腿扒住草丛尚未滑落的一刻,我死命一抖缰绳一磕马腹胯下的河曲走马,我生命的私人密友,前腿抓住草丛,身躯弓着,又是一跃!我们跳出了沼泽,站在了硬硬的草地
41、上。留意踏着一个个的草疙瘩,我学会了辨别干燥草原和湿地,也学会了寻找生存的路径。当借助一个个隆起草滩的疙瘩草丛,登上了那道石砬子的山梁以后,我不禁回头,想寻找刚才救了我们人马两命的,那个草丛。但一望迷蒙,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偶然一次,我和一个藏民聊起了这件事。他笑着说,这是每一个吐蕃男人都经历过的事。不仅在巴塘,哪怕你跑到松潘,一直跑到阿里,尤其在若尔盖大草地,绿油油的草地下面,到处都有暗藏的泥潭。“若是跳不出来呢,人就会陷进去死掉么?”我问。“被沼泽吃掉的可怜人有哟,要是他抓不住佛伸给他的手。”豹皮帽下,安多汉子睁着清澈的眼睛,直视着我。我庆幸沼泽没有让我成为一个可怜人,嘎石德乐攀住了草疙瘩。
42、不,应该是有一只手向我伸来,然后我终于抓住了它。就像那天巴塘的独骑,今天我依然胯下骏马,继续着一世一度的长旅。我再也不会松开这是最简单的、也是终极的把手,它是知识在终点之上、也是人在限界上的抓揽。(选自山花2018年第5期,有删改)1从全文看,“我”与“嘎石德乐”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_答案从驾驭与反驾驭、征服与反征服的对手关系,转变为合作互助的关系,最后成为生命的私人密友。2文中画横线部分是怎样表现“我”的恐惧情绪的?试作赏析。答:_答案(1)画横线部分运用了比喻,把“恐怖”比作“魔鬼”,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恐惧。(2)连用三组转折:想叫喊,但是知道没人听;想下马,但下面是泥潭;哭了一声,
43、但又止住了,表达了作者渴望求助但又找不到出路的恐惧。(3)连用“喘、挣、拔、停、陷”等动词,写出了陷入沼泽后马的挣扎,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无力与恐惧。(4)多用短句,节奏快,表现状况变化快,有利于表达紧张和恐惧的心理。3分析画波浪线的三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答:_答案(1)第一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天色变暗,渲染了人马角力时的紧张气氛,为下文人马迷路做了铺垫。(2)第二处写山中开始下雨,天气环境愈加恶劣,衬托出了人物的心理:“我”的内心愈加慌乱,马也愈加急躁。(3)第三处写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出人马陷入沼泽后的绝望。三处景物描写层层递进,自然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推动了
44、故事情节由迷路向陷入沼泽的发展,衬托出了人物情绪由不安向绝望的转变。4探究文中“把手”的含义,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答:_答案(1)“把手”指马的缰绳。“缰绳”是骑马的控制装置,作者借此“把手”骑行。“把手”还指人的顽强意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人们在绝望时刻的支撑,帮助人们走出困境。(2)启示: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春暖花开邵丽春暖花开的时候,刘老师站在院子的花架下写字,风轻轻蹭着他的腿,狗也跟着蹭。在这春天里,一切都变得不安分起来,而这一切的不安分,却让幸福有了一个具体的模样,宽泛而深邃。他突然兴之所至,决定要去看看自己的学生王鹏程。王鹏程是刘老师代课老师转正后带的第一个毕业班学生,是恢复高考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