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积累(2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众而士厉厉:振奋B.委肉当饿虎之蹊 委:放置C.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排列,比照D.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坐:同“座”,座位答案D解析“坐”的意思是“治罪,办罪”。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B.使使往之主人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D.而之燕,燕之谓之荆卿答案C解析A、B、D三项中的“之”作“到”讲,动词。C项中的“之”为助词,句中表示停顿,可不译。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
2、一项是()(3分)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荆轲知太子不忍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右手揕其匈答案B解析A项“振”同“震”。C项“卒”同“猝”。D项“匈”同“胸”。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进兵北略地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太子迟之使使以闻大王又前而为歌曰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天雨粟,马生角群臣怪之A./B./C./D./答案A解析依次为: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愿大王少假借之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
3、也C.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D.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答案B解析A项,古义:宽容;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C项,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D项,古义:提心吊胆;今义:因失望而痛心。6.下列句式与“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尝质于赵B.甚矣吾不知人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奈何以见陵之怨答案D解析都是被动句,“为”“见”分别表被动。A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赵”置于“质”后;B项,倒装句,谓语“甚矣”放在“吾不知人”前;C项,定语后置句,定语“知其事者”置于“宾客”后。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4分)(1)
4、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_,马生角。(喻指不可能实现之事)(3)自曹沫至荆轲五人,_,然其立意较然,_,名垂后世,岂妄也哉!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2)天雨粟(3)此其义或成或不成不欺其志二、文本训练(课内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
5、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
6、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C.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 函:信件、信函D
7、.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答案C解析函:用匣子装。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3分)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秦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A. B.C. D.答案D解析表现离别时的苍凉、凄婉,是侧面描写,是秦王的行动。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C.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
8、子丹。答案B解析蒙嘉受贿为别人说好话。11.“易水送别”是非常成功的场面描写,下面是对其成功原因的分析,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其成功在于写景,若无萧萧北风、刺骨易水,读来就会索然无味。B.其成功在于荆轲的行为本身就是壮烈的,加上萧风寒水,给了这壮烈行为以活动空间的气氛,从而有了立体感。C.其成功处在借景抒情,冷风寒水和一去不复返的冷意悲情为表里,催人泪下。D.其成功处在于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的描写,烘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唤起人们感同身受的共鸣。答案D解析D项分析得最全面。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
9、白衣冠以送之。(4分)译文:(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4分)译文:答案(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2)“萧萧的风声呵,易水凄寒;壮士这一去呵,不再回来!”又唱出悲壮慷慨的羽声调子,感动得送行的人都睁大双眼,头发竖起把帽子顶起来。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聂政刺韩傀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
10、以意厚之。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
11、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暴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节选自战国策韩策)【注】韩傀:韩相国。史记作侠累。严遂:濮阳人,字仲子,韩臣。轵深井里:轵,地名,今河南济源南部;深井里,轵地的里名。嘿:同“默”。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人相害也 害:忌恨B.严遂阴交于
12、聂政 阴:暗地里C.终莫能就 就:成功D.遂谢车骑人徒 谢:感激答案D解析谢:推辞,拒绝。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傀与严遂都是韩国的重臣,两人因性格不合产生矛盾,以致在朝廷上拔剑相见,最后严遂决定找刺客报复韩傀。B.聂政混迹在齐国的屠户中间,目的只是奉养老母,因此在母亲去世后,他才去找严遂并答应为他报仇。C.严遂为了能够成功刺杀韩傀,多准备了些车马和壮士作为聂政的助手,聂政拒绝乘车,独自与助手徒步去了韩国。D.聂政在成功刺杀韩傀和哀侯后,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剖腹挑肠而死。答案C解析“聂政拒绝乘车,独自与助手徒步去了
13、韩国”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谢绝了车马和随从,只身一人带着长剑到了韩国”。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4分)译文:(2)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4分)译文:答案(1)我降低志向、辱没身份,隐居于市井之中的原因,只是为了奉养老母。(2)如今你幸而没有丢下我,让我为你多准备些车马和壮士作为你的助手。16.聂政虽为刺客,却也是有情有义之人,请简单概括。(4分)答:答案隐居市井,奉养老母。老母尽享天年以后,决心为赏识自己的人效力。为免出差错,不连累严遂,只身一人刺杀韩傀。刺杀之后,毁容自尽,绝不累及家人和相关人等
14、。【参考译文】韩傀任韩国的国相,严遂也受到韩哀侯的器重,因此两人相互忌恨。严遂敢于公正地发表议论,曾直言不讳地指责韩傀的过失。韩傀因此在朝廷上怒叱严遂。严遂气得拔剑直追韩傀,幸而有人阻止才得以排解。此后,严遂担心被韩傀杀害,就逃出韩国,游历国外,四处寻找可以向韩傀报仇的人。严遂来到齐国,有人对他说:“轵地深井里的聂政,是个勇敢的侠士,因为躲避仇人才混迹在屠户中间。”严遂就和聂政暗中交往,以深情厚谊相待。聂政对严遂说:“我降低志向、辱没身份,隐居于市井之中的原因,只是为了奉养老母。只要老母还活着,我的生命就不敢轻易托付给别人。”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聂政守孝期满,脱去丧服。他感叹地说:“唉
15、!我不过是市井平民,动刀杀狗的屠夫,而严遂却是诸侯的卿相,他不远千里,屈驾前来与我结交,我虽然没有接受,但这表明他很赏识我聂政啊。贤德的人因为心中的激愤而来亲近穷乡僻壤的人,我怎么能够默然不动呢?再说以前他邀请我,我因母亲还健在,就拒绝了他。如今母亲已享尽天年,我要去为赏识我的人效力了!”于是聂政往西到了濮阳,见到严遂说:“以前之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母亲还在,如今老母不幸谢世。请问您想报仇的人是谁?”严遂将情况一一地告诉聂政:“我的仇人是韩国国相韩傀。他又是韩哀侯的叔父,家族很大,守卫设置严密,我曾派人刺杀他,始终没能成功。如今你幸而没有丢下我,让我为你多准备些车马和壮士作为你的助手。”聂
16、政说:“韩国和卫国相隔不远,如今去刺杀韩国的国相,他又是韩侯至亲,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带人去。人多了不能不出差错,出了差错就难免会泄露机密,泄露了机密就会使韩国上下与你为敌,那岂不是太危险了吗?”于是聂政谢绝了车马和随从,辞别严遂,只身一人带着长剑到了韩国。正好韩国在东孟举行盛会,韩侯和国相都在那里,他们身边守卫众多。聂政直冲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边逃边抱住韩哀侯,聂政再刺韩傀,同时也刺中韩哀侯,左右的人一片混乱。聂政大吼一声冲上去,杀死了几十人。随后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剖腹挑肠,就此死去。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摆在街市上,以千金悬购他的姓名。过了很久也没人知道他究竟是谁。四、语言运用训练(
17、1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5分)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答案B解析材料中“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是关键句,A、D两项错误。材料中关于音乐和乐器的都是证明观点的材料。C项,主体错误。18.下列各句没有反映流寓经历的一项是()(5分)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诗经氓)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答案C解析“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写热恋中的女子送来自己家提亲的男子到顿丘。没有离别家乡客居。而其他选项,李煜亡国后被宋军掳至开封,杜甫则客居虁州,白居易被贬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