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3课 朋党论》同步练习(含答案)

    • 资源ID:114246       资源大小:35.8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3课 朋党论》同步练习(含答案)

    1、第3课朋党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目为党人B然皆乱亡其国C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D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答案D解析A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做。B项“乱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乱灭亡”。C项“退”“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使进”。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凡:总共B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用:任用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讥诮,责备D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元:最好的人答案B解析用:因。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及其

    2、所之既倦然纣以亡国而周用以兴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也相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答案C解析及:等到。以:因此。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B此辈清流,可投浊流C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D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答案A解析A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省略句。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虽其兄弟亲戚B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C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D此辈清流,可投浊流答案D解析A项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B项古义:可以作为。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

    3、或能够。C项古义:同时列位。今义:并排平列,不分主次。D项古今同义。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

    4、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

    5、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前一个表顺承,后一个表递进。B项前一个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C项前一个表原因,后一个表目的。7下列句子中

    6、与“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答案A解析B、C、D三项与例句同为被动句。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在朋党论一文中引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国家的兴亡治乱和朋党的真实关系。文章一方面否认朋党的存在,另一方面着重申说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写得尖锐犀利、文情奔放、有理有据。B欧阳修认为,“道”和“利”是区分朋党、邪正和君子、小人之别的要素,并从政治角度阐明君主辨清朋党真伪的重要性。C文章第三段,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或比喻论证,反复论

    7、述君子之朋、小人之朋的进退关系与国家的治乱兴亡,举证多样,剖析精当。D最后一段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既揭示题旨,又与开头遥相呼应,作者借古说今的用意得到充分的强调,具有令人心折的说服力。答案B解析A项“否认朋党的存在”错误。C项没有比喻论证。D项最后一段不是中心论点。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译文:_ (2)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译文:_ (3)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译文:_ 答案(1)所以臣下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2)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

    8、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3)互相赞美,彼此推举谦让而不怀疑自己,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纵囚论欧阳修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

    9、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0、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录:登录于册B纵使还家纵:释放C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贼:残害D不逆情以干誉干:求取答案C解析贼:揣测,揣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人,中国儒家定义君子的“反义词”。专指喜欢做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之类事情的人,与贵人相反。B大辟,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隋后泛指一切死刑。C太宗,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从秦朝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D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答案C解析应是“从汉朝开始”。12把文

    11、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译文:_ (2)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译文:_ 答案(1)这是拿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去期待小人中最坏的人一定做到。(2)但是怎知放他们回去,不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牢来希望皇帝免他们的死罪,所以才放他们的呢?13欧阳修对唐太宗的“纵囚”持怎样的看法?答:_答案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博取好名声的假仁假义行为,不可为天下之常法。参考译文信用和礼义在君子间通行,而对小人则要施加刑罚和诛戮。被判处死刑的人,罪大恶极,这种人又是小人中最坏的。宁愿为坚持道义而死,不苟且侥幸活着,把

    12、死看得很平常,这种人又是君子中最难得的。在唐太宗贞观六年,挑选了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多人,释放他们回家,与他们约定按期自动回牢受死。这是拿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去期待小人中最坏的人一定做到。那些犯人到期果然都自动回牢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这真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容易做到。这难道合乎人之常情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等到施用恩德去对待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这是因为恩德深入人心,迅速改变人的品行,才有这样的事出现。”我说:“唐太宗之所以做这事,正是为了求得恩德深入人心的好名声。但是怎知放他们回去,不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牢来希望皇帝免他们的死罪,所以才放他们的呢?又怎知他们被释

    13、放回家,不是估计到他们自动回牢来一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所以再回来的呢?如果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回家,那就是皇帝窥测到囚犯的心思;如果是估计到皇帝一定会免他们的死罪才自动回来,那就是囚犯窥测到皇帝的意图。我从这件事中,只看到皇帝和犯人互相揣测来成全个人的好名声,哪里有什么皇帝施给犯人恩德与犯人懂得信义的事情呢?如果不是这样,太宗在天下施行恩德,到这次释放犯人的时候已经六年了,不能使小人不去犯极大的罪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犯人不怕死,懂信用、讲义气,这又是讲不通的道理。”“那么,怎样做才可行呢?”我说:“放了又回来的,照样杀头不予免罪;再放他们回去他们又回来,这才可以知道是皇帝的恩德使得他们这样做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如果放他们回去,他们回来后免他们的死罪,只可偶尔为之。如果多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的都可以不死,这可以成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成为常法的,能称得上是圣人的法典吗?所以尧、舜、三王治理天下,一定以合乎人情为根本出发点,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去求得好听的名声。”


    注意事项

    本文(《第3课 朋党论》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