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游褒禅山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则或咎其欲出者或:或,或许何可胜道也哉胜:尽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其文漫灭漫:潦草不清独其为文犹可识识:辨认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尽头有怠而欲出者怠:怠慢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非常A BC D答案C解析有的人;模糊不清;懒惰无力;尽,这里指尽情享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只有。A项“的样子”/这样。B项是/给予。C项将/尚且。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C而世之奇伟瑰怪
2、非常之观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B解析A项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字十一。C项古义:不寻常。今义:副词,十分,极。D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不属于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A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B日饮食得无衰乎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答案B解析“日”,名词作状语。5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怠而欲出者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连词,表修饰关系,可译为“而”C不出,火且尽且:副词,可译为“将”D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代“他们”,一同游玩的人
3、答案D解析其:第一人称代词。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6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的“观”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4、有得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D曹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均解释为“景象”。A项观察。C项指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建筑物。D项观看。7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A对于别人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因为讥笑别人而后悔B对于别人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可以讥笑的C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因为讥笑别人而后悔D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后悔的答案D8下列分析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古人观察事物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B作者认为无限风光常在险远之处,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强调“志”的重要
5、。C作者认为只要有“志”与“力”就可以穷尽险远,表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D作者强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和他后来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是一致的。答案C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_(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译文:_答案(1)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瑰丽奇异、不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峻僻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三、延伸阅读阅
6、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恒山游记乔宇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镇渎,道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是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从者云:“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不敢
7、至。”其上路益险,登巅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怯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有改动)10对下列加点词的
8、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盘于地纵:放纵,自由自在B枝态不类类:像,相似C如缘虚历空缘:沿着D奔峰来趋趋:归附答案C解析缘:攀援。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巡狩:尧典作“巡守”,意为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B恒山:亦名“太恒山”。位于河南省,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为“五岳”之一。C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北魏郦道元在其基础上扩充撰成水经注。D天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古代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答案B解析恒山位于山西省。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距岳五百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
9、,怀想者二十余年。译文:_(2)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译文:_答案(1)距离北岳恒山五百多里路,心中很是向往,但从没有登上去游览过,我怀着这个想法二十多年。(2)又走了几十步,到了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我)在恒山最高峰上抖擞衣裳而放眼四望。1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恒山的灵异秀丽?答:_答案花草树木,庙宇建筑。参考译文北岳恒山在浑源州的南面,关于北岳恒山,典籍中多有记载。尚书舜典记载,虞舜“巡狩至于北岳”,这里指的就是恒山;水经记载,“其高三千九百丈”,指的是玄岳;福地记记载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我家住在太行山西侧白岩山旁边,距离北岳恒山五百多
10、里路,心中很是向往,但从没有登上去游览过,我怀着这个想法二十多年。到了正德改元年之际,(我)奉皇上之命向西北少数民族和看守园陵的官员、镇守山川的将领通告旧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及改用新年号的事,中途经过浑源。距离北岳恒山仅仅十里多路,于是南行到恒山山麓。山上云雾缭绕,气势雄浑,山势有高有低、有起有伏,好像从天上生下来一般,自由自在地盘绕在地面上。恒山像人挺胸屹立,空中的云萦绕恒山飘动,恒山的顶峰为红日所经过。我一路上又惊又喜。(之后)我收起惊喜的表情,向东面继续走去。曲折地顺着山岭从北面向山上爬,山上多是奇花异草,样子也不一样;桃李芬芳,景物相互映衬,彼此关连。我在半山停下来休息,向下看深处,非
11、常之高,像是在虚无的空间攀援经历天空。向上走了七里左右,就到了虎风口,这里多是一些粗壮的松柏,如同巨龙一般,叶子向四处展延。随从的人说:“是这里的山神在保护,谁要是敢砍松树的一尺一寸,必定遭殃,所以周围斧斤从不敢至。”山上的路更加艰险,走走停停地一直走了三里,到了山顶的庙中。废庙中有一座神像,我恭敬地朝拜了二次。庙之上有个叫飞石窟的地方,两岸石壁林立,中间缺了一大块。相传那块缺少了的山石飞到曲阳县去了,到现在还有石头耸立在那里。所以历代畏惧登山的人都前往曲阳祭祀,认为这也是北岳神灵居住的地方。每年春天,千里迢迢赶来的百姓,来到庙下焚香,有求必应,显耀的名声传遍了四方。这样,(北岳神灵)哪里只是保护松树柏树呢!我于是在悬崖上题名,在碑石及新庙的厅上提笔写诗。又走了几十步,到了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我)在恒山最高峰上抖擞衣裳而放眼四望。东面是渔阳郡、上谷郡,西面是大同以南,山峰奔驰而来归附,北面尽收浑源、云中之景,南面极目五台山,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众山,都低头弯腰在恒山的下面。于是,我想起有虞君臣会朝的事,不禁心中忧伤。又回忆起在京都的时候,常常梦到登上高山眺望远处,如今清清楚楚与梦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知道这次游北岳绝非偶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