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ID:115454       资源大小:13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因为此时正值秋收冬藏之

    2、际,农忙结束,女家才肯让女儿出嫁。这反映出( )A 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基本结构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 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D 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国语齐语载,管仲认为:“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 )A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统治B 开始将国民划分为士、农、工、商等级C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流通D 反映了战国礼崩乐坏、动荡的社会现实3西周末年,诸侯郑桓公因迁都之事曾得到殷商遗民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

    3、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约定( )A 使全国推行重商政策B 使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C 使阶级结构发生剧变D 使商人的经营自主性增强4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 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D 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5据史料记载,汉朝时全国设了49处铁官,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其中近半在河南。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B 施行冶铁官营制度C 冶铁技术已相当成熟D 河南手工业最发达6有学者将中国古代“城”

    4、和“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最早出现“城区即市区”的是( )A 秦朝咸阳B 唐朝长安C 宋朝东京D 明朝苏州7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北宋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B 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C 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D 饮酒之风在北宋渐趋流行8元朝时,江南地区的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更是大量圈湖造田。这种现

    5、象折射出( )A 土地兼并已恶性发展B 政府土地政策的失控C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D 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9明朝时江浙地区纺织业发达,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但南方产布区与产棉区的分布并不完全重叠,江浙地区纺织业流行布棉交换,即纺织户通过商人从外地运来所需的棉花。这一现象说明(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 纺织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趋势10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

    6、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11按照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估算,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重从231增长到324,居世界第一;而同期西欧各国的GDP总和在世界占比仅从233提高到266%。这说明( )A 清初的综合国力远超西欧B 清初自然经济高度发达C 经济全球化助推各国发展D 西欧各国人口增速过快12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于( )A 外商企业B 洋务企业C 民族工业D 封建的手工作坊131902年,四川督臣奉诏仿照印度卢比的形式铸造西藏新银币。该币在型制上采用纯圆样式,因其便于携带且成色重量准确,故“番民乐用,卢比遂日见其少”

    7、。1906年,驻藏大臣奏请“规复旧制”,铸造传统方孔圆钱,清廷因担心市场不予接受而给印度卢比以可乘之隙,未予采纳。这表明( )A 西藏开始隶属中国中央政权B 清王朝维护了国家主权C 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D 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14据学者统计,我国农业生产的亩产量在战国时期为79.41斤,西汉初年为93.68斤,汉武帝时117.11斤,到1938年为115斤,1949年为130斤。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农业生产具有( )A 脆弱性B 封闭性C 落后性D 渐进性15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

    8、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这两条政令( )A 是依据各自的经济基础而制定B 不利于两国海外市场拓展C 都禁止各自国民进行海外贸易D 增强各自国家的经济实力16下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洋纱输入中国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A 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B 使中国成为外商的原料供给地C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 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17清末,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出口以牟取暴利。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一蹶不振。”材料认为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 金

    9、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8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事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该章程( )A 使专利保护制度得以完善B 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C 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D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环境安定B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政府政策支持D 清廷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0抗

    10、战期间,国民政府对粮食、资源、交通等进行统一管制,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 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B 开创了中国“战时经济体制”C 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D 直接使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211952年,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92%,到1957年上升到321%。由此可知( )A “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B 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C 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D 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22以下是1957年和1961年我国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适应国家工业化进程B 中苏关系已开始恶化C 一五计划的顺利

    11、完成D 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B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C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 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2416世纪,有威尼斯人说“除了失去自由以外,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国所听到的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应该是( )A 新航路开辟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工业革命25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在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在1820年左右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发展B

    12、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 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26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高的声誉,至今当地仍保留了许多纪念郑和的祠堂和庙宇;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 航海的目的不同B 航海的路线不同C 所到之处的文明程度不同D 代表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同27下表中A、B、C、D分别为英、法、美、德四国在1870年和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其中,法国应为( )年份ABCD1870321023131913146361628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

    13、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B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C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D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2929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 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 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 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 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30“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

    14、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太祖认为,“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清雍正皇帝也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编自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

    15、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摘编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1)材料一中,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2)材料二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

    16、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致使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能发展起来。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令人惊异和羡慕。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阅读材料,指出促成大国崛起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结合所学各举一例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必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英

    17、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以炮舰外交叩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被迫开放沿海沿江以至部分内陆城市作为条约口岸。1840年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1)材料中认为英国工

    18、业革命已经具备了必需的基本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是通过哪些手段获得这些条件的?(2)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近代通商口岸有哪些突出特点?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D【解析】男耕女织的基本结构指家庭内部男性耕作,女性纺织,材料未涉及女性纺织的问题,故A错误;“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也没有反映出这一信息,故B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与婚礼多在秋冬之交这一现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由于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家庭内部女儿也是劳动力之一,故农忙结束,女家才肯让女儿出嫁,故D

    19、正确。2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发展潮流是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四民分业分居与此无关,故A错误;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并不是最早划分四民等级的,故B错误;四民分业分居,有利于农工商业的从业者专注生产,提高生产率,促进商品流通,故C正确;四民分业分居并不能说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故D错误。3D【解析】材料“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反映了当时国家对商人的政策宽松,说明商人的经营自主性增强,故D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全国”推行“重商”政策,故A错误;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并不等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故B错误;郑桓公与商人订立盟约也无法体现阶级结构发生剧变,故C错误。点睛:本题

    20、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与商人的经营自主性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4B【解析】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故土地可以买卖,导致土地兼并普遍,故B正确;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是土地兼并的途径和手段,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土地买卖政策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故C错误;地权和劳动者分离是租佃关系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A【解析】河南属

    21、于中原地区,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其中近半在河南,这说明中原地区的冶铁业发达,铁器的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故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冶铁官营制度,而是说明河南的冶铁业发达,B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当时冶铁技术已相当成熟,C错误;材料没有将河南手工业于其它地区手工业比较,不能说明其最发达,D错误。6C【解析】“城区即市区”指坊市界限被打破,这最早发生于宋朝东京,故C正确;秦朝咸阳和唐朝长安实行坊市分离的制度,故AB都错误;明朝苏州不是最早出现“城区即市区”,故D错误。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正店”需得到政府的许可和严格控制

    22、,以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B项符合题意。A理解片面,材料并没有涉及其他行业;C从材料中体现不出;D言过其实。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北宋的酿酒业8D【解析】开垦梯田、圈湖造田并不等于土地兼并,故A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政府土地政策的失控,故B错误;“由分裂走向统一”无法解释江南地区开垦梯田、圈湖造田的现象,故C错误;由于当时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增加,故开垦梯田、圈湖造田,故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开垦出许多梯田大量圈湖造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增加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9D【解析】明朝之前棉纺织业

    23、已经开始兴起,故A错误;手工业领域新的生产关系指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故B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不是明朝时期,故C错误;材料“产布区与产棉区的分布并不完全重叠,江浙地区纺织业流行布棉交换”反映了纺织业的布棉分工和专业化特点,故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江浙地区纺织业流行布棉交换,即纺织户通过商人从外地运来所需的棉花”,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布棉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0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

    24、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廷饮食器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11B【解析】1700年到1820年,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和自然经济占主导的时代,而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制度逐渐建立,故不能说“清初的综合国力远超西欧”,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重

    25、居世界第一,其原因是自然经济高度发达,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暂时不高,故B正确;1700年到1820年经济全球化程度并不高,且经济全球化并不能解释当时中国的GDP居世界第一,故C错误;西欧各国人口增速快与西欧各国的GDP总和在世界占比增加慢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700年到1820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700年到1820年中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特征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2A【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于此,故A正确;洋务企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时间不是最早的

    26、,故B错误;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晚于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故C错误;封建的手工作坊的劳动力不属于近代产业工人,故D错误。13B【解析】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开始正式管理西藏,故1902年并不是西藏开始隶属中国中央政权的时间,故A错误;清朝在西藏地区铸造西藏新银币以抵制印度卢比的冲击,“番民乐用,卢比遂日见其少”,这说明清王朝维护了国家货币主权,故B正确;清朝之前的明朝,白银已经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C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铸造西藏新银币番民乐用,卢比遂日见其少”,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货币主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7、进行正确判断。14C【解析】材料“汉武帝时11711斤,到1938年为115斤,1949年为130斤”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亩产量增加非常缓慢,说明中国农业生产力低下,具有落后性,故C正确;脆弱性形容小农经济容易破产,材料未涉及,故A错误;封闭性指自给自足,材料也没有反映,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农业生产的渐进性,而是强调农业生产长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增加异常缓慢,故D错误。15A【解析】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维护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海上贸易,清政府颁布禁海令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基础,故这两条政令都依据各自的经济基础而制定,故A正确;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有利于英国海外市场拓

    28、展,故B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并不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故C错误;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不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两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6C【解析】洋纱的输入冲击了传统土纱,但不能说“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故A错误;洋纱的输入,说明中国成为外商的商品市场,不是原料供给地,故B错误;洋纱输入中国日益增加,这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正确;洋纱的输入属于商品输出,不是输出资本,故D错误。17D【解析】材料“外国丝市不振

    29、,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反映了胡雪岩受到外国市场的影响而破产,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D正确;胡雪岩破产与是否投资近代工矿企业无关,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故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国市场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8D【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奖励发明和仿造西方器物,但并不能说明当时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得以完善,故A错误;奖励发明的政策并不等于技术立国的策略,故B错误;

    30、奖励发明并不能消除官本位思想,故C错误;1898年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实业救国的思想兴起,清政府这一政策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故D正确。19C【解析】18951913年间中国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社会环境并不安定,故A错误;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1895年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1912年民国政府政策支持实业,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故C正确;清廷并没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且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故D错误。20C【解析】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统一管制经济,沿海工厂内迁,其主要原因是抗战的需要,故A错误;沿海工厂内迁与“战时经济体制”没有直接

    31、联系,故B错误;统一管制经济,沿海工厂内迁都为抗战准备了战略资源,故C正确;管制经济、工厂内迁并不是当时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的直接原因,故D错误。21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52年至1957年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上升。由此并不能看出“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因此A项错误;内地所占比重只有321%,并不占大多数,所以也体现不出经济重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工业“大跃进”在此更是体现不出,而且“大跃进”的时间也是在1958年。所以C项错误;内地占得比重小,说明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D项正确。22D【解析】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等原因,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

    32、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1961年生活资料进口比例较大,这体现了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故D正确;生活资料并不对应工业化进程,故A错误;中苏关系恶化与生活资料进口比例较大没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从时间上可以排除,故C错误。23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没有改变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故A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故B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不能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故C错误;三大改造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与题干无关,故D错误。24A【解

    33、析】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个共和国,根据时间“16世纪”和“听到的最坏的消息”可以推知“消息”是新航路开辟,因为新航路开辟使得传统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商业中心的地位丧失,所以是“最坏的消息”。B选项不合适,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C选项意大利没有经历;D选项时间不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1820年,大西洋沿岸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工业革命。所以1820年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只可能是

    34、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才引起了世人们的注意。26A【解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经济掠夺,而是友好交往,故在东南亚有着极高的声誉;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经济目的,体现了殖民掠夺的特点,故A正确;航海的路线并不是两者在当地影响不同的原因,故B错误;当时的东南亚和美洲文明程度都不高,故C错误;当时的明朝和西班牙都属于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文明程度区别不大,故D错误。27B【解析】1870年和1913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排在美、德、英之后,处于第四位,材料数据中B选项最低,故B正确;A应该是英国,故A错误;C应该是美国,故C错误;D应该是德国,故D错误。2

    35、8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使得劳动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因此材料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原因,应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29A【解析】“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关注者,“粉丝”数量多说明关注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材料实际反映了互联网促进信息传播的平等性,故A正确;B中取代明显错误,不符合事实;C中主要手段说法绝对;互联网就是信息革命的产物,故D错误。30A【解

    36、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新中国诞生时,由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与中国主动示好的政策,新中国在外交上推行“一边倒”的政策,并波及至经济与思想文化等领域,故本题应选A项;B项在时间上晚于A项,与设问要求“开始出现于”不符,故排除;“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苏关系破裂,列宁装不可能在中国大行其道,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的服饰逐渐多样化,与题目中的信息“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不符,故排除D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

    37、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的变迁31(1)认识:都主张“重农抑商”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阻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购买力低);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即可回答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都主张“重农抑商”。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阻碍工商

    38、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回答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2)本题据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雇佣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回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农民贫困、资金缺乏、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3)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府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回答认识。32因素:自然:地理优势经济:先进的经济思想、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干预)示例一:地理优势: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欧洲航路中心,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39、: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大国。(答出法国、德国、中国等均可)示例二:地理优势:(同上)经济思想:17世纪的荷兰,奉行重商主义,成为“海上马车夫”,迅速崛起。(答出其他国家,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据材料“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地理位置、经济思想、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等方面指出促成大国崛起的自然和经济因素,再结合所学即可从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史实各举一例加以阐述。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

    40、可。33(1)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雇佣劳动力;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2)特点:通商口岸是在华外国人主要集中地,西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外国人享受领事裁判权等特权,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影响:一方面,通商口岸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的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通商口岸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和近代化进程。【解析】(1)本题据材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即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英国是通过哪些手段获得这些条件的。(2)本题据材料“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外国人集中、西化程度、领事裁判权、租界地位等方面回答近代通商口岸有哪些突出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侵略、中国主权、近代工业、城市化与近代化等方面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