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总结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16849
资源大小:499.8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总结学案(含答案)
1、 单元总结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军事,但并未任命。(2)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建立中朝制度,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4)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6)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六部分掌相权,后又设内阁,但不是
2、法定机构。(7)清朝设军机处,强化了皇权,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2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1)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它贯穿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始终,但皇权不断加强,直至明朝废除丞相。(2)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3)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的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的军机处。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1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2)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3)汉武帝设刺
3、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4)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1)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2)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三、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演变及认识例题(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
4、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题规范考点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藩镇割据关键信息“安史之乱”藩镇数量兵额与功能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的
5、基本情况,未体现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排除B项;四种不同的藩镇类型中,河朔型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答案D题型解读一般以统计表、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作为载体,给出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而命制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技巧:四步法第一步:读图文,看求答抓信息。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第二步:读表头看表注,抓住中心准确定位。即抓住表头、标注、图标反映中心问题。第三步:读内容逐项看,观趋势比差异。即抓住表格、图片中的细节信息,纵向看趋势,横向找差异。(注:表格类试题可将表格数字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看特征、观态势。)第四步:甄别选项,史实验证排干扰。依据图表时空限定排除表述错误的选项。依据信息去掉表述不准确或绝对化的选项。其余选项反向带入图表,仔细验证排除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