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基础达标1在明清时期佃农交租要用银或钱,商贸活动中大量使用白银,官员发俸也用银两。以上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B租佃制得到发展C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D经济趋向近代化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白银在明清时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当时货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租佃制是封建社会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奴役农民的制度,与材料中白银应用广泛无关,故B项错误;货币经济发展直接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不符,故C项错误;近代化是使用大机器生产的机械化时代,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
2、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变异”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它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故选B。3(2018德阳高一检测)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答案B解析材料“流民或泛舟出
3、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不能体现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采矿淘金”可知流民成为雇佣劳动力,从而客观上促进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故B项正确;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以小农经营为主,故C项错误;D项白银成为通用货币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4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松江地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4、,而粮食作物种植较少,这说明当地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5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描述了中国古代商人步入仕途、将资金用于奢侈消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资金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故C项正确。6(2018汕头高一检测)“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的判断上有“战国说”“西汉说
5、”“唐代说”“宋代说”“明清说”,这些分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A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B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不同C研究者的知识层次不同D对资本主义内涵的理解不同答案D解析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价值观念不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排除;学术观点的百家争鸣不等同于知识层次的差异,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的内涵成为划分不同的依据,故D项正确。7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在扬州商人经营盐业致富,购置房产,不再回
6、归家乡。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与历史史实不符,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正确答案选B项。8(2018大连高一检测)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颁布诏令:“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十月:“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沿海地区稳定B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C政府独占对外贸易D防御欧洲殖民者侵略答案A解析明朝初期实行海禁,原因是明太祖担心海外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危及统治,故维护沿海地区稳定是其主要目的,故A正确。9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
7、行对外开放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答案D解析“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指出了“海禁”的弊端,故D项正确。10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D解析由卡片信息“十三行”即可判断是清代,故选D项。能力提升11(2017贵州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B中国经济
8、总量居世界前列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材料中“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说明增长没有造成生产方式的质变,这是由当时的经济方式和经济政策造成的。12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他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大,城市人口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宋元时期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明清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B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
9、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大都市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故C项正确。13下图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浙江地方政府颁发的执照,用来管理对日本贸易的中国船。上书:“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材料可以佐证当时()A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B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D倭寇勾结沿海居民为患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政府颁发的对日本贸易的执照,可以看出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故A项正确。14“康熙初年,闽、浙、粤三省沿海郡县,迁民内居,筑界墙,沿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这是因为康熙帝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倭寇会夺取沿海地区东南
10、沿海的抗清力量会危及统治可防范英国猖獗的鸦片走私A BC D答案B解析康熙初年沿海居民内迁,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居民与海上的抗清力量联合会危及统治,正确;不符合当时情况,故B项符合题意。15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答案C解析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候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经济的落后导致国力的衰退。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隆庆元年(1567 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
11、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这两种历史现象之间
12、有何联系?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答案(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在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现象: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经济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3)联系:资本主义萌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封建统治;“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使得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未能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中国也因此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解析本题全面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回答第(1)题时,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联系所学进行归纳。第(2)题根据材料二、三的信息,概括出“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进而分析出其根源和直接原因。第(3)题两种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要从双方互相影响的角度思考,资本主义萌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封建统治,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可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分析出“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