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1.西晋的兴亡,(1)全面统一,公元265年,司马炎建晋,定都洛阳 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220年,东汉灭亡 三国鼎立,280年,西晋 灭吴,全面 统一,局部 统一,黄巾 起义,184年,分裂 割据,316年,西晋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灭。317年西晋皇室残部迁至江南, 定都 , 史称东晋。,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东晋,宋,齐,梁,陈,统,一,分,裂,南 朝,北 朝,魏晋南北朝,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8课,北齐,西魏,北周,十六国,北朝,南朝,梁,齐,东晋,西 晋,北魏,东魏,宋,陈,东 汉,魏,蜀,吴,隋
2、唐,乱,三国 两晋 南北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白居易,我国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那么,历史上江南经济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内迁时期:,东汉末年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大规模南迁,形成南迁浪潮,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岭南一带,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
3、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淝水之战,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383年,前秦与东晋,以少胜多,东晋战胜前秦,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南方地区免遭摧残,为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试分析原因及启示。,前秦:(1)骄傲轻敌(2)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3)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1)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3)采
4、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名师导引:,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读史料:,思考:宋书里描写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描述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1、史记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商品交换不发达;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经济发达。,2、这是因为汉代时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逐渐得到开发。,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工具。(主
5、要原因) 2南方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3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政策: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史料三:东吴时已出现“再熟之稻”,东晋后又出现了“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的“三熟之稻”,论从史出,史料一:孙权曾亲自将驾车的八头牛改充耕牛,史料二:宋武帝刘裕时的功臣广陵人到彦之未任官职时以挑粪为业,使用牛耕,粪肥推广,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农业方面:,南方牛耕,龙骨翻车,水磨模型,水
6、 碓,施 肥 图,(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手工业方面:,东晋织成履,南朝莲花尊,影响:,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北,南,北,南,北,南,经济重心,南,北,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开始时间,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南迁原因,人口南迁,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的发展,淝水之战,背景:,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公元383年,东晋前秦,东晋以少胜多,南迁地区,【1】成语“草木皆兵”的源(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C,【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