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 资源ID:124047       资源大小:718.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1、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7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69题。(15分)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2、有删改)【注释】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质:抵押。没:没收。营护:料理,护送。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如何与母偕行(一同,一起)B西南绝域(阻断,与世隔绝)C总园谓所亲曰(告诉,对说)D时人义之(正义)7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C乃出私钱赎之 乃入见(曹刿论战)D裴度亦奏其事 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8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

    3、换去连州上任了。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如革除地方陋习。C“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D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以深刻的教益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若是?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答案】6D 7C 8A9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D时人义之(义气)。【考点

    4、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飞理解。柳宗元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关键词“执友”“何”“若是”。【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20

    5、17年中考湖南省长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

    6、严。(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铨:作者蒋士铨自称。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戚党:亲威和乡邻。吟哦声:读诗的声调。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扑之:责打我(铨自指)。(1)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

    7、: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6分)【答案】(1)A(2)C(3)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 “辄” “低吟之”“以为戏”。)(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3分,评分说明

    8、:采分点为“跪读” “已” “未尝”(4)“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1分),“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文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A更加,日益。B走动;行为。C过错、过失;经过。D停止;劝阻。故选A。【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例句: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把”;A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B表目的,译为“来”;C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把”;D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译为“凭借”。故选C。

    9、【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的翻译。2小题注意“跪读” “已” “未尝”的翻译。【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能治翻译全文。母亲“垂涕扑之”是指流着眼泪打儿子,流泪是因为心痛儿子,而母亲打儿子是因为严格要求儿子,希望儿子成才。值得称赞的行为有:家中贫困,母亲没有任何忧愁;教儿子学习经典,没有丝毫松懈;教子有方,且方法不单一。【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2017年中考湖南省株洲卷】高宗(乾隆皇帝)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

    10、辄顾而乐之。至山左某邑,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意。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兼询姓氏。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农夫阅竟,奏曰:“满朝皆忠臣。”上问何以知之。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上大噱。 (选自清稗类钞)注释 噱(ju):笑。(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 寻: 徧: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

    11、圣怒者,皆股栗失常。(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宗见道旁农夫耕作,很高兴,因为他之前从未见过。B高宗想了解民间疾苦,农夫据实以告,高宗十分满意。C群臣“不敢不以名对”说明他们并非良善之辈,心虚。D高宗对群臣的表现视而不见,这说明他并不想听真话。【答案】(1)寻:不久 徧:通“遍”,(全部,遍及等得分)(各1分)(2)群臣因为农民是奉旨来询问,(所以)在皇上面前不敢不用真实姓名回答,其中有很多害怕农夫将舆论上报以致皇上发怒的,都两腿发抖失去常态。(4分,译错一句扣1分)(3)B【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

    12、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寻”等字的释义,出自桃花源记“寻病终”。【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农夫并没有据实以告,故B项错误。【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四、【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日: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于其偏。迨淮海纳土

    13、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浮图,僧人。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迨,到,等到。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分)【答案】11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2)在这荒茺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2分)12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2分)【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

    14、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段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文章内容一般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即可,这里写的是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五、 【2017中考山东德州试卷】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

    15、“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常平:官仓名。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甫冠,名闻四方 ( ) (2)讽富人自实粟( )16与“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山行六七里B腰白玉之环C闻寡人之耳者D父利其然也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18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

    16、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3分)【答案】15答案示例:(1)成年 (2)规劝 共2分16答案:D 共2分17答案示例:任齐州长官,他把迅速惩处恶势力、盗窃犯作为主要工作。 共2分18答案示例:劝说富人出售粮食,让百姓度过饥年;整治治安,打击豪强奸盗;改官舍为收容 所,扶贫济困;奉养继母,抚恤弟妹。(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共3分。【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特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例句中的“奇”是意动用法。以为奇,ABC都是名词作动词。【考点定位】

    17、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六、【2017年中考山东临沂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5分) 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

    18、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选自居士外集)【注释】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洿(w):地势低洼的地方。甃(zhu)砌池壁。筑:夯底土。锸(ch)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偃息:休息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

    19、罟(g):渔网。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嚚(yn)昏:愚蠢糊涂。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15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2分) 修竹环绕荫映,未

    20、尝植物。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ABCD16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3分)【答案】12(1)种植(2)满,充满(3)顺着,沿着13C14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窄又浅的水池沥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15C16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 感到两者命运不公感叹像童子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还感慨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解析】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

    21、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第句写空地四周的环境 第句写疏通水路,引水灌池;第句写作者的自足之感)【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归纳内容

    22、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房檐转角的前面有块空地,刚好长宽四五丈,直对非非堂,四周绿竹成荫,不曾种植花草于是把它当作池塘。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圆的池塘,没用砖砌壁,没用泥土修建,保全它自然的特点。用铁锹开沟疏通水路,从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满满地,清澈透明。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来。我在池塘旁休息,(池底)极其细微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沿着水面的波浪,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忧愁和孤独都得到解脱。我找到一个渔人,买了几十尾鱼,叫童子把它放进池塘里养,童子认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扩大容积。他把小鱼放进池塘,把大鱼丢在一边

    23、。我感到奇怪,问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我。唉!那个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没有见识啊!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而那些小鱼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七、【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 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

    24、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 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 。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

    25、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注: 致仕:在官任上退休。除:授予官职。 中:陷害。 忤:违逆,不顺从,不和睦。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盗诚无足虑者(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3)育论辨不已(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顾力不胜,愿罢臣职。(2)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3)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26 本文第 两段用那些事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分条说明。(4分)【答案】24(1)确实,的确 (2)案件,冤案 (

    26、3)停止 (4)坚决,坚定。25(1)只是我的能力不够,请皇上罢 免我的职务。(2)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3)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执行)。26(1)向皇上直言进谏,表现他的正直忠诚、富有远见。(2)向皇上建言杀向绶表现他的不畏权贵、忠心爱民。(3)执政措施简单易行不容阻挠表现他的精明果断、处事坚决。(4)坚决办理范仲淹所奏请合理事宜表现他的坦荡磊落、公而忘私。【解析】24【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

    27、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顾”,只是 “罢”,请皇上罢免;(2)句中“数”,多次;(3)句中“形之言”,把它说出来。“行之事”,照办(执行)。【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6【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吴育,字春卿,是建安人。吴育积功升官至光禄卿,以礼部侍郎的官职退休。吴育年少时特别聪颖,博学多才,考中进士,参加礼部考试也第一,考中甲科。任职大理评事的官职,又升官至寺承。连续治理临安,诸暨,襄城三县的工作。庆历五年,吴育被授予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官职。过了几个月,改任参知

    28、政事。山东出现了强盗,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多由宦官担任)巡视,钦差大臣回奏皇上:“强盗不值得忧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受到山东人尊重爱戴,这倒是值得忧虑的事情。”皇帝想把这两个人调到淮南。吴育说:“强盗确实不值得忧虑,但是小人趁机来排挤大臣,祸患就很难抵挡。”于是这件事情就停了下来。向绶主持永静军队事务,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他怀疑通判江中立揭发了他暗中做的坏事,于是设计冤案想用严法陷害他,江中立上吊自杀。向绶是宰相的儿子,大臣从中帮忙,想从轻发落。吴育说:“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最终判为减死一等,流放南方。吴育在政府部门,遇到什么不平的事情敢说,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左右大臣

    29、都有难色。吴育论辩不止,于是向皇帝请求说:“我争辩这些事情,这是我的职责;只是能力有限,请皇上罢免我的职位。”皇帝对大臣说:“吴育刚正不阿,只是嫉恶太甚罢了。”有一天,在宫中陪侍皇帝读书,皇帝顺便谈到“臣子的诋毁,赞誉,多出于爱憎的情感,这正是你应当注意的地方”,吴育说:“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圣明的皇帝的一举一动,像太阳月亮的光明。进用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长处,摒弃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坏处,那么阴邪之人就不能构成危害,公正之人就可以自立于世,这就是历代帝王执政的重要的方法。”皇帝多次想重用吴育,但因为谏官刘元瑜诬陷吴育在河南时曾经向民间放贷并以此收取利息。过了一段时间,吴育

    30、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管理延州。吴育性情精明果断,所到之处制定的措施,简单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轻易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人家就不能阻挠。吴育辨论事理明白,使人听了后不会有疑惑。起初治理开封府,范仲淹也在这里任职,因为有事情与仲淹闹了矛盾。不久范仲淹到河东任职,范仲淹有所奏请,多被办事职员所阻拦,吴育选取可行者坚决办理。八、【2017年中考山东威海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3题(6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31、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地隐然而高。 卫君待子而为政B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C又尝自休于此邪? 学射于甘蝇。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孔子所持的观点,并运用此成语造一个句子。(2分)【答案】11D 12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 不能随便(要做到一丝不苟)罢了。13参考示例: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去

    32、兜风了。/选举结果结果公布了,苏同学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的成为学生会主席。【解析】向甘蝇学射于:向D句意:当王羲之不愿意被人强迫着去做官的时候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故选:D。【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考查学生成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答好这道题,首先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九、【2017年中考四川南充卷】(2017南充)(12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

    33、完成问题。【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

    34、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6分,每小题1分)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信: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孤不度德量力 度: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用: 其谁可而为之 为: 平公曰:“善。”遂用之 遂: (2)翻译下列句子。(4分)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2分

    35、)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3)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刘备和晋平公在选贤任能上的异同。(2分)同: 异: 【答案】(1)确实 拜访 推测、估计 因此 担任、做 于是、就(2)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 祁黄羊的话,真好呀!(他)举荐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举荐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3)同:都信任、重用人才。异:刘备更渴求得到人才,更礼贤下士。【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

    36、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对比两篇文章中刘备和晋平公在选拔人才上的同与异,根据具体内容作答。比较阅读可以看出,二人的相同点在于都信任、重用人才,不同的在于刘备更渴求得到人才,更礼贤下士。【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十、【2017年中考浙江湖州卷】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唐】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

    37、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选自李太白全集)【注释】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 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 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 香炉:庐山香炉峰。 丹液:传说

    38、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 孤负:辜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及长,南游云梦及鲁肃过寻阳B破涕为笑临表涕零,不知所言C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方七百里,高万仞D恨丹液未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B“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3)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

    39、处)耑 乃 稚 子 嬉 游 在 旁 今 来 有 成 郁 负 秀 气(4)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和宋濂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答案】(1)C(2)D(3)耑乃稚子/嬉游在傍/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4)宋濂:结合自己求学的经历和感受,希望马生刻苦学习。李白:描绘自己游庐山时所见的壮美景象,叙写所不能见到的胜景,希望李耑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向往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D有误,是说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

    40、五岳。【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大人让我诵读子虚赋,我就很向往其中的描述。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观看了七个沼泽的壮观景象。当

    41、初,我的叔父从长沙被贬回到嘉兴,当时我在半道拜见他,在树林里喝酒。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我很久前就衰老了!见到你很欣慰,想起从前的悲伤往事,不禁又破涕为笑。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长山纵横,大江回旋。瀑布从天而落,似乎和银河争流;腾起的彩虹,奔驰的雷电,光照所有的山谷,这是天地间的奇异景观。那山上有方湖、石井,我们无法看到。羡慕你此次出行,能和仙鹤一同长啸。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也没有腾云驾雾的白龙,让秦朝时的挥鞭,前去桃花源。我没有实现夙愿,惭愧的回到名山,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十一、【2017年中考浙江省嘉兴卷】范石湖使北(13分)淳

    42、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 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 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

    43、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愿反侵地(2)议定乃行(3)至能徐出袖中书(4)虏主许之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17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 的行为?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14(4 分)(1)通“返”,归还 (2)才 (3)慢慢地 (4)答应、应允 15(2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16(4 分)(1)范成大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 (2)(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