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石钟山记》ppt课件(2)

    • 资源ID:13017       资源大小:53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积分,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石钟山记》ppt课件(2)

    1、授课人:蔚志升 授课班级:14高幼2,石钟山记,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 3、理清课文思路和结构,体会文章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树立敢于质疑大胆探究的精神。 三、过程、方法目标 1、运用“读、译、思、练”四步学习法,夯实学生文言文基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预习效果展示,关于石钟山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读读译译 我的感受,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全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

    2、有什么看法?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第2段描写月夜石钟山绝壁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有怎样的看法?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他认为人们不能准确了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哪些?,课内练习之高考链接,(山东省2009年对口高职招生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922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古之人不余欺也。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小船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观察 C.至莫夜月明 通 “暮” ,晚上 D.或曰此鹳鹤也 有的人,20.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代指苏迈 B.徐

    3、而察之 表示修饰 C.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表示原因 D.不知其浅深 代指微波 21.下列句子,句式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而大声发于水上 余犹记周公之被逮 B.磔磔云霄间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欲呼张良与俱去 D.古之人不余欺也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交代了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方式和具体过程。 B.文中的三次“笑”情景不同,含义也各不同。 C.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月夜石钟山阴森森的景象,表现了登山的艰难。 D.作者通过与苏迈的谈话,表达了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看法。,拓展:比较阅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

    4、比较异同,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概括叙写,简要明白。,记叙描写相结合,深入阐释,充分论说,不加阐释,相同点:通过记游来说理,叙议结合。,记叙为主,运用多种修辞,状形、摹声、绘态,生动形象。,游因质疑,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游历解疑,夜游见闻,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肯定命名,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梳理与归纳,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下节内容预告,一、检查背诵石钟山记 二、新授:荷塘月色,本文思路,疑-探-叹,返回,郦道元、李

    5、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是如何质疑的?,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返回,第二段描写石钟山绝壁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有怎样的看法?,表现出亲身探访的艰难,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

    6、相应,如乐作焉。,返回,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他认为人们不能准确了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哪些?,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返回,石钟山简介,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有上下两座山,南为上钟山,北为下钟山。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波光山色,风景幽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返回,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

    7、家。幼年承受家教,深受父亲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其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深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一生遭受政治磨难。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着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唐宋八大家”、“苏辛”、“苏黄”。著有东坡七集等。,你还记得吗?,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选入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苏轼的诗文,第一册:石钟山记 第二册:念奴娇赤壁怀古

    8、 第三册:赤壁赋,返回,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又被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其长子苏迈将赴任德兴尉,苏轼从水路绕道江西,送苏迈到湖口。六月到达,父子同游石钟山,为此文。,返回,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9、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返回,翻译指导,翻译指导: 翻译口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返回,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石钟山记》ppt课件(2))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