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ID:131146       资源大小:133.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1、 黄山市黄山市 20202020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事。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 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孔子的主张 A. 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 B. 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 C. 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 D. 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孔子对待“工匠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 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2、”信息可知,孔子从对“工匠精神”的不认可,到提出“道器不离” 的道器关系,甚至提出了做事、做学问只要有益于国家、社会,就应该被社会承认,孔子思想的变化体现 了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C 正确;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只是“道器 不离”的关系解读,而没有涉及孔子精神态度的变化,A 片面;材料强调的是孔子精神的积极意义,B、D 说法错误。 【点睛】“君子不器”意思是指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玩物丧志”是指玩弄无益 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贻误大事;“道器不离”即指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经世致用”可以理解为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2

    3、.史记记载江南地区“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南朝宋书则载江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 下。”据材料可知,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 魏晋以来江南逐渐得到开发 B. 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 C. 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史记记载江南地区南朝宋书则载江南”可知, 史记和南朝宋书 对江南地区的记载截然不同,这是因为魏晋以来江南逐渐得到开发,江南经济迅速开发,鱼米丰富,丝绵 优良,A 正确;“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是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而不是史记和南朝宋书对 江南地区的记载截然不同的原因,B 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农

    4、抑商政策”,C 与材料无关;“南方自 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是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而不是史记和南朝宋书对江南地区的记载截然不 同的原因,D 说法错误。 3.唐末草市兴起之后,有人描述当时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人既繁会,俗巴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 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这反映了 A. 坊市制度逐渐走向瓦解 B. 唐朝末年开始出现了草市 C. 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 D. 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治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人既繁会,俗巴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盗将窜 迹,人遂高眠”可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草市兴起,且政府设

    5、立机构管理,这体现了政府重视商业环境 的治理,D 正确;“坊市制度”是唐朝城市布局的设置,与草市无关,A 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 朝时期草市开始出现,B 错误;材料“早暮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指的是对草市的管理,而不是 “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C 错误。 4.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汪克宽在其环谷集郑长者传中这样记载:“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 长者,无不惭服而去。”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A. 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权的弱化 B. 长者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 C. 基层自我管理是国家治理的补充 D. 理学成为司法判决的依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

    6、者,无不惭服而去。”并结合所学可知可知,“里老文 化”作为明初社会治理中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渊源于里老制度产生和发展,材料中强调乡村中有纠纷不能 自己解决的,经常求助于德高望重的长者,最后都惭愧、信服而归,这是地方自我管理而对国家治理的有 益补充,C 正确;材料体现的基层自我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便于国家的管理和中央集权,A 说法错误;据 所学可知,“里老制”中的长者是村乡德高望重的乡绅、族长、耆老等担当,而不是“积累了更多诉讼经 验”,B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乡里纠纷的解决、调节,而不是“司法判决”,D 说法错误。 【点睛】“里老制”是乡村治理和纠纷调处由村乡德高望重的乡绅、族长、耆老等担当。 5

    7、.王韬在纪英国政治中提到:“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 敌,为足见其强;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而非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 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意在表明 A. 倡导实业救国和变法图存 B.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有助于推动当时思想启蒙 D.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王韬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可知, 王韬不仅主张学习器物,而且还认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才是“富强之本”,故倡导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 正确;作者主张政治制度的变革,而

    8、不是“倡导实业救国和变法图存”,A 错误;据材料可知是强调王韬的 主张,而不是其作用,“有助于推动当时思想启蒙”、“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都是强调的作用,C、 D 不是材料主旨。 6.梁启超在 1902 年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首次将马克思介绍给中国人;同盟会成员朱执 信在 1905 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 新青年从 1918 年的第五卷第五号开始,逐渐开始宣传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并率先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专门研究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上述史实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系统研究 C. 各政治派别都主张在中国走社

    9、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梁启超在 1902 年的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一文中, ; 同盟会成员朱执信在 1905 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 新青年,逐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可知,无 论是梁启超、还是同盟会成员以及资产阶级激进派都在 20 世纪初期介绍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A 正确;据所学可知,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者开始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而 不是资产阶级各派别,B 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是保皇派、同盟会成员是资产阶级革 命派、 新青年最初代表的是资

    10、产阶级激进派,这些资产阶级各派别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 走社会主义道路,C 错误;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也属于西方文明,故 D 说法错误。 7.1928 年 7 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 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 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 A. 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B. 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C. 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 D. 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

    11、解】据材料“1928 年 7 月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 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 的目的”可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地位提高。而且在对外上 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也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废除旧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 平等互惠的“改订新约运动”,这些表明了“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B 正确;据所学可 知,材料主要是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而不是“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A 说法错误;C 与材料无关;材 料只是强调的国民政府的外交

    12、行为,未涉及其他国家,D 以偏概全。 8.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对全国的矿产进行了有计划的普查,特别是对有些稀缺 的资源(如石油)作了更为详尽的普查工作和和勘探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A. 收回列强对华资源控制权 B. 适应了生产关系变革需要 C. 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 D. 配合“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列入了国家发展计划其目的是奠定新中国 矿业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D 正确;“收回列强对华资源控 制权”与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勘探目的无关,A 错误;据材料可知,新

    13、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探 目的是要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确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而不是“适应生产 关系变革的需要”,B 错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是农轻重等比例关系,材料没有涉及调整国民经济结 构,C 与材料无关。 9.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下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罗马法中也曾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这反映了当时 A 民主政治具有阶级性 B. 价值取向具有时代局限 C. 民粹主义思潮的盛行 D. 贵族阶层享有政治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14、罗马法中也曾规定,妇女 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可知,无论是雅典著名学者,还是罗马法都对女性歧视,剥夺了妇女的自主权及参政 权,这种价值取向主要是受时代影响,B 正确;据材料可知,无论是雅典著名学者,还是罗马法都有性别歧 视,而不是阶级性,A 错误;民粹主义是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而材料反映的是性别歧视问题, 和民粹主义无关,C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剥夺了妇女的自主权及参政权,而不是贵族政治,D 错误。 【点睛】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 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 决定

    15、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 10.有学者认为:18 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 更大范围的商品。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 使本来只买“体 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 B. 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 C.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 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

    16、前更大范围的商品”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生产率极大提高,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A 与材料相符;材料强调的是“社会需求”出现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而不是“社会需 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的密切”,B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分工”,C 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工 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没有涉及“世 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D 错误。 11.下表为苏联 19651975 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

    17、660 1228 120 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 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 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 D. 农业集体化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苏联 19651975 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可知,其灌溉土地面积、农业总产值和农民工 资都大幅增加,这是因为此时的农业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A 正确,第三次科技革 命主要是以信息化为特征, 农业不是其实施的主要领域, B 说法错误; 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优势的是重工业, 尤其是军事工业,而不是农业,C 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在位时期的 20 世纪 30

    18、年代,D 与材料无关。 12.下表为 20 世纪 6070 年代国际限制核武器部分条约 年份 条约 1963 年 控制核武器试验的协定 1967 年 禁止外空核武器的协定 、 拉美无核区的协定 1968 年 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的条约 1971 年 海底禁止核武器协定 1972 年 西方苏联限制核战略武器条约 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 冷战中理性外交有利于世界和平 C. 美苏争霸的双方处于均势的状态 D. 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引发了美苏两国间的严重对峙,甚至造成了世界动

    19、荡,所以 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在内,军备竞赛回归理性和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推动,都是催生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 限制核武器扩散协定的原因,B 正确;20 世纪 80 年代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A 与材料不符;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初,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而不是双方均势,C 错误;1991 年苏联解体,冷 战结束,两大格局对峙局面结束,故 D 说法违背史实。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 1565 年起至 1815 年止,共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西班牙政府每年派遣一艘至四艘载重由三 百吨至一千吨不等的大帆船,横渡太平洋,来往于墨西

    20、哥的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在 1618 世 纪间,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运往菲律宾的银子,有时多达四百万西元(即比索),有时只有一百万西元,但 以二三百万西元的时候为居多这四百万西元当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材料二 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他们拥有充足的人力:自 由民、农奴或奴隶,相对于研制新型机器来说,使用人力劳动更加廉价。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 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他们研究天文 学,预测日食和月食,但连独轮小车都发明不出来,而正是这些简单

    21、的装置,使人力和畜力的劳动效率实 现成倍增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618 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东西方经济地位发生转变原因。 【答案】(1)特点:以西欧国家为主导;全球性的贸易形式(世界各地贸易联系密切加强);中西贸易往来频 繁(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影响:经济上:有利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副产品 的商品化趋势;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等传入中国并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文化上,出现了 西学东渐现象(利玛窦传

    22、播基督教、天文、数学等,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泰西水法内容;宋 应星天工开物引入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外交上:西方殖民者东来,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 湾,明清王朝的海禁和清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东方: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 界潮流;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使社会发展缺乏新的动力;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带来的重道轻器的传统不利于 科技的发展;西方: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和拓展;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 速发展;文艺复兴后的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及代议制的确立 【解析】 【详解】 (1)特点: 据材料“

    23、自 1565 年起至 1815 年止, 共达两个半世纪之久, 西班牙政府每年派遣一艘, 横渡太平洋,来往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并结合所学可知,1618 世纪中西贸易以 西欧国家为主导;世界各地贸易联系密切加强;据材料“在 1618 世纪间,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运往菲律 宾的银子,有时多达四百万西元(即比索),这四百万西元当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 可知,中西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影响:关于 1618 世纪中西贸易影响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经济上:有 利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副产

    24、品的商品化趋势;高 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等传入中国并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外 交上:西方殖民者东来,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明清王朝的海禁和清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关于析明清之际东西方经济地位发生转变的原因需要从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对外政策等 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东方: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使社会发展缺乏新的动力;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带来的重道轻 器的传统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西方: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和拓展;工业革命推 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25、;文艺复兴后的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及代议制的确立。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的中国,可以说几乎是西方化的世界。其生活,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和物质方面,都 充满了西方化。对于这种状态,很多人有了争论,人们不可避免的面临这样的问题:东方化究竟能否存在? 其一,有人认为东方化和西方化不并立也不可通,应该绝其根株,需彻底的改革;其二,有人认为东 方化受西方化压迫不足虑,需翻身;其三,有人认为东方化与西方化是可调和通融的。 摘编自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原文重复 材料中的观点,

    26、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可相通相融,需彻底改革。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合理内核,西方文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二者在民本观上似乎相似,但 是儒家的人本主义是工具之本,西方人文主义是价值之本,本质不同,难以相通相融。19 世纪中期,地主 阶级洋务派承认西方科技的先进,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然而先进的西方科技嫁接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之上,最终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破 产。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

    27、近代化尝试,很快失败。新文化运动中,以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以新道德 代替旧道德,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本末、体用、目的手段上都是相对的概念,不可相通相融,需要彻底改 革。 示例二论题:从西学东渐到文化自信。 论述: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以制 夷,到洋务运动的开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器物层面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始探制度内核;维 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在文化层面探究。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宣传马克 思主义。随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

    28、从城市到农村,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之路,开始 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道路,胜利的过程,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选择。 所以,东方文化应该在西方文化引导下,积极思变,最终翻转,并走向复兴。 示例三论题: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可调和通融。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合理内核,西方文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二者在民本观上是相通的;19 世纪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承认西方科技的先进,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 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近代化的尝

    29、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阶段,既坚守传统,又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实践 【解析】 【详解】示例一论题:据材料“有人认为东方化和西方化不并立也不可通,应该绝其根株,需彻底的改革” 可得出其论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可相通相融,需彻底改革”。论述:例证结合所学可从 19 世 纪中期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但因为中国的国情归于失败;新文化运动中,以民主科学为旗 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等方面加以论述。 示例二论题:据所学中国近代史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可归纳论题“

    30、从西学东渐到文化自信”。论述:结合 所学可从近代以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萌发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 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制度-文化”的 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过程。随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开始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走向胜利的过程,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选择等方面论述。 示例三论题:据材料“有人认为东方化与西方化是可调和通融的。”并结合所学,可归纳论题“中国传统 文化与西方文化

    31、可调和通融”。论述:结合所学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等角 度论述。 15.材料 万历以后,江南地主与北方地主的斗争日趋表面化,且不断激烈。其中京畿附近种植水田的 问题,亦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朝廷内部出身于江南地区的士人,为了减少“重赋”的压力,减轻一部 分漕运的负担,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因而倡议在京东地区推广种植水稻。徐明贞(江西贵溪 人)上书,重述虞集(元朝翰林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在北方推广水田的议论。他认为“今自永平(河北卢 龙),滦州以抵沧州、庆云之境地皆萑苇,土实膏腴,(虞)集议断然可行。当全盛之时,河漕岁通,而思患 预防,纷然献议。独于集议,尚废焉未讲

    32、。若仿其意,招抚南人,筑塘捍水,虽北起辽海,南滨青齐,皆 可成田,有不烦转漕于江南而自足者,其思患预防之深意,又不止于开河通漕而已,此濒海之水利所宜修 也及京东濒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举;或抚穷民而给其牛种,或任富室而缓其科税;或选健卒而分 建屯营;或招南人而许其占籍;诸凡招徕劝相,俱许便宜行事。俟行之稍有成绩,次及山东、河南、陕西 等处地方,将江南岁运酌量改折,助其费而究其功,东南之岁运渐减,西北之儲蓄常裕。不惟民力可纾, 而国计永保于无绌矣。” 摘编自郑克晟明代政争探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北方京畿地区推广水田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北方京畿

    33、地区推广水田的影响。 【答案】(1)措施:借鉴元朝的经验;濒海地区先行试验;为穷人提供耕牛和种子,为富人减缓征收赋税; 选择健壮士卒建立屯田;招募南方人给予附籍用地的便利;适度推广。 (2)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缓漕运和海运风险;缓解北方地区粮食困难;完善北方水利设施;南北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减轻百姓负担,巩固明朝统治 【解析】 【详解】(1)措施:据材料“徐明贞(江西贵溪人)上书,重述虞集(元朝翰林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在北方 推广水田的议论”可知,借鉴元朝的经验;据材料“及京东濒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举”可知,濒 海地区先行试验;据材料“或抚穷民而给其牛种,或任

    34、富室而缓其科税”可知,为穷人提供耕牛和种子, 为富人减缓征收赋税;据材料“或选健卒而分建屯营;或招南人而许其占籍;诸凡招徕劝相,俱许便宜行 事”可知,选择健壮士卒建立屯田;招募南方人给予附籍用地的便利;适度推广。 (2)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缓漕运和海运风险、缓解北方地区粮食困难、完善 北方水利设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减轻百姓负担,巩固明朝统治等 方面回答。 16.材料 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日本海军由盛而衰、由主动转为被动 的转折点。此次作战,日本海军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但是实际进行较量的只有机动部队的

    35、 4 艘航母及其舰 载飞机,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均成为旁观者,以主队自居的战列舰部队甚至一炮未发,就在美军航空兵面 前仓皇败退。而开战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掌握了日军联合舰队的所有计划细节,并做出针对性的部署。 战败投降后,日本海军高层人士承认:中途岛一战,损失了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和大部分最有经验的飞行员, “此后,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再也没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准”。事实上,中途岛海战刚一结束,日本海军 就开始反省,此后几十年里,各国海军也在不断总结其中的教训 摘编自(美)戈登普兰奇: 中途岛奇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

    36、海战的影响? 【答案】(1)主要原因:日本海军狂妄自大、准备不足;情报侦查能力与美军相差悬殊;日军作战计划和作 战策略上的失误;日军航母部队不能满足作战需要,与潜艇部队没有有效配合;美国海军实力强大。 (2)影响:削弱了日本海军实力;美军取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改变了美日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 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加速的二战的结束 【解析】 【详解】(1)主要原因:据材料“此次作战,日本海军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但是实际进行较量的只有机动部 队的 4 艘航母及其舰载飞机,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均成为旁观者,”可知,日本海军狂妄自大、准备 不足; 据材料“而

    37、开战前, 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掌握了日军联合舰队的所有计划细节, 并做出针对性的部署。 ” 并结合所学可知,情报侦查能力与美军相差悬殊;据材料“战败投降后,日本海军高层人士承认:中途岛 一战,损失了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和大部分最有经验的飞行员”可知,日军作战计划和作战策略上的失误; 据材料“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再也没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准”并结合所学可知,日军航母部队不能满 足作战需要,与潜艇部队没有有效配合;美国海军实力强大。 (2)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削弱了日本海军实力、美军取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改变了美日在太 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和加速了二战的结束等方面回答。 17.2020 年是恩格斯诞生

    38、 200 周年。他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伟大领袖。请阅 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 1851 年到 1869 年,马克思总共收到恩格斯的汇款 3121 英镑。恩格斯还承担着代替马克思 为纽约每日论坛撰写 120 篇文章的工作。这样通过汇款和稿酬,马克思家有了稳定收入,过上了体面 的生活。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经过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的整理工作。第三卷又用了差 不多十年。与此同时,恩格斯自己还先后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基本完成了从哲学上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被认为是继资本论 反杜林论 出版以来

    39、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文献,它们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原始历史研究领域里的卓越成果,对唯物主 义历史观的确立和巩固具有重大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恩格斯的历史贡献及其优秀品质。 【答案】(1)历史信息:恩格斯关心工人阶级的命运,通过接触和调查了解工人阶级的疾苦,认识到了工人 的地位和作用。 (2)历史贡献: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伟大助手,经济上的资助者;与马克思共同完成共产党宣言 ;整理完 成马克思的 资本论 ; 发表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面总结,基本完成了从哲学上

    40、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任务。 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关心工人疾苦;致力于新思想的创立;理想信念坚定。 【解析】 【详解】(1)历史信息:据图片信息可从恩格斯关心工人阶级的命运,通过接触和调查了解工人阶级的疾苦, 认识到了工人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回答。 (2)历史贡献:据材料“从 1851 年到 1869 年,马克思总共收到恩格斯的汇款 3121 英镑。恩格斯还承担着 代替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撰写 120 篇文章的工作。”可知,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伟大助手,经济上的 资助者;据材料“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经过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的整理工作。第三卷 又用了差不多十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与马克思共同完成共产党宣言 ;整理完成马克思的资本论 ; 据材料“与此同时,恩格斯自己还先后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 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基本完成了从哲学上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可知,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 家的起源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面总结,基本完成了 从哲学上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任务。 优秀品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刻苦钻研、关心工人疾苦、致力于新思想的创立和理想信念坚定等方面 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