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诗通练二群诗通练二 马意象马意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骢 马 唐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 注,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 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答案 B 解析 颔联以夸张的手法
2、突出骢马日行千里,飞奔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_ 答案 “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期望与信任,认为其定能不惧艰难,驰 骋千里,横行关塞,肩负起守边保疆的重任。诗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明是赞马,实为 喻人;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 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 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 兵曹, 即兵曹参军, 唐代官名, 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 或
3、开元二十九年(741),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的一段时期。胡马:古代泛称北方边 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胡马即产于该地区的马。大宛(yun):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批:割,削。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 第一组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介绍了良马产地和外形。大宛名马,瘦骨锋棱,通过马的骨相,勾勒其神清骨峻的 轮廓。 B颈联承上写奔马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足以使人 信赖。 C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对马作概括,再以“万里可横行”,主要是对胡马的赞美,气 势宏大。 D此诗状物与抒情相结合,看似写马,实
4、为表达对友人的无尽期望,并抒写自己的胸襟和 抱负。 答案 C 解析 “主要是对胡马的赞美”错,此处“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 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4古人认为“少陵咏马,写生神妙”,试结合颔联具体赏析。 答:_ 答案 (1)颔联先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骏马的昂扬不凡已跃然纸上,似见其咴咴 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了。 (2)“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 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 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
5、入。 (3)诗人刻画细致,惟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 写马的气概,“轻”写马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 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 马的特色。 第二组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B颔联“批”和“入”两字使用传神,“批”写马的双耳直竖,“入”写出马奔驰的雄姿。 C颈联紧承上联,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接近。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用“骁腾有
6、如此”对马作了概括,最后一句开拓了意境。 答案 C 解析 “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不接近,前句写马有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后 句写出了马的奔腾快捷。 6本诗是怎样刻画胡马的特征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 答案 (1)前四句正面写马的外在美,是实写。一、二句形象地描画了“胡马”神清骨峻的特 点;三、四句写马峻健 敏捷,“峻”写马的气概,“轻”写马的疾驰,展现了胡马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后 四句写马的内在品格,用虚写手法,刻画出胡马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 象。 (2)诗人托物言志,借马喻人,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同时抒写了自 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朝气蓬勃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