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 分)分) 1 (5 分)古诗文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 (2)征蓬出汉塞, 。 (王维使至塞上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 (5)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天下独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分)分) 2 (6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踏进苏州小巷,
2、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 少了一份浮燥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 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 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 园林里散发出来的。在茫茫夜间,看月光下古苏城,粉墙黛瓦,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 馨。选一处风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居陋室而吾心不陋。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 坐谈杯盏,享年华而吾心不华。 (1)给加点字注音。 骨髓 温馨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nbs
3、p; 。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三、选择题(共三、选择题(共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 分)分) 3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 B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 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 母亲勤劳俭朴、宽厚
4、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 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而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 第 2 页(共 19 页) 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四、填空题(共四、填空题(共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3 分)分) 4 (3 分)名著知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为美国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 他探求了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 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五、解答题(共五、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4 分)分) 5
5、(4 分)综合性学习。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 8 个工匠“8 双劳 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 国工匠精神” ,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 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 刻家。她说: “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 ”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 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 来。 【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
6、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的工序主要负责对 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 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 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 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8 个工匠 8 双劳动的手 B “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从这则新闻看, “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 二、阅读(共二、阅
7、读(共 42 分)分) 6 (14 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飞天”凌空 第 3 页(共 19 页)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 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 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 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
8、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哧”地插 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 ,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 “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
9、(1)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 。 (2)文中照应标题“ 飞天凌空”的是哪句话? (3)整套跳水动作的完成只有 1.7 秒的一瞬间时间,可读者却能从容欣赏,细细品味。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4)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 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有什么作用? 7 (14 分) 香椿的味道 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 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 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第 4 页(共 19
10、 页)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 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 迟迟不吐芳香。 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 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 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 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 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 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春风催荣了
11、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 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 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 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 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 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
12、滚烫的 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 颜色。 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 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 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 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 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 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
13、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 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 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 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 第 5 页(共 19 页) 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 的春天的味道。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炸香椿、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 浓的生活气息。 (2)品评赏析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 一出锅,就
14、用手抓 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3)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8 (14 分)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欣然 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 竹柏影也 (2)翻译句子。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 样的环境特点? (4)文章将叙事、写景与 (填表达方式)巧妙融合,全文着一“闲”字,传达 出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被贬的悲凉, 、 、人生的感慨都蕴含其中,值得 细细体味。 三、写作(三、写作(35 分)分) 9 (35 分)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 竞赛,尝试着 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 第 6 页(共 19 页) 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
16、华。勇于尝试吧, 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2)字数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 7 页(共 19 页) 2017-2018 学年安徽省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 分)分) 1 (5 分)古诗文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崔颢黄鹤楼 ) (2)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17、 (王维使至塞上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 (5)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 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 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 【解答】 (1)芳草萋萋鹦鹉洲 (注意“鹦鹉”的书写) (2)归雁入胡天 (3)谁家新燕啄春泥
18、 (4)岂不罹凝寒 (注意“罹”的书写) (5)奇山异水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 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 应不是难事。 二二、解答题(共、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分)分) 2 (6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踏进苏州小巷,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 少了一份浮燥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 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 是从许多宋版
19、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 园林里散发出来的。在茫茫夜间,看月光下古苏城,粉墙黛瓦,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 馨。选一处风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居陋室而吾心不陋。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 第 8 页(共 19 页) 坐谈杯盏,享年华而吾心不华。 (1)给加点字注音。 骨髓 su 温馨 xn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浮燥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浮躁 。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排比 和 引用 的修辞手法。 【分析】第一题考查给加点字注意。第二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第三题考查修辞手法
20、。 【解答】 (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意。第一个字读作 su,第二个字读作 xn。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细读材料可知, “浮燥“应写作“浮躁“。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细读划线句可知, “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的青 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句式工整,语义相关,所以是排比的修辞。 “来自小巷 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引用的修辞。 答案: (1)su xn (2 分) (2)浮燥 浮躁(2 分) (3)排比 引用 (2 分) 【点评】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 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
21、来作答。 三、选择题(共三、选择题(共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 分)分) 3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 B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 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 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 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而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
22、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 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 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 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正确。 第 9 页(共 19 页) B有误,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 熟记于心。 四、填空题(共四、填空题(共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3 分)分) 4 (3 分)名著知识 红星照耀中国 又名 西行漫记 ,
23、 作为美国记者, 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延 安 ,他探求了 长征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 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分析】本题考查红星照耀中国的把握,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 是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 在我国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 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它是美国著名记者埃 德加斯诺的
24、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其中“红星”象征着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答案: 西行漫记 、延安、长征 【点评】名著考查比较注重细节,要注意加强阅读和积累,对重点的篇目的文学常识,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情节等要总结性的归纳记。 五、解答题(共五、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4 分)分) 5 (4 分)综合性学习。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 8 个工匠“8 双劳 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 国工匠精神” ,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
25、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 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 刻家。她说: “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 ”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 第 10 页(共 19 页) 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 来。 【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的工序主要负责对 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 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 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
26、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 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8 个工匠 8 双劳动的手 B “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从这则新闻看, “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 【分析】此题属综合读写题, (1)拟定标语题; (2)阅读理解题。 【解答】此题解答,首先是读全段,获得整体感知,然后结合具体要求作答。 (1)拟写标题,要做到语意简洁,突显中心,如本段主要讲,在“大国工匠”精神的引 领下,让中国制造 成为“优质制造” 。故选
27、B。 (2)根据材料中的阐述,大国工匠精神就是指做事专注,力求最精的意思,而这种精神 可以指引我们做其它事情时的态度,即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至,力求做到最好。 答案: (1)B (2) “大国工匠精神”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富有创新,敬业乐业的精神。启示:我 们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地做事情,作为学生,力求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 【点评】此题考查了宣传标语的拟写。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做好广告(宣传) 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 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 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 二、阅
28、读(共二、阅读(共 42 分)分) 6 (14 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飞天”凌空 第 11 页(共 19 页)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 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 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 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
29、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哧”地插 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 ,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 “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
30、太多了! ” (1)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 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 1.7 秒 。 (2)文中照应标题“ 飞天凌空”的是哪句话? (3)整套跳水动作的完成只有 1.7 秒的一瞬间时间,可读者却能从容欣赏,细细品味。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4)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 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有什么作用? 【分析】 本文主要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的 1.7 秒, 文章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 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 视还要深刻的印象。 【解答】 (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的基本格式是谁的什么
31、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 面,用语需简洁。细读文本,熟悉故事情节,然后按这一格式进行概括即可,不设统一 答案。 第 12 页(共 19 页)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 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第二段到第四段的内容可知,作者把中国跳 水姑娘的整套动作分成起跳,下水与入水三个步骤,用一种慢镜头的描写手法再现了整 个过程,这样读者才能从容欣赏,细细品味。 (4)本题考查侧面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细读文本可知,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 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
32、度观众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这些细节从 侧面表现了吕伟技艺的高超,表现了本文为国争光的主题。 答案: (1)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 1.7 秒。 (3 分) (意思对即可)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 凌空翔舞的“飞天” 。 (3 分) (3)作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起跳、凌空下水和入水三个步骤,展现生动画面, “慢速放 映” 。读者才得以从容欣赏,细品其味。 (4 分) (4)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 (4 分) 【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
33、选的方向,有了 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 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7 (14 分) 香椿的味道 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 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 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 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 迟迟不吐芳香。 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
34、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 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 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 第 13 页(共 19 页) 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 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 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 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
35、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 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 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 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 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 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 颜色。 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 吃,烫得我直跺脚摇
36、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 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 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 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 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 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 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
37、惜,可母亲 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 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 的春天的味道。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扒香椿 、炸香椿、 吃香椿 四部分内容, 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品评赏析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第 14 页(共 19 页) 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 一出锅,就用手抓 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3)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分析】这篇文章以“香椿”为线索展开叙述。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 写春天来临,
38、我盼望着香椿芽的出现;第二部分() ,写香椿芽逐渐长大,我用 长杆将它们扒下来;第三部分() ,写母亲为我做炸香椿;第四部分() ,写我 大口的吃炸香椿,以及母亲为我将它们晒干了可以在四季随意地吃。文章充满浓浓的生 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爱。 【解答】 (1)本题考查写作思路的梳理与内容概括。解答此题按作者的叙述顺序找出事 件,并用与示例结构相同的短语概括即可。文章以“香椿”为线索,依次写了我盼香棒, 然后是扒香椿,母亲为我炸香椿,最后写我吃香椿。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 +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
39、;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 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画线 的句子运用了拟人与比喻两种修辞,选择其中的一种结合句意来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动词表达效果的赏析。解答此题先找出动词,结合人物的身份与行为目的来 分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想吃到炸香椿鱼儿的急切心理,体现了香椿鱼儿的好吃,以 及我儿时的天真。 (3)本题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 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 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第段为本文的末段,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并与标题 相照应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则起
40、到深化主题,表达对母亲、对故乡的那份深爱。 (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标题的含义大多从象征义或双关义入手。结合本文 的内容来看,标题本义指香椿本身的味道,文章主要写了母亲为自己做香椿,自己童年 时对香椿的痴迷,而且还是爱吃故乡的香椿,可以看出这里的味道,还包括母爱的温暖、 童年的快乐、故乡的眷恋,还有那独特的春天的味道。 答案: (1)扒香椿、吃香椿 (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 第 15 页(共 19 页) 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
41、动形象地 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抓”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想吃到炸香椿鱼儿的迫不及待,体现了香 椿鱼儿的好吃,以及我儿时的天真顽皮,充满童真。 (3)第七段写母亲在春天里给我带来香椿芽,让我在一年里都能吃到香椿,香椿的味道 是童年的味道,更是对浓浓母爱感激与眷恋的味道。照应题目,深化主题。 (4)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点评】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从把握文章标题的象征意义入手。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 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 (2)从理解标题的双关义入手。 (3)从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切入。
42、(4)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角度入手。 (5)从寻找文章线索方面入手。 (6)从寻找文章的文眼上发掘。 (7)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8 (14 分)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欣然 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 竹柏影也 (2)翻译句子。 相与步于中庭 我们便一同
43、在庭院中散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 景)清闲的人罢了。 第 16 页(共 19 页)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 样的环境特点? (4)文章将叙事、写景与 抒情 (填表达方式)巧妙融合,全文着一“闲”字,传达 出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被贬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 漫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都 蕴含其中,值得细细体味。 【分析】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 , (我)脱下衣服 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 (
44、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 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 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 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 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 闲的人罢了。 【解答】 (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 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句意为: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欣然:高兴的样子。 句意为: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念:
45、考虑、想到。 句意为: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句意为: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盖:表推测,原来。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中重点词语有步:散步;句意为: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中重点词语有闲:清闲;句意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 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3)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按要求作答即 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了比喻的修
46、辞手法,把“月光” 比喻成“积水” ,把“竹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空明澄澈 的特点。 (4)本题考查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 第 17 页(共 19 页) 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将叙事、写景与抒情巧妙融合, 全文着一“闲”字,传达出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被贬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都蕴含其中,值得细细体味。 答案: (1)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形容水的澄澈 表推测,原来 (2)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喻成“积水” ,把“竹柏影”比喻成“水中
47、 藻、荇”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点。 (4)抒情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点评】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 “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 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
48、用的东西。 三三、写作(、写作(35 分)分) 9 (35 分)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 竞赛,尝试着 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 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 第 18 页(共 19 页) 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2)字数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语言,中心话题是说明尝试的重要性的, 我们
49、的写作思路应该围绕着这个词语展开,一旦打开思路,这篇作文不算很难。 【审题立意】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里面包含了两个关键词语“尝试” 、 “成长” ,也 就是说,写该作文时,里面应该有这两个关键词语,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 只写到一个“人”的成长,则与题目不符合。 【思路点拨】这个题目,尝试可以解释为感觉、感触、感悟等词语,在材料中有这样写 作思路:家务劳动、难忘的旅行、来之不易的成功等,这个作文就是事件加感悟,前面 是记叙文字,后面议论抒情。 【文体选择】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选准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误区指南】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要写两个写作关键词语,注意在文字搭配上, 不
50、要一个文字太多,一个很少。 【解答】 【例文】 在尝试中成长 我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爷爷写毛笔字。爷爷在兴致勃勃地写字,我总是痴痴 地看着,那时候觉得所有的“字”都像是很伟大的杰作似的。 到了七八岁时,在爷爷的指导下,我也正式地握起了毛笔,写下了第一个“字” ,那 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刻。我蹑手蹑脚地挪挪本子,磨磨砚墨,心情总安定不下来, 又搔搔耳朵,蘸蘸墨汁好不容易用那微微颤抖的手,写下了第一个“字” 。喔!看着这一 个笔画倾斜而且墨又化开的字,再看看爷爷充满笑意的脸,我是多么高兴啊! 渐渐地写的多了,也知道分辨字的好坏。看到爷爷的一手好字,我真是羡慕极了。 因此,我也就更加努力地不断地写,想要磨练出一手好字来。在练字之余,我总喜欢呆 呆地望着天空,看看天上的云朵,空中的飞鸟,看看身边的小草,花上的昆虫。因为我 听爷爷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