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语文4月统一练习试题(含答案)

    • 资源ID:133742       资源大小:988.3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语文4月统一练习试题(含答案)

    1、 1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 4 月统一练习 语文 2020 年 4 月 13 日 本试卷共 10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 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 500 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 展进程。而 1347-

    2、1353 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 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 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 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 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 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 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 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 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1519 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 兹特克帝国。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

    3、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 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 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 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 世纪解剖学的发展, 17 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 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 19 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 及 20 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 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 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取材于张大庆等的文章) 1. 根

    4、据材料一,不属于 疫病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是(3 分) A引发民众恐慌情绪 B改变社会结构形式 C动摇阿兹特克文明 D开展全球卫生防疫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在世界最早的英雄史诗中也能找到一些疫病的讯息。 B黑死病的流行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最具毁灭性。 C疫病的全球传播导致西班牙要在美洲推行殖民扩张。 D卫生防疫工作的成效得益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推动。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疾疫” , “疾”指的是比较普通的一般性疾病, “疫”指的是比较严重的传 染性疾病,这种分法与现代医学的主张也比较吻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曾经指出,在危害人类 健康的严重疾

    5、病中,属于传染病的占绝大多数。相比较而言, “疫”比“疾”的影响要大得多, “疫” 的大规模爆发往往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 中国历史上大疫流行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名医辈出的时代。据史料记载,东汉后期屡有瘟疫 流行。以治疗伤寒著名的张仲景,在自己的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 法。面对传染性黄疸病,东汉时的华佗曾用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来治疗。现代医学研究更是循此路 径,从黄花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新药。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 隔离传染病患者是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 公元 2 年, 民间疫情严重, 汉书平帝纪中就有记载说: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到唐朝时

    6、,还有佛教寺院设 立的“病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人在 16 世纪时摸索出世界上第一种有效预防天花的方法 接种“人痘”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有限度地主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接种该病原微生物的 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针对该疫病的抗体,从而避免感染疫病。而接种“人痘” ,就是主动让未感 染的人接触处理过的天花病毒从而产生病毒抗体。 接种“人痘”的办法曾经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专 门称赞过中国人的这种伟大创造: “这被认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 榜样。 ” (取材于陈忠海、和静钧的文章) 3.

    7、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防治疫病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上,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B采用隔离措施防止疫病传播,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 C “人痘”的发明应用,是天花防治史上的重大突破。 D中国古代防疫方法,对现代医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材料三 疫病在很多时候是由病毒而起,这就让病毒听起来有些吓人。一直到 20 世纪初,科学家们对 病毒的认识仍然各执一词,他们甚至在病毒究竟有无生命这一点上都无法达成共识。1935 年,美 3 国生化学家运用提纯和结晶技术,首次得到了烟草花叶病毒的晶体。这种病毒晶体看起来就像一块 没有生命的冰或钻石,但是只要把病毒晶体溶液放在

    8、烟草叶上,病毒侵入烟草叶细胞之后就马上开 始增殖。当时曾有媒体评价说,这一发现“动摇了人们对生与死的区分和辨别” 。 近些年来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人类基因组里也有病毒基因的痕迹。尽管病毒自身的遗传信息 量非常之小,但它们仍然可以把自己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并把宿主细胞变成帮助自己复制的“代 工厂” 。一般而言,一粒小小的病毒进入一个细胞,很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复制出上千个病毒体。所 以当病毒性疫病出现时,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条件下,被病毒袭击的宿主,可能会依靠自身机能得以 存活,也可能会走向毁灭。由于病毒试图“劫持”宿主细胞来自我复制并蔓延,自然就会激发宿主 使用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一 “武器库” 来予以反

    9、击。 而在现代医学条件下, 一些医疗防疫手段的介入, 能够帮助人体更加有效地阻止病毒对人的侵害,从而能够避免出现更多的伤亡。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抗病毒过程,既是一个促进人类自身身体机能不断强大起来的过程,也 是一个推动人类抗病毒研究不断深入、 不断完善的过程。 事实上, 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 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也在这样的持久斗争中一步步丰富起来, 完备的病毒防治体系也正在逐步建立起 来。 客观地说,病毒也并非只有破坏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与地球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一 样,病毒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每天有 20%40%的细菌 被病毒杀死,这才使海洋

    10、环境中细菌过快繁殖得以抑制。以此而言,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里扮演着 “反垄断”的角色有助于确保任何物种或细菌都不能称王称霸,这对保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 积极作用。 (取材于苗德岁、内森沃尔夫等人的文章) 4.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烟草花叶病毒有时仿佛没有生命,但是在条件合适时又充满活力。 B病毒的遗传信息少,短时间内就能大量复制并共同冲击宿主细胞。 C人类与病毒之间不断作战,客观上也使人类的生存能力不断强大。 D病毒杀死海洋中的一部分细菌,有利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5.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回答,病原微生物对人类造成了哪些影响?(6 分) 二、本大题共

    11、6 小题,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共 18 分) 情采 圣贤书辞, 总称文章, 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 木体实而花萼振, 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 则鞟 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 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 ,织 4 辞鱼网之上 , 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 ” ,而五千 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 ,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 ,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 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孝 老 ,则知文质附乎 性情;详览庄 韩 ,则见 华实过乎淫

    12、侈。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 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 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 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 之徒,心非郁陶 ,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 造情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为文者淫 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 采滥忽真, 远弃风雅, 近师辞赋, 故体情之制日疏, 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 而 泛咏皋壤。 心缠几务, 而虚述人外。 真宰弗存, 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

    13、蹊, 有实存也; 男子树兰而不芳, 无其情也。 夫以草木之微, 依情待实; 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言隐荣华” , 殆谓此也。 夫能设模以位理, 拟地以置心, 心定而后结音, 理正而后摛 藻, 使文不灭质, 博不溺心, 正采耀乎朱蓝 ,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取材于刘勰文心雕龙 ) 注 :鞟() :革,去毛的皮。镂心:精细雕刻推敲;鸟迹:文字。织辞:组织文字,指写作;鱼网: 古人用渔网、树皮、麻头造纸,故用渔网代纸。诸子:指辞赋家。正采:正色,代表雅正的好的文采。 6.下列对句

    14、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若乃 综述性灵,敷写器象 若乃:至于 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 ” 信:相信 研味孝 老 ,则知文质附乎 性情 乎:介词,译为“在” 诸子之徒,心非郁陶 郁陶:忧思积聚 为文者淫 丽而烦滥 淫:过分 5 故有志深轩冕,而 泛咏皋壤 而:表顺承,译为“就” 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翳:遮蔽 理正而后摛 藻 摛:铺陈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 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漆来显示他们的色彩 B.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 用绮丽的文辞来辩说,用巧妙的辞藻来描绘万物 C.言与志反,

    15、文岂足征 如果文辞和情志相反,文章怎能经得住事实真相的验证? D.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本知要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之则钓不到鱼 8.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以“情采”为题, “情”指情理,即文章的思想内容; “采”指文采,即文章的表现形式; 二者关系为 “采”依附于“情” , “情”也需要借助“采” 。 B刘勰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居于主要地位,是“立文之本源” ;在此前提下,刘勰也不断强调着形 式的重要性,其“重采”思想在文中随处可见。 C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气,作者强调学习辞人的“为 文而造情”

    16、 ,强调“述志为本” ,反对“为情而造文” 。 D刘勰在如何运用文采的问题上提出要“联辞结采” ,文采是为情理服务的,不能用得太过,如果 文采泛滥怪异,势必使思想内容的表达模糊不清。 9.将文中画曲线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 10. 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述文学艺术的“情”和“采”的关系。请选择两种,并结合文本 作简要分析。 (6 分)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 (共 8 分) 11.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 论语雍也 )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 “惜乎,夫子

    17、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 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 ( 论语颜渊 )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 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 6 (1)上述材料中的“文” “质”应如何理解?(2 分) (2)比较二者在“文” “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 (6 分)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 1215 题。 (共 20 分) 雨晴至江渡 柳宗元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1】渡。 渡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2】在树。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上

    18、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自横。 注释: 【1】愚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 ,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为“愚溪” 。 【2】浮槎(ch) : 水中浮木。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做铺垫。 B.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 C.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后无人撑船,无法渡过涧口。 D.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水落,一写潮涨,各有寄托。 1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没有 运用这种手法 的一项是(3 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19、维山居秋暝 ) B.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14.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 ”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 (6 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共 8 分 ) 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对田园风光作了简笔 勾勒。 王羲之写兰亭雅集之乐: “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人生路上,有风雨也有晴天,超然物外的苏轼曾就此发出感慨: “ ,归去, 。 ” 7 学习中离不开积累。如果想

    20、表达积累对于结果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引用的古诗文名句有: “ , 。 ” (二)根据要求,完成 16 题。 (共 4 分) 16.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 “竟没有人作簪菊 。 ” 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因花 癖,彭泽先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香染九秋霜。情不时眼,拍凭他笑路旁。 ”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4 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17 分) 大敦煌 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

    21、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 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 ,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 3.12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 18 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 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 “敦,大也;煌,盛也。 ”唐 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 “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尽管现代 大多数学者都说, “敦煌” 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 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 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

    22、戎所交,一都会也” 。在唐代,敦煌更是 成为一座拥有 140 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 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 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 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 但建设有序、 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 之中。 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

    23、 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 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 。登临此山, 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 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 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 水有悬泉之神” 。 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 8 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 。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 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 境般的意境。 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

    24、,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 25 公里 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 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 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 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 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 “敦煌者, 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 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 一块

    25、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 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 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1900 年 6 月 22 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 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 ,从此世界 上产生了敦煌学。 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 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 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 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

    26、,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 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 那些流失的书卷。 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 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 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 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 况。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现在,

    27、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7. 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 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 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 9 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 18.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 自豪。 B. 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

    28、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 化价值。 C. 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 之心。 D. 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 发展。 19. 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 (6 分) 20. 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 (6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1. 语言基础运用(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位校长对全体学生的开学寄语如下:面对疫情,你们除了赞美,我

    29、希望你们更多的是思考, 是学习,是成长。因为 10 年、20 年后,是你们在建设这个国家,是你们在管理这个国家,是你们 在保护这个国家。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汲取哪些教训,积累哪些经验,如何真正( ) 我国的治理水平、( )治理体系,( )重大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当这样的传染病刚一发生就能从政 府向公众第一时间预警,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今天的世界就在你们闪动的双眸和笑靥中,未来的 世界就在你们独立的思想和情感里。 在括号内填上三个动词,使语句搭配合理,句意明确。 (3 分) 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找出语病并作修改。 (2 分) 22. 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30、。150 字左右。 文学作品经常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来凸显出人物性格。 请在 呐喊 边城 平 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分析作品如何借助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要求:情节典 型,符合原著。 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 心理状态。 请以“你”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10 23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睬,它永远是一根稻草。如果用它捆绑白菜,它的身价就与白菜 相同;用它捆绑螃蟹,它的身价就与螃蟹相同

    31、。其实,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 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认为“ 稻草定律” 并非人生宝典,人的价值不应依附他人存在,而 在于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主持人大赛康辉评价选手说: 再微小的光也是光, 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 请以“微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有细节,有描写。 人大附中人大附中 20192019- -20202020 学年度高三学年度高三 4 4 月统一练习月统一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2020.4.13

    32、 一、 (18 分) 1 (3 分)A 2 (3 分)C 3 (3 分)B 4 (3 分)B 5 (6 分)答案要点: 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疫病伤害了人类的健康。 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大规模疾病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推动了现代医学防疫事业不断飞跃发展。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连带影响。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 二、 (26 分) 6 (3 分)B “信” ,真实 而:表转折,译为“却” 7 (3 分)D 应译为本知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 8 (3 分)C 应为针对当时“体情之制

    33、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气, 作者强调学习诗人的 “为情而造文” , 强调 “述志为本” , 反对 “为文而造情” 。 9.(3 分) 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 【评分标准】 “铅黛” “所以” “而” “盼倩” “淑姿”及定语后置结构“生于淑姿”各 0.5 分。 10.(6 分) 例证法:文章第二段举了孝经和老子的道德经的例子,论证了文章的语言依附于 作者的情感,写文章要首先确定内容,其次考虑文辞,这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 比喻论证:第三段“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一句,用粉黛只能装饰的外容, 真正的美丽源自人的资质

    34、,来比喻文采只能修饰语言,真正打动人的还是作品的思想情感;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一句,用织布时经纬线的交错来比喻文章情理 采的结合,论述了文学创作应以思想情感为本,语言表达为辅。 对比论证:第三段“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与“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正 反对比,阐明了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文章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 引证法:第二段先引用了老子的“美言不信” ,又引用了庄子的“辩雕万物” ,论证了两人 在情与采的问题上,老子更重视情理,庄子更强调对语言的修饰。 【评分标准】选两种论证方法,举例合适、分析得当即可。论证方法 1 分,结合文本举例 1 分,分析 1

    35、分;两种方法共 6 分。 11.(8 分) (1) 论语中的“文”是文采与文饰, “质”为质朴; 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与 “质”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2 分) 【评分标准】 论语中的“文”“质”、 情采中的“文”“质”各 0.5 分 (2) 【参考答案】 相同: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和子贡都认为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刘勰认为文依附于质,质也依赖于文。 (2 分) 不同:论语侧重在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层面。孔子与子贡认为君子应该既讲究文采等 外在修饰,又有内在的仁德,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2 分) ; 刘勰将孔子“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表达为“情” “采” ,

    36、用来阐释文学作 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2 分)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三、 (24 分) 12.(3 分)C 13.(3 分)B 【解析】 关于“横”字, 北师大王宁先生的解读: “横”由“横向的挡门的横闩”引申为“横 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韦诗中写渡口 的小舟,在水面任意地、不定向的浮荡、漂游,表现出诗人的随意自适、怡然自得。 14.(6 分) 【参考答案】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 挂在树的枝头。 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 远谪漂泊的孤独、 郁

    37、闷、 苦痛, 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 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韦诗写暮春景物,诗 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 境界的幽冷,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野渡舟横,以动写静,打破了沉寂和 悠闲,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评分标准】景 1 分,情 1 分,分析 1 分,每首诗 3 分,共 6 分。 15 (8 分)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示例: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有合题意的其他语句,亦可)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每空

    38、有多字、少字以及错字、别字的情况,则该空不得分。 16 (4 分) 答案示例: 选材独特,不吟咏女子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 个性气质豪爽豁达、 高傲脱俗。 探春贵为贾府小姐却又并非嫡出, 因而才高气傲、 藐视世俗, 追求朴而不俗。 【评分标准】诗意明确,2 分;点明个性气质,分析基本符合原著,2 分。 四、 (17 分) 17 (2 分)B 18 (3 分)C 19 (6 分) 答案示例: 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这样的引用增添了鸣沙山、月牙 泉的传奇色彩;也反 映出敦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所具有的影响。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

    39、,2 分。意思对即可。 20 (6 分) 答案要点: “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 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文化重镇; 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 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 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 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 1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五、 (65 分) 21.语言文字运用(5 分) 答案提示:提高,完善,建立 搭配不当,“闪动”与“笑靥”不能搭配。 22.(10 分) 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 5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23.大作文 第题

    40、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 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 46 分为基准分。符合一类卷 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 可得 48 分以上。 二类卷(3341 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基本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 37 分为基准分。符合二类卷 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为突出 的作文可得 39 分以上。 三类卷(2532 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 29 分为基准分。符合三类文 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

    41、的作 文可得 31 分以上。 四类卷(0 24 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紊乱 以 24 分为基准分。 第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 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想象丰富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 46 分为基准分。符合一类 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 作文可得 48 分以上。 二类卷(3341 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想象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基本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 37 分为基准分。符合二类 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为 突出的作文可得

    42、 39 分以上。 三类卷(2532 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想象较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以 29 分为基准分。符合三类 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 的作文可得 31 分以上。 四类卷(0-24 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以 24 分为基准分。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紊乱 说明:没有题目的扣 2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虚柔的性 质,所以才会起波纹;树木有充实的质体,所以开出鲜艳的花来:可见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 质地

    43、上。如果虎豹没有花纹色彩,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和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 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质地还需要文采。至于抒写性情,描 写万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组织好文辞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就因为文 采繁茂的原故啊! 孝经教导后人:“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 不要文采的。又如老子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 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 巧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巧妙的议论多么华丽”,这 是说文采太多了

    44、。文采太多的议论,修饰得很巧妙的描写,文章的变化这就达于极点了。体 会孝经 、 老子等书中的话,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 、 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明白作品的华丽是过分淫侈了。如果能够在清流与浊流之间加以 适当的选择,在邪道与正路面前从容考虑,也就可以在文学创作中适当地驾驭文采了。粉黛 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 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 文采是 用来修饰语言的, 但是文章的巧妙华丽都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 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的 经线,文辞好比是内容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 首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文辞:这

    45、就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前诗经的作 者所写的诗歌,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成的;后代辞赋家所写的作品,则是为了写作而捏 造出情感来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像诗经中国风 、 小雅等篇的产生,就 是由于作者内心充满了忧愤,才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情,用以规劝当时的执政者:这就是 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文章的。后来的辞赋家们,本来心里没有什么愁思哀感,却勉强夸大 其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情感。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 到文辞精练而内容真实; 仅仅为了写作而勉强写成的文章, 就往往是过分华丽而内容杂乱空 泛。但是后代的作家,大都爱好虚华而轻视真实,抛弃古代的诗经 ,而向辞赋学

    46、习。于 是,抒写情志的作品日渐稀少,仅仅追求文采的作品越来越多。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 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却虚情假意地 来抒发尘世之外的情趣。既没有真实心情,文章就只有相反的描写了。古人曾说:“桃树李 树不用开口,就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出路来。”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古书 上又曾说过:“男子种的兰花即使好看,却没有香味。”那是因为男子缺乏真诚细致的感情。 像花草树木这样微小的东西还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 抒写情志为根本。如果作家所写的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组织文辞,织结藻采,是想要用来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如果文采泛滥,文辞诡异, 那情和理就会受到掩蔽。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庄子 所说:“言语的真实含意被辞采隐蔽了。”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要是能够规范体裁来安顿 思想, 拟定格调来抒发感情, 感情确定之后才配合音律, 思想端正之后才运用辞藻铺陈开去, 使文章既有文采又不掩盖内容,材料虽然广博但并不淹没作者的感情,要使赤、青等正色发 扬光大,而把红、紫等杂色抛弃不用。这样才算是善于修饰文辞,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语文4月统一练习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