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物理部分) 1.用中子轰击 235 92U原子核产生裂变反应,可能的裂变方程为 235 92U+ 1 0nY+ 89 36Kr+3 1 0n,方程中的单个原子 核 235 92U、Y、 89 36Kr及单个中子 1 0n的质量分别为 m1、m2、m3、m4, 235 92U的半衰期为 T, 235 92U核的比结合能 比 Y 核的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原子核中含有 56个中子 B. 若提高 235 92U的温度, 235 92U的半衰期将会小于 T C. 方程中的核反应
2、释放的能量为(m1m2m32m4)c2 D. 235 92U原子核比 Y原子核更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Y 原子核的质量数 A=235+1-89-3=144,核电荷数 Z=92-36=56, 故中子数 N=144-56=88,故 A 错误; B、半衰期的大小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 B 错误; 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裂变时释放的能量 222 142341234 (3)(2)Emcmmmmm cmmmm c ,故 C正确; D、 235 92U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小于 Y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故 Y 原子核比 235 92U原子核
3、更稳定,故 D 错误。 2.如图所示,一根竖直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托一质量为 0.3kg 的水平盘,盘中有一质量为 1.7kg物体。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缩短 4cm。缓慢地竖直向下压物体,使弹簧再缩短 2cm后停止,然 后立即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g取 10m/s2),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A. 30N B. 25.5N C. 20N D. 17N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盘静止时,由胡克定律得: 0 mmgkL,设使弹簧再压缩L时手拉力大小为 F,再由 胡克定律得: 0 ()mgm gFk LL,联立解得: 0 L Fmmg L 。刚松手
4、瞬时弹簧的弹力没 有变化,则以盘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力大小等于 F,方向竖直向上。设刚松手时,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 F a mm ,对物体研究:mamgFN,联立解得25.5N N F ,故 B正确, ACD 错误。 3.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分别固定在竖直板上的不同高度处,轨道的末端水平。在两轨 道相对于各自轨道末端高度相同的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 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 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离开圆弧轨道后,A球做平抛运动, B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 若某次两个小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
5、平轨道上的 P 点处。 已知固定在竖直板上 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边长均为 9cm,则可计算出 A球刚到达 P点的速度大小为(g 取 10m/s2) A. 4.5m/s B. 9 5 10 m/s C. 5 5 9 m/s D. 27 5 10 m/s 【答案】A 【解析】 【详解】A球做平抛运动,则有:竖直方向: 2 1 9, 2 y hLgtvgt,水平方向: 0 9Lv t,A到达 P点 的速度为: 22 0y vvv,将 L=9cm=0.09m代入,解得:v=4.5m/s,故 A正确,BCD 错误。 4.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 Kepler一 18
6、6f。假如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 到达该行星,在该行星“北极”距“地面”h处无初速释放一个小球,经时间 t落至“地面”。已知该行星的半径 为 R、自转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不计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2 R T B. 该行星平均密度为R 2 7 C.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则它距该行星表面的高度为 22 3 2 2 2 hT R t D. 宇宙飞船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小于 2R t h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 2 1 2 hgt,求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 2h g t ; A、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 2hR vgR t
7、,故 A错误; B、由 22 2Mmh Gmgm Rt 有: 2 2 2hR M Gt ,所以星球的密度 2 3 2 Mh VGt R ,故 B 错误; C、同步卫星的周期与星球自转周期相同故有:2 2 2 )(4 )(T hR m hR Mm G ,代入数据解得: 22 3 2 2 2 hT R hR t ;故 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2 2 2Mm Gmr rT ,宇宙飞船的运行周期 3 2 r T GM ,可 知轨道半径越小周期越小,卫星的最小半径为 R,则周期最小 3 min 2 2 RR Tt GMh ,知周期不小于 2R t h ,故 D正确。 5.如图所
8、示,真空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只在两个同心圆所夹的环状区域存在(含边界),两圆的半 径分别为 R、3R,圆心为 O。一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从大圆边缘的 P 点沿 PO方向以速度 v1射入磁场,其 运动轨迹如图,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 120 。若将该带电粒子从 P 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 v2时,不论其入射 方向如何,都不可能进入小圆内部区域,则 v1:v2至少为 A. 2 3 3 B. 3 C. 4 3 3 D. 2 3 【答案】B 【解析】 【详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 1 3 3 tan60 R rR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 1 1 v
9、 qv Bm r ,解得: 1 3qBR v m ;当该带电粒子从 P 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 v2时,若粒子竖直向上射入磁场粒子恰好不能进 入磁场时,即粒子轨道半径 2 rR,则不论其入射方向如何,都不可能进入小圆内部区域,此时洛伦兹力 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 2 2 v qv Bm r ,解得: 2 qBR v m ,则: 12 :3v v ,故 B正确,ACD 错误。 6.如图是静电除尘器除尘原理图,M、N 是直流高压电源的两极,通过某种机制使电场中的尘埃带上负电,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 以达到除尘目的。 图示位置的 a、 b、 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且|a
10、b|=|b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是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 B. 电场中 b点的电势高于 c 点的电势 C. 同一个点电荷在电场中 c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 a点受到的电场力 D. 电场中 c、b间的电势差 Ucb小于 b、a间的电势差 Uba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因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负电荷,那么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左,因此电场线方向向左,则知 N是直 流高压电源的正极,故 A错误; B、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因此电场中 b 点的电势低于 c点的电势,故 B错误; C、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电场线的分布由集尘极会聚于放电极,结合电场线的疏密来体现电场的 强弱,
11、那么电场中 c 点的场强小于 a 点的场强,故同一个点电荷在电场中 c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 a点受到 的电场力,故 C正确; D、假设电场是匀强电场,由于|ab|=|bc|,那么 b、a间的电势差 Uba等于 c、b间的电势差 Ucb,但由于电场 是非匀强电场,且电势 cba ,且沿着 ca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大,故电场中 c、b间的电势差 Ucb 小于 b、a间的电势差 Uba,故 D正确。 7.如图所示,竖直杆固定在木块 C上,两者总重为 20N,放在水平地面上。轻细绳 a连接小球 A和竖直杆顶 端,轻细绳 b 连接小球 A和 B,小球 B重为 10N。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的恒力 F
12、 作用在小球 B上时,A、 B、C刚好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运动,绳 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恒为 30 和 60 ,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力 F 的大小为 10N B. 地面对 C 的支持力大小为 40N C. 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大小为 10N D. A球重为 10N 【答案】AD 【解析】 【详解】AD、以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有: b cos30cos30FT ,解得: b TF, 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有: bB sin30sin30FTm g ,解得: B 10NFm g,以 A 为研究对象受力 分析, 竖直方向上有: Aba sin30sin
13、60m gTT , 水平方向: ab sin30sin60TT , 联立得: AB mm, 即 A 球重为 10N,故 AD正确; BC、以 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水平方向:cos305 3NfF ,竖直方向: AB sin30NFMmmg ,解得:N35N,故 BC错误。 8.某品牌纯电动汽车参数为:车上电池充满电时电池容量为 100kw h,当整车质量(含车内人员和物品)为 2000kg 时,从静止加速到 30m/s 最短时间为 5s,从 30m/s 到刹停的最短距离为 30m,最大速度可达 60m/s。 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可认为阻力恒为车重的 0.05倍,电能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
14、为 80%,取 g=10m/s2, 。若该 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汽车从静止加速到 30m/s 用时为 5s,则这一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6m/s2 B. 汽车刹车由 30m/s 减速到 0所用的最短时间为 1s C. 当汽车以 30m/s 匀速行驶时,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 30kW D. 当汽车以 30m/s 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续航里程(最大行驶距离)为 360km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汽车在 030m/s加速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2 30 6m/s 5 v a t ,故 A 正确; B、汽车刹车由 30m/s 减速到 0所用时间最短为 t
15、,则有: 2 v tx,解得: 2 s2s x t v ,故 B错误; C、当汽车以 30m/s 匀速行驶时,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 0.050.05 2000 10 30W30kWPfvmgv,故 C正确; D、当汽车以 30m/s 匀速行驶时,根据能量关系可得:电池容量为 E=100kw h,则持续时间 3 3 80%100 1060 60 80% 9600s 30 10 E t P ,汽车的续航里程 30 9600288000m288kmsvt,故 D错误。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 始自由下落。 (1)装置安装
16、完毕后,该同学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紧接着释放纸带进行实验。重复该步骤两次,然后在打出 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2)该同学选取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间距较大处开始每两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标记为 1、2、 3、4、 5、6,测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距,分别表示为 xl、 x2、x3、x4 、x5。已知重物质量为 m ,当地重力加速 度为 g ,计时器打点周期为 T。 为了验证此实验从打计数点 2 到打计数点 5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需要计 算出此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和动能的增加量Ek,则Ep=_。Ek _。 (3)本次测量的百分比误差(即相对误差)表达式为_ l00%。(用E
17、k、Ep表示) 【答案】 (1). 234 mg xxx (2). 22 4512 1 244 xxxx m TT (3). p kp E EE 或 k kp E EE 【解析】 【详解】 (2)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有: 12 2 4 xx v T , 4 5 5 4 xx v T , 故 动 能 的 增 加 量 5 22 k2 11 22 Emvmv, 整 理 得 : 22 4512 k 1 - 244 xxx E x m TT ;计数点 2 和 5 的高度差 25234 hxxx,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p25234 ()Emghmg xxx 。
18、 (3)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有测量的绝对误差为 pk EE ,故 相对误差为 p kp E EE 或 k kp E EE 。 10.多用表是由电流表改装的,现测定一个量程为 05mA 的电流表 G的内阻 r= 100.0 , 用它改装成如图的 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档位。电流表的两个档位 中,大量程是小量程的 10倍。 (1)当转换开关 S旋到位置_时,是电流档,且旋到位置_的量程较大:当转换开关 S旋到位置 _时,是电压档,且旋到位置_的量程较大; (2)A、B两表笔中,_为红表笔; (3)图中的电源 E
19、的电动势为 9.0V ,当把转换开关 S旋到位置 4,在 AB之间接 900 电阻时,表头 G刚好 半偏。己知之前己经进行了必要的、正确的操作。则 R1_,R2_。 (4)转换开关 S 旋到位置 1 时,量程是_。 【答案】 (1). 1 和 2 (2). 1 (3). 5 和 6 (4). 6 (5). A (6). 10 (7). 90 (8). 100mA 【解析】 【详解】 (1)电流表并联电阻可以扩大量程,转换开关 S旋到位置 1和 2 时,是电流档,且 1 位置的量程大; 电流表串联电阻可以扩大量程,转换开关 S旋到位置 5和 6,是电压档,串联电阻越大,量程越大,故位置 6 的量
20、程大; (2)在进行测量电阻时,因为欧姆档的电路与电池连接,则将多掷开关 S拨到 3或 4 位置。抓住电流从红 表笔进,黑表笔出,知 A是红表笔。 (3) (4)“之前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正确的操作”,意味着之前已经将A B、短接调零了(即让表头满偏) , 在AB之间接900电阻时,表头G刚好半偏,说明当表头半偏时,改装后的欧姆表“4”总内阻 900R 内 ,则转换开关S在“2”时(如图a) ,电流表 2 的量程为 2g 9.0 A10mA 900 E I R 内 ,依题意, 转换开关S在 1 (如图b) 时, 电流表 1的量程为 1g 100mAI , 由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5mA、 内阻为10
21、0 和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可解得: 1 10R 2 90R 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 37 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 M = 2kg 、长度 L = 1.5m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 平板的上端 A 处放一质量 m=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 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0.5,sin37 =0.6,cos37 =0.8,取 g=10m/s2。求: (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 al和薄平板的加速度 a2; (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 t。 【答案】(1) 2 m/s4, 2 1
22、m/s;(2) 1st 【解析】 【详解】 (1)设释放后,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对滑块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0 11 sin37mgfma 其中 0 1 cos37 N Fmg, 111N fF 解得: 002 11 sin37cos374/aggm s 对薄平板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0 122 sin37MgffMa 其中 00 2 cos37cos37 N FmgMg, 222N fF 解得: 2 2 1m/sa 12 aa,假设成立,即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设滑块滑离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有: 2 11 1 2 xa t, 2 22 1 2 xa t,Lxx 21 解
23、得:1st 12.如图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在同一水平面上,间距分别为 L 和 3 L ,间距为 L的导轨有一小段左右断开, 为使导轨上的金属棒能匀速通过断开处,在此处铺放了与导轨相平的光滑绝缘材料(图中的虚线框处) 。 质量 为 m、电阻为 Rl 的均匀金属棒 ab 垂直于导轨放置在靠近断开处的左侧,另一质量也为 m、电阻为 R2的均 匀金属棒 cd 垂直于导轨放置在间距为 3 L 的导轨左端。导轨 MN和 PQ、M N 和 P Q 都足够长,所有导轨 的电阻都不计。 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不计。 整个装置所在空间有竖直方向的、 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 闭合开关 S,导体棒 ab 迅即
24、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 v0并保持该速度到达断开处右侧的导轨上。求: (1)空间匀强磁场方向; (2)通过电源 E 某截面的电荷量; (3)从导体棒 ab 滑上导轨 MN和 PQ起至开始匀速运动止,这一过程中棒 ab和棒 cd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 能。 【答案】(1) 竖直向下(2) 0 mv q LB (3) 2 0 9 20 Emv 【解析】 【详解】 (1)闭合开关,电流到a到b,而ab受到安培力向右,故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2)对ab棒,设受安培力时间为t,这段时间的平均电流为I,平均安培力为F,通过导体棒(也就是 电源)某截面的电荷量为q,由动量定理得: 0 F tmv 且FILB,qI
25、 t 解得: 0 mv q LB (3)ab滑上MN和PQ时速度仍为 0 v,由于电磁感应,安培力使ab减速,使cd加速,直至电路中电流 为 0(即总感应电动势为 0)而各自匀速运动,设ab和cd匀速的速度分别是 12 vv、,经历的时间为t,这 一过程回路中的平均电流 I ,由动量定理有: 对ab棒: 10 ILBtmvmv 对cd棒: 2 3 L IBtmv 由电磁感应规律:EBLv 则有: 12 3 L BLvBv 解得: 00 12 3 , 1010 vv vv 棒ab和棒cd组成的系统损失机械能 222 012 111 222 Emvmvmv 解得: 2 0 9 20 Emv 13.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不一定增加 B. 物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 C. 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是完全可能的 D. 当两个分子间距为 r0和间距为无穷大时,它们间的分子力都为零,故它们的分子势能相等且都为零 E.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对外界做了正功,其内能不一定减少,但其密度一定减小 【答案】ACE 【解析】 【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做功,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 A正确; B、理想气体不用考虑分子势能,故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其它物体要考虑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故 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但一定会引起其它的
27、一些变化。 故 C 正确; D、 当两个分子间距为 0 r和间距为无穷大时, 它们间的分子力都为零, 但它们的分子势能并不相等。 当 0 rr= 时,分子势能最小,且为负值;当r为无穷大时,分子势能为零。故 D 错误; E、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对外界做了正功(W0) ,由于和外界热交换不明确,其内能 不一定减少;气体对外界做了正功,体积增大,其密度一定减小。故 E正确。 14.如图,一个高 H=30cm的竖直汽缸下部开口并固定在水平面上,光滑且不漏气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活塞的面积 S=100cm2、重 G=l00N。一劲度系数 k=20N/cm、原长 l0=20cm的
28、竖直弹簧两端分别固接 在缸底和活塞中心处,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缸内被封住气体温度 T1=250K,弹 簧的长度 l1=15cm。 现用电热丝 (图中未画出) 缓慢加热缸内被封住的气体, 己知外界大气压 p01.0 105Pa, 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和电热丝的体积、气缸壁厚度和活塞厚度均可忽略。求: 当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缸内被封住的气体温度 T2; 当活塞刚要到达水平面时,缸内被封住的气体温度 T3; 当缸内被封住的气体温度 T4=1000K时的压强 p4。 【答案】 2 375TK 3 687.5TK 5 4 1.6 10pPa 【解析】 【详解】开始时的状态
29、1 参量: 015 10 0.8 10 Pa k llG pp S 1 15cmVS 1 250KT 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即弹簧无弹力)的状态 2参量: 5 20 0.9 10 Pa G pp S 2 20cmVS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22 1 11 T Vp T Vp 得 2 375KT 活塞刚要到达水平面时的状态 3参量: 05 10 1.1 10 Pa k HlG pp S 3 30cmVS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31 1 13 p VpV TT 得: 3 687.5KT 由于 43 1000KTT,由状态 3到状态 4,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 由 34 34 pp TT 得: 5
30、4 1.6 10 Pap 。 15.一列振幅为 A=5cm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 x0=0.2m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t=0 时刻波恰传到质点 1,质点 1立即开始向下振动,经过时间t=0.3s,所选取的 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 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0.3s时刻,质点 9 向上运动 B. t=0.3s时刻,质点 8 向下运动 C. t=0至 t=0.3s 内,质点 3通过的路程为 15cm D. t=0至 t=0.3s内,质点 5运动的时间只有 0.2s E. 该波的周期为 0.2s,波速为 8m/s 【答案】ADE 【解析】 【详解】AB、根
31、据波向右传播,由图乙可得:t=0.3s时刻,质点 8 向上振动,质点 9 向上振动,故 A正确, B错误; E、t=0时刻波恰传到质点 1,质点 1 立即开始向下振动,故振源的起振方向向下;故有0.3st 时第一次 出现图乙所示波形,质点 9 向上振动可得: 1 1 2 tT ,所以,T=0.2s;又有波长81.6mL,所以波 速8m/sv T ,故 E 正确; CD、由波速可得波从质点 1 传播到质点 3 需要时间 0.05s,传播到质点 5 需要时间 0.1s;那么,t=0 至 t=0.3s 内,质点 5运动的时间只有 0.2s;质点 3 运动时间为 1 0.25s1 4 T,故质点 3
32、通过的路程为 5A=5 5=25cm, 故 C 错误,D正确。 16.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体形棱镜的截面图,圆弧 DF半径为 R的 1 4 圆周,圆心为 O, 且BO=AD= 2 R 。光线以入射角 a=53 射 AB面上的某点,进入棱镜后到达 BF面上的 O 点并恰好不 会从 BF面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sin53 =cos37 =0.8,求: 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n;(结果可用根式表示,下同) 光线从 AB 面进入棱镜起,到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经历的时间。 【答案】 41 5 n 41 10 41 50 R t c 【解析】 【详解】光路图如图所示: 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 0 53,设折射角为,由题意,折射光线与OD的夹角恰为临界角C,则 sin sin n , 1 sinC n 由图可知: 0 90C 联立以上各式解出 41 5 n 光线从AB边进入棱镜到O点的距离为2 sin R s C 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c v n 光线从AB边进入棱镜起,到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经历的时间 sR t v 解得: 41 10 41 50 R 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