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03 《论语》-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

    • 资源ID:134637       资源大小:6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03 《论语》-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

    1、 专题专题 3 论语论语 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2、,被后世统治者尊 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 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 论语在古代有 3 个版本,包括古论 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 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思想内容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 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 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因此称为“语”。清 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 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 篇,492 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 谈论之语约 444 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 48 章。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 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 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 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

    4、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 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艺术成就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 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 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 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 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 是弟子问仁

    5、,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 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 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 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 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学科网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

    6、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 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后世影响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 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 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一) 有子(1)曰: 其为人也孝弟(2) ,而好犯上者(3) ,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5) 。君子务本(6) ,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 【注释】来源:学,科,网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 13 岁,

    7、一说小 33 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 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 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 (音 t )相 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 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学科!网 (4)鲜:音 xi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 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8、。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 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 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若说: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 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 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9、 【赏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 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 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 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 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二) 子曰: 弟子(1) ,入(

    10、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 ,行有余力 (7) ,则以学文(8) 。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 的“弟子” 。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 :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 宫”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 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泛:f 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11、。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 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 识。 【赏析】 论语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 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 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 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三) 或曰: 雍(1)也仁而不佞

    12、(2) 。 子曰: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 ,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 。焉 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 522 年,孔子的学生。 (2)佞:n 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译文】 有人说: 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 孔子说: 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 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赏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 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

    13、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 人,不以嘴服人。 (四)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 不知也。 又问。子曰: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 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 求也,千室之邑(2) ,百乘之家(3) ,可使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 赤(5)也何如?子曰: 赤也,束带立于朝(6) ,可使与宾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 (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 (4)宰:家臣、总管。 (5)赤:姓公西名

    14、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 509 年,孔子的学生。 (6)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来源:Zxxk.Com (7)宾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 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 我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孔子说: 仲由嘛,在拥有 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问: 冉求这个人怎 么样?孔子说: 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问: 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 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 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学科¥网 【

    15、赏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 。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 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 ,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 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五) 宰予昼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 ! 子曰: 始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w,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16、【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 什么用呢?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 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赏析】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 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 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学科%网 (六)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 (1)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2) 。 曰: 礼 后乎?子

    17、曰: 起予者商也(3) ,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qi n,笑得好看。 兮,语助词,相当于“啊” 。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 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子夏又问: 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 商, 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赏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

    18、,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 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 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 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七)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2)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3) 。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 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19、(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赏析】 克己复礼为仁 ,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 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八)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 在邦必闻,在家 必闻。 子曰: 是闻(2)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 。在邦

    20、必达, 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来源:学|科|网 【赏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 。 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 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 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九) 攀迟问仁。子曰: 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 举直错诸枉(1) ,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 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

    21、谓也?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 ,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 , 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 ,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 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xi ng,同“向” ,过去。来源:Z。xx。k.Com (3)皋陶:go y 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 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 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 选 拔正

    22、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 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 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 这话 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 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赏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 ,实 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 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

    23、。关于智,孔子认为是 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 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十) 子路曰: 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 必也正名(3)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 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 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学科%网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

    24、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 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 ,存疑的意思。 (6)中 zh 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 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 首先必须 正名分。 子路说: 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 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 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

    25、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 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 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赏析】 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只有名 正才可以做到言顺 ,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十一)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 。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涂(4) 。谓孔 子曰: 来!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5) ,可谓仁乎?曰 : 不可。 好从事而亟(6)失时, 可谓知乎?曰: 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7) 。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26、 学科%网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ku ,赠送。豚,t 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 ,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 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孔子走过去。 )阳货说: 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 (孔子回答)说: 不可以。 (阳货)说: 喜 欢

    27、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 (孔子回答)说: 不可以。 (阳货)说: 时间一天天 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孔子说: 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十二)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恶 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4)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5)以为知(6)者,恶不孙(7) 以为勇者,恶讦(8)以为直者。 【注释】 (1)恶:w ,厌恶。 (2)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3)讪:sh n,诽谤。 (4)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5)徼:音 jio,窃取,抄袭。 (6)知:同“智” 。 (7)孙:同“逊” 。 (8)讦:ji ,攻击、揭发别人。 【译文】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03 《论语》-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