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选择题: 1.“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创办中外纪闻 组建兴中会 提出“三民主义” 发起“公车上书” 建立中国同盟会 A B C D 2.某班墙报上,“历史上的今天”一栏,有几个关键字被人不小心擦掉,剩下这样的话:“敲响了封建帝 制的丧钟,揭开了民主共和的序幕。”被擦掉的几个字可能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南昌起义 D 渡江战役 3.在 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 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猛
2、药重治”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4.“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 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 A 清帝退位诏书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大总统誓词 5.“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 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下课后)阅报
3、纸,见专志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占据,新军亦起 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指的是清政府)即以推倒。”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京起义 D 金田起义 7.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张地契,其中“民国三年”指( ) 2 A 1912 年 B 1913 年 C 1914 年 D 1915 年 8.下图中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同盟会章程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下列所示历史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天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一武昌起义前流行的歌谣 A 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B
4、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嫉妒愤慨 D 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灭了 10.下图是某革命团体的誓词,这一革命团体是( )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11.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的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一局 3 面与这一时期几支军阀的混战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混战的军阀不包括( ) A 直系 B 蜀系 C 奉系 D 皖系 1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做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 是( ) A 安庆起义 B 广西起义 C 武昌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3
5、.19 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 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A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 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 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 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14.下图漫画反映的景象与近代化探索中的某一重大事件密切相关,该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15.“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 )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清帝退位诏书 16.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帝国主义
6、支持袁世凯 B 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 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7.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 ) 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加强北洋军的实力 颁布临时约法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4 A B C D 18.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 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 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 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 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1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评价的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陈独秀 D 蒋介石 20.郑州碧
7、沙岗公园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三座纪念亭,分别根据三民主义来命名,其中不可能有的是( ) A 民族亭 B 民权亭 C 民主亭 D 民生亭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 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政治遗嘱 (1925 年)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8、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节选) 材料四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 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 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1)三民主义作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你根据材料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含义。 (2)为实现材料二中“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在 1905 年建立了哪个政党?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 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途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二、五条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个主张? 5 (4)结合
9、材料四,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 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 年移居台湾、1897 年又移居北京 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 75 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 60 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 60 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1894 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 年1895 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 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
10、,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 士,恃威横行惨风凄雨,流血斑地,尸骨委于鹰犬,万骨枯而何人凭吊。” 日本记者 1900 年日记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割地求和”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 影响? (3)材料三记载的事实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后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 么? (4)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孙中山大事记(部分) (1)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将孙中山大事记中空白处的内容补
11、充完整。 图书“现”思想 6 (2)图一、图二著作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5.“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 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2)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3)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至少写 2 件) (4)以上努力是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26.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
12、境中,从 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请回答: (1)领导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谁?起到了什么作用? (2)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27.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先生站在朝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 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 行列。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 想,
13、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 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 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的历史任务 7 2011 年 10 月 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1905 年 8 月,在孙中山先生推动下,各革命团体在什么地方创办了什么资产阶级政党? (2)材料说他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请写出“三民主义”的内容。 (3)根据材料回答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4)你认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