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3.1.3 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 同步练习(含答案)

    • 资源ID:135875       资源大小:291.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1.3 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 同步练习(含答案)

    1、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 学考达标 知识点一 环境容纳量 1当种群数量超过 K 值后,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出生率继续增大 B种群数量继续增加 C种群数量降低 D环境容纳量增大 答案 C 解析 当种群数量超过 K 值后,超过了环境的最大负荷量,种群数量将下降。 2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数量会发生波动 B所有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会出现一个达到相对平衡时的特定值 C所有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不会出现一个达到相对平衡时的特定值 D种群数量增至最大环境容纳量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答案 C 3如图表示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

    2、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表示生殖数 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 K 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曲线 1,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曲线 2,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曲线 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曲线 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 C 解析 该题应先确定 K 值后再确定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曲线更为准确。 对于生活在一特定环境 中的某一种群,K 值应代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环境容纳量。种群的增长会受到环境因素 的影响,越接近 K 值,种群增长得越慢,甚至保持相对稳定,增长速率降为 0,故表示生殖 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为曲线 1。 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的调节 4下列会使种群内种内斗争加剧的选项是

    3、( ) 出生率增大 食物充沛 传染病蔓延 天敌增多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种群数量增多, 则种内斗争加剧。 食物充沛、 出生率增大都是使种群数量增多的原因。 5下列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中,全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A刮风、下雨 B传染病、食物 C疾病、下雪 D温度、刮风 答案 B 6对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调节因素是( ) A食物 B寄生物和病原体 C气候 D捕食 答案 C 高考提能 7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 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 带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0 m10 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

    4、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 1 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 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 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 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 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答案 A 解析 不驱走大蚂蚁和驱走大蚂蚁,在定时灌溉或不灌溉的情况下,小蚂蚁出现率都有所降 低,可以得出大蚂蚁和小蚂蚁在食物上的竞争较强,进而可以得出大蚂蚁抑制小蚂蚁数量的 增

    5、长,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A 错误、C 正确。驱走大蚂蚁,定时灌溉,小蚂蚁出 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 正 确。本实验对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是“7 个 10 m10 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 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属于样方法,B 正确。 8 如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 曲线是对照组, 保持恒定酸性, 其余分别是每 3 h、12 h、24 h 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大 BK 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的 K 值较小的

    6、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 的变化 D曲线表示每 12 h 换一次培养液,曲线表示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答案 A 解析 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无天敌(即种间竞争)时,则影响其种群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内 斗争,而引发种内斗争并使斗争加剧的原因是有限的资源及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更换营 养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营养越丰富,环境越适宜,越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在理想状态下 可实现指数增长(如),此种增长不会有 K 值(环境最大容纳量)。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由于 存在生存斗争,使种群增长有 K 值,且 K 值随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据此分析可知,A 项叙 述错误。 9.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

    7、 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蒂 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 答案 A 解析 a 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和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 合逻辑斯蒂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

    8、,故种 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 b 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 始终会在 K 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 cd 段相似。 10下图中的曲线 14 是 W、X、Y、Z 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物质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 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 1、2、3、4 正确配对( ) AW

    9、、X、Y、Z BX、Y、Z、W CY、Z、W、X DX、Y、W、Z 答案 C 解析 W能无限增殖,与图 3 对应;X食物耗尽且有害物质积累,种群数量将会下降, 与图 4 对应;Y食物耗尽,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短期内数量不会减少,与图 1 对应;Z由 于能利用原来的废物,所以种群数量仍可增加,与图 2 对应。 11 如图是1845年到1943年的90年间, 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_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_千只。 (2) 雪 兔 的 数 量 在 一 段 时 间 内 能 够 急 剧 增 加 的 密 度 制 约 因 素 主

    10、 要 是 : _;_。 (3) 猞 猁 的 存 在 对 整 个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的 稳 定 所 起 到 的 作 用 具 体 是 _ _ _。 (4)在所研究的18901935年间, 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环境容纳量为_左右。 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以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猞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化是 _(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 因素)。 答案 (1)A 140 (2)可食的植物增加 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 (3)猞猁捕食一定数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4)60 千只 晚于 解析 根据图中曲线可以判断出

    11、B 随 A 的变化而变化,符合 B 捕食 A 的捕食关系,即 B 为 猞猁,A 为雪兔。 12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 S1和 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 在环境温度为 T1和 T2的条件下, 测得种群数 量的变化如 A 图和 B 图所示: 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 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如 C 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 C 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 变化,如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点时,表示种群的

    12、环境 容纳量。 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_ _。 答案 (1)如图 (2)B D 可以根据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容纳量,确定最适捕捞量,实现可持续发 展 解析 (1)环境条件不同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一方不同,所以若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 一定频率下发生 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C。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 呈现相应的变化,即 S1多时,S2少,反之亦然。(2)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 因素,当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最大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个性拓展 13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 种面粉

    13、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 100%),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是_。 (3)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 _因素起重要作用。 答案 (1)如图 (2)温度和湿度 (3)遗传 解析 根据题意,湿冷环境中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所占比例分别为 31%和 69%,干 温环境中相应比例分别为 13%和 87%。由题意可知,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 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生物的表现性状主要是由遗传因素 决定的。


    注意事项

    本文(3.1.3 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 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