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40832       资源大小:631.0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学案(含答案)

    1、文本文本 6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 果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2)能 够解读人性内涵,体悟博爱情怀;(3)赏析对比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的手法。 任务情境: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 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 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对净化我们的灵魂,提 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学习了曹禺在雷雨中给大家展示的一段灵魂的 对话,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

    2、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 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 ,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 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 (1)节选部分的故事围绕着格雷沃广场上的刑台而展开,写出了三类人物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性 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在图中处填写相应的名称。 (2)课文在人物本身,人物与人物之间,众人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不同看法上,同一个人 对不同的人的不同做法上都运用了一种手法,请在图中处填写这种手法的名称。 答案 (1)爱斯梅拉达 围观者 (2)对比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品情节 1作者在展开情节之前,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刑台”,这样写有什么目

    3、的? 答:_ 答案 作者用中世纪的刑台构造、 使用方法, 骑马的军警, 观众等候观赏行刑的习惯等元素, 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中世纪的社会风俗画,把读者带入中世纪的社会情景中,为情节的展开提 供了社会环境。 2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 答:_ 答案 (1)这是情节安排的需要:伽西莫多受刑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应详写;同时也为下文伽 西莫多因受刑失水严重而要水喝的情节做铺垫。(2)这也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需要:伽西莫多受 刑越重,受到的痛苦越深,越能反衬出围观群众的冷漠,也更能从侧面表现爱斯梅拉达送水 之举的善良。 3伽西莫多喊了三次“给水喝”,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 答案 伽西莫

    4、多从“咆哮”到“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再到“喘息着喊”,声音一次比 一次弱。三个层次生动地再现了他受折磨程度之深,突出了围观群众的冷漠,更有力地推动 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渐趋高潮。 4本文的情节结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_ 答案 本文总体上是一个大的场面描写。在这个大场面中,又有许多小的场面。在这些场面 中,始终贯穿的是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二是围观群众的表现和 态度,三是作者的议论。开始部分写了施刑者的行为,中间穿插了克洛德的出现,最后又描 写了爱斯梅拉达送水和喂水的场景。结构安排纵横交错,严谨而舒展。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内涵 5爱斯梅拉

    5、达被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笞刑,被打得死去活来时,她还会 给他喂水? 答:_ 答案 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人性 的美丽。残酷的刑罚没有使伽西莫多流泪,群众的冷嘲热讽与打骂没有使他流泪,副主教的 忘恩负义没有使他流泪而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中透出了人性美的光辉,正是这道人 性美的曙光照亮了沉睡在黑夜中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近乎僵化的人性,让他也许是生平 第一次流出了眼泪。从这个角度看,爱斯梅拉达的“水”异常珍贵。 6刑场是严肃的、神圣的。但是,我们在伽西莫多受刑的地方,听到了刺耳的笑声,看见了 动人的微笑。刑场上出现了哪几种笑?试分析

    6、这些“笑”的内涵。 答:_ 答案 人物 笑的类型 内涵分析 群众 麻木而嘲讽的“笑” 这是黑暗的中世纪的欢笑,这是一种肆虐的、刺耳 的噪音,它震慑我们的耳鼓,令人不寒而栗 伽西莫多 虔诚而崇敬的“笑” 伽西莫多在饱受鞭刑之苦后,依然没有丧失人性, 他依然用“微笑”迎接他所崇敬的神甫克洛德 孚罗 洛。此处的“微笑”着实令人惊叹 爱斯梅 拉达 善意而真诚的“笑” 在众人嘲笑、讽刺、打骂伽西莫多的刑台前,面对 曾经劫持自己的坏蛋,爱斯梅拉达也没有丧失人性 之美,她用真诚的微笑给伽西莫多喂水。她的微笑 似乎是雨果对人性美的赞歌 7.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之前,伽西莫多“滚出了一大颗眼泪”,结合你的理

    7、解,想一 想,伽西莫多为什么要滚出一大颗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答:_ 答案 (1)感激之泪:对爱斯梅拉达在他极其口渴时喂他水喝,充满了无限感激。 (2)自责之泪:伽西莫多原以为爱斯梅拉达上刑台也是来报复他的,但是他错了,他为自己误 解爱斯梅拉达而流下了自责之泪。 (3)悔恨之泪:伽西莫多不辨好坏,听信克洛德的话,劫持爱斯梅拉达,他为自己的荒唐行径 感到悔恨。 (4)开心之泪:对爱斯梅拉达在被他劫持后,自己受鞭刑的时候,能帮助自己,觉得异常的开 心。 (5)觉醒之泪:伽西莫多从爱斯梅拉达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既然知道劫持爱斯梅拉达不对,那 么他也应该会想到克洛德行为的不当。 8 伽西莫多喝过了水

    8、, 他又为什么要亲吻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小手”?而当爱斯梅拉达“惊 恐地把手缩回去了”的时候,他为什么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爱斯梅拉达? 答:_ 答案 (1)这就是伽西莫多表示感激的方式。他不仅有生理层次的需求,同时还有精神层面的 需要。这也反映出伽西莫多对美的追求。所以他伸出了黑黑的嘴巴,想要亲吻那个帮助了他 的美丽的小手。 (2)“责怪”责怪爱斯梅拉达误解了他的好意;“悲哀”悲哀自己曾伤害过爱斯梅拉 达,而让爱斯梅拉达对自己产生误解。同时,也说明他极度的凄凉,因为连美丽的爱斯梅拉 达也不能给他精神的需求,他又该怎么办呢? 9你是如何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的?

    9、答:_ 答案 爱斯梅拉达是作家笔下的理想人物,是西欧文学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在爱斯梅 拉达身上,外在美与内在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她既有美丽动人的容貌和婀娜多姿的身段,更 有纯洁无邪的心灵和诚挚善良的品德,在她身上时时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伽西莫多劫 持事件中, 她是受害者, 伽西莫多就是因为抢劫她而遭受鞭刑的, 她本应是感到最痛快的人, 最希望对伽西莫多施加惩罚的人,然而她没有,她反而在伽西莫多遭鞭刑之后,在伽西莫多 口渴难耐之时,在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一片侮辱讨伐声中,毅然走上刑台送水给他喝。 伽西莫多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奇丑无比,又聋又独眼,又驼背又跛足。他表情笨拙,反 应迟钝,对副主教

    10、克洛德感恩戴德,唯命是从。受副主教唆使,他劫持爱斯梅拉达未成功因 而遭鞭刑,他寄希望于副主教,盼望副主教能解救他,副主教却当作没事一样悄悄走开,围 观群众侮辱他, 诅咒他当爱斯梅拉达把水送到他干裂的唇边时, 他被感化, 流下了泪水。 最终他为保护爱斯梅拉达献出了生命,他是一个外表丑但心灵美的典型。 10爱斯梅拉达的举动是否仅仅感动了伽西莫多一个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何匠心? 答:_ 答案 (1)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这一声“好极了”宣 告了这些冷酷无聊的群众被感动了。这水,不仅融化了冰封的心灵,而且唤醒了观众的善心 和良知。 (2)强调善的力量,表现出文章的

    11、主题,体现了小说的浪漫主义手法。一方面,群众嘲笑、辱 骂伽西莫多,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作者充分地表现了“中世纪的人民”的 无知愚昧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并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但这并不能说 明这些“中世纪的人民”完全丧失了人性。爱斯梅拉达的微笑唤醒了伽西莫多,也唤醒了围 观群众,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既是歌颂了美好人性的力量,也 是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3)雨果在这里的处理,很具匠心。用那么多的笔墨,那么多细节描写来写其他人与神甫,对 爱斯梅拉达只用了短短的几行,的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正体现了小说的主题 和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12、11根据文中人物的表现,我们能够看出雨果对人性的何种思考。 答:_ 答案 雨果对人性的追求和人道主义的关怀贯穿他作品的始终。雨果在不遗余力地批判黑暗 的社会以及丑恶的人性的同时,同样唱出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雨果不仅在揭露、批判和思 考,同时也在憧憬、希望。 伽西莫多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 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外形丑陋,但内心纯真、善良。 爱斯梅拉达美丽纯洁,天真善良,坦率开朗,多才多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中最 美好的一面。 副主教克洛德人性恶的标本,虚伪狠毒,道貌岸然,内心阴险。 观刑群众缺乏理智和同情心,自私冷漠,体现了人的劣根性。

    13、 微任务活动三 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12“它没有什么建筑艺术的意趣,也算不得怎么宏伟,没有铁十字架,没有八角灯,没有 那些突出在屋顶边上的饰有花和叶片的精致的柱子,没有神秘古怪的水槽,没有空花镂刻, 没有深深凹进石头的雕刻。”这里连用七个否定词“没有”,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 答案 这里连用七个否定词“没有”,意在强调这里的行刑条件之差,揭露出中世纪人性的 泯灭;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这个刑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拥有那么多看客,再次表现看客的 无聊。 13“何况监狱和囚犯这种传统还没有丢失,脚镣手铐(还有徒刑和断头台)至今依旧宝贵地 在我们这些文明的温和的有人性的人中间传下去”,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

    14、辞手法?有何效 果? 答:_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尖锐地讽刺和批判了贵族统治阶级的野蛮愚昧与凶狠 残暴。 14“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 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的一系列动作,突出了爱 斯梅拉达的善良品性。 15文章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简析,并指出对比手法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答:_ 答案 (1)对比手法简析:人物自身的对比(外表和内心):伽西莫多与克洛德,一个是丑的 外表却有美的人性,一个道貌岸然却阴险狠毒。

    15、人物之间的对比: 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 两个人都有着美的内心, 却一个外表奇丑无比, 一个外表美若天仙;伽西莫多和克洛德,一个丑的外表蕴含着美的内心,一个道貌岸然却虚 伪残忍; 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 两个人都有美的外衣, 却一个有美的内心, 一个有丑的内心。 众人对伽西莫多的不同看法的对比:a.群众:“没有怜悯心”“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 骂,向他投石子。”(原因:恨他奸诈劫持爱斯梅拉达;恨他丑陋;不明真相。)观众用 其丑陋的言行对待相貌丑陋的伽西莫多,更见出他们的丑陋。b.克洛德:“低下眼睛,用两 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c.爱斯梅拉达:“迅速走上了石级”“一言不发地走 近犯人,

    16、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微笑着把水倒在伽 西莫多张着的嘴里。” 伽西莫多, 对不同的人的不同做法的对比: a.对群众: “愤怒、 憎恨、 失望。 ”b.对克洛德: 先是脸色温和, “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 后是脸色黯淡, “痛苦的、 无力的、 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c.爱斯梅拉达:先是“愤怒和轻视”,想把她“击毙”,“扭着身 子枉自躲避”,后是“滚出了一大颗眼泪”,伸出黑嘴,欲吻小手。 (2)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爱斯梅拉达的善良,表现作者的人道 主义思想和对善、美的呼唤。 通过人物外表与内心的对比以及人物心理的变化,表现人性的复杂

    17、、人性中美丑对立冲突 的激烈、人性中美丑的统一,使人物显得真实、鲜明。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 的节选部分的标题, 有人认为这个标题好, 有人认为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 答案 (观点一)“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作为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 的节选部分的标题合适。 (1)它既富有诗意, 又设置了悬念, 易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2)编者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为题,意在表明伽西莫多用他的感恩之心来回应(交换)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之心,所谓“投之 以桃,报之以李”。 (观点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作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节选部分的标题不合适。(1) 首先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应该

    18、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原文是这样写的:“她一言不发地 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 边。”“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他一口气喝 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虽然水不是先出现的,但是伽西莫多是在看到爱斯梅拉达取出 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之后才感动得流下感激和自责的泪水的。(2) 其次,是爱斯梅拉达的甘泉唤醒了伽西莫多沉睡的心,使得伽西莫多热泪盈眶。这一滴水是 人性的甘露,唤醒的又何止是伽西莫多?还有围观的群众啊!所以从逻辑上讲也是先有一滴 水后才有一滴眼泪。(3)此外,“换”这个字功利性很强,

    19、爱斯梅拉达在把水给伽西莫多的时 候或者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换得什么,她的无功利性恰恰是她纯洁、善良的本性的表现。 助读材料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 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笑面人 九三年 ,诗集东方诗集 暮歌集 静观集 ,剧本欧那尼 ,文艺论著克伦威尔和 克伦威尔序言等。 (2)对雨果的评价 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

    20、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 2背景展示 1831 年前后,整个欧洲处于政治大动荡中,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正在进行复辟与反复辟的复 杂斗争。在法国,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国外封建势力的支持下,于 1815 年复辟。但资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潮流不可抗拒。1830 年 7 月,法国爆发了革命,结 束了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 巴黎圣母院 就是作家借用了中世纪题材对封建专制和天主 教会罪行的总清算,也是对 18151830 年的波旁王朝反动暴政的深刻批判。 3相关知识 浪漫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小说产生并盛行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21、初的欧洲。此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的时代, 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 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 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巴黎圣母 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在反映生活的态度上,强调以小说的形式表现作家的理想和理想 化的生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求通过理想的生活画面刻画理想世界中的理想人物;在艺 术表达方法上,往往采取幻想、想象的形式,离奇的情节,大胆的夸张等,使作品具有强烈 的抒情性质和浓重的神话色彩。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知识 (1)笞 刑(ch):用鞭、杖或竹板子打的刑罚。

    22、(2)镂 刻(l u):雕刻。深深地记在心里,铭记。 (3)蜷 缩(qun):蜷曲而收缩。 (4)抽搐 (ch ):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 (5)黝 黑(yu):黑。黑暗。 (6)虫豸 (zh ):虫子。 (7)恫 吓(d n):威吓,吓唬。 (8)黯 淡(n):暗淡。 (9)缄 默(jin):闭口不说话。 (10)犄 角(j):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棱角。角落。 (11)听之任之:听任事情(多指不好的)自然发展变化,不管不问。 (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二、名言警句雨果名言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

    23、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未来将属于两种人: 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 实际上, 这两种人是一种人, 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3)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 幻想就在其中。 (5)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件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6)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7)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8)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一、 每个故事都没有不好的结局 50 岁了,他的人生却迎来流亡

    24、。 巴黎火车站。当他不得不从这里离开祖国到邻国避难的时候,他护照上的名字不再是大 名鼎鼎的维克多 雨果,而是一个请人伪造的假名“兰文”先生;他的身份也不再是受人景仰 的著名作家,而是一个经营食品生意的普通商人;他不再穿着优雅高贵的法兰西学士院的院 士服,而是一身临时借来的衣服,头戴一顶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鸭舌帽 就这样,他避开了警察的搜捕,躲过了火车站的层层检查,踏上了流亡之旅。 那一刻的尴尬和落魄,那一刻的前路迷茫甚至生死未卜,如果有人目睹,恐怕会叹息着 认定:那颗闪耀在法兰西文坛上空的巨星即将黯然陨落了;他在 50 岁时,孤独踏上的,恐怕 是人生的最后之旅。 好在,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故事的

    25、结局。 因为,这不是一个好结局。 如果这是结局,我们将看不到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在被放逐的小岛上,共同度过了那么 多艰难却温馨快乐的时光。 他甚至为了实现妻儿的心愿, 自造木筏, 载着他们游览海岛风光。 如果这是结局,我们将无缘欣赏到他的抒情诗杰作静观集 ,无缘感受他那波澜壮阔、 气势恢宏的历代传说 ,也将会与不朽巨著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失之交臂。而雨果, 他为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所创造的辉煌和奇迹,也将因此而打上一个遗憾的折扣。 如果这是结局,我们也将不会看到这一幕:在他 18 年后重返祖国时,巴黎火车站外,上 千人在倾盆大雨中,挥舞着鲜花和旗帜,热情迎接他的归来。而此时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 位伟

    26、大的作家,更是一位民族和国家的“英雄斗士”。 原来,50 岁时开始的磨难,不是他辉煌人生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更加伟大人生的开始。 雨果没有告诉我们,他为何能做到,他如何能做到。可是,如果请他写一本那段时期的 回忆录,我们一定会从中读到这样几个故事: 在开始流亡生涯的第二天,他给留在法国的妻子写信:“我现在很好。我唯一能做 的事,就是想念你和孩子们。我们会平安在一起的!” 流亡之初,在一家廉价的小旅馆安顿下来后,他便立即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而在 此后漫长的流亡岁月里,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 他经常参加流亡者聚会,撰写文章声援国内民众的反独裁运动;后来,当自己祖国 在普法战争中面临危机时,他甚至要申

    27、请成为一名国民自卫军战士参加战斗 原来,50 岁的雨果,因为心中依然满怀着希望和热爱,满怀着对美好和光明的执着向往 与坚定追求,他从毁灭走向重生,从湮没走向精彩,从尴尬走向伟大他让一切不好的结 局没能成为结局。 在距离被流放 33 年之久后,雨果以 83 岁高龄辞世。他留给世人的故事结局是,在他与 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时,巴黎全城万人空巷,彻夜无眠。凯旋门周围,成千上万的民众含 泪朗诵他的诗歌;在他的灵车后面,200 万人紧紧跟随,护送着他们钟爱的伟人与英雄前往 国家墓地先贤祠。 这样的结局,是雨果故事的最好的结局。 多年以后,让我们和 50 岁时的雨果一起相信吧:就像世间从没有末路,每一个故

    28、事都没 有不好的结局。如果结局不好,只是因为,那还不是结局。 赏析 本文选取雨果先生的一个时间节点,以 50 岁作为分界点,串联其一生。语言平 顺流畅,意理深厚。当我们一味地艳羡他人的精彩,惊叹他人的成功时,很容易忘记,任何 精彩和成功的背后, 都经历过酸楚、 伤痛和绝境中的挣扎。 对于凡夫庸者来说, 绝境即死地, 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前进途中必须跨越的险障罢了,他们 在绝境中生存、奋斗、成功。雨果人生的峰回路转,只有一个归途人生的无限可能,只 需一往无前地去坚持。 二、 精神的殿堂(节选) 冯骥才 在雨果诞辰 200 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东方古老而又年

    29、青的都城北京召开隆重的盛会,纪念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诞 生 200 周年,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既标志中国和法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也标志两国 文化交流的密切,更说明卓越的文学成就总是超越特定的时代并超越一切国界的。 我国人民敬重雨果,是因为他不但是法国的伟大诗人和小说家,是法国文学浪漫主义运 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还因为体现在他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对于自由的热爱和追求,对 于暴政与压迫的痛恨,对于弱者和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对于善良、正义、博爱和人类美 好未来的向往,在世界各国都永远会激起强烈的共鸣!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作品是为全世界人民而写的。他在著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 作者序中指出,“只要

    30、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 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 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 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只要世界上还有愚昧 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确实,这就是雨果作品的伟大而 深远的意义。文学总是跟人类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对人类美好未来的理想,永远像太阳一 样照耀伟大作家的心灵,使他憎恨一切黑暗而追求光明,憎恨一切邪恶而追求善良和正义。 雨果作品的强烈浪漫主义精神,正是他心中理想的太阳所照耀、

    31、所燃烧。他在文学上反对古 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追求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并非偶然。 雨果的作品早就译介到中国,近年来我国还出版了雨果全集 。这无疑大大增进了我国 人民对这位伟大作家的了解。雨果关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也曾经影响了许多中国作家,在 中国的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潮流,与雨果在内的十九世纪西方浪 漫主义作家的影响分不开。文学的源泉是社会的现实生活,但文学的目的并不止于再现现实 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现实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要鼓舞读者去改造现实生活,这方面, 文学的积极浪漫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作家的进步的社会理想和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幻想力 的结合,就会创造出有别于现实生

    32、活的、鼓舞人们走向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就会使广大读者 的心灵得到崇高的升华。 因此, 当我们读到雨果关于浪漫主义的思想主张, 便分外感到亲切! 今天,当人类已经迈进二十一世纪,而世界仍然存在压迫和剥削,仍然存在不公,存在贫穷 和困苦,仍然存在腐败、堕落、卖淫等黑暗现象的时候,无论雨果的作品,还是他的浪漫主 义的文学主张都仍然没有过时,都仍然显现出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夺目的思想光辉! 雨果不朽!我们深信,雨果由于自己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成就而永远活在全世界一代又 一代读者的心中! 赏析 文章介绍、评价了雨果在法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作品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及现 实意义,强调卓越的文学成就总是超越特定的时代

    33、并超越一切国界的。 这两篇文章在“读雨果”的内容方面有何不同? 答:_ 答案 前文强调雨果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面对人生逆境时依然保持坚定的人生信念。 后文则侧重于对雨果伟大作品意义、价值的评价,强调雨果是法国的,同时又是属于全世界 的,他的不朽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你对雨果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 答:_ 答案 (示例)19 世纪文学大师、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领袖和杰出代表维克多 雨果,经历 了漫长而曲折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塑造了丰富的典型,给人类留下了许许多多艺术 瑰宝。 他对于我们, 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书写了 19 世纪惊心动魄、 曲折迂回的法兰西历史, 更重要

    34、的在于他以高远的思想境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真诚的人道主义精神,激情地拥抱 全人类。这是超时代、跨国度的。雨果以他的呼喊、他的微笑、他的眼泪、他的忧伤,跨越 地域,超越时空,与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与 21 世纪乃至更为久远的人们心气相通、 血脉相连。 素材点击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文人物形象鲜明, 性格各异。 副主教克洛德, 道貌岸然、 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副主教让伽西莫多承 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拦路劫持,却不计前仇,在 众人疯狂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她却给伽西莫多喂水喝,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其实应该看 作一滴水

    35、换取了一滴眼泪。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和宽容唤醒了伽西莫多内心的良知,这滴水体 现的人性之美,不仅感动了格雷沃广场上的所有人,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运用角度 精彩片段 宽容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无论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应 赠以甜美的微笑。就像爱斯梅拉达,虽然曾被伽西莫多劫持,但却在所有人都辱骂、嘲讽他 的时候,为他送去了救命之水。她的举动唤醒了伽西莫多内心的良知,也拯救了他的灵魂。 伽西莫多成了她最忠实的守护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 容著称,曾有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 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

    36、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多一些宽容,也许现在的 对手会成为我们未来的朋友。 对 比 课文借鉴 “对比”是本文乃至是整部巴黎圣母院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手法。 运用点拨 1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2对比可以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 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杜甫的“朱门酒肉 臭,路有冻死骨”,把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老百姓的饥寒交迫集中在一幅画面中,鲜明地揭 露了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 3对比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横比:横比法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事物、不同态度、不同的

    37、人放在同一场合进行 比较,比出真假、正误、好坏、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如高尔基的海燕就用了这种手 法。在暴风雨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骄傲而勇敢地飞翔;而蠢笨的企鹅则四处躲藏。通过对 比,比出了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海燕的形象更为光辉夺目、撼人心魄。 (2)纵比:纵比法就是把同一事物、同一个人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 行对比,以现出变化、现 出发展。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写闰土就用了这种手法。通过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 的外貌对比揭示出了社会的黑暗,生活的本质。 (3)自身对比:所谓自身对比是指同一事物内部所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自相矛盾 的现象之间的对照比较。例如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38、表象与本质、享受与奉献等相反的对比。 如契诃夫笔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对上司摇尾乞怜、对普通百姓却凶相毕露,这就构成了自身 对比。 对比手法在写作中运用得当,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度。因为很多事件通过对比可 以更好地表现出本身的优点之处。同时运用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让读者更好更快 地掌握住文章的意蕴,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 即时训练 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个人物。不少于 300 字。 答:_ 答案 (示例)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 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 老哑巴成了小镇上唯一的摆渡人。 他默默接过

    39、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了无名野花 的渡口, 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 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 他也从无要求, 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正孤独地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 开船了! ”村民一声吆喝, 他嘴里“呀呀”应着, 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 船慢慢行着, 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在微风中摇曳。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 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 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这时,老哑巴纵身跳进河里,一会儿便将我的拖鞋捞上来了。我当时激 动得快哭了,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注意事项

    本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