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40845       资源大小:498.0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

    1、文本文本 22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梁思成 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观点。2.审美:(1)体会梁思成先生在辩驳 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任务情境:在城记一书的前言中,作者王军饱含深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研究中国建 筑与城市规划,是无法绕过梁思成先生的。是他在兵匪满地、行路艰难的旧中国,跋涉在深 山老林里, 寻觅中华古代文化的瑰宝, 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 是他发出居者有其屋、 城市规划的最高目标是安居乐业的呼喊,为中国城市的理性发展筚路蓝缕;是他搏尽全力为 中国古代建筑请命,虽屡战屡败,

    2、却痴情不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梁思成先生不 遗余力地为北京古城墙争取保护的一场辩论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 来感受 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和气度风范。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 (1)课文针对城墙的存废列举了两种人的观点,请在图中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两派对于是否拆除城墙针锋相对,各持己说,请在图中处填上具体内容。 答案 (1)拆除派 保存派 (2)封建遗迹 拆墙劳民伤财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_ 答案 首先说明北京城墙的存废是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慎重研讨,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 由,接着以主张

    3、保存者的口吻具体地分条辩驳了拆除者的话,并给出了有效的措施。最后作 者认为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会丰富人民大众的生活,永远地成为我们可贵 的环境。 2针对“封建遗迹”说,梁思成是如何反驳的? 答:_ 答案 梁思成先指出这种看法的偏差幼稚;再用“故宫”和“天安门”两处典型的“封建遗 迹”来反问,置对手于无法还手的境地;又用“一切建筑体形的遗物都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 创造出来的杰作”,关键是为谁所用来阐说事理,指出北京城墙是“我们人民所承继来的北 京发展史在体形上的遗产”;进而引述北京城墙形成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北京城墙是 “精神壮丽的杰作”“艺术创造”“国宝”“人类的文物遗迹”,发

    4、出“岂可随便把它毁掉” 的疾呼。这样,通过批驳有力地证明了北京城墙应保存的主张。 3作者是如何看待古城墙“有利可图”的问题的? 答:_ 答案 作者从建筑专业的角度,解说墙土的质地,计算运土的代价,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说 明拆除城墙“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辩驳中,使用了不少问句,以和缓的 语气启发人们思考,无逼人的气势,却有服人的力量。例如,拆墙铺路“到底是不是一举两 得的一种便宜的建设呢?”“我们又为什么要费这样大的人力,一两个野战军的人数,来取 得这一带之地呢?” 简单地概括,其反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北京的城墙不仅是砖,砖只是表皮,内心全是“灰土”,光运走这些废料就耗费

    5、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有人主张用这些“灰土”就可把护城河填平,修成公路,一举两得,主 张保留者认为护城河和城墙是国宝,而北京城外的土地仍可规划,但毁掉国宝就是罪过了。 随着发展,砖窑业自然会发展起来,用不着这样费事获得。 4古老的北京城墙基本上已被拆除,无法挽回;如今在拓宽的商业街和林立的商业大厦的包 围下,故宫、北海、景山成了都市盆景,由九城的城墙、牌楼、宫殿、王府和四合院所支撑 起的古城的和谐已经支离破碎。在除旧建新的大改造之际,梁思成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 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_ 答案 当年“梁陈方案”被否定,梁思成在保全不了旧城的时候如杜鹃啼血,奔走呼号,发 出

    6、最后的哀求希望至少能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 结果梁思成迎来的是一场无端的批判, 最终城墙也被拆除了。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即便是动员老百姓献城砖再修复一段 旧城墙,这种亡羊补牢还有什么实际价值和意义呢?热爱老北京的人现在也只能用想象去梦 寻古都的风采神韵了。城墙虽然毁了,但梁思成为北京城墙的呐喊声依然在北京上空回荡。 这声音警示着后人:要善待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基业,要让历史文物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 微任务活动二 品味语言,鉴赏写作特色 5 第 7 段中, “夏季黄昏, 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息。 秋高气爽的时节, 登高远眺, 俯视全城, 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

    7、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 这些语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答:_ 答案 此处抒情性很强的描写说明在城墙上面浏览的美好感受,借以说明保留城墙以修成空 中公园的重要意义。 6第 7 段中,“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面,等候着为人 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 生活”,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 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城墙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许多好处,也体现了作 者对城墙的喜爱之情。 7第 16 段中,“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 同北京人

    8、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此句将北京城墙与北京人 民的甘苦相联系,有什么含义?起到一种怎样的论述效果? 答:_ 答案 有两层含义:一是它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作;二是它与北京人民共同经历历史的 发展变迁,风霜洗礼。这种论述赋予北京城墙人性化的色彩,给人亲切感、责任感。 微任务活动三 鉴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8作者并没有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摆出主张废除和主张保存城墙的双方的观点。你认 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 答案 (1)采用辩论的方式,显然比单一的论述更活泼一些,更生动一些。 (2)辩论中对相异的观点的争论,能让双方的观点及论据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容 易辨

    9、清孰是孰非。 (3)在双方唇枪舌剑的交锋中所表现的“火药味”,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情绪,使读者的思想为 之震动,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参与争辩”的意识,从而留下 深刻的印象。 9梁思成先生是怎样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理性的辩驳当中的? 答:_ 答案 梁思成先生的辩驳在理性当中渗入了浓烈的情感,他动情地歌赞:北京城墙“是一件 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的结构“朴质无华”,它的体形“单纯壮硕”,它的外像 宏伟“轩昂”,“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它 是“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它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的文物遗迹”。 对这样珍贵的历

    10、史遗产,梁思成痛心地疾呼:“我们岂可随便把它毁掉!”有了这一番入理 动情的辩驳,主张拆除一方的理由就显得“偏差幼稚”了。 有专家提出,圆明园古迹有必要复建部分景观,并且要申报世界遗产。面对几经沧桑、残垣 断壁的圆明园遗迹,究竟应该保持废墟还是重建景观,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你是如何 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_ 答案 (示例一)正面激励更重要。 人们的进取心不能只靠耻辱来激励,更需要从正面来感染。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圆明园 的旧貌越来越淡漠,只能通过书本描述和废墟现状发挥想象,圆明园的恢宏气象只能是一个 模糊的概念,人们不可能真正地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民族荣光,对圆明园被付之一炬的耻 辱感也会

    11、相对淡化。重修圆明园,以真实的辉煌激励后来人,感染力会更强。 (示例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清除废墟、重建景观实为不妥之举!在“国耻”教育方面,废墟作用不可估量,它提醒国人 时刻保持警醒。就让我们永远把残破的圆明园当作血红的创口,提醒国人我们民族曾有的痛 吧!这笔重建资金不如用来帮助那些失学儿童、贫困家庭以及缓解科研项目缺少资金的燃眉 之急。一部毁坏的经典,更像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最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把这个记 忆留下来,它会让后辈们明白该怎么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园,这远比浪费人力、金钱重建一 个虚浮的摆设更有价值!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的

    1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 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是这一学科 的开拓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 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顾问。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 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 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 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 传统形式有所继承。

    13、20 世纪 50 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 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 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 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2背景展示 20 世纪 50 年代, 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 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 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 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14、。 历史选择了前者, 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京 500 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 择。对于北京城墙,“梁陈方案”曾作出这样的设想:“今日这一道城墙已是个历史文物艺 术的点缀城墙上面是极好的人民公园,是可以散步,乘凉,读书,阅报,眺望的地方。 底下可以按交通的需要开辟城门。 ”可是, 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 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 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 1950 年 5 月 7 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 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议将城墙建设成“全世界独 一无二”的“环

    15、城立体公园”。 3相关知识 北京古城墙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 七个世纪之久,如今,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 24 公里,墙基宽 24 米,墙高 8 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北京的老城墙至明永乐年间开始,屡经修缮,历经沧桑。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 现存唯一的一段明北京内城城墙,连同明北京城东南城角楼,构成明清城墙遗址比较集中的 地带。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市政府对明城墙进行了全面修葺。已建成北京明城墙遗址公 园,总面积约 15.5 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 3.3 公顷。 必备知

    16、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知识 (1)狭隘 (i):宽度小;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 (2)嘈 杂(co):(声音)杂乱,喧闹。 (3)甃 (zh u):用砖砌(井、池子等)。 (4)昭 告(zho):明白地告知。 (5)嵯峨 (cu ):山势高峻。 (6)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知道事物的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和 认识不全面。 (8)见树不见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或比喻目光短浅。 二、名言警句保护古建筑名言辑录 (1)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

    17、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 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 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梁思成 (2)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 的见证。威尼斯宪章 (3)这些建筑绝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们曾属于我们的祖先,还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它们 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处置的对象,我们只不过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 威廉 莫里斯 (4)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 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梁思成 一、 梁思成: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

    18、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 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 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 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 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 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 共测

    19、绘了 2 738 座古建筑! 那是什么年代?战乱! 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 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 。在这时,妻子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 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 年, 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 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样一本著 作,诞生于李庄(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1940 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 造学社迁徙到这里)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

    20、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 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 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他和林徽因一起, 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 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 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而此前,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 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梁思成无法不心 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

    21、一生执念,当 20 世纪 50 年代,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梁 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 1950 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 议一文,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 。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 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 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 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如杨鸿勋所言,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 当时一

    22、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有人云亦云。“我敢于争论,一个人没有主见是不行的。” 然而,轰隆隆的铲车声、一下下沉闷的大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一点点消失, 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苦:“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 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1956 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生很难 再潜心学术研究。”那时伴在梁思成左右的杨鸿勋心里非常清楚:“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 究。”但只有一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几个学生去了趟东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 二次。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为爱妻林徽 因

    23、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一能作的设计。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无论什 么时候,他的人格都没有弯,他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1972 年,梁思成走了。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21 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面向未来 的同时也要回首往昔,这时,人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一 生执念。(摘编自顾学文梁思成:一念执着) 赏析 这篇传记多方面展现了梁思成为世人所铭记的优秀品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中国没有本国建筑史,使他痛心,经过艰苦的努力,编写了中国建筑史 。工作勤奋,

    24、有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克服疾病痛苦,与“亲密伙伴”为伴,居于偏僻落后之地,执着于 所爱的事业。明辨是非,胸襟开阔。“二战”时保护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筑,体现出一 个学者的襟怀与良知。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理念。为保护北京古城,仗义执言,秉笔直 书,大声争论、呼吁。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撰写北京未来规划方案;面对毁掉的古 建筑,他悲痛不堪。 二、 谁人读懂梁思成 实 建 梁思成先生诞辰 110 周年,清华大学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和研讨会,并在校园内揭幕一 尊梁思成铜像。纪念梁思成,不能不让人想到北京城,从这个意义来说,一尊铜像既是对梁 思成的最好纪念,但实际上又远远不够。 2011 年,注定同

    25、建筑择不开牵挂的年份。房地产的喧嚣与调控,二三线城市建设的突飞 猛进,超大城市地带跨区域发展,闪不开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演进,在步入当年林徽因 先生所指的无以寄托对中国灿烂建筑文化追思的这个时间点上,建筑界迎来了梁思成先生诞 辰 110 周年祭。梁思成,这个名字,已经被时代镌刻在了中国建筑、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和 历史文化城市的一砖一瓦一柱一梁之内。 在北京, 你抬手打辆行驶而来的出租车, 你问司机, 知道梁思成吗?十有八九司机会说:啊,是那位特别想保护老北京城可没能成功的建筑大师 吗?此情戚戚! 1952 年的“梁陈方案”,体现他们所具备的热爱城市、了解城市的感情,以及准确把握 北京城市经济

    26、、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专业素质。尽管,在当时的特定社会状态下,他们没有 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只是到了近年,北京在城市交通、空间形象、文物保护等方面所显现 出来的种种现实问题,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当年梁思成先生所提建议的历史意义。 北京的古都格局如今已现零落。看看,重建的永定门城楼、前门的大街和牌楼,以及即 将易位建设的地安门等等,一处处地道的、被当成了“恢复古都风貌”“保存城市记忆”的 表白道具。这样一些只言片语式的仿古建筑,之于“文物环境”的空间形象又有多大、多真 实的意义呢?事实上, 比那些如同吉光片羽般的北总布胡同 24 号院或者清华园新林院 8 号等 的存废更为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在城市建设

    27、和文化保护上我们所应有的理智与清醒,就像梁 思成当年之所以尽力研究中国古建筑,就是为了尊重历史,从而找寻出一条史脉相传的中国 建筑与城市建设的现代之路。 在梁先生诞辰 110 周年之时,与梁思成先生靠近的与不靠近的、沾亲带故的或者背道而 驰的,都在回顾着梁先生。人们为怀念、为未来、为现在的种种、甚至为自己而纪念着。虔 诚的或不太虔诚的,功利的或者不功利的,都似乎成了一种庄重的学术化仪式。 如果把梁思成先生当作一个神祇而放上圣坛,把“梁先生”树立成一个专有名词,并在 其前的道场和香案上不断添续膏火,总有将纪念碑定制成垫脚石之嫌,而那样的虔诚与感念 似乎也很有些变味,也有悖于梁先生的谦逊和正直的人

    28、品。真的纪念,实在不如做些踏实而 默默然的学术修行更能慰藉先生。 梁先生不应是神,在他的学术思想中绝没有这种僵化的定式和偶像。他的教育思想有着 极强的激情鞭策青年学生不断创新的激情。他在创办清华建筑系的过程中,能够延揽各 方贤达, 发现和褒掖真有才学的学者, 并且完全不存出身和门派的观念。 即便在“文革”中, 梁思成先生也始终善意配合当时的监督者的检查工作。 历史是有记忆的。只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平心静气地做一点哪怕很是粗略地历史文献浏 览。如果,我们依旧将梁先生只当作学术的先辈,捡拾起已被丢弃了的谦虚、博学、严谨和 诚信,以科学的原则律己、以人性的精神育人,向后学们传递真诚的信念、端直的价值观

    29、, 教会前辈们对科学精神和诚实的追求,也许,我们就会对梁思成先生给予我们的思想与精神 财富认识得更加准确。也许,那个在旌旗飒飒中渐行渐远的智者,将会以更真实的传承启迪 着我们去建设更新更美更未来的城市。(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纪念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写于梁思成 110 周年诞辰的 2011 年。在当时 房地产风起云涌、城市拆迁大行其道之时,作者独具慧眼,没有人云亦云,也没有为了纪念 而纪念, 而是以冷静的思考、 理性的笔触分析了梁思成的远见卓识, 高度评价了梁思成谦虚、 博学、严谨、诚信的品格,表达了最好的纪念是“做些踏实而默默然的学术修行”的观点, 体现出一种求实求是的精神。 这两篇文章在读

    30、梁思成方面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_ 答案 前文重点写了梁思成对古建筑怀有深挚的感情,在古建筑的研究、保护方面不遗 余力;后文重点分析了梁思成的远见卓识,高度评价了他谦虚、博学、严谨、诚信的品格。 你对梁思成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 答:_ 答案 (示例) 建筑宗师梁思成 你是幸运的,你拥有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师级父亲作为你的老师和领路人,但你并不曾陶 然或湮灭在父亲那辉煌的光晕之中,而是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你的一生都在为你毕生热爱的建筑事业奔波。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你一如既往地坚 守着自己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建筑学史上一个个近乎空白的领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当 之无愧地成

    31、为近现代建筑学的一代宗师。 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一项重要设计几乎都倾注着你的心血,共和国的国徽上印满了你深深 浅浅的指纹,你的辛劳和才华和着水泥,浇注进人民英雄纪念碑。 名誉的光环并不能抹去你心中隐隐的痛,也挡不住古建筑面临的一场浩劫。为保护民族 的瑰宝北京古城墙奔走呼号,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从灵魂深处迸发出一声声渗透着血泪 的呐喊。你仿佛神话中那个移山的愚公,又像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渴望能改变一 下那个疯狂转动的历史车轮。 从来没有一个人为一座城市这样刻骨铭心地坚守,也从来没有一座城市这样因为一个人 的坚守但终究势单力薄而面目全非,如今即使痛心疾首也无处亡羊补牢,失去的就永远失去 了,而这

    32、座城就是北京城,这个人就是你梁思成。“错批一人,多生几亿”,这是说的 马寅初;“错批一人,少了名城”,这是说的你梁思成。 素材点击 梁思成认为:主张拆除城墙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缺乏实际 的计算的;由全面城市计划的观点看来,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树不见林的”。 梁思成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 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北京古城墙,经受了数百年腥风血雨的洗礼,它太厚重 了,厚重的不是那一片片石一块块砖,而是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它曾是北京这座千年帝王 之都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正如有人曾说的,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文明的载体,是时

    33、代 的缩影,是社会的印痕,是历史的轨迹,是文化的代表。没有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就没有了 历史,没有了文化。保住了包括古城墙在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就保住了我们的传统 和个性,保住了我们的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绝不能以毁弃历史文化遗迹,毁弃我们 的传统和个性为代价。 运用角度 精彩片段 当梁思成先生的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中“城墙的确不但不应拆除, 且应保护整理,与护城河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计划,妥善利用,使它成为将来北京市都市计 划中的有利的、仍为现代所重用的一座纪念性的古代工程”这一远见卓识还在耳边回响的时 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他没能挡住北京古城墙的疯狂的坍塌。梁在当年

    34、断言:拆了 北京城墙,50 年后人们一定会后悔。然而,不到 50 年,他的话便被验证。北京城墙的毁灭 将古城墙规模、年代、文化第一的位子留给了西安城墙。 西安还保存着当时遗留下来的极少的几座城墙, 漫步在宽阔的墙顶, 足下踩着长条青砖, 感受着岁月的沧桑。城墙一线铺展向前,脚下就是千年古都的老城区,这座灰色的城市仿佛 被笼罩在一股烟气之中,镐京、咸阳、长安,再到现在的西安,历朝历代累计沉淀在这座古 城里,于是乎西安有了它独特的味道,连带着西安城里的人也有了不同于其他古都的性格。 坐在城墙上听着旁边吹埙人吹奏出悠悠的埙声,看着夕阳慢慢地从城墙边落下去,恍惚之间 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破立结合 课

    35、文借鉴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是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就是先摆 出错误的论点加以驳斥,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正确的论点,予以充分的论证,以达到说服人、 教育人的目的。 在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一文中, 作者在论述“古城墙不应废” 这一观点时,始终将“废”和“留”两种对立的说法并列进行,在否定前者的基础上再进一 步阐述自己的理由。这种破立结合的方法,使论述更为全面,无懈可击。 运用点拨 运用破立结合这一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破”要抓住错误观点的要害。只有抓住要害,才能击中要害。为此,必须在反驳之 前对错误观点作认真的分析。 (2)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

    36、。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要注意确立正确的观点。 这就是“边破边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不能只满足于“破”而忘了“立”。 (3)要以理服人。 反驳不是“吵架”, 不能以“骂”代驳, 不能搞压服; 要以事实为武器, 以正确的道理为武器,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这样才能驳得有力,令人信服。 (4)要有对象感,区别对待。对不同人的不同错误观点,反驳时应采取不同的态度。 即时训练 请运用破立结合的写作手法辩驳“不求索取,只求付出”的观点,不少于 200 字。 答:_ 答案 (示例)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 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 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 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 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 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 这是“抛给”的, 说得冠冕些, 可以称之为“送 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 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拿来主义)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