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2 课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导航 课程标准 1.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及评价。 2.认识社会转型中各派思想的立场,并分析先秦思想对中国人的人格、个 性形成的影响。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1)地位: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2)思想 政治思想 核心是“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性善说 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义利观 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
2、义 (3)影响 孟子的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唐代以后, 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 孟子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判断正误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实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 提示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而非实 指。 (2)诸子都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 提示 此说法绝对化,不是“百家”中的所有学者都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如孔子就代表 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3)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的“仁”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的发展。 ( ) 提示 孔子的“仁
3、”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爱人”;孟子从 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 领,即“仁政”。孔子的“仁”属于伦理思想,孟子的“仁政”学说属于政治思想。 问题思考 材料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故曰:仁 者无敌。”孟子 梁惠王上 思考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主张?体现了先秦儒学的哪一重要思想? 提示 仁政的主张。反映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2荀子 (1)地位: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2)思想 哲学思想 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提出“天行有常” 和“
4、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性恶论 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思想 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3)影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问题思考 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况荀子 天论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况荀子 大略 思考 据材料归纳荀子的思想有哪些?反映了荀子思想的什么特点? 提示 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特点:荀子思想中综合吸取了 道、法两家的合理成分,改造和加工了儒学,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 深化理解 春秋战国
5、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对比 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新兴地主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 主张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政 仁义和王道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地位 至圣 亚圣 集大成者 二、墨子与墨家 1地位:墨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2主要学说 (1)主张“兼爱”,也称“仁”,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2)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 用”“节葬”。 3地位:代表了下层劳动
6、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 战国以后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问题思考 材料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介绍诸子百家学派时,批判其中一家宣 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 思考 请推测其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并说明理由。 提示 墨子的“兼爱”。墨子的“兼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三、庄子与道家 1地位: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2主要学说 (1)哲学观:提出“齐物”的观点,认为事物无本质区别。 (2)天命观: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3)个人修养论:“逍遥”的人生态度,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7、 问题思考 思考 试归纳在人生态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先秦道家与儒家相对应的观点。 提示 (1)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主张避世, 强调“超脱”。 (2)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庄子主张“顺自然”; 荀子主张“制 天命”,人定胜天。 四、韩非与法家 1地位: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成为秦治国的指导思想。 2主张 (1)政治观: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历史观: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3影响 (1)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2)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
8、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深化理解 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 主张“无为而治”。 (2)人性论: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 (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 世,强调“超脱”。 五、孙膑与兵家 孙膑,其思想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并广泛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是战国时期 兵家的代表人物。 六、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9、。 2道家学说构成了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归纳总结 诸子百家的主要治国理念 崇“人治”, 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强调道德感化, 带有民本思想色彩。 即所谓的“王道”。 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即所谓的“霸道”。 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 恢复和发展生产。 1社会大变动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材料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王官之学 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 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
10、盛局面。中华文明史 注:王官之学是指周代贵族等级制社会中的主流学术文化。 应用 材料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 争鸣的局面? 提示 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 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 2百家争鸣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 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 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应用 据材料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提示 先秦
11、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百家争鸣的时空分布 解读 时间上看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时期,活跃于战国时期,终止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从 空间上看,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分布于齐鲁一带与中原地区。 针对练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齐地阴阳、道家、儒学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 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这反映了( ) A学术思想的地域性 B儒学正统地位衰落 C北方文学发展缓慢 D秦国学术水平落后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域主导的学术思想不同,故 A 项正确;汉
12、武帝时期儒学 思想成为正统,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北方学术思想发达,但不能说明文学发展缓慢,故 C 项错误;秦国学习三晋文化,且材料未展示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程度,故 D 项错误。 1传统文化论坛上有两个醒目的网贴(下图),其寓意宣扬的传统文化应是以下哪一学派的主 张( )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 答案 D 解析 图片隐含人性向善、 人与人之间要讲礼仪的观念, 这与儒家“人性本善”“以礼治国” 的主张一致。 2(2018 徐州高二期末)“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相,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 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 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 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 ”
13、这一评价是针对(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思索宇宙的真相”“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 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及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 原,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应是道家的观点,故 C 项正确。 3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 ,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 张( ) 图一 图二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答案 B 解析 图一体现了“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的言论,属于儒家;图二体现了“清静无 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4(201
14、8 包头高二期中检测)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 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列和他的观点主旨一致的 是( ) A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答案 A 解析 分析各选项可知,A 项为法家思想,B 项为墨家思想,C 项为儒家思想,D 项为道家 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以“守株待兔”的故事来讽刺宋人的保守和守旧,他强调国 家的政策和措施应与时俱进,主张变法革新,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可排除。 5(2018 南昌十九中高二联考)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
15、孰非?” 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答案 B 解析 材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 而殊途”反映了诸子百家虽主张各异但也有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产生于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现实是各家思想形成的基础,因此选 B 项。A、C、D 三项 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18 阜阳三中高二检测)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C墨家学说构成了我国 2 000 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D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答案 C 解析 道家学说构成了我国 2 000 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故 C 项错误, 符合题意。 A、 B、 D 三项都符合所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