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41904       资源大小:124.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1、单元检测单元检测(二二)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 井田制瓦解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新兴地主开始掌握政权 百家争鸣 争霸战争频繁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军 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 2.诗经记载:周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 无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 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 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 D.诸侯国拒绝纳贡 答案 B 解析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诸侯与王室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力量超 过了周王。因此选 B。

    2、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 A.出现的根本原因 B.代表的阶级利益 C.产生的社会影响 D.改革的具体措施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本质”。战国时期的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而春秋时期的改革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 果是( )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承认了土地私有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促进了封 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当时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国家的收入,但客观效果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 了井田制的瓦解,同时也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故选 A

    3、 项。 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所示位置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商鞅变法 B.焚书坑儒 C.迁都洛邑 D.陈桥兵变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 地图显示了韩、 赵、 魏三个国家, 可以推测反映的是战国时期, 故 A 项正确。 6.孙膑兵法说: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商君书也说: “国之所以兴 者,农战也。 ”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 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社会根源”,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大变革、

    4、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战国时期历史的主 线。 7.商鞅变法中推行下图所示标准器具的主要目的是( ) 商鞅铜方升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统一局面 D.为灭六国做好准备 答案 B 解析 此器具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产物,从变法的措施可知,其主要目的 是加强中央集权,选 B。 8.男孩儿边金阳 9 岁时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 秦国,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 ”商 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 )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 答案 D 解析 商鞅变法禁止

    5、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属于社会习俗改革,选 D。 9.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 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中“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可知,商鞅变法严禁 私自移动田界,这就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 选 D。 10.商君书 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 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 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 ) 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 C.关

    6、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 答案 C 解析 主张立法为民与材料强调“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的主旨不符, 故 A 项不正确; 有法可依是对材料断章取义的理解, 故 B 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国 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重者”得出 C 项正确;根据材 料中“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得出商鞅主张轻罪重罚,故 D 项错误。 11.(公元前 338 年)孝公死,惠文王代后人说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 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人”在当时代表了( ) A.没落贵族 B.有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7、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看出,此“人”说话的目的是挑拨商鞅和秦惠文王之间的关系, 反对商鞅变法。此“人”肯定属于奴隶主贵族。答案为 A 项。 12.有史学家高度评价商鞅“官僚化的革新政策”, 认为它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 于中央,堪称世界政治制度的“一项创举” 。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商鞅变法 ( ) A.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 B.巩固了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 C.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D.改变了秦国国内的阶级结构 答案 A 解析 建立县制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 从而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所以选 A 项;商鞅变法并未起到巩固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的作用,B 项不符合题 意;材料不涉及

    8、土地私有制问题,排除 C 项;材料不涉及阶级结构的信息,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13.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 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 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 “免而耻” 。 虽然 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 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

    9、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 效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 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与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 地位。 (2)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 成,容易导致暴政。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 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等信息判断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得出 结论。第(2)问,根据材料二“免而耻”“恐

    10、惧和贪欲”“严刑峻法”可推断出好 战嗜杀要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 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 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 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 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

    1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 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综合材料一、 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 答案 (1)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 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2)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彻底;符合秦 国国情(文化传统)。 影响: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解析 第(1)问,回答商鞅变法打击旧贵族利益的创新措施。第(2)问的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二“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 去世而失败”“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 一致的”概括;第二小问从秦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的角度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