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振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 下列方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 B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 C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 2 (3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3 (3 分)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
2、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4 (3 分)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b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小水滴,a 处较浓 B它是小水滴,b 处较浓 C它是水蒸气,a 处较浓 D它是水蒸气,b 处较浓 5 (3 分)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 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 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第 2 页(共 24 页) 800) ( ) A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B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C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D浸入开水中 6 (3 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
3、物质温度 T 随加热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 210 C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 BC 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7 (3 分)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下列关于她们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8 (3 分)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第 3 页(共 24 页)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9 (3 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
4、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焊时产生的“弧光” B医用“B 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10 (3 分)一位同学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游动,对此现象下列论述中正 确的是( ) A人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人看见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看见的水中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人看见的水中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1 (3 分)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5km/s C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12 (3 分)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
5、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 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第 4 页(共 24 页) ( ) A远离透镜和靠近透镜都可以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3 (3 分)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验证后自 动开锁即可使用,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14 (3 分)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
6、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15 (3 分)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 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你认为下列哪组物体是相对静止的( ) A受油机和大地 第 5 页(共 24 页) B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树木 16 (3 分)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17(3 分) 人们常说 “铁比木头
7、重” , 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 与木块相比铁块具有更大的 ( )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18 (3 分)一个瓶子能盛 1kg 的水,可用该瓶子盛 1kg 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 水银水 植物油酒精汽油) (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9 (3 分)对密度定义式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0 分)分) 20 (2 分)如图所示,一物体 AB 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
8、镜中所成的像。 21 (2 分)如图,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22 (6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 6 页(共 24 页)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 距 f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 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如图丙) ,则人眼按图 。 (选填“A” 、 “B”或“C” )的方式可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
9、,发现光屏上的像 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 (选填“近视”或“远视” ) 2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1 B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2 C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m D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第 7 页(共 24 页)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 。 (填字母 序号) (2)小华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了实验,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 的位置如图 1,矿石的质量 m g。 (3)小华在实
10、验中测矿石体积时,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如图 2 所 示,矿石的密度 g/cm3。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0 分)分) 24一列长为 300m 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 2100m 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60s。 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25一个质量是 50 克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是 150 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 130 克, 求: (1)容器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第 8 页(共 24 页) 2019-2020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二校联考九年级(下)月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二校联考
11、九年级(下)月 考物理试卷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9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57 分)分) 1 (3 分)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振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 下列方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 B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 C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分析四个选择项中减弱噪声的办法,然后与题目中的要求对应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 解: A、 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是从噪声的产
12、生防治噪声, 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不符合题意; B、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也听不到电视的声音了,与实际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 行分析解答。 2 (3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分析】 (1)减
13、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3)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具有能量; 第 9 页(共 24 页) (4)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A、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说法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说法错误; 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说法正确;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音调越高,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 (3 分)下列各种常见
14、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据此分析。 【解答】解: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4 (3 分)如图所
15、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b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小水滴,a 处较浓 B它是小水滴,b 处较浓 C它是水蒸气,a 处较浓 D它是水蒸气,b 处较浓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解答】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第 10 页(共 24 页) 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发生液化现象, “白 气”较淡,所以 a 处较浓。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掌握物态变化的本质以
16、及液化的条件是解题的 关键。 5 (3 分)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 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 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 ( ) A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B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C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D浸入开水中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考虑到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若直接把试管放 在酒精灯火焰上,会导致碘的熔化和沸腾,升华实验无法进行。 【解答】解: AB、 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 速度太慢, 效果不明显, 故 AB 不符合题意; CD、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
17、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 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可 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 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碘升华实验方案的优化,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原理科学, 还要保证实验易操作,现象明显。 6 (3 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 T 随加热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 11 页(共 24 页)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 210 C乙物质在 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 BC 段温度
18、不变,不吸热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映在 熔化图象上: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 而非晶体的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 态的;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 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 A 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甲是非晶体,没有熔点,故 B 错误; 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 BC 段时
19、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故 C 正确; D、乙物质在 BC 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识图的关键是找出图象中的水 平线段,凡有水平线段的,说明该物质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对应的是 熔点。 7 (3 分)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下列关于她们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 第 12 页(共 2
20、4 页) 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 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B 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C 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的热点。 8 (3 分)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
21、成原因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 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 第 13 页(共 24 页) 线传播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B 项。 故选:B。 【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 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9 (3 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
22、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焊时产生的“弧光” B医用“B 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分析】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 吸收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特点: (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 (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 (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 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然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光。 紫外线特点: (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 (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 (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机 【解答】解:A、电焊时产生的“弧光”
23、 ,属于可见光; 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 超就说明这一点; 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 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总和应用能力。 10 (3 分)一位同学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游动,对此现象下列论述中正 确的是( ) A人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第 14 页(共 24 页) B人看见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看见的水中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人看见的水中鱼是光的折射形
24、成的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 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为虚像。 【解答】解: (1)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 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 AB 错误,D 正确; (2)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而水中树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因此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像为虚像,故 C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巧妙地利用:1、水中的倒影,2、看水中的物体:鱼,考查了光的反射与 光的折射,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好题。 11 (3 分)下
25、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5km/s C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分析】 (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5km/s; (3)凸透镜成像时,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4)镜面反射时,光线集中反射向一定的方向,漫反射时,光线可以射向各个方向。 【解答】解:A、人们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故 A 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5km/s,故 B 正确; C、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而成
26、的虚像则是正立的,故 C 错误; 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 这样人们才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影像, 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光学相关的多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光学基础知识, 应熟练掌握。 第 15 页(共 24 页) 12 (3 分)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 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 A远离透镜和靠近透镜都可以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根据对光有发散作用分析即可。 【解答】解:凸透镜相当于人眼
27、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 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 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移动。 故选:C。 【点评】本题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 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后,像会后移到视网膜上。 13 (3 分)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验证后自 动开锁即可使用,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
28、,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分析】 (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3)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 第 16 页(共 24 页) 光线向各个方向的是漫反射。 【解答】解: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 A 正确,B 错误;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 C 错误; D、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是漫反射,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不反射光,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光源的概念等
29、,有一定综合性,但 难度不大。 14 (3 分)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分析】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由 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 值决定的。 【解答】解:A、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但 A 中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 A 错误; 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大。但 B 中缺少相同时间这 个条件,故 B 错误; C、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小。但 C 中缺少相
30、同时间这 个条件,故 C 错误; D、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越快表示速度越大,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探究 时需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15 (3 分)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 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你认为下列哪组物体是相对静止的( ) 第 17 页(共 24 页) A受油机和大地 B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树木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个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
31、即参 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 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受油机仍然飞行,因此受油机和大地之间是运动的,故该 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也在飞行,因此受油机和大地之间是运动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 意; 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加油机和受油机保 持相对静止,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也保持相对静止,故该选项符合题 意;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树木之间是运动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
32、点的理解和 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6 (3 分)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和密度的定义,理解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解答】解:纯净水喝掉一半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少,所以质量减小了,体积也 减小了,但是这种物质没变,所以密度没改变。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第 18 页(共 24 页) 17(3 分) 人们常说 “铁比木头重” , 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 与木块相比铁块
33、具有更大的 ( )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分析】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大。 【解答】解: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与木块相比铁的密度大。 故选:D。 【点评】本题所考是密度概念的理解,要知道质量,体积的比较由两个因素所决定。而 密度所指的是单位体积所含的物质。 18 (3 分)一个瓶子能盛 1kg 的水,可用该瓶子盛 1kg 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 水银水 植物油酒精汽油) (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分析】根据公式 V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小的体积大。瓶子的容积是 一定的,所以能够容纳 1kg 水的瓶子,
34、不能容纳 1kg 密度比它小的物质。 【解答】解:由 可得,V,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小的体积大, 所以能够容纳 1kg 水的瓶子,不能容纳 1kg 密度比它小的物质。 因为 水银水植物油酒精汽油,所以能够容纳 1kg 水的瓶子,不能容纳 1kg 密度 比水小的 A、B、C 选项中的物质; 而 D 选项中的水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能容纳 1kg 水的瓶子,能容纳 1kg 密度比水 大的水银,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同一个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都等于瓶子的容积,这是本题的关键。 19 (3 分)对密度定义式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5、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 变而改变。 【解答】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 第 19 页(共 24 页) 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 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 A、B、C 都是错误的。而选项 D 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 故选:D。 【点评】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 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
36、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0 分)分) 20 (2 分)如图所示,一物体 AB 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分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 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作出两个端点 A、B 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 AB 在平面 镜中的像。 【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 AB 的端点 A、B 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 A、B, 连接 A、B点即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37、【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 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1 (2 分)如图,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 第 20 页(共 24 页) 图。 【解答】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 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分别作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 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
38、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 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2 (6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 距 f 10.0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 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4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如图丙) ,则人眼按图 B 。 (选 填“A” 、 “B”或“C” )的方式可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
39、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 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远视 眼镜。 (选填“近视”或“远视” ) 【分析】 (1)根据焦距的概念,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2)当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 第 21 页(共 24 页) f;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我们应透过凸透镜去观察这个像; (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的会聚点推迟延后,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根 据凹透镜的作用和物远像近小的特点可判断应进行的操作。 【解答】解: (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
40、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 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 f20.0cm10.0cm10.0cm; (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 10cm 处,u15cm,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 当 u30cm 时,即凸透镜移动至 40cm 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 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 B 处观察; (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 向透镜移动适当
41、距离,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眼镜使像距变小,是使光 线汇聚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故答案为: (1)10.0; (2)放大;40; (3)B; (4)远视。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包括焦点的测量、成像规律的总结与 应用,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等,综合性较强。 2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1 B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2 C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m D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第 22 页(共 24 页)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
42、,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 CABD 。 (填 字母序号) (2)小华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了实验,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 的位置如图 1,矿石的质量 m 62.4 g。 (3)小华在实验中测矿石体积时,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如图 2 所 示,矿石的密度 3.12 g/cm3。 【分析】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密度的一般步骤: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回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把矿石用线拴好,把矿石浸没在水中,记下水和矿石的总体积。 整理器材。 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2)矿
43、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矿石的体积等于矿石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 知道矿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解答】解: (1)经分析,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步骤: C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m;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1; B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V2; D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 (2)矿石的质量:m50g+10g+2.4g62.4g, (3)矿石的体积:V60ml40ml20ml20cm3, 矿石密度:3.12g/cm3。 故答案为: (1)CABD; (2)62.4; (3)20;3.12。 【点评】
44、对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时,对于步骤排序的题目,只要掌握正确步骤, 无论步骤的繁与简,适当的取舍得到正确答案。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0 分)分) 24一列长为 300m 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 2100m 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60s。 第 23 页(共 24 页) 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分析】 (1)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等于大桥长加上火车长,知道行驶时间,利 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的运行速度; (2)火车全部在大桥内运行的路程等于大桥长与火车长的差,求出了火车速度,再根据 速度公式就会求出火车全部在大桥内运行
45、的时间。 【解答】解: (1)火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s1L大桥+L车2100m+300m2400m, 火车的速度: v40m/s;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行驶的路程: s2L大桥L车2100m300m1800m, 由 v可得,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t245s。 答: (1)火车的速度为 40m/s;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为 45s。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要分清火车完全在大桥内运 行的路程和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不同的,火车完全在大桥上时行驶的路程大桥 长火车长,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大桥长+火车长。 25一个质量是 50 克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是
46、150 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 130 克, 求: (1)容器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分析】(1) 根据质量是 50g 的容器和装满水后质量是 150g 这 2 个条件可求出水的质量, 再根据水的密度可求出水的体积也就是容器的容积。 (2)根据质量是 50g 的容器和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 130g 可求出液体的质量是 130g 50g80g,再根据容器的容积也就是此液体的体积便可求出此液体的密度。 第 24 页(共 24 页) 【解答】解: (1)m水150g50g100g,水1.0g/cm3, V水100cm3, V水V容器100cm3; (2)m液130g50g80g,V水V容器V液100cm3, 液0.8g/cm3。 答: (1)容器的容积是 100cm3;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0.8g/cm3。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密度的基本公式,及其变形式解答有关密度的计算以及密度 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