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 不给分不给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煤的综合利用中,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C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D由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B空气中的氮
2、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很少,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厂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硒、锌、镉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鸡蛋、玉米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C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方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不可进行热修补 D塑料桶、涤纶衣服面料、纯棉毛巾、有机玻璃标牌都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 ) A稀释浓硫酸 B检验 CO2是否集满 C倾倒液体 D加入粉末 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污水都可直接排放 B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7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主要化学成分 用途 A 石灰浆 CaO 可改良酸性土壤 B 沼气 CH4 可作燃料 C 大理石 CaCO3 可作建筑材料 D 75%的乙醇溶液 C2H5OH 可作医用消毒剂 AA BB CC DD 8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主要成
4、分。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16 B1 个乙酸分子是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 C30g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6g D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 CO、CO2分别通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均变红 B木炭与 CuO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事实,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 CCO 和 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D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甲烷 碳酸钾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铝 类别 无
5、机物 钾盐 化合物 碱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B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 C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乳浊液 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解于洗涤剂中 12如图是元素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 n7 CX 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X 与 Ca 形成的化合物为 Ca2X 1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4HC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B (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C从外
6、观即可把 NH4Cl 与 KCl 区别开 D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1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属能够导电 金属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FeCl2溶液和 FeSO4溶液均显浅绿色 溶液中含有 Fe2+ D 硫酸铜晶体不能导电 硫酸铜中没有离子 AA BB CC DD 15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铜丝浸入 AgNO3溶液中 B向 Mg(NO3)2溶液中滴加 NaCl 溶液 C向 Ba(OH)2溶液中通入 CO2 D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 NH4NO3固体 16某同学在探究 X、
7、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把 X 和 Y 分别 放入稀硫酸中,X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 表面无明显现象;将 Y 放入 Z 的硝酸盐溶液 中,Y 表面有 Z 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ZYX BXZY CXYZ DYZX 17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铜比纯铜耐腐蚀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D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1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单质和氢氧根离子 B性质:与氢氧化钡相似,能与硫酸钾溶液反应 C用途:与硫酸铜等配制
8、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D制备:通过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得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aO Ca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B KCl 固体 MnO2粉末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铁粉 碳粉 加入足量稀 H2SO4,过滤、洗涤、干燥 D NaOH 溶液 Ca(OH)2 加入适量 K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制备 CaCO3:向 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过滤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
9、质量 C鉴别 NaOH、NaCl、CuSO4和稀 HCl 四种溶液,不需添加其他试剂就可完成 D 分离 NaCl 和 MgCl2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溶解, 再加入适量的 NaOH 溶液, 过滤, 向滤渣滴加适量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小题,共 31 分)分) 21 (4 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在氧气、 氯化钠、 氯化锌、 二氧化硫、 小苏打等物质中, 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 ; 可用于制取氢氧化钠、盐酸的是 。 (2)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 ,性质 。 22 (8 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生铁和纯铁
10、,硬度较大的是 。 (2)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稳定,原因是 。 (3)把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工业上常用“铝热反应”来焊接钢轨,其原理是将 Fe3O4和 Al 粉按比例混合,高 温下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向 Cu(NO3)2、Na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6) 为研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 某同学做了有关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编号 加入铁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的体积/mL 生成铜的质量/g 1 1.12 10.0 1.2
11、8 2 m 10.0 2.56 3 3.36 10.0 3.84 4 4.48 10.0 4.98 5 5.60 10.0 n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m、n 的数值分别是:m ;n 。 23 (4 分)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2)40时,将 50g KCl 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 (3) 60时, 10g NaCl 和 80g KNO3完全溶解于 100g 水, 冷却到 30后, ( “有” 或“没有” )NaCl 析出,有 g KNO3结晶析出。 24 (7 分)金
12、属钴(Co)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一些钴的化合物的颜色、状态及溶解 性如下: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NO3)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 性 难溶于水的灰 绿色固体 难溶于水的粉 红色固体 易溶于水形成 粉红色 溶液 易溶于水形成 粉红色 溶液 难溶于水的粉 红色固体 请回答: (1)CoCl2读作 ;硫酸钴的化学式为 。 (2)CoO 与 Fe2O3的性质相似,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o(NO3)2可用作颜料、催化剂等。 Co(NO3)2的组成里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预测 Co(NO3)2溶液能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依据是 ,
13、预测可观 察到的现象是 。 25 (8 分)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 MgCO3,含少量 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图如图: (1)FeCO3的名称是 。 (2)MgCO3与稀 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实验室里完成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玻璃棒外,还有 。 (4)滤液里,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5)通过加入氨水使溶液的 pH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 ,将杂质离 子沉淀除去。 (6)操作包括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7)若直接煅烧 100t 含碳酸镁 84%的
14、菱镁矿,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镁的质量为 t。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小题,共 29 分)分) 26 (4 分)为证明 CO2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1) 将滴管中的 NaOH 溶液加入到盛满 CO2的平底烧瓶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原因是 。 (2)小明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完全证明 CO2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 是 。 (3)为进一步证明 CO2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还需在小张同学实验基础上进 行实验,该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 。 27 (8 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15、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操作过 程是: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先把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面下 ,再把集气瓶移 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如用 F 装置来干燥氢气,装置中 应加入的试剂是 (写物质名称) ;如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F 装置中 应加入的试剂是 。 (4)检查 B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 ,再向仪器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 置,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28 (4 分)请参与以下实验分析。 (1) 图 1 实验中, 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实
16、验过程中的 pH 值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 在如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微观 图。 29 (7 分)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配制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把质量为 55.1g 的烧杯作为称量容器,将盛有氢氧 化钠固体的烧杯放在左盘。 请在下表所列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 : 砝码/g 100 50 20 20 10 5 打“”表 示选用 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是 (填字母) 。 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俯
17、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 92mL,则所取 液体的实际体积 92mL(填“”或“”或“” ) 。 如用蒸馏水润湿了的 pH 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 pH 值, 测得的结果会 (填 “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 。 (2)把 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配制为 250g 质量分数为 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水的质 量为 g。 30 (6 分)实验室有一包 K2CO3固体粉末,其中混有少量 KCl、Ca(OH)2,也可能混有 少量 MgSO4,为确定固体粉末中是否混有少量 MgSO4,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取少量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静置,过滤。该过程中一定发 生
18、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确定固体粉末中是否混有少量 MgSO4。 可选试剂:稀 HCl、BaCl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NaOH 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步骤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 足量蒸馏水,搅拌,静置,过滤。 步骤 2: 步骤 3: 2020 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其
19、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 不给分不给分 1 (2 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煤的综合利用中,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C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D由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铁钉生锈;煤的综合利用中,把煤隔绝空气 加强热;由乙烯聚合成聚乙烯,它们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 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 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铁钉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煤的综合利用中,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
20、焦油和焦炉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C、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由乙烯聚合成聚乙烯,聚乙烯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 (2 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B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很少,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分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
21、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氧气大约 占空气体积的 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 B、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都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 D、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错误,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 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很少,没有任何使用价值错误,因为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 种
22、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 因为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 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 (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厂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分析】A分析充分燃烧的条件; B镁条燃烧的现象; C分析燃烧的要素
23、; D分析石油的用途。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将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以加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可以使煤更加充分的燃烧,减少煤的浪费,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故 A 正确;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故 B 错误; C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助燃剂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可燃物才能燃烧,故 C 错误; D石油是一种混合物,是一种化工原料,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的较为简单,是综合分析类的题目,考查的基础较为全面,可以用作 复习使用。 4 (2 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硒、锌、镉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鸡蛋、玉米都是富含蛋
24、白质的食品 C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方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不可进行热修补 D塑料桶、涤纶衣服面料、纯棉毛巾、有机玻璃标牌都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 【分析】A、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C、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具有链状结构,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可以反复进行;热固 性具有网状结构,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D、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A、硒、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镉属于有害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鸡蛋中富含蛋
25、白质,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说法错误。 C、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方法封口;电木具有热固性,一经加 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电木插座破裂后不可进行热修补,故选项说法正确。 D、塑料桶、涤纶衣服面料、有机玻璃标牌都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纯棉毛巾属于天 然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材料的特征、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微量元素的种类 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检验 CO2是否集满 C倾倒液体 D加入粉末 【分析】 A、 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酸入水, 沿器壁, 慢慢倒,
26、 不断搅) 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 “一斜、二送、三直立”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标签没有 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D、 取用粉末
27、状药品, 试管横放, 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 (2 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污水都可直接排放 B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分析】A、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海水淡化能得到淡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28、,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工业污水不 能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海水淡化能得到淡水,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目前人类面临的淡水资源短缺将有 望得到缓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C、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 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说明水是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 使硬水变为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组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水体污染的原因等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7 (2 分)下
29、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主要化学成分 用途 A 石灰浆 CaO 可改良酸性土壤 B 沼气 CH4 可作燃料 C 大理石 CaCO3 可作建筑材料 D 75%的乙醇溶液 C2H5OH 可作医用消毒剂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石灰浆、沼气、大理石、75%的乙醇溶液的主要成分、用途,进行分析判 断。 【解答】解:A、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 Ca(OH)2,故选项符合 题意。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选项不符合题 意。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CaCO3,可作
30、建筑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 意。 D、75%的乙醇溶液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 C2H5OH,可作医用消毒剂,故选项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化学式、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8 (2 分)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16 B1 个乙酸分子是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 C30g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6g D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分析】根据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乙酸中,碳
31、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 : (14) : (16 2)6:1:8,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1 个乙酸分子是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30g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选项错误,不符合 题意; D、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不符合题 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 (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 CO、CO2分别通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均变红 B木炭与 CuO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事实,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 CCO 和
32、 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D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分析】根据碳的单质和氧化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将 CO2通入石蕊溶液,石蕊溶 液均变红;一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 A 说法不正确; B、木炭与 CuO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事实,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不是可燃性,故 B 说 法不正确; C、CO 和 CO2都是无色、无味气体,一氧化碳有毒,故 C 说法不正确; D、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例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等,故 D 说 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碳的基础知识,
33、 难度不大, 根据碳的单质和氧化物的结构、 性质和用途等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0 (2 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甲烷 碳酸钾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铝 类别 无机物 钾盐 化合物 碱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含钾离子的盐属于碳酸盐,进行分析判断。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D、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A、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钾是含钾离子的盐,属于钾盐,
34、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五氧化二磷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的特征、有机物的特征等, 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2 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B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 C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乳浊液 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解于洗涤剂中 【分析】A根据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
35、析; C根据面粉是难溶性固体来分析; D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有的溶质是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如氯化钠溶于水时,是以钠离子 与氯离子存在于溶剂中;有的溶质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如蔗糖溶于水时,是以 蔗糖分子存在于溶剂中,选项说法错误; B碘能溶于酒精中,所以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选项说法正 确; C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悬浊液,选项 说法错误; 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溶液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12 (2 分)如图是元
36、素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 n7 CX 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X 与 Ca 形成的化合物为 Ca2X 【分析】A、根据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分析; 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 C、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的原子(即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到电子变成相应的阴离子,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A、由于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则 X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故 A 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 n17287,故说法正
37、确; C、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多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 C 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X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因此 X 元素与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aX2,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时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 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13 (2 分)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4HC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B (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C从外观即可把 NH4Cl 与 KCl 区别开 D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
38、、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颜色来分析; D根据农药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解:ANH4HCO3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化肥的肥效降低,所以 NH4HC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选项说法正确; B (NH4)2SO4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错误; CNH4Cl 与 KCl 都是白色固体,所以无法从外观即可把 NH4Cl 与 KCl 区别开,选项说 法错误; D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化肥的分类方法、
39、鉴别方法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2 分)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属能够导电 金属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FeCl2溶液和 FeSO4溶液均显浅绿色 溶液中含有 Fe2+ D 硫酸铜晶体不能导电 硫酸铜中没有离子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金属导电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以及不能导电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A金属的原子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金属能导电,选 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
40、成的,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石 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选项说法正确; C FeCl2溶液和 FeSO4溶液均显浅绿色, 是因为两种溶液中均含有 Fe2+, 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铜晶体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但是两种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硫酸 铜晶体不能导电,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解题时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其性质,难度不 大。 15 (2 分)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铜丝浸入 AgNO3溶液中 B向 Mg(NO3)2溶液中滴加 NaCl 溶液 C向 Ba(OH)2溶液中通入 CO2 D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 NH4NO3固
41、体 【分析】根据反应后没有沉淀、气体等生成,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则反应发生时现象 不明显,据此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丝浸入 AgNO3溶液中,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会观察到铜丝表面覆 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向 Mg(NO3)2溶液中滴加 NaCl 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 生复分解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 向 Ba (OH)2溶液中通入 CO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 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D、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 NH4NO3固
42、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有明显现象, 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无明显现象的条件(反应后没有沉淀、气体等生成,没有 明显的热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2 分)某同学在探究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 表面无明显现象;将 Y 放入 Z 的硝酸 盐溶液中,Y 表面有 Z 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ZYX BXZY CXYZ DYZX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 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43、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 表 面无现象,说明 X 在氢前,Y 在氢后;把 Y 放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Y 表面有 Z 析 出,说明了 Y 排在 Z 的前边,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所以 C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 义进行。 17 (2 分)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铜比纯铜耐腐蚀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D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分析】A根据合
44、金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存在形式来分析。 【解答】解:A一般,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所以黄铜比纯铜耐 腐蚀,选项说法正确; B常温下大部分金属是固体,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选项说法错误; C银的价格高,密度大,不能用银制导线,选项说法错误; D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铁的单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与用途等,难度不大。 18 (2 分)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单质和氢氧根离子 B性质:与氢氧化钡相似,能与硫酸钾溶液反应 C
45、用途: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D制备:通过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得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含钠单质,故选项说法错 误。 B、与氢氧化钡相似,但不能与硫酸钾溶液反应,因为与硫酸钾溶液混合没有沉淀、气体 或水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 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等配 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 氢氧化钙溶
46、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可通过氢氧化钙溶液与 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aO Ca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B KCl 固体 MnO2粉末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铁粉 碳粉 加入足量稀 H2SO4,过滤、洗涤、干燥 D NaOH 溶液 Ca(OH)2 加入适量 K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
47、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 ,是 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 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 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KCl 易溶于水, MnO2难溶于水, 可采取加水溶解、 过滤、 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粉能与足量稀 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碳粉不能与足量稀 H2SO4反 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
48、错误。 D、Ca(OH)2能与适量 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 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 键。 20 (2 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制备 CaCO3:向 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过滤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C鉴别 NaOH、NaCl、CuSO4和稀 HCl 四种溶液,不需添加其他试剂就可完成 D 分离 NaCl 和 MgCl2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溶解, 再加入适量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