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1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正确 认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以及国家 为此采取的措施, 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和光 荣义务。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 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 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
2、重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和 措施。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法:情境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上网查找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事例材料,制作适合本课 实际需要的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围绕课题,做好预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教师: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 华。我国各族人民都是中华
3、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相互依存、休 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 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 义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促进民族团结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采用歌曲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导入课题,并 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 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 认真阅读教科书 90-97 页, (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思考完成以 下问题并做好笔记,注意用铅笔做好圈点批注。 (时间大约 10 分钟) 1.我
4、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2.各族人民兄弟情谊是如何形成的?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4.民族平等的内涵是什么? 5.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6.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7.如何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8.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 施? (学生阅读教科书,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本 课知识要点。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出示预习提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对书 本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好地把握重点,提高效率。 】 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环节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友情提示:结
5、合教科书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 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 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 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合作探究一:民族大家庭合作探究一:民族大家庭 活动(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在我国,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 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 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 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 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探究:探究: 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民族分布怎样的特点? 提示:提
6、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 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各民族的 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展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使学生理解我们生活 在民族大家庭中。 】 活动(2)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唐代“安史之乱”, 维吾尔族派兵帮助唐朝平乱。 清代“三藩之乱”, 各族人民都参加平乱。18 世纪沙俄入侵,新疆各族人民英勇抗争。 抗日战争时期,各族人民英勇抗击,一起保卫国家。 探究:探究: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示
7、:各族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史实展示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 纽带和兄弟情谊,使学生加深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理解。 】 活动(3)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旧中国在民族关系上,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关系 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 灭了剥削制度与剥削阶级, 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 源。 探究:探究: 与旧中国的民族关系相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为维护这一民族关系, 国家在政治上采取何种制度? 提示:提示:各民族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国家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 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民族关系的对比,阐明我 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加深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理 解。 】 活动(4)坚持民族平等
9、材料一材料一: 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 如西夏、 元、 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过蒙、维、 藏、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设计 更趋合理,它与汉语拼音行名平行,位于票券背面右上角,并且右侧 竖印面值, 这对少数民族人民识别辨认极为方便, 同时也增强了美感。 材料二:材料二:下图为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 探究:探究: 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平等? 提示:提示: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平等。人民币上印着少数民族的人物头像和 文字,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平等。全国人大
10、的少数民族代表 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 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 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 相同的法定义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及图片展示我国各民族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平等, 加深对坚持民族平等的理解。 】 活动(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材料一:材料一:公元 638 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赞普松 赞干布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地,遣使谢罪,请求迎 娶公主。公元 641 年,唐太宗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
11、的请求,答应把宗 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千年。汉藏联姻促 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 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 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 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材料二材料二:阅读教科书第 92 页“探究与分享”。 探究:探究: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你还知道哪些促进民族交流与发展的事例? (3)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提示: (1)为了促进汉藏之间的团结,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2)昭
12、君出塞、金城公主入吐蕃等。 (3)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 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 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 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 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民族交流与发展的事例,阐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为促进民族团结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 活动(6)阅读教科书第 93 页“探究与分享” 探究:探究: (1)在大灾面前,为什么各
13、族群众会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 (2)你还知道哪些各民族共同应对困难和艰险的事例? 提示:提示: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历来相互支持,共同应 对困难。 (2)四川九寨沟地震、新疆阿图什市地震等。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 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阐明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始终同呼吸、共 命运、心连心。 】 教师过渡教师过渡:历史上,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 联合,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14、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 合作探究二:家和万事兴合作探究二:家和万事兴 活动(1)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原因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 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探究:探究: 国家为什么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提示:提示: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还比较落后,加大对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5、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心思定谋发展, 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 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的必由之路。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时政新闻阐明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的必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 活动(2)阅读教科书第 94 页“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 探究:探究: (1)“相关链接”中的四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探究与分享”中为发展经济,彝族山村和新疆阿克苏地区采取 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
16、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 义? (3)为发展民族地区,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提示: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2)彝族山村对危房进行改造,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畜牧业、旅游 业;新疆阿克苏地区建立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网络销售平台, 拓宽销售渠道,促使农民增收致富。其他民族可借鉴这些做法,结合 本地区的特点,打造适合本地区的特色项目,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计划等。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 地区的扶贫支持
17、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 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以具体事例阐明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的措施,同时要使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支持是外因,民族地区自 身努力发展才是根本原因。 】 活动(3)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对口援疆工程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 19 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 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 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
18、同时支持新疆相 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新疆发改委提供的 数据显示,对口援疆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启动后,新疆民生受益最 大。“十二五”共实施援疆项目 5161 个,投入资金 580.3 亿元。在此期 间,500 多万各族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20 多万劳动力稳定就业, 新建学校 222 所,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探究:探究: 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提示:对口援疆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 发展进步,让新疆各族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援疆只是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
19、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 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 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 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对口援疆阐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的支持,使 学生关注我国援藏、援疆工程。引导学生课上积极讨论交流,课下多 搜集资料。 】 活动(4)阅读教科书第 96 页“相关链接” 。 探究:探究: (1)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了什 么? (2)国家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提示: (1)说明我国重视发展
20、和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2)深化战略部署,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政策体系。国家有关部门 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 等专门性的政策文件,扶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发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提出 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等等。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大力扶持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 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具体事例阐明国家对少数民
21、族文化发展的支持,使学 生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 】 活动(5)阅读教科书第 96 页“探究与分享” 同学们的对话给了你什么启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 我们还可以做些 什么? 提示:提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我们还可以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 策,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师生总结:师生总结: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 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维护和促进民族 团结的重要性,公
22、民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采取实际行动,在 生活中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 环节四:回顾总结,情感升华环节四: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1.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小组内交流, 思考讨论, 分组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 做好知识回扣。选出代表发言,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归纳进行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 重点,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 2.谈学习后的收获和困惑。 (提示:可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或者收获方面进行回答。 ) 学生盘点自己的收获与困惑。 我知道了_; 我还存在_的困惑。 今后,在生活中
23、我会_。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知识框架,整体把握本节课的 知识点。 】 3.教师寄语。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民族大家庭和家和万事兴两部分内容。 通过这 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了我国民族 分布的特点,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了加快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知道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 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守望 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板书展示 课堂作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
24、得到极大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 ) 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 B. C. D. 2.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我国把 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这 一举措有利于( ) 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 各民族共同繁荣 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 B. C. D. 3.习近平主席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
25、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 有利于( ) 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 B. C. D. 4.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需要( )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A. B. C. D. 5.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 “十 三五”期间,对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进行保护,促其发展,把其打 造成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板工程” 。落实这一规划 ( ) 是对民族平等
26、、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贯彻 能迅速帮助这些特色村镇富裕起来 有利于保护、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A. B. C. D. 6.材料分析。 下面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 设论述摘编中的部分精彩论述: 我多次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中央这 么重视民族工作,这么重视脱贫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 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 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这体现了我国处理 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为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请你建言献策。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B 6.(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 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支 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 障制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