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出,刘白羽,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本课生字词。(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手法。(3) 赏析作者对日出时的色彩,形状变化的描写。(4)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5)用心灵感受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作者:刘白羽,刘白羽, 1916年生,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以描写部队生活和战争题材见长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自学指导,1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2.文中共写到了哪些日出的景象?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哪次日出景象?
2、3.本文题目是“日出”,可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何要写落日? 4.本文主要内容是描写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象,可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海涅、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写?另外文中还记叙了两次未看到日出的经历,这又是为什么?,1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却只能从书本上欣赏。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2.文中共写到了哪些日出的景象?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哪次日出景象? 文中引用了海涅在布罗肯高峰上看到的日出景象,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写,“我”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象,还有两次未看到日出的经历。作者主要描写的是“我”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
3、象。,3.本文题目是“日出”,可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何要写落日? 第二段中作者引用古人的诗句点染落日的妙处,旨在同日出形成对比。日出之美要胜于落日之美,这样更突出了作者希望见到日出的急切心情。,4.本文主要内容是描写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象,可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海涅、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写?另外文中还记叙了两次未看到日出的经历,这又是为什么? 海涅、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写一方面是为了正面衬托作者对日出的渴望,另一方面又与作者对日出的描写形成比较。 记叙了两次未看到日出的经历主要是反衬作用。以想见未见的遗憾反衬后面意外见到日出的万分惊喜,细述经历,这些心情就更强烈。,小结,文中有关日出的图画共五幅。前四幅
4、全是铺垫,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海涅的日出 屠格涅夫的日出-飞机上看日出-两次未看到日出的经历,衬托比较,反衬,自学指导,1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画出体现色彩、形态变化的句子。 2.面对这壮丽的日出景观,作者有何感受? 3.“日出”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4.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进行简单的赏析。,1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画出体现色彩、形态变化的词句。,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
5、”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日出时,“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日出后,2.面对这壮丽的日出景观,作者有何感受?面对这壮丽的日出景观,作者用了“惊异”、“奇迹”、“恍然大悟”等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作者感到了宁静、幸福,同时又有一种神圣庄严之感,并由此联想到了新中国就像这早晨六点钟的太阳。,3.“日出”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作者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