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 资源ID:149830       资源大小:19.3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1、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 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二)教学难点 树立正

    2、确的资源观, 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 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 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 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 展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良好的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习 惯。 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地理用具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

    3、然资源有关? 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第一个教学主题。 】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 教师: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片,分别为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教学楼、食物和课本,你能详 细说一说每种物品都与哪些自然资源相关吗? 学生答案预设:汽车车身钢材铁矿石、煤炭资源等,教学楼外墙瓷砖黏土土地资源 等,食物小麦阳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资源,课本木材森林资源等。学生还会有很 多内容的补充,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我们通过这四个例子不难看出,生活中的物品的原材料和能量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是 我

    4、们所需的自然资源。谁能总结一下,给自然资源下个定义? 学生答案预设:大多学生可以总结出自然资源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教师: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 【设计意图: 通过身边的物品举例,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是和自然资源 紧密相关的,同时对自然资源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归纳自然资源的概念,可以培养学生的 总结概括能力。 】 教师:了解了自然资源的概念,我们看看这些事物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哪些不是呢? 学生:完成题目内容。 教师:大家给出的答案有些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还需要好好理解一下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 资源的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必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备“自然属性” ;2必须 能用于

    5、生产、生活,即具备“经济属性” ;3既包括物质也包括能量。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 时,才可以称之为自然资源。明确之后再组织学生修改刚才的题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存 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并再次明确概念中的要点。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依据课标内容是 不需要学生熟记的,但是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并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会应用此概念。 】 讲授新课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出示图片,看一看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图片内容有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学生:思考、交流、分享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实际用途。 教师:将刚才

    6、出示的自然资源图片汇总,学生思考这些自然资源的不同之处,并将它们进行 分类。 学生答案预设:将这些资源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图 3.1 和图 3.2,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同时完 成教材活动 1 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两幅示意图 3.1 和 3.2,可以很好地说明两种资源 类型的区别所在,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 】 教师:可再生资源会用完吗?带领学生完成教材活动 2 的内容,同时出示土地荒漠化、海洋 污染、黄河断流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

    7、何正确对待自然资源。 学生答案预设: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 再生资源应该珍惜和节约使用。 讲授新课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呢?请看这一组数字。出示我国 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位, 及每项资源人均量在世界的排位。 你能总结出我国的自然资源 特点吗? 学生答案预设: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意图: 利用数字的形式进行对比, 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我国资源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的特点。 】 教师:给出关于石油、煤炭资源的文字内容,提出思考问题:1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 人均不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带来哪

    8、些影响?2面对我国这样的资源现状,请说出 你的金点子?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答案预设: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这样几方面做法:1在生产生活中培养人们节约资 源的意识,例如,随手关灯、拒绝一次性消费品等;2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多开发利用 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 3改进技术,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与循环使用, 例如,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等。 教师:补充有关环保节能的产品设计。 【设计意图: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希望在讨论中碰撞出精彩的想法,学会自主学习。 】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

    9、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分方法,同时 对我国的资源现状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又使得我国 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薄, 我们只有努力改变原来陈旧的观念和发展模式, 才能使得我国的资 源问题得到改善,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资源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并不难理解, 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容易。 对于本节重点之一的可再生资源 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分, 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加深印象, 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不需学 生掌握的, 可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判断的方法。 本节的难点是让 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 初 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如形象思维能力强,所以,可以准备大量真实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 生明确知道如何来做,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意事项

    本文(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