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第 1 课时) 课题 地形地势特征 单元 第二章第一节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知道三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分界线。 (2)了解我国的地形特征,知道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 (3)了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剖面图,让学生读图、析图,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因地制 宜的观点。 重点 (1)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
2、,山区面积广大 难点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势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出示诗词: “大河向东流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百川东到海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提问:为什么我国大江大河多数向东 流? 学生欣赏诗词,思考、回答 问题。 “人往高处 走,水往低 处流” , 使学 生认识到水 的流向受地 势高低的影 响。 讲授 新课 (一)地势西高东低(一)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活动: 出示中国地形图 1.读图,说说从 A 点到 B 点海拔是如何 变化的? 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 得出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 读图能力, 自主学
3、习的 能力。 通过此活 2.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几大层次?对照 高度表,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出示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剖面图 提问:你能将三级阶梯对照中国地形指 出来吗? 出示中国三阶梯示意图, 提问:读图说一说我国三阶梯的主要地 形类型和平均海拔? 出示我国三阶梯示意图 提问:读图,找出我国三阶梯分界线分 别是哪些山脉? 对照中国地形图,完成表格(见课件)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出示“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 “中国河流 分布图” 、 “中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让 学生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 流流向、水能资源的影响。 想一想:我国地势特征会带来哪些影 响? 思考:我国的地势特征对东西部
4、之间的 交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二)地形复杂多样(二)地形复杂多样 出示中国地形图和五种地形类型面积比 学生读地形剖面图, 对照中 国地形图, 将三级阶梯在图 中指出来。 学生读图说出。 学生读图找出。 学生对照地图填表。 学生读图分析: 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于海洋 上的湿润气候深入内地, 带 来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 自西向东流 对水能资源的影响: 水电站 大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水 位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 丰富。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读图, 说出我国五种地 动,使学生 认识到我国 地势不仅西 高东低,还 呈阶梯状分 布。 培养学生的 读图和语言 表达能力。 在学生找出 的同时,加 强记
5、忆。 培养学生读 图、用图、 将知识落实 到地图的能 力。 分析讨论、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用 辩证的眼光 看问题。 例图, 读图活动: 1.读图说出我国地形有哪些类型?哪些 类型面积比例大?哪些类型面积比例 小? 2.指出我国平原和盆地的主要分布区? 3.山地和山区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活动:结合图文资料,谈谈山区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 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知识总结: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形类型, 并了解山区和山地 的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识记本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读 图、比较、 分析能力
6、。 培养学生讨 论探究、小 组协作的能 力。 加强直观感 受。 巩固 提升 1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B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C ) A.平原、丘陵 B.山地、高原 C.高原、盆地 D.平原、盆地 3.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主要原 因是( C ) A.季风气候影响 B.受山脉的影响 C.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生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 所学知识。 4.我国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 33%,这 对下列哪种产业发展尤为不利( D ) A.旅游业 B
7、.采矿业 C.林业 D.交通运输业 课堂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地形 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 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 归纳总结的 能力。 板书 地形地势特征 一、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堂 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地图来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和地形特征,如利用中国地形 图、中国地形剖面图,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整节课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注重学生 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究来掌握本课的知识点,以此来培养学生 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