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2 汉代儒学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50259       资源大小:326.8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2 汉代儒学学案(含答案)

    1、第第 2 课课 汉代儒学汉代儒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 1.理解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的历史背景。 2.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正确评价 董仲舒新儒学。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过程 (1)“焚书”:除秦记和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外,其余全部烧毁。 (2)“坑儒”:秦始皇疑心儒生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坑杀四百六十余人。 3影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 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学的发

    2、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判断正误 (1)儒家借古喻今、批评时政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根本原因。( ) (2)“焚书坑儒”是政治统一在文化上的反映。( )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汉武帝时,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3)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 (4)汉武帝起用儒学之士,咨询治国方略。 2过程 (1)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等。 (2)董仲舒提出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3)汉武帝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 3影响 (1)积

    3、极方面: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问题思考 材料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 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 评传 思考 根据材料,汉代儒学并没有得到唐代韩愈的认同。那么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有何不同 之处? 提示 孔孟儒学强调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 五常”。 深化理解 全面认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主张 评价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春秋大一统”“罢 黜百家,

    4、独尊儒术”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加强 中央集权 是文化专制政策,具有唯心主义 色彩,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君权神授”“天人 感应”“天人合一” 起到了限制君权, 要求统治 者爱护百姓的作用 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 建迷信色彩 “三纲五常” 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 就是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 组成部分 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的设立 (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 学校。 (2)地方: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

    5、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 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 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深化理解 太学的兴办,不仅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加强了封建思想专制统治。同时,也打破了由贵 族官僚世代为官的局面,将部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背景 (1)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 (2)汉武帝时,察举制被确立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唐时代,科举制开始实行。 3特点 (1)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 (2)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6、。 4影响 (1)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5)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辨析比较 科举制相对于察举制的优越性 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在察举制下, 一般的平民子弟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埋没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而科举制使出身底层的知识分子得到了入仕的机会,这不仅体现了 一种社会公正,也使得政府官员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归纳总结

    7、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 五常”等理论,强调神化皇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代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家的一些思想。先秦儒学宣扬 的“礼”“仁”“仁政”“民本”等思想也为汉代儒学所继承。 (3)汉代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 帝以后的官方学说的。汉代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神化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西汉前期形势图 解读 汉朝初年,国势衰落,匈奴占领河套地区,威胁汉朝的统治;同时,汉高祖吸取秦朝 二世而亡的教训,大肆

    8、分封同姓王,导致出现强势的诸侯国挑战中央的王国问题。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武帝采取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种政治局面要求加强思想文化的 统一。 针对练 西汉时期主父偃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 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问题是 ( ) A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B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C边境少数民族威胁 D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 答案 B 解析 根据“今诸侯”可知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相关,再根据“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国坐大问题出现,严重威胁中央集权。A、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故

    9、B 项正确。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 者,大乱。春秋繁露 应用 1 这段材料印证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为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 要,也为限制君权提供理论依据,是一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唯心主义思想。 材料二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 书 礼 易 春秋为“五经”。 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科目 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 应用 2 这段材料印证了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儒学教育官方化, 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推动了民族历史文

    10、化的进步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 统,但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首先, 汉武帝对诸子传说及六艺之文皆命充之秘府, 有功于古代思想之流传。 ( 汉书 艺 文志)武帝以后,学者犹兼治诸子百家之学。(汉志)其次,独尊儒术的名下,实融 汇法、道、阴阳诸家,非比于先秦儒学。 摘编自左靖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的思想变奏 应用 根据材料,指出汉代儒术独尊下的学术状况。 提示 状况: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儒学之外的学说没有被禁止,仍在传播和运用;儒学融汇 法、道、阴阳诸家,发展自身学说。 儒学独尊地位取决于时代需要 唯物史观认为,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决

    11、定的。 儒学获得统治地位, 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封建割据问题和边境匈奴 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儒学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宣扬“大 一统”,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虽然带有迷信色 彩,但有利于加强皇权,因而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针对练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答案 B 解析 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符合汉武帝“大一统

    12、”的政治需要, 有利于统 治者的统治,所以才能成为统治思想,故选 B 项。 1“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 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批判了文化专制政策 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 C 解析 “书籍被烧残”以及“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致命打击,反映了实行 文化专制政策的严重危害,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 善之,此天意也。

    13、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答案 D 解析 紧扣“有善质”“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考虑。本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本性是善良 的,而在现实中却不善,所以上天设立君主,引导人民从善,强调了君权神授。 3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 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C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答案 C 解析 “因此反映天

    14、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表明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 念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故选 C 项。 4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 答案 A 解析 西汉时期, 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需求, 它的基础是“天人感应”, 通过强调“人君受命于天”,加强中央集权。 5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是因为( )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者的提倡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其他学说的衰落 答案 A 解析 汉代儒学进行自我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这些思想适应了统 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为统治者所倡导,成为官方学说。注意此题容易错选 B。统 治者之所以倡导儒家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适应其统治需要。 6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解析 从唐朝进士出身的分布比例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 官吏的来源,科举制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也没有排斥贵族子弟,故 D 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1.2 汉代儒学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