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50361       资源大小:642.0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1、专题检测专题检测(三三) (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 用之书。”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 ) 解析 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拓宽了国人的视野, 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B 符合题意。A 为梁启超所著,主要 宣传维新思想;C 为黄宗羲所著,D 为顾炎武的著作,均体现了明末清初反封建 思想。 答案 B 2 “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 王朝的自我振兴, 在外国侵略面前, 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 A

    2、“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D民主与科学 解析 据材料中“农民战争的打击”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年),而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背 景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内忧指太平天国运动, 故 B 项正确; “伸民权、 设议院、变法图存”是戊戌变法时期,故 C 项错误;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 期,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邪说横溢,人心浮动托改制,乱成宪也;倡平等,堕纲常也;伸民权, 无君上也。 ”这番话批判的对象是( ) A魏源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陈独秀 解析 题干中“托改

    3、制”“伸民权”是维新派的主张,四个选择项中 C 项符合题 意。 答案 C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 年来,中国人从师夷 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 学。”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 A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 B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 C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 D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 解析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自由、 平等、 博爱”和“民主和科学” 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下 的自救,故 A 项正确;用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只符合“中体西用”,故 B

    4、 项错误;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只符合自由、平等、博爱,故 C 项错 误;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只符合“民主和科学” ,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 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 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这些梦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 A向西方学习救国之道 B向西方学习为君之方 C向西方学习富国之路 D向西方学习民主之法 解析 抓住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 “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等可知,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故 A 项

    5、正确;据材料“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可知,“为君之方”说法具有片面性, 故 B 项错误;学习富国之路只是学习西方的其中一方面,故 C 项错误;学习民主 之法是学习西方的其中一方面,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听任陈腐的君主专制思想泛滥,将导致“人格丧失,异 议枉绝”,使“民德、民志、民气”扫地以尽。导致这一认识的直接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结合所学知识,A、C、D 项并非 直接原因,故 A、C、D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故 B 项正确。 答

    6、案 B 720 世纪 20 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 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 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解析 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批判,动 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再根据题干材料, 批评孔子的做法与新文化运动有关, 所以,选择 D 项。 答案 D 8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古代文学艺术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应有的推崇,特别是小 说,白话文文学等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新 文化运动(

    7、 ) A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B致力于古代文艺的传播 C为近代文学确立了规范 D具有借古为今服务特点 解析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古代文学艺术得到推崇,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传 统文化的推动作用,故 A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宣传民主和科学,不是致 力于传播古代文艺,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对古代文学的态度, 不能体现为近代文学确立规范,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中没有借古为今服务的 特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920 世纪初期,胡适宣讲俗语俗字,陈独秀提倡国民文学和通俗的社会文学, 这些活动( ) A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 B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C直接冲击了封建的纲常

    8、伦理 D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 解析 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应该是解放人们的思想,而不是进行文学革命,故 A 项错误;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故 B 项错误;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直接冲击了封建的纲常伦理,故 C 项错误;文学革命以开 启民智为主要目的,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0“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 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 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题干“北

    9、极下来的新潮”“由近 东卷到远东”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 处于近东 , “民国七年” 是指 1918 年,由此判断应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故选 B。 答案 B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解析 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发生在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故 A 项错 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发生在 1895 年维新派兴起时,故 B 项 错误; 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在一战后即 1918 年未发生, 故 C 项错

    10、误; 1918 年,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1919 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从民主科学转为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故 D 项 正确。 答案 D 12以下是 19171921 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 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 、 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解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两个刊物发表的文章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最多, 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

    11、强大思潮,故答案为 A 项。B 项表述 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还有发表文章、创立马克思主义 研究团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C、D 两项表述也错误, 新青年一开 始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阵地, 新青年与每周评论最关心的主题 是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独秀将中西文化冲突以及国人觉醒的过程分为“七期”:一是明之中 叶的“西教西器”时期;三是清之中世的“洋务西学”时期;四是清之末季 的“康梁诸人”谋求变法时期; 五是民国初元“民主共

    12、和君主立宪之讨论” 时期; 六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共和国体”时期;而最后的第七期,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 时期则是众望所归的“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 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 材料二 我们来看看新文化派的主张:一、废除汉语,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 代替(刘半农、钱玄同);二、废除汉字,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 汉字不可(钱玄同);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三、废除中国戏曲;四、废除中 医中药。 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西学”时期、“康梁诸人”谋求变法 时期、“共和国体”时期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8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3、,指出陈独秀如何推动国人“最后之觉悟”?你如 何看待材料二中新文化派的主张?(8 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4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把“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 时期的理论思想答出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陈独秀将近代历史分 为七期,“六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共和国体时期;而最后的第七期,也是最为 关键的一个时期则是众望所归的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是辛亥革命后的思 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把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出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一中陈独秀的论述“三是清之中世的洋务西学 时期;四是清之

    14、末季的康梁诸人谋求变法时期;五是民国初元民主共和君 主立宪之讨论时期; 六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共和国体时期; 而最后的第七期,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则是众望所归的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可以看出,中国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体现了由技术(器物)、制度到思想的过程,也可以说学习的内 容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答案 (1)思想:“中体西用”;君主立宪;三民主义。 (2)推动:发起新文化运动。 看待:新文化派对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反映了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态度过于偏 激;但他们的主观目的是用这种极端手段彻底批判封建礼教。 (3)趋势: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三个阶段,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的发展趋势

    15、。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期间,当陈、胡高举“理性”大旗将国人从封建王国拉到“科学”、 “民主”家园中来的时候,却不自觉地偏离“理性”精神而走向偏激一途,刚走 出“中国文化中心”的困境, 即又跌入“西方文化中心”的陷阱。 “打倒孔家店”、 “全盘西化”的口号和主张便是这种非“左”即右难题的直白。这反映出特定时 空条件下主体文化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崩溃所导致的民族文化走向上的偏离。 摘编自薛其林百年巨变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进路 你是否认同作者关于新文化运动走向的分析,请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 (20 分) 解析 从材料中首先分析出作者关于新文化运动走向的观点为特定的时空条件导

    16、致新文化运动走向出现“偏离”,然后可以从肯定、否定和辩证三个角度任选一 个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说从肯定的角度分析,首先分析特定的时空条件,从多个 角度分析时空条件比如民族危机的加剧、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及资产阶级力量的 发展,此外从内容角度分析指出其偏离,如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全面否 定儒家思想。 答案 任选以下角度作答均可。 角度一:认同特定的时空条件导致新文化运动走向上出现“偏离”。 从特定时空条件看,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 任务,必须借助西方启蒙思想激发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以挽救民族危亡;作为 封建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迫使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分子采取矫枉过正的 手段,以求彻底变革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推动资 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分子提出更为激进的利益要求。 从内容看,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全面否定儒家思想。 角度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新文化运动走向并未“偏离”。 从特定时空条件看,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等运动失败后,向西方学习的继续深 化;是在民族危机加深情况下,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继续探索。 从内容看,并非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而是对传统文化中维护封建制度等与 现实不相适应部分的否定;仍然是传统文人治国平天下理念在新历史条件下的体 现。 角度三:作者分析有其合理性,但有些偏颇。阐释综合前两个角度。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