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统编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六六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教教 案案 班级班级_ 姓名姓名_ 2 3 统编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六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讲文明有礼貌,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能遵 守课堂学习规定,能够积极、安全、健康地进行学习生活。不过,六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和 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青少年期,这个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 形成的重要时期。对
2、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来说,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培养学生良好 的生活习惯,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一些社会生活现象, 珍视祖国及全人类的文明和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更要 端正思想,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 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力争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健康的成长。 教材的指导思想与理念教材的指导思想与理念 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近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反应人类文明成果,推动我国法治文明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德育 教材,其根本宗旨在于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
3、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 成。本册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培养有爱心、 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 2、教材旨在促进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材聚焦儿童生活与成长,通过具有道德与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 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生活。 4、教材与儿童展开平等对话,陪伴儿童的道德成长。 教材的显著特点教材的显著特点 教材及既系统的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要求,又全面的反映了儿童生活 的多重性、动态性,以满足儿童道德成长的需要。 4 教材以
4、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同时注重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传递。 教材注重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知、情、行的关系,凸显教材明理、循情、导行的特 点。 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又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是 一套“利学易教”的教材。 教材既反映文化的多样性,又注重文化的统一性。 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落实法治教育。 教材的内容分析教材的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 4 个单元,分别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 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这 4 个单元以“我们和法律”为轨迹,是学生进行 自主探索时逐步指向的问题域。 第 1 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5、,通过让学生体认法律在生活中,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保 护着人们的生活,来感受法律的守护作用,认识法律,尊重法律,价值导向清楚明确。 第 2 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怀。 第 3 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通过法律从哪里来、如何实施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主 人翁意识、民主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 第 4 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法律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将守法维权的价值 导向融入其中。 教学总要求教学总要求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 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
6、核心价值, 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 依法履行义务。 5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 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 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 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
7、其在青少年 成长中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 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 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再细化。 教学以多样且有效的活动形式为基本,保证学生主动且有效的参与。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 为对话创造有利条件,让对话成为常态。 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方式。 注重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的融合
8、。 任课教师也是道德的学习者。 珍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6 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周次周次 单元主题单元主题 课题课题 课时课时 备注备注 1-2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3 2-3 2 宪法是根本法 3 4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2 5-6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3 6-7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8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2 9-10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0-11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3 12-13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3 机动 1 课时 14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2 15-16 第四单元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9、 3 7 16-17 法律保护我们 健康成长 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3 18-19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2 机动 2 课时 20-21 综合复习 总复习 4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我们的守护者 单元分析单元分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统编小学德育教材的“法治专册”,意在通过一学期的 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了让学生和教师尽快熟悉陌生的知识领域,本册教科书安排了 由浅入深的内容,帮助学生从生活入手,感受身边的法律,认识我国的法律体系。第一单 元“我们的守护者”作为本册起始,帮助学生初步认知法律和法律体系。在前
10、几册道德与 法治教材逐步渗透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了 解生活中的法律及其作用,认识宪法的法律地位,学习关于宪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本单元两课的内容切入点和设计思路有极大的不同,在教学时要注意转换思路,引导 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知识。第 1 课贴近日常生活,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共鸣,但涉及 的法律规定范围广、内容杂,需要教师学习和掌握诸多细节性的法律知识,保证教学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第 2 课离学生生活较远,引入了许多体系性的内容和抽象的知只,学生不 易理解,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掌握课
11、本内容的同时,利用这一课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们的国家” 第 13 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 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 8 法制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 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 1 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 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 2 条“初步了解公 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
12、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 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 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 3 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 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第 4 条“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 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 求,教材编写时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行为表现,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一定的拓展。 本单元共两课,以“生活中的法律”和“最高法律宪法”为主要内容和逻辑主线,分 别从微观角度和
13、宏观角度、现实生活和法治体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法律”和“法治”。 第 1 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感受法律无处不在。这 一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认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几种法律类型知道法律对保障 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第 2 课宪法是根本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宪 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这一课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引导学 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9 1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们的国家第 13 条“知道自己是中华
14、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 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 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 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 2 条“初 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 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 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 3 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 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 义”和第 4 条“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
15、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 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法律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 法律就在生活中,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区别,从而对法律有基本的认识。 第二个板块话题是“生活与法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 10 行政法,它们调整和规范着我们生活的不同领域,这些法律的存在,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 序进行。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法律作用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我们的作用,包 括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判断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作用以及法律维护我们权利的保 障作用等。这三个板块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了解法
16、律就在生活中认识法律与生活的关 系理解法律发挥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还非常少,很多学生认为法律是大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 关系。因此,本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情况,带领他们发现法律 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不同门类的法律其实离自己很近。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法律功能和作用的认知比较狭窄,认为法律是比较威严的认为 法律只规定做了错事会被警察抓住进而受到制裁。这一课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改变学生认知 的局限性,让学生理解法律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保护人们的生活,法律的存在让人和人之间 和谐相处,让生活更美好。 在此基础上,本课的第三个目标是让学生认同法律的
17、存在和实施会保护我们的权利,维护 我们的自由,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法律是什么。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义务教育法、未 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3、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 1、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2、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 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11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
18、练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 (2)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 (3)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 (4)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 2、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 3、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
19、2 页图片,列举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的权利。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 3、课件出示第 4 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 的吗? 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缺一不可。(课件出示第 4 页的阅读角。)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作用。 12 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生活涉 及法律的图片) 小组讨论:我们的亲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20、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 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的法律调解不同的社会关系。 2、体会法律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区分自身生活中所蕴含的法律范畴。 2、学习用相应的法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进一步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课前
21、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生活中涉及法律的图片。 (2)调查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13 (3)区别认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区分它们各自的规定? (4)实地采访,了解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5)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第二课时。通过 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1、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特点。 2、知道法律对我
22、们生活的作用,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与我们小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2、有人说:“法律不外乎人情,打官司又很麻烦,我们尽量别打官司”,这种说法对吗?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 6 页阅读角,明确刑法的发展及作用,进一步明确当今刑法的作用及大体 规定。 2、课件出示第 6 页相关链接,了解民法的作用及大体规定。结合图片进一步明确民法对 于我们生活的相关保障。 3、同上方法进一步了解行政法及其作用。 4、小结:
23、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 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者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5、课件出示第 8 页活动园,将有关情景与相应的法律连接。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 合,进一步区别掌握刑法、民法和行政法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及所起作用。 6、过渡: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 维护者我们的正常生活。(课件出示第 10 页的阅读角。)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7、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法律维 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图片)。情景讨论:生活中遇到法律问
24、题,如何维权。 14 8、课件出示相关链接,了解法律援助。 小结:法律明确我们的行为方向,指引我们的行为方向,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在 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 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2 2、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根本法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
25、1 年版)中“我们的国家”第 13 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 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 制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 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 1 条 “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 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第 2 条“初步了解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 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
26、 认知和防范意识”。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感受宪法日”,目的是通过宪法日活动 让学生走近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白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小树立宪 法意识。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制定 其他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是我国的根本法。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树立宪法权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 15 如何树立宪法权威,了解学生应该学习宪法、掌握宪法知识、尊重宪法权威;明白社会各 个主体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不做违反宪法的行为。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
27、刚进入青春期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阶段,思想不成熟,做事易冲动, 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非常必要。宪法在我国法律 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法,学习法律首先应学习宪法,培养宪法意识。本课 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宪法日活动,激发他们对宪法的兴趣,促使他们 主动了解宪法,树立尊重宪法、学习宪法的观念。 在学生了解宪法、知道宪法的地位之后,教师要讲述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学习宪法 有何意义。第二个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宪法之所以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效 力,是因为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规定的是国家 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8、,尤其是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 侵害,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学习宪法,学会用宪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知法、懂法以后,我们要守法、护法,这样法的权威才能建立。第三个教学目标是阐 述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维护宪法权威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学习宪法, 掌握宪法知识,知道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把宪法作为行动的根本依据。不仅学生,社会 各主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得 到追究。这样,全社会才能形成尊重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共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国家
29、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能力目标 1、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2、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6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一)猜谜游戏,导入话题 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 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 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
30、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 4、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_。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 _和根本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
31、的基本_和必须履行的基本_。宪法也规定 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_、_、_。 2、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_、_、_,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_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_。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7 1、课件出示国家宪法日图片,了解的宪法地位,以及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3、课件出示第 14 页的活动园。 列举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 4、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32、民浴血奋斗的结果。(课件 出示第 15 页的“新中国伟大历史变革”。) 小结: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5、了解宪法的主要构建内容。(课件出示宪法目录) 小结: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 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 法实施。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宪法的主要内容。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
33、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标 1、了解宪法宣誓及其发展状况。 2、设计一些宣传宪法的标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道德与法治 课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8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一)辩论,导入话题 1、辩论“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 2、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对不同法律的陈述和辩论,让学生对法律有更深的了解。 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从思想上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
34、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3)了解宪法宣誓及其发展状况。 4、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部分条款,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保护对 象的权利有哪些?宪法又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你认为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宪法和其他 法律是什么关系?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宪法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辩论会: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 小结
35、: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确宪法是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活动园:阅读刑法、物权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知晓宪法 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出示 19 页活动园,通过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 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宪法法律效力的认识。 小结: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9 2、树立宪法权威。 (1)活动园:“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 小结: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2)怎样进行“宪法宣誓”。 小结
36、:进一步感知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权威。 3、设计宣传宪法的标语。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宪法权威。如何进行宪法宣誓。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我们是公民 单元分析单元分析 作为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同国家、社会、他人打交道。我国宪法赋予我国公民 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但我们获得这些基本权利的前提是我们 首先是一个“公民”。在实践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作为一 个公民
37、应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哪些基本义务,而以上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对“公民”的错误理解,比如有学生会缩小公民的范围,认为只 有取得居民身份证才是一国的公民,也有学生片面地扩大公民的范围,认为只要属于人类, 都是公民。在我国,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身份和国家密切相关,只有具有我国国籍 的人才是我国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注重保护身份证、车票、购物小票等上面 记载的身份信息,给违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也有部分国民,公民意识淡漠,在境外学习、 工作和生活期间,不尊重当地的法律和风俗习惯,损害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我国宪法 规定了中国公民享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
38、信仰自由劳动权等基本权利,积极 20 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等基本 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 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 所享有的最基础、最根本的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基 本义务的类型和范围是我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开展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 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们的国家” 第 13 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 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
39、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 法制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 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 1 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 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 2 条“初步了解公 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 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 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 3 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 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
40、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和第 7 条“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 六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教材编写时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行为表现, 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一定的拓展。 本单元共两课,“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第 3 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与我是中国公民三部分。 通过以上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 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第 4 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部分,
41、向学生讲述 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向学生介绍我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 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1 3 3、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意味着什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们的国家第 13 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 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 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 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 1 条“建 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
42、机构, 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 2 条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 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 范意识”和第 3 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 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引出国籍和公民 身份的联系: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父母双方或方为 中国公民,无论本人出生在境内或境外,都
43、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外籍人 22 士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但前提是放弃外国国籍。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 “认识居民身份证”,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正反两面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 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是中国公民”,介绍中国现代 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维护 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学生学生情况分析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大多不懂得公民和国籍的双向连接关系,不知道不同国籍的人在公民权利 和义务方面存在的差异。本课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公民和国籍的关系,并 熟悉国籍的取得和丧失的方式
44、,初步了解不同国籍的人在母国所享有的不同的法律地位。 在网络购物、购买车票、住宿登记等活动中,个人的身份信息很容易泄露并被不法分 子利用,如何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课题。本课设定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居住证、护照、驾驶证等证件记载的个人身份信息,在掌握知 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我国公民经常到境外学习、 工作和生活。中国公民在境外的行为举止不仅反映个人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形 象。我国部分公民在境外不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既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也损 害了国家的声誉。本课设定的第三个
45、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作为中国公 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23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
46、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 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A)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B)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 23 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1)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
47、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 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2)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 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3)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 25 页相关链接) 3、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1)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24 (2)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4、小结 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 证号码
48、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 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4、身份证用处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一、填空。 1、国籍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