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综合知识

    • 资源ID:150853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综合知识

    1、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 有主题类有主题类无主题类无主题类 总理论+评价 论点 1+解释+抄材料 分 论点 2+解释+抄材料 主观客观 主体家、校、社会 论点 3+解释+抄材料 总照应开头,总结强化 1.1.教育教育 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发展人的 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完善人的个性 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 狭义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

    2、根据一定的 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 展活动。 2.2.教育学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 3.3.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古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产生了学校;教育和劳动相分离;具有阶 级性、等级性;具有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 象征性 4.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 过程。教育工作者应遵循顺序性进行施教,做到 循序渐进。 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 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

    3、是 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 做准备。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有 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同一方面 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 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者要适时而 教,要抓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体现在生理 机体之间互补,也体现在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 间互补。教育工作者要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 自身优势。 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 在群体之间的差异,也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 能。 5.5.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 遗传。

    4、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 的特点。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为人的身 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蓬生麻中,不扶则直,也 体现了遗传的影响。 环境。环境是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 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人的身心 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使遗传的可能变成现 实。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也体现了环境的 影响。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 人。 个人主观能动性。个人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人的 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应。是人身心发展 的内在动力,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出 淤泥而不染,则体现了主观能动性。 6.6.学校教育在人的

    5、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 的活动。 学校有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教育。 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学生发展的各种影响因 素。 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7.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能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的规 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 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第 1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

    6、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的功能。 8.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制约) 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手 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9.9.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决定) 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决定教育性质

    7、。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 能 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完成青年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10.10.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影响)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 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具有传递、保存作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播、交流作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提升作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更新、

    8、创造作用。 11.11.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科技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科技影响教育者的观念。 科技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教育对科技的反作用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12.12.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制约教育发展规模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教育对人口的反作用人口功能 教育减少人口数量。 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教育改善人口结构。有助于性别比例平衡;改 变人口年龄层;改变人口行业与职业结构;调节 人口地域

    9、结构。 13.13.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 总要求。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我国教 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4.14.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 人。 15.15.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

    10、重点的教育。 16.16.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 广义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 第 2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狭义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规 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处于国 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17.17. 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 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有自觉性、独 立性、创造性

    1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潜能,有发展的需 要,和成人不同。 18.18. 学生的权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生的权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 参加教育教学权、 获得经济资助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受完法定年限教 育权。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 权、隐私权。 财产权。财产所有权、著作权。 19.19. 教师职业角色教师职业角色 传道者 授业解惑者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班集体的领导者 朋友 示范者 研究者 心理辅导者 20.20.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包括目的全面、对象 差异、任务多样。创造性包括因材施教、

    12、教学方 法更新、教育机智。 连续性和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方式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群体性 21.21.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道德素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 作、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知识、文 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 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职业心理素养。高尚师德、健康人格、良好人 际、愉悦情感。 22.22. 教师的权利(教师法第七条)教师的权利(教师法第七条) 教育教学权。 科学研究权。也称学术自由权。 培训进修权 指导评价权 民主管理权 获取报酬权 23.23.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

    13、用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能够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24.24. 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关系的内容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5.25.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核心)、教学相长、心理 相容 26.26.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教师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人格、 教师智慧。 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学校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等 27.27.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了解研究学生、树立正确学生观、

    14、热爱 尊重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保护 学生合法权利; 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师生 矛盾; 发扬教育民主。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教师 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教育。 第 3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28.28. 课程课程 广义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 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 活动。 狭义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9.29.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5、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三维课程目标。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与时代的联系。 30.30.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 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特点是能动 性、独立性(灵魂)、有效性、相对性。 31.3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由 2-6 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 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 务。特点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设立小组目标, 实施小组评价和奖励,个人责任明确,均等成功 机会。 32.32.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

    16、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使学生通 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是相对于 “接受学习”而言的,学习过程除被动接受知识 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实施 过程是问题计划研究解释反思。 33.33. 新课改的学生观新课改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独特性,与成人 存在巨大差异。 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身心发展规律, 巨大潜能, 处于发展过程中。 34.34. 新课改的教师观新课改的教师观 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教师角色 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社区型开放教

    17、师。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行为 对待师生关系,尊重、赞赏 对待教学关系,帮助、引导 对待自我,反思 对待其他教育者,合作 35.35. 新课改的教学观新课改的教学观 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重结果轻过程,转向重结果更重过程 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6.36. 新课改的评价观新课改的评价观 评价内容综合化 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注发展过程 评价方式多样化 体现最新的评价发展趋势 评价标准分层化 37.37. 教学教学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38.38. 现阶段我国的教学任务现阶段我

    18、国的教学任务 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才能 品德和审美 学生个性发展 39.39.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学规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0.40. 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发学习动机(首要环节) 第 4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19、) 领会知识(中心环节)。感知来源、理解教材 (中心) 巩固知识(必要环节)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41.41. 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巩固性原则 定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 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长久的保存在记忆 中。 教育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贯彻要求:理解材料;重视复习;在扩充、 改组和运用知识中巩固。 因材施教原则 定义: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性出发, 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 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教育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贯彻要求: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区别教学;采 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量力性原则 定义:教学

    20、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 合学生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 有一定的难度。 教育规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贯彻要求:了解学生发展水平;考虑学生认 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 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教育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贯彻要求:按照教材系统教学;处理好重难 点教学、按学生认知能力进行教学,由易到 难;系统连贯又灵活多样。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定义:既要把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 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教育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确保教学的

    21、科学性;发掘教材的 思想性;重视补充有价值资料;不断提高自 身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义: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 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 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育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书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 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 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直观性原则。 定义:学生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 象的描述,使学生对所学事物获得清晰表 象,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教育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选择合适的直观教具;直观教

    22、具 演示要和言语讲解结合;重视言语直观;防 止运用不当或滥用。 启发性原则。 定义: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教育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规 律。 贯彻要求: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主 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善于提 问;发扬教学民主 42.4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定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 知识的一种方法。 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讲读、讲评。 优缺点:短时间系统传授大量知识,但不利 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 运用要求:注意启发诱导、认真组织教学内 容、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 第 5 页 共 16 页 教

    23、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定义: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 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 过问答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 旧知识。 方式:复习谈话、启发谈话 优缺点:有利于照顾每位学生,发展学生语 言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及时检验 教学效果。 运用要求: 准备问题和谈话计划、 善于提问、 启发诱导、总结归纳。 讨论法 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 进行探讨、 辩论, 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24、 优缺点:有利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 深知识理解。但是需要学生有基础和能力。 高年级运用较多。 运用要求:问题要有吸引力、善于启发引导 学生、做好讨论小结。 读书指导法 定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 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运用要求:目的要明确、教学生读书方法、 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心得。 演示法 定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 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 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运用要求:做好演示前准备、使学生明确演 示目的、讲究演示方法。 参观法 定义: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 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

    25、 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方式: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 观 运用要求:做好参观准备、参观时及时指导 学生、参观后总结。 练习法 定义: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 知识独立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 技能的方法。 方式: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运用要求: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精选练习 材料、严格要求。 实验法 定义: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的 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 现象产生变化,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 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运用要求:做好实验前准备、实验组织和指 导、做好实验小结。 实习作业法 定义:又称实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

    26、任务 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一 定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 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运用要求:做好准备、做好指导、做好总结 实践活动法 定义:是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 力的教学方法。 运用要求:保证学生中心、学生主动参与。 欣赏教学法 定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 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方式: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对艺 术的欣赏。 情境教学法 定义: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 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情境,以 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 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制得到发

    27、展的教 学方法。 43.43. 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学生年龄特征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 课程目的和任务要求 课程性质和特点 第 6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44.44.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能达到一定的质量,大 面积培养人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 挥集体教育作用,学生获得系统性的知识, 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

    28、点: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形成学生探索 精神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缺乏灵活性。 45.45.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做好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学期教学进 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上课 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6.46. 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气 氛热烈 结构合理态度从容语言艺术板 书有序 47.47. 德育德育 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 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 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等 狭义德育指学校德

    29、育。 48.48.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 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 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 反复、 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 转化的过程。 49.49. 德育原则德育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 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 里如一。 贯彻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习惯。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 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

    30、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 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 合。 贯彻要求:引导学生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 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教育影响个人, 通过个人教育影响集体;调动每个学生积极 性,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个别指导,使学生个 性发展。 疏导原则 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 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其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正面教育。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 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符 合新时期方针、正常、总任务要求;把德育 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1、。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 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 使其互相配合、 协调一致、 前后连贯的进行, 以保障学生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组建教师集体;做好衔接工作; 发挥学校教育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社 会各方面对学生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 则) 德育中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 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克服消极 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转化。 贯彻要求: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 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教 第 7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

    32、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育。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原则 德育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 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 必要的纪律约束,使两者有机结合。 贯彻要求:以正面教育为主;组织学生参加 必要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教育学生严格遵 守法律法规;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 个别差异性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品 德都能得到更好发展。 贯彻要求:了解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特点有 的

    33、放矢地教育;根据学生年龄有计划地教 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慈相 济原则) 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 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使教育者对 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品德。 贯彻要求:尊重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50.50.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 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 法。 基本方式:言语说服,事实说服(参观) 运用要求: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富有知 识性和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 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式。 基本方式:典范、

    34、示范、典型 运用要求:选好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 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调节行为,提高修 养。 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教师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 原理,对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 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 善。 基本方式: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要求:创设良好环境;启发引导;引导 学生参与创设情境。 品德评价法(奖惩罚) 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以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 和发展的方法。 基本方式: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运用要求:公平公正;发扬民主;注意宣传 与教育。 实际锻炼法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

    35、形成一 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式。 基本方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 运用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适当指导;注 意严格要求;注意检查和坚持。 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 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 基本方式: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 等 运用要求:培养学生自我修养兴趣与自觉; 指导学生掌握修养标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 实践。 角色扮演法 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 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来体验别人的态度 和方式来增加对他人及社会角色的理解和 认同。(换位思考) 51.51. 德育途径德育途径 思想品德课,其他学科教学(

    36、基本途径)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工作 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52.52. 班级班级 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学生 第 8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年龄和认识程度、师生比例将学生编班分级而形 成的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53.53.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

    37、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54.54.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和基础)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操行评定 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5.55. 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 优等生。品学兼优的学生。 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提高抗挫折能力;消除 妒忌,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中等生。班级中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信心 不足,表现欲不强。 重视中等生教育;根据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个别 教育;增强他们自信心。 后进生。学业和品德暂时落后的学生。 对后进生教育持之以恒;

    38、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 结合;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 生闪光点。 56.56.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的原则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可接受原则 冷处理原则 57.57.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 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58.58. 教育研究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 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 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 动。 59.5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年修订) 爱国守法(职业基本要求)

    39、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 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职业本质要求)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 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师德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 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 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学生。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

    40、,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职业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 作则。 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 利。 终身学习(不竭动力) 第 9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

    41、习理念,拓宽知 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 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60.60. 心理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 门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 61.61.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差别大,活动与静止,自己熟悉、感 兴趣的。 整体性。看关键部位,残缺补全。 理解性。言语理解。 恒常性。条件变化,感觉对象本身不变。包括 亮度、颜色、形状、大小恒常。 62.62. 观察观察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 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63.63. 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力的培养

    42、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 有充分的观察准备、具体方法、计划。 观察中加强对学生个别指导,有针对培养观察 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同时对结 果展开讨论、交流、汇报。 64.64.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记忆任务长久性、重要性 学习材料性质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系列位置效应 识记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动机 65.65.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运用多重编码方式 注重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 理解学习材料 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明确记忆目的 66.6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是从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遗忘

    43、进程是不均 匀的,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67.67. 防止知识遗忘的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的复习方法 复习时间。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分散与集中复习结合;反复阅读与 试图回忆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复习次数。数量适度;适当过度学习。 68.68. 思维品质思维品质 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敏捷性、独立性、批 判性、灵活性。 69.69.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 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70.70.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增

    44、加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想象力 71.71.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瞬间被 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 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 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点。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 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72.72. 注意的分类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 定义: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 第 10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

    45、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然发生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 意。 影响的客观因素: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 对比、运动变化。 影响的主观因素:需要和兴趣、情绪、经验、 期待。 有意注意。 定义: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做出一定意 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影响因素:活动目的理解、活动合理组织、 活动间接性趣、主题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 定义: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 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一定条件下, 由有意注意发展而成的更高级的注意。产生 直接兴趣或高度熟练化。 73.73. 注意规

    46、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注意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 74.74. 小学生心理特点(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小学生心理特点(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75.75.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调节情绪方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调节情绪能力 76.76.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 加强生活目的教育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锻炼措施 加强做我锻炼,

    47、从小事做起 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 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制力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77.77.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 (社交)、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 我实现的需要 内涵: 最低层次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需要是 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匮乏性需要、 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需要得到部分满 足后,就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但不是绝对 的。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 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高层次需要 得到发展后,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 78.78.

    48、 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通过活动发展兴趣 提高教学水平发展兴趣 积极评价强化兴趣 根据年龄特征提高兴趣 根据知识基础培养兴趣 引导广阔兴趣和中心兴趣结合 79.79. 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早期能力 注重培养非智力因素 注重培养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加强知识和技能学习与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是基本途径 针对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80.80. 人格-家庭教养方式人格-家庭教养方式 权威性教养方式。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 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孩子表现 得消极、被动、缺乏安全感、退缩、服从、胆怯, 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

    49、让孩 子随心所欲,有时会失控。孩子表现为任性、幼 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 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 第 11 页 共 16 页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共(共 129129 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个知识点,直接背诵版) 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 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81.81. 气质类型气质类型 胆汁质 热情、精力旺盛、直率、冲动、暴躁、脾气 急、易感情用事。 教师应该直接了当告诉学生需要改进的方 法,对学生的批评要有说服力;同时要培养 学生坚持和自制的能力,以及豪迈、爽朗、 勇于进取的品质,督促其克服鲁莽和莽撞的 缺点。 多血质 善于交际、反应迅速、活泼好动、缺乏耐心、 稳定性差。 教师可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多为他们创造 条件,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要培养他 们的转移的品质,防止其做事半途而废、见 异思迁。 黏液质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教育综合知识)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