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一、“事死如生”的陵园 1.目的: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无上尊严和荣华富贵。 2.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 帝王陵。,皇帝陵园,3.布局特点: (1)依照“_”的原则,秦始皇陵园的建制布局,模仿了都城 的格局样式。 (2)陵墓位于中偏南处,分内外两城,南部是陵园的中心。北部为礼仪 性的建筑和陪葬墓,东面依次有兵马俑坑、马厩坑和陪葬墓区,西侧 为烧造砖瓦、加工陵材的地方以及修陵人的墓地。,事死如生,4.结构组成及功能: (1)地面建筑中的寝殿,是供秦始皇死后在阴间治理朝政和饮食起居的 场所。 (2)深埋于秦陵之下的地下宫殿埋藏着丰富的
2、奇珍异宝,这是整个陵墓 建筑群的_。 (3)在陵墓的北侧和陵西墓道区,有两座埋藏铜车马的陪葬坑。陵东的 围墙外侧是马厩坑。 (4)秦陵还有石铠甲坑、_、珍禽异兽坑、陪葬墓等。,核心,百戏俑坑,【微点拨】 秦始皇陵开创的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为基本格局的帝王陵寝制度,伴随着历代皇帝而延续不断。秦始皇奢华的陵墓,开创了后代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1.结构布局: (1)秦兵马俑坑共有四个,为_的地下_建筑结构。 (2)其中一、二号坑因遭火焚而坍塌,三号坑因人为破坏而坍塌,四号坑可能因秦末社会动荡,导致工程中断被废弃。 (3)从形状看,三个兵马俑坑大小各不相同。兵马俑在坑内排列有序
3、,体现出严密的组织。,坑道式,土木,2.结构特点: (1)一号坑面积最大,由_和车兵组成长方形矩阵,大部分陶俑, 以_为武器。 (2)二号坑面积较小,里面分为四个方阵:弩兵、车兵、骑兵和_ _三个兵种的混合方阵组成,所用兵器有弓、弩、戟等。 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步兵,弓弩,车兵、,步兵、骑兵,(3)三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有华盖车和武士俑。 (4)编排特点:四个坑根据古代军队编列分别为右、左、中军和指挥部,组成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呈坐西向东排列,体现秦统一过程中自西向东横扫六国的气势。 (5)兵马俑军阵:是秦始皇陵东侧的_,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 雄壮的豪迈气概。,地
4、下兵团,三、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 1.秦兵马俑的制作:都是按照秦军将卒的真实形象塑造的,先用陶模按俑、马不同部位翻出胎型,然后套合、粘接,再塑造出五官、须发、铠甲、衣纹等细部。待阴干后,放进陶窑焙烧彩绘。兵马俑的制作,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2.艺术特色: (1)形体高大的_,是秦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 (2)武士俑头上梳有各式发髻,身披各式铠甲或短袍,手执兵器, 个个神采奕奕。 (3)陶俑的服饰上绘有_,色调明快、绚丽,对比强烈。 (4)陶俑的面部表情丰富,反映了十分丰富的内心情感。表情丰富、 个性鲜明,具有大气磅礴和惟妙惟肖的形态。 (5)反映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艺术手法高度概括和
5、_, 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陶俑和陶马,彩绘,细腻写实,【微点拨】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主题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修建、布局及历史文化价值 【史料研析】 材料一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科头贯颐奋戟者, 至不可胜计也。 战国策韩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能“一统天下”的某一方面的原因。 提示:秦国军事实力雄厚;战略得当。,材料二这批陶器塑像据估计约为六到七千个,个个不同。从脸上的 表情,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年龄和性格。他们所着靴鞋的鞋底有圆 钉。所穿的甲,铁片以皮带穿贯,都根据实物丝毫不苟的模制,步兵和
6、骑兵的制服也不同。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2)兵马俑坑是对秦军当年雄姿的再现,据材料二,结合相关知识指出兵马俑坑内展现的秦军的军事布局。 提示:一号坑:右军;二号坑:左军;三号坑:指挥部;四号坑:中军。,材料三 并且这几千个塑像带着战车和兵器构成战斗队形,又能大概一致保存 艺术和技术上的同一标准。这些地方,也使我们对秦始皇的为人,另 有超过以往历史评价的感想。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3)材料三的“这些地方”是指什么?也正是“这些地方”让我们对秦始皇的为人有所改观,体现在哪里? 提示: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比例匀称、神态逼真、色彩绚丽、个性鲜明,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7、,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4)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二、三的文字材料与图片反映的内容分别具有什么价值? 提示:历史价值:是秦大规模统一六国战争的真实反映,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的反映,也是古代军阵和兵器的反映。艺术价值: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文字叙述有文献价值、图片中的内容是实物价值。,【史论总结】 秦始皇陵的设计思想 1.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我国从原始社会起就产生一种宗教性的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死是生活方式的转化,由阳世转到阴世间生活。因此人生前所需和所拥有的一切,死后也要有。所谓“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十五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礼记中庸)。违者就是非礼、不孝。这是安排人死后冥间世界的一条重要丧葬原则。 2.国君的陵园若都邑。在阶级社会里陵墓的大小、高低及其布局,是权力、地位的标志。国君陵园的设计是模仿都城的建制。,3.至高无上的皇权观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德无量,为千古至尊。这种思想反映在陵园建设的规模和内涵上,就是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效果。,【深化点拨】以上三条是秦始皇陵园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前两条是秦王朝以前已有的传统观念,后一条为时代的特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全国确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