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级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52149       资源大小:100.5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级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15 小题小题) 1.对人呼出的气体进行研究的最好的方法是( ) A 讨论 B 实验 C 调查 D 上网 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假设 B 实验 C 观察 D 做出结论 4.我国是历史悠

    2、久的文明古国,以下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发明的是( ) A 烧制陶瓷 B 黑火药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5.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 逻辑推理 B 大气探测 C 化学实验 D 精确运算 6.科学研究时,判断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需加热观察现象 B 发现气体消失 C 发现固体消失 D 有其他物质生成 7.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柴劈成块 B 西瓜榨成汁 C 残雪化成水 D 高粱酿成酒 8.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甲烷燃烧 B 干冰升华 C 西瓜榨汁 D 酒精挥发 9.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3、) A 发光发热 B 有颜色的变化 C 有其他物质生成 D 有气体、沉淀产生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振荡试管 C 贮存氧气 D 倾倒液体 11.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 A 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 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 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 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12.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器皿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集气瓶 C 锥形瓶 D 试管 1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 水 B 二氧化碳 C 水和二氧化碳 D 灰烬 14.下列加热试管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

    4、自己或他人 B 试管底部要接触灯焰中温度最高的焰心 C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D 加热试管时,试管外壁要干燥 15.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 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 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 D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共共 3 小题小题) 16.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 4.5 mL蒸馏水,必须用到的

    5、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 (2)吸取和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是_。 17.“甲烷”俗称天然气,它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天然气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热量,是现代社会 较普及的清洁能源。 根据以上短文,可归纳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_; (2)化学性质_。 18.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 (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 (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 三三、实验与探究、实验与探究(共共 3 小题小题) 19.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

    6、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 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20.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对 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 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 _。 21.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

    7、,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 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 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 (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 (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人们研究物质的最好的方法是实验。 2.【答案】B 【解析】本题依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A只是形状发生改 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8、物理变化;B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答案】B 【解析】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 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故选 B。 4.【答案】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 学变 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烧制陶瓷涉及到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黑火药爆炸时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造纸术有

    9、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指南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不属于化学发明。 5.【答案】C 【解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方法很多,如计算、探测、推理、假设等, 但是基本手段还是实验。化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6.【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需抓住其本质 特征产生新物质,与加热观察无关;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有沉淀生成,以及发现气体消失、 发现固体消失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 D。 7.【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0、A木柴劈成块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答案】A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 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 判断即可。A甲烷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的过 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分离出西瓜 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

    11、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9.【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是发光、放热、变色、 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上述现象 发生,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变 成淡蓝色的液态氧也是物理变化。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应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 成。 10.【答案】D 【解析】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振荡试管时应用手腕振动,而不是上下震荡;贮 存气体应用集气瓶,不能使用广口瓶。故 A、B、C的操作方法均不正确。所以答案应选 D。 11

    12、.【答案】D 【解析】取用液体药品时,手拿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故 A 选项错;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紧 挨着,以防倒洒,故 B 错;手持试管,应稍微倾斜,故 C 错;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 签向外,所以答案应选 D。 12.【答案】D 【解析】烧杯、集气瓶、锥形瓶均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只有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答案 应选 D。 13.【答案】C 【解析】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 清石灰水并震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答案】B 【解析】在加热试管的操作中,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先使试管均匀受

    13、热;加热试管时,试 管外壁要干燥;酒精灯的灯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不是焰心。所以答案应选 B。 15.【答案】A 【解析】本题需把握好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臭氧与氧气是不同种物质,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气, 生成物是臭氧,属化学变化;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 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16.【答案】 (1)5 mL量筒 (2)胶头滴管 【解析】量取 4.5 mL蒸馏水,需要量筒,为了减少误差,量筒的量程越接近越好,所以选用 5 mL 量筒。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应用胶头滴管。 17.【答案】 (1)甲烷是无色、无

    14、味的气体 (2)甲烷能燃烧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天然气 燃烧是化学变化,所以甲烷能燃烧就是甲烷的化学性质,注意,只回答甲烷燃烧是错误的。 18.【答案】 (1)少; (2)多 (3)少 【解析】 (1)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少(2)人体的新陈代谢需 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故 答案为:多(3)人体要通过呼吸排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少 19.【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15、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解析】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 B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 瓶中。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 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 20.【答案】

    16、 (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解析】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 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2) 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 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 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1.【答案】 (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 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 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级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