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

    • 资源ID:153394       资源大小:12.89M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

    1、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课程标准简介 和本套教材编写思路简介,contents,目录,二上教材整体介绍,单元教材分析,学生活动手册简析,1,2,3,4,课程标准和本套教材编写思路简介,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强调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强调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式学习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思路,1.三个学段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课程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

    2、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三个学段。 2.四大目标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与环境(Environment)(简称STSE),4大领域 8个要素 4个维度 3个关系 18个主要概念 75个学习内容 200多个学习目标 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科学知识学习目标的学段特征,低年级阶段:事实性知识,即对观察的物体和事件进行客观、确定的陈述,主要是用感觉器官观察世界时形成的感觉经验。学生的认知表现主要是记忆和判断。 中年级阶段:规律性知识,即将观察到的事物、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规律,形成概念。学生的认知

    3、表现向推理方向发展。 高年级阶段:原理性知识,即通过观察和研究部分事件和情况,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用来解释其他相似的事物或情况。学生的认知表现向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释的方向发展。,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学段目标 (8个要素),教材整体结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双主线 结构,基于探究,学习探究,建构概念,科学探究活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工程,高年级 中年级 低年级,科学知识线,4大领域 18个主要概念 75个学习内容 200多个学习目标,科学探究线,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一上,一下,二上,二下,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

    4、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三上,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五下,六上,六下,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8个要素3次循环,感知科学,认知科学,探索科学,教材的逻辑结构,Brocade模型,综合探究单元,准备单元,理念:初步体验,有备无患; 重点:针对“科学探究”要素的准备; 形式:活动体验、探究经历。(没有知识点,没有考核要求); 课时:1课时/学期,综合探究单元,理念:教材的主体; 重点:全面培养“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STSE” 等目标; 形式:通过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

    5、中认识科学,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意识,实现教学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和认知过程的内在统一; 课时:约12课时/学期。,反思单元,理念:反思提升,提升经验。 重点:“对既有的经验和现实对象”进行回顾、反思、再认识。 形式:读+思+做 课时:1-2课时/学期,反思单元结构组成,(一)读:基于科学家故事或科学探索故事的“元认知”; (二)思:基于自身探索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三)做:科学探究方法的再运用或科学探究成果展示。,小结:大象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及主要特色,双主线 8个要素 3个循环 三种单元,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02,二上教材的能力主线目标,课标低段学段目标,课程标注的相关要求,关于“描述”,描述

    6、是科学探究中“处理信息”这个要素中的一种方法。 客观事实和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经过对经验事实的科学整理和鉴定后获得的,关于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体现了客观事实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记述和判断。 描述是将客观事实转化成科学事实的基础方法。它直接影响到科学事实的真伪性。 描述的准确性又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只有做到认真细致有序的观察,才能做到准确、细致、有序的描述。,关于“比较”,比较是一种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事物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作出正确出判断或结论的基础方法。马克思称它为“理解现象的钥匙”。 比较的两个指向:

    7、找相同和找差异。 比较需要一定的标准和范围。 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事物的多样性,比较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质的比较法和量的比较法,现象比较法和本质比较法,静态比较法和动态比较法,单项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本册教材科学探究目标的落实途径,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提升相应的能力。 注重引领和反思,三种单元相辅相成,协同培养各种能力。,单元教材分析,03,准备单元 这是谁的脚,这是谁的脚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初步体验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尝试用语言描述信息,初步体验(通

    8、过比较判断)得出简单的探究结论的过程。,准备单元教学活动框图,变幻的天气,二年级上册第一个综合探究单元,是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进行落实和强化训练的第一个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4.1-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14.1-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 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 讲述自己的观点。 STSE目标 知道人类是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单元组成,1变幻的天气,【教学目标】 1.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

    9、现象。 2. 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感知用口头语言、符号、肢体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描述的方法。,1变幻的天气,情境导入:由学生感兴趣的出游活动导入,由此引发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从而展开对天气现象的探究。 描述: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天气现象。即用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是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也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重点。在本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天气的阳光、云量、人和动植物活动等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天气,并用口头语言进行规范、完整的描述。这既是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准确建立阴、晴、雨、雪、风等天气概念的过程。,游戏:“猜天气”。两人合作,一人用语言或动作描述一种

    10、天气现象,另一人猜是什么天气。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让对方猜出天气,会努力通过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对不同的天气现象进行描述,这既是对上一环节学生建立概念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活动:认识天气符号。本活动的设计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记住天气符号,而是希望通过此活动了解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也可以用来描述天气现象。在活动中不是天气名称与符号连线,而是某一场景与天气符号对应,这实际上仍是对学生阴、晴、雨、雪、风概念的巩固应用。在开展此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出此场景下的天气名称,观察天气符号与天气名称的对应关系。,计划组织:是对情景引入的呼应,也是为组织学习天气的影响作准备。在这一

    11、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出不同的准备物品。 阅读:其他天气现象,可以算是教材的一个拓展,简单几幅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到阴、晴、雨、雪、风只是几种最常天的天气现象,但天气现象绝不仅仅只有这几种。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利用这几幅图片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语言简单描述信息的能力”再加以培养、锻炼。,2天气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道并能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到天气的影响是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地来看。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流畅地描述天气的影响。,2天气的影响,观察: 通过旅游照片观察天气现象,知道画面也是描述天气现象的一种方式,能从画面中读懂天气现象。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搜

    12、集一些和天气相关的照片,进行交流。旅游照片记录的信息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描述:观察完照片中的天气现象后,要注意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照片中的人或动植物的现象和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照片中哪些动植物和人的现象与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可以用上因为(天气),所以(人或动植物)的句式,帮助学生进行完整、流畅地语言描述。 事实证据:这个环节是通过更多的事例来强化认识天气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第三、四幅图片中呈现了同种天气下两个不同的场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同种天气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人或动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二年级学生能背诵不少谚语,但多是一知半解,教材将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耳熟能详

    13、的谚语配上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所描述的天气及其影响。教学时要利用这一素材对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给予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拓展活动:辩论赛可以视课堂教学情况组织开展,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天气影响的认识有个提升。二年级的孩子还属于比较简单的单向思维,通过辩论可以培养他们辩证地看待天气的影响的态度和习惯,对于培养和建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有帮助的。,3. 天气大转盘,【教学目标】 能写出六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及人与动植物的活动变化。 在制作、游戏过程中体会合作、互相尊重、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彩色纸、铅笔、剪刀、尺子、图钉、橡皮擦等

    14、。,3. 天气大转盘,设计制作:二年级学生动作精细化程度不高,要画或剪出漂亮的圆形不是件轻松的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盖在纸上,沿着物体画出圆形再剪。也可以直接发给学生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通过折纸的方式,把圆分成六等分。从小到大每格里分别写上天气和对应的人与动植物的活动。写好后,先让学生互相交流看看,所写的人或动植物的活动是否与天气相关? 三个圆片的固定可以用图钉或双脚钉,后面用橡皮擦或橡皮泥挡住尖锐部分,避免游戏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也可以用铅笔戳个孔,直接使用子母扣代替。,游戏:组织游戏时可以让学生说转盘中任意一个信息,另一个学生快速找到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信息,转动转盘,

    15、使之上下相对应。,第二单元,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第一单元,也是低年段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单元。,关于技术与工程,2017年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相比前版课程标准特别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增加了“技术工程领域”内容 。旨在“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厘清几个概念:科学、技术、工程 “科学的核心是发现(what、why),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关键是设计(how)。” 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基于科学的技术工程教育”或“融于技术工程的科学教育”应该成为小学科学启蒙教育必须遵循的准则。,“工程的核心是建造,关键是设计” 工程是一

    16、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的系统。 设计是基于实际需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整体考虑和规划的过程。设计决定了工程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有了设计,还要将其造出来,变成实实在在的物品,才能够真正实现工程的价值,这就是建造(制作)的过程。 根据设计建造或制作的物品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测试和评估。如果达不到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关于技术与工程,关于技术与工程,工程的一般过程: 需求(分析需求,明确任务目标) 设计(考虑结构、功能、材料等) 建造(制作) 评估(测试改进) 这也是本套教材落实技术工程教育的基本教学程式。,单元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

    17、语言初步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等信息。 科学知识目标(工程技术领域) 1.2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7.3-1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17.3-2 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17.3-3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18.3-1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18.3-2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科学态度目标 能如实讲述事,单元组成,1.滑梯,【教学目标】 1.经历“任务设计制作评价”的完整过程。 2.学会利用工具进行细致观察,体会肉眼观察和用工具观察的不用,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3.使用工具对材料

    18、进行简单加工。,1.滑梯,承接这单元页妙妙的需求,第一课提出了研究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为玩偶设计一个滑梯,要求能够让丁丁当当顺利滑下,以引导学生思考制作滑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滑道是滑梯的核心部件,滑道的光滑和粗糙程度会影响滑梯的正常使用。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滑道。选择前指导学生观察滑道光滑和粗糙的不同,并鼓励学生用语言或图画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观察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眼、手以及借助放大镜,并说描述观察结果的不同。,在制作滑梯的过程中要进行材料的加工,如用剪刀将牙膏盒从中间剪成两半等。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借助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能够使我们得到更加符合制作需求

    19、的材料。,在评价方面,本课首先要让学生从光滑度和稳固度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初步培养学生进行改进的意识。,第三单元,本单元延续一年级的磁铁相关知识,继续深入探究磁能的相关内容,是本册第三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探究要素训练重点: 得出结论的意识,单元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6.5.1-3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6.5.2-1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6.5.2-2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教

    20、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能按要求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单元构成,1.磁铁有两极,引入活动:创设活动情境,引出要进行的争夺曲别针的游戏活动。教学中可以规定一个学生只能用条形磁铁的两头,一个学生只能用条形磁铁的中间去吸引曲别针,通过比赛引出新的研究问题。 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条形磁铁哪里吸的曲别针多?,搜集证据: 教材采用了选点悬挂法: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依次悬挂曲别针,看哪个位置吸引的数量多。 具体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出其他方法去证明,例如可以测吸引距离等等,不管成功与否,可以让孩子们去试一试。 在实验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的观察记录相结合

    21、,重点是得出结论时要指导学生运用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发现磁铁两端吸的曲别针较多。,得出结论:汇报实验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引导比较,寻找共同点,得出结论:条形磁铁都是两端吸引的曲别针最多,这是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 迁移应用:落实知识点“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2 两极指南北,引入活动:找方向。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南北。 先用一年级学习的知识辨认方向 再让孩子们用指南针来确认方向。以此激发学生对指南针的神奇感和好奇心,提出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拆解指南针、探究小磁针的秘密。,提出问题:这里蕴含着问题转化的过程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 “指南针的指针是磁铁!” “指南

    22、针是因为指针具有磁性才能指南北的吗?” “只要是磁铁就能指南北吗?” “怎样来验证?”,搜集证据:多种方法来验证磁铁是否能够指示南北 水浮法 悬挂法 顶旋法 磁化前后对比法 实验时要防止其他磁铁或铁性金属干扰。 做完这些实验之后,再出磁铁两极的名称更合乎时机。,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史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进行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模型的展示。,3.两极相遇了,引入活动:磁铁长龙,发现相斥与相吸现象,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相斥?什么情况下相吸?,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应用,磁铁相斥相吸的实验,磁悬浮,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第四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元

    23、。探究目标重点是“得出结论”:“在教师指导下,有利用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单元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7.2-2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9.1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有利用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1.参观动物园,7.2-2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引入活动,观察描述动物在做什么,发现动物在吃、睡、运动,提出问题,所有的动物都吃、睡、跑吗?,搜集证据,观察或搜集更多动物的生活资料,得出结论,比较归纳,发现所有的动物都

    24、吃、睡、运动,拓展阅读,动物还有我们本节课没有观察到的特征,观察 描述 比较 归纳 得出 结论 ,观察动物的生活和活动 发现动物吃、睡、运动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么? 事实证据:观察更多动物,得出结论:通过汇总、比较、归纳知道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 阅读,补充了解可能观察不到的动物特征,2小猫觅食,9.1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观察提问:首先观察各种动物觅食情境,提出动物怎样觅食的问题。 猜想假设:调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事实证据: 聚焦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 教材以猫为例,具体教学时可以以其他动物代替。,得出结论:汇报观察结果,说说小动物运用

    25、了哪些器官来觅食。体会器官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补充阅读:某些动物特色的觅食方法。,反思单元,作为本册的最后一个单元的“反思单元”,是在前面几个单元学生经历了多次“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活动的基础上,对这两项要素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反思自己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增强探究意识,提升探究经验。”,反思单元教学建议,(一)阅读故事,重在剖析 (二)全面反思,知能并重 (三)做评结合,激活情趣 一类是展示成果性质的; 一类是“再探究”性质的。,读:竺可桢爷爷的故事,阅读:阅读科学家竺可桢搜集、整理物候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物候变化规律的故事。

    26、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主人公搜集、处理信息并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探究实际,重点说一说竺可桢的事迹对自己的启发。,第二个环节,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提问和思考问题的经历,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一学期来自己在科学学习中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经历。同时引导他们在这些回顾的基础上,能对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方法得出浅显的经验性的总结。比如“对信息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能够有利于我们发现规律”等等。,最后再以制作“探究剪贴报”的活动,来驱动学生对自己一学期来的科学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和展示,不仅让他们再次经历处理信息的过程,也以此引导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科学学习的成就感。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和展示,还应该引导他们展开互相交流和评价。同时,也可以以此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的期末评价。,学生活动手册,活动手册作为教材的一部分,配套编写、发放,保证所有学生都有使用的机会; 以探究活动的指导、记录为主要内容; 做到使用简单、方便; 要预留学生的填写时间。,教学指南(教师教学用书),帮助教师理解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目标、结构 提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参考意见。 提供教学评价指标,检测教学效果。 提供教学辅助资源,如教学准备、教学建议、补充知识、网络链接等。,


    注意事项

    本文(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共94张PPT))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