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1.1反应热 焓变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54117       资源大小:455.2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1.1反应热 焓变 学案(含答案)

    1、第一节第一节 反应热反应热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反应热反应热 焓变焓变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科学探究: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不断完善和改进测定方法。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辨识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形成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正确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 1体系与环境 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体系,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如:将试管中的盐酸、 NaOH 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体系; 盛溶液的试管和溶液之外的空

    2、气等看作环境。 热量是指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 2反应热 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 称反应热。 3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测定原理:环境温度不变时,根据测得的体系的温度变化和有关物质的比热容等来计算反 应热。即利用公式 Qcmt 进行计算。 (2)实验装置 将如图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各部分仪器的作用 a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接触。 b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c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 (3)实验步骤 反应物温度测量(t1):测量混合前

    3、 50 mL 0.50 mol L 1 盐酸、50 mL 0.55 mol L 1 氢氧化钠溶 液的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记录为起始温度 t1。 反应后体系温度测量(t2):将酸碱溶液迅速混合,用玻璃搅拌器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 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录为终止温度 t2。 重复实验操作两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4)实验数据处理 某实验小组测定数据如下,请填写表中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盐酸 NaOH 平均值 温差 平均值 1 25.0 25.2 25.1 28.5 3.4 3.4 2 24.9 25.1

    4、 25.0 28.3 3.3 3 25.6 25.4 25.5 29.0 3.5 设溶液的密度均为 1 g cm 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 g1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 该反应放出的热量 Q1.42 kJ,则生成 1 mol H2O 时放出的热量为 56.8 kJ。 (5)实验结论 大量实验测得, 在25 和101 kPa下, 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 (1)浓硫酸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 (2)同一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与酸碱的用量有关() (3)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的玻璃搅拌器换成铜质搅拌器效果更好() (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 应将 50 mL 0.55 mol L 1 NaOH 溶液分多次倒入小烧杯()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测定盐酸后的温度计没有冲洗干净,立即测 NaOH 溶液的 温度() 根据上述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何使用0.55 mol L 1NaOH溶液与0.50 mol L1盐酸反应, 而不是选用0.50 mol L1NaOH 溶液? 提示 碱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2)若用 0.55 mol L 1 KOH 溶液代替0.55 mol L1 N

    6、aOH 溶液,对结果会产生影响吗?为什么? 提示 无影响。因为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与 用 KOH 溶液还是 NaOH 溶液以及酸碱的用量无关。 (3)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用醋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若 用稀硫酸和稀 Ba(OH)2溶液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所测反应热的数值偏大;弱酸、弱碱电离吸热,所测反应热的 数值偏小;若用稀硫酸和稀 Ba(OH)2溶液测定反应热,生成 BaSO4沉淀还会多放出一部分热 量,所测反应热的数值偏大。 提高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准确度的措施

    7、 (1)原理方面 为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酸、碱溶液应当使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测定实验中若用弱酸 或弱碱,因其电离吸热使测定数值偏小;若用浓酸或浓碱,因其溶解放热使测定数值偏大。 为保证盐酸被完全中和,碱的浓度应稍大。 (2)操作方面 酸碱溶液混合要迅速,防止热量散失。 在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不要贴在容器壁上或插入容器底部,要随时读取温度 值,记录下最高温度值。 (3)仪器方面 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器使用;玻璃搅拌器应上下移动。 应使用玻璃搅拌器,不能用金属质搅拌器代替。 二、反应热与焓变 1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特征 2内能 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

    8、影响。 3焓与焓变 (1) (2)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因此常用 H 表示反应热。 (3)焓变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 放热反应: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能量,反应体系的焓减小,H 为负值,即 H0。 4从微观角度理解反应热的实质 以 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为例说明,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断裂或形成 1 mol 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断裂或形成化学键的总能量变化 HH 吸收 436 kJ 共吸收 679 kJ ClCl 吸收 243 kJ HCl 放出 431 kJ 共放出 862 kJ 结论 H2

    9、(g)Cl2(g)=2HCl(g)的反应热 H183 kJ mol 1 图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化学键、断裂化学键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其中,E1表示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热量,E2表示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热量,E1 与 E2的差值表示反应热。上述反应过程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焓变计算公式:HE总(断键)E总(成键) (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与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3)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5)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时,反应放热, H 为负值()

    10、(6)浓硫酸溶于水,体系的温度升高,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7)化学反应中必然存在化学键的变化() (8)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所以石墨更稳定() (1)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针对化学反应而言,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物质的溶解有能量的变 化,但属于物理变化,故不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并无必然的关 系。 (4)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下列反应: 化石燃料燃烧 强酸、 强碱的中和反应 用 C 和 H2O 在高温下制水煤气 锌和盐酸 反应制氢气 氢

    11、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研磨放出氨气 煅烧石灰石 其中焓变为负值的有 ,焓变为正值的有 。 答案 2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NN、1 mol NH 分别需吸收946 kJ、391 kJ 的能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拆开 1 mol H2中化学键所需能量为 kJ。 (3)该反应的反应热 H 。 答案 (1)放热 (2)436 (3)92 kJ mol 1 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两种方法 (1)记忆法,熟记重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碳和二氧化碳、

    12、碳和水的反应,Ba(OH)2 8H2O 与铵 盐的反应等。 常见的放热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燃烧反应及缓慢氧化、化合反应(大 多数)、铝热反应等。 (2)依据物质的稳定性判断:由稳定的物质生成不稳定的物质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 反应。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稀盐酸和稀 NaOH 溶液(碱稍过量)反应生成 1 mol 水的反应热 H 52.3 kJ mol 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将 NaOH 溶液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 D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 NaOH 溶液的温度 答案

    13、B 解析 若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会造成较多的热量损失,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A 项可 能;仰视读数时,实际量取的溶液体积多于应该量取的溶液体积,会导致放出的热量变多, B 项不可能;C 项操作会导致较多的热量损失,C 项可能;D 项操作会导致测得的 NaOH 溶 液的初始温度偏高,最后计算出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实际放出的热量少,D 项可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使环境的温度升高 B当反应放热时 H0,反应吸热时 H0 C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 为“”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 C 解析 吸热反应一般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14、, A 项错误; 放热反应的 H0, 吸热反应的 H 0,B 项错误;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在加热(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D 项错误。 3(2020 南京月考)CO(g)与 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1 mol CO(g)和 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CO2(g)和 1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D1 mol CO2(g)和 1 mol H2(g)反应生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O(g)要放出 41 kJ 热量 答案 B 解析 由能量变化

    15、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但并不是不需要加热; 当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时, 要吸收 41 kJ 热量。 4化学反应 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每生成 2 mol AB(g)吸收 b kJ 热量 B反应热 H(ab) kJ mol 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 1 mol AA 和 1 mol BB 键放出 a kJ 能量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

    16、量,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每生成2 mol AB(g)吸收(ab) kJ 热量,A、C 项错误;根据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 值可知,该反应热 H(ab) kJ mol 1,B 项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 项错误。 5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 子吸收能量 280 kJ,断裂 1 mol FF、SF 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160 kJ、330 kJ。则反应 S(s) 3F2(g)=SF6(g)的反应热 H 为( ) A1 780 kJ mol 1 B1 220 kJ mol 1 C450 kJ mol 1 D430 kJ mol 1 答案 B 解析 利用 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H280 kJ mol 1 3160 kJ mol 16330 kJ mol11 220 kJ mol1。


    注意事项

    本文(1.1.1反应热 焓变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