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福清市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54395       资源大小:64.3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福清市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 1 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 2020-2021 学年学年 9 月份高一月考语文试卷月份高一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时间:15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 150 分)分) 一、论述类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 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 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 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 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 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

    2、旧诗,提倡 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 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 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 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 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 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 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 新诗铺路; 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

    3、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 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 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 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 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 带来视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 的。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 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

    4、断追求中 所一直呈现的迷思。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 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 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时期、文化、社会环境中,新诗的选择 是不一样的。龙泉明也曾说:“新诗对传统与西方的选取,在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与 当今诗人那里,常常是有条件的,有其选择重点的。” 2 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 不同的表现,而如何对待这标识所体现的交融迷思却仍在摸索中,这一自身特点将有 待于诗歌的自身呈现和不断拷问,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诗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领悟与解 释。

    5、(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国新诗在发展中与古典诗歌出现了反叛与背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 C 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 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D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试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段先写新诗产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的问 题。 B 二、 三段运用例证分别剖析了影响新诗发展的两大因

    6、素: 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 C 第四段中引用朱光潜和龙泉明的新诗理论, 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对待新诗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们深入审视新诗这一自身的特 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虽然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透过他 的诗作还是能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 B繁星的出现为新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阅读繁星,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 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C 不同诗歌流派、 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 环 境的影响而表现各不相同。 D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对新

    7、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 但这种认知会越来越丰富。 3 二、诗歌鉴赏(17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共 9 分。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 甫儿时旧友。两人重见,杜甫已 51 岁。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 作“忿”。来源:Zxxk.Com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之长,更表明两人源

    8、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 B该诗前四句由过去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性。 C诗人之所以嫌恶桃花和柳絮,是因为它们分别比云锦鲜艳,比棉花白净。 D作者气恼剑南春色的“无赖”,因为它加重了诗人在别筵上的离愁别感。 5.请结合诗歌前两联,分析诗人的复杂情感。(6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68 题。(8 分)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4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

    9、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 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 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 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5

    10、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远山等空间性的位 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 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 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诗人采用由物到我、由我到物的安排、组织、观察方式,把主体“我”突入到客体 中,把冷静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结合起来,使诗作内蕴丰富,引人深思。 8“金黄的稻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 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 5 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 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 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

    12、,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 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 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6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 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 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 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 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 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 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

    13、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 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 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 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 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 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

    14、。一生的尊严和 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 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 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 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 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 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

    15、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 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 这苦难 7 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 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 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

    16、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 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 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 逝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

    17、应,韵味丰富。 D. “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 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 “苦 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10. 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8 11. 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四、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恺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剌史。宪之未弱冠 ,州 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 。元徽中,为建康 令, 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

    18、,二家辞证等.前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 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事 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 性又清俭,强力为政,其得民和。 齐高帝 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那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 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 为出公禄,使纪纲 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 骨,名为除祟。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逐改。时刺史王奂新至, 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街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19、还为大尉从 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 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那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 街之,卒不能伤也。 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 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十六) 注纪纲:仆从。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日神明 B.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

    20、号曰神明 C.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日神明 D.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日神明 9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 主簿: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C.建康:六朝古都南京。三国吴时南京称为建业,晋时称为建邺或建康。 D.高帝:谥号名。谥号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加给的带褒扬意义的称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21、)(3 分) A.顾宪之断案如神,获得赞赏。担任建康令,以前官吏不能判决的案件,他轻松 解决;只有他管辖的衡阳无诉讼案件,让刺史王负大加赞赏。 B 顾宪之秉公执法,两袖清风。对于权贵的请托、官吏的贪费凶残,他不偏袒不纵 容:他恪尽职守、清廉节俭,深受百姓爱戴。 C.顾宪之摒弃迷信, 擅长教化。 衡阳当地有旧俗, 百姓一旦患病就认为是先人所为, 他晓之以理,从而去除了“除崇”的恶习。 D.顾究之刚正不阿,敢作敢当。他上章拆除了宠臣吕文度在余姚营建的豪宅;吕 文度回乡葬母,其他那县官员争相凭吊,而他却不理睬。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

    22、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令莫能决。(5 分) (2)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5 分) 五16.名句默写(16 分) 1、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 , ”。 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的句子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 是 “ , ”。 4、 登高 中感慨秋天萧瑟, 韶华易逝的句子是 “ , ”。 10 5、飞湍瀑流争喧豗, ”。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7、岂无山歌与村笛, ”。 8、间关莺语花底滑, ”。 六语文文字与运用(14 分)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

    23、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冗长(yn) 强迫(qin) 叱咤(zh) 削足适履(xu) B荏苒(rn) 嗔怪(chn) 摈弃(bn) 噤若寒蝉(j n) C湖泊(b) 羁旅(j) 宽宥(yu) 卷帙浩繁(y ) D忸怩(ni) 龇牙(c) 骁勇(xio) 未雨绸缪(mu) 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 A班配 藏污纳垢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凌厉 怙恶不悛 不落巢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懵懂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 怄气 徒有虚名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

    24、年多病独登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20.仿照下列句子,按照给定的条件,再选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同的句子。(5 分) 例句: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数学老师说:友谊是_ 物理老师说:友谊是_ 音乐老师说:友谊是_ 11 七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有 人说,这些事物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摧毁青年一代。“我们好像也太容易被毁 掉了吧!”一位青年朋友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还配上了一个哭笑不得的

    25、表情。 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 篇文章。 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 2020-2021 学年 9 月份高一月考语文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D A 项,曲解文意。从原文“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及 后文“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可知,新诗并非简单地将两者之间融合在一起就形成的。B 项,混淆是非。“因为 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分析错误,原文“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C 项,偷换概念。“我 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分析错误,原文“这背后既有被 迫推动的

    26、命运之歌”指的是时代命运,而不是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 2、C 这两则新诗理论主要是解决如何对待这种迷思的问题,而非其成因。 3、A 原文只是说胡适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 二、诗歌鉴赏 4C,诗人是用乐景来反衬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 5首句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第二句写出了在兵戈满 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第三四句写出了当故交叙旧之日, 即离筵饯别之时,使相见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乍逢又别,后会无期)。 新诗阅读 12 6.D 这是诗人

    27、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后是“对比”,是诗人对眼前景象 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 间。 7. “由物到我、由我到物”有误,从整首诗歌来看,这里采用的是“由我到物、由物到我”的方式。 8.“金黄的稻束”是收获的象征,作者又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联系起来,作为孕育者和劳动 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赞美劳动的母亲。 三文学类阅读 9.C; 解析:A 父亲要求出灵时点燃蜡烛,说明父亲理解 “我”的奶奶,不能据此说父亲是迷信、愚昧的;B 心为物役、 难舍俗世并不是祖母的性格;D 应为比喻修

    28、辞 10.坚忍、顽强:独自忍受生活之苦,支撑一个家。 自尊、好强:不愿意别人为她擦洗身体。 仁爱、体贴:心疼儿孙,忍痛不叫。 11.题目使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隐喻手法突出人物品格:把祖母比喻成蜡烛,把磨难比喻为黑暗, “倾听黑暗”巧妙地表现出祖母对待磨难的方式 和乐观的态度; 寄托作者情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 深化主题:借助蜡烛表达了作者面对生命与生活苦难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四文言文阅读 1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运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 发奸摘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13.D

    29、【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带褒扬意义的称号”错误,谥号分美谥、平谥、 恶谥,只有美谥是“带褒扬意义的称号”。 14.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上章拆除了”错,文中“即表除之”说明顾宪之 只是上章要求拆除。 15.(1)当时有盗窃耕牛的人,牛被主人认出,偷窃者也称牛是自己的,两家的讼词和证据都一样,前任县令不能判 决。 13 (2)等到高祖继承帝位,顾宪之中风病逐渐加重,坚决请求回吴郡老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得分点有“辞证”“等”“莫”三处。“辞 证”意为“讼词和证据”,“ 等”意为“一样、相同”

    30、,“莫”意为“不”。(每点 1 分,句意 2 分) 第(2)小题的得分点有“比”“笃”“固”三处。“比”意为“等到”,“笃”意为“(病)重”,“固”意为“坚 决”。(每点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顾宪之字士思,是吴郡吴地人,祖父顾恺之,曾任南朝宋的镇军将军、湘州刺史。顾宪之还未满二十岁,就被 州府征召为议曹从事,考中秀才,接连升为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宋元徽年间,任建康县令。当时有 盗窃耕牛的人,牛被主人认出,偷窃者也称牛是自己的,两家的讼词和证据都一样,前任县令不能判决。顾宪之到 任后,审核案件的材料,对两家说:“用不着多说,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于是下令把牵牛的绳索解

    31、开,任随牛走 往何处。牛径直走回到原来主人的宅室,偷窃者才伏地认罪。顾宪之揭发奸邪或藏匿的罪犯,大都采用这类方法, 当时的人称他为“神明”。对于有权势的人的请托,官吏们的贪婪凶残,他都根据法律公正处理,从不偏袒和放纵, 品性又清廉节俭,尽力治政,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齐高帝(萧道成)即位后,(顾宪之)被授予衡阳内史。以前,衡阳连年瘟疫流行,过半的人染病而死,棺木价格 特别昂贵,人们只好用苇席包裹尸首,丢在路旁。顾宪之到任后,分别通告所属各县,寻找死者的亲属和朋友,命 令他们把死者埋葬。如 果是全无 亲属的逝者,顾 宪之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派仆从营办埋 葬事宜。当地有风俗, 老百姓患了病,就说是先人

    32、带来的灾祸,都掘开墓棺,用头冲洗枯骨,说是“除祟.。顾宪之向百姓晓之以理,说 明生死之别,祸事不相因袭,这种风俗于是改正过来。当时刺史王奂到各地督察事务,发现只有衡阳无诉讼官司, 于是感慨地说:“顾宪之对百姓的教化达到了极至。如果全国都这样做,我还需督察什么呢!.不久顾宪之担任太尉 从事中郎。后又外放为东中郎长史、掌管会稽郡事务。山阴人吕文度在齐武帝面前得宠,在余姚建宅邸,很是气派。 顾宪之到任后,立即上章要求拆除。吕文度后来回乡葬母,各郡县争先恐后去吊唁,而顾宪之却不理睬。吕文度深 深怀恨他,但最终难以加害。 等到高祖继承帝位,顾宪之中风病逐渐加重,坚决请求回吴郡老家。天监二年,在家中被授予

    33、太中大夫。顾宪 之虽多次担任郡的长官,但并没有什么财物,回家时,唯有四面土墙,不免陷于饥寒。天监八年,在家逝世,享年 七十四岁。 五默写: 1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2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4 4 无边落木萧萧瑟,不尽长江滚滚来 5 砯崖转石万壑雷 6 艰难苦恨繁霜鬓 7 呕哑嘲哳难为听 8 幽咽泉流冰下难 六语用 17.B A 项,冗 rn,强 qin。C 项,泊 p,帙 zh。D 项,怩 n,龇 z。 18.D。 A 项“班配”与“般配”为一词不同写法,此处出题不严密,B 项“不落巢穴” 是 “不落窠臼”,。C 项“挺而走 险”的“挺”应写成“铤” 。 19.D 解析:A 项,对偶。B 项,互文,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C 项,夸张。 20.答案:数学老师说,友谊是一个万能公式,能解决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物理老师说,友谊是一根巨大的杠杆,能撬开禁闭的心扉; 政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的火花,能点燃生命的火把; 音乐老师说,友谊是一曲优美的乐曲,能在四海五湖找到知音。 解析:仔细阅读例句,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友谊是一的.,二,.,能.,二,.;内容特点:前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 释友谊是什么,后句是前句比喻产生的结果。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福清市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