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54530       资源大小:402.0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1、 第一章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章末达标测评章末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953 年春在西安市以东发现了距今有 6 000 年的半坡原始氏族村落遗址近 50 000 平方千米,内部分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三个部分。发现房屋遗址 46 座,还有围栏、地窖、墓葬、陶窑址等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据此完 成 12 题。 1半坡原始氏族村落位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镇江流域 D雅鲁藏布江流域 2在该流域还发现有 4 000 多座类似遗址,其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 B人口众多 C矿产资源丰富 D商品经济较发达 解析 第 1 题,从题干信息可知,半坡原始氏

    2、族村落位于西安市附近,西安 位于黄河流域。第 2 题,农村聚落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力密切相关。在社会发展 早期,乡村聚落多形成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因为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答案 1.B 2.A (2015 济南模拟)古诗云: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据此回答 34 题。 3古诗描写的自然环境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西南地区 B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C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 D春季沙尘暴多发的华北地区 4该地区的聚落特点是( ) A呈点状,分布在山间盆地 B呈点状,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 C呈带状,分布在高原边缘 D呈团状,分布在盆地中央 解析 本题通过古诗的语言描述来考查沙漠边缘的乡村聚落。

    3、第 3 题,由材料 “一阵风来一阵沙”可判断,该地多风沙天气,应为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有人行处没人家”说明该地人口密度较小,而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人口密集。第 4 题,由上题得知该地位于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缺乏水源。 在缺水干旱地区,乡村聚落往往分布在泉水和河流附近,在沙漠边缘的地下水 出露处则形成绿洲,故该地区的聚落呈点状分布。 答案 3.B 4.B 易经 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完成 57 题。 5史料中的“市”属于( ) A村落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6城市和乡村发展(起源)上的联系是( ) A乡村以农业

    4、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提供产品 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提供劳动力 C乡村的规模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可以扩大得与乡村连结起来 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7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之后,定居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解析 第 5 题,正确理解古汉语的含义,可知史料中的“市”是货物的集散 和交易的场所,因交易而退,常住人口并不多,应该是集市。第 6 题,正确 理解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的关系,从起源上看,人类历史上先有乡村聚落。 第 7 题

    5、,聚落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促进了 乡村聚落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促进了城市聚落的形成。 答案 5.C 6.D 7.A 8推进城市健康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 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50% B该地区农业人口数量较大 C该地区产业活动高度密集 D该地区郊区城市化现象严重 解析 根据图例可知该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33%,乡村人口比 重大,城市化水平较低,反映出产业活动以第一产业为主,聚落以乡村为主, 产业活动高度密集是城市的主要特征。 答案 B 9(2015 湖南长

    6、沙模拟)四千多年前,世界闻名的乌尔古城(其遗址位于今伊拉 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 300 千米处)的建立是( ) A出现在世界城市发展水平较稳定的历史时期 B出现在人类社会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之前的历史时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能为其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 D幼发拉底河能为城市提供灌溉水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出现的条件。城市的出现,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物质 基础,即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另一方面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 了商品生产,出现集市进而演变为城市。 答案 C 10“巢居穴隐原始棚舍固定乡村聚落城市化,”这个居住聚居过程是 (

    7、) A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B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 C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 D人类不断适应、认识、改造自然环境的发展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由原始聚落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的认识。“巢居 穴隐”和“原始棚舍”是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聚居方式;“城市化”则是现 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聚居方式。这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适应、认识 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发展过程。 答案 D 城市,从文字上讲,“城”是一种防御性的工事;“市”是一种商品交易 的场所。最早的“城市”就是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为适应人们对生产、 生活、防御等方面的要求而集聚形成的。据此回答 1112 题。 11城

    8、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城市 形成于( )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D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12城市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社会劳动大分工 现代工业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现代交 通工具的应用 A B C D 解析 第 11 题,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相分离,出现了直接以 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当商品交换由偶然性发展为经常性时,便在适于货 物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出现固定的交易场所集市。第 12 题,随着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交换地域的进一步扩大,集市就可能演变为城市,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大多就在这样的情

    9、况下诞生的,故选 C。 答案 11.B 12.C 13下图表示两类国家不同时期城市化进程。读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城市化的进程快、水平高 B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目前已变慢,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工农业生产持 续上升,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D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减慢主要是因为城市吸收不了太多的劳动力, 农业提供不出更多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 解析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并且出现了逆城市化。发达国家 由于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少,所以城市化速度降低,而并非是因为城市 吸收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农业提供

    10、不出更多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增长的需 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发展不合理,其速度快并不是因 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工农业生产持续上升造成的,而是由人口的快速增长 造成的。 答案 B (2015 山东淄博模拟)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 年末,我国城镇人口为 69 079 万人,乡村人口为 65 656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达到 51.27%,比上年末提高 1.32 个百分点。下表为我国历年的城镇人口 比重变化表,据此回答 1416 题。 时间 (年) 1949 1954 1978 1980 1990 1992 1996 2000 2002 20

    11、0 6 2011 城市 人口 比重 (%) 10.6 15.35 17.92 19.39 26.41 27.63 29.37 36.22 39.09 43.9 51.27 14.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反映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 A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B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D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日益重视 15题中材料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6下列省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肯定超过 51.2%的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

    12、四川省 D青海省 解析 第 14 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 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第 15 题,由材料中信息 可以判断,我国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第 16 题,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 海,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超过我国的平均水平。 答案 14.C 15.A 16.A 下图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17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 ) A B C D 18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可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解析 第 17 题,

    13、和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 便利,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第 18 题,交通便利是造成两个村落可能发 展为小城镇主要因素。 答案 17.D 18.D 读以下世界某两个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图,完成 1920 题。 19a 城市可能是( ) A伦敦 B东京 C纽约 D墨西哥 20近几十年来,b 城的城市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城市中心人口增长迅速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中心日益衰落 D城市化速度加快 解析 读图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由图可知 a 城市的人口自 1970 年以来持续 增长,分析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可知伦敦、东京、纽约均为发达国家的城市,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城市

    14、化水平增长缓慢,墨西哥城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代 表,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进入飞速增长阶段。b 城市的人口 持续下降可知应为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时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城市化速度减慢,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但随着再一轮的城市化,其中心区 不可能永远衰落。 答案 19.D 20.B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E 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 (2)A、C、D 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 (3)促进 A 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 _。C 城市位于_(地貌)上。 (4)D 城市适于发

    15、展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主要有_, E 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 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 F 标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G_,H_。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尽管五城市目前都有铁路相通。但 A 地地 处沙漠,D 地地处山麓地带。而 B 地处于大河的沿线,两条河流的汇合处, C地处于河口,所以B、C两地的交通更为优越。且B、C地处平原地区、地 势平坦开阔,周围便于农耕。所以最早形成城市的应该是 B、C。第(2)题, A、C 两城附近有油田,D 城有煤和铁,所

    16、以三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条件应 该是自然资源丰富。第(3)题,就 A 城市来说,地处内陆的沙漠地区,对外 交通非常不便,所以促进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铁路运输的发展,但当地气候 干旱,水源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D 城附近有煤和 铁矿,所以宜发展钢铁工业。但该工业易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E 城附近有大量风景名胜,所以应以旅游为主导产业。随着交通的发展,在 B、C、D、E 四城市间的铁路交会处会形成一个新的铁路枢纽。所以该地可 能会形成一个新城。第(5)题,按照因地制宜原则,G 为草地,宜发展畜牧业; H 为农田,且离城市较远,宜发展种植业。 答案 (1)B、C 平原地

    17、形;水源充足;交通(水运)便利 (2)矿产资源 丰富 (3)铁路运输 气候干旱 河口三角洲 (4)钢铁 大气污染、固体废 弃物污染等 旅游 在 B、C、D、E 四城市铁路交会处标 F (5)畜牧业 种 植业 22(2015 贵州贵阳模拟)读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武汉高校林立,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 100 万人,在校大学生数 量在世界城市中排行前列,2009 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 (1)C 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 (3)武汉的高校林立

    18、、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 第(1)题,分析城市区位条件时,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 展变化来考虑。第(2)题,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我们可以 借鉴工业集聚的原因进行分析。第(3)题,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 量庞大导致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学生集 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 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答案 (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 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 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

    19、利;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心。 (2)(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 人才);利于学校间人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 节约办学成本。 (3)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 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 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23(2015 山东青岛模拟)下图是19502050 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 2010 年

    20、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如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 展的特点。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的曲线变化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 2010 年前增加,2010 年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第(2)题,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第(3)题,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不断 缩小。所以画图时要画上升的斜线,且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要缩小。 答案 (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

    21、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 人口逐步减少。 (2)2010 年后,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地区有了大量的剩 余劳动力。图中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增加,说明城市经济发达,需要的劳动 力多,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人口减少。 (3)画图如下。特点: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国 家的城市化水平不断缩小。 24(2015 山东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2、下 图为我国城市化“纳毖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 16 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 1 月 4 月 7 月 10 月 全年 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从 1990 年到 2030 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 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 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

    23、终目的是缩小城 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 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答案 (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 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 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 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 区布局会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 提高郊区绿化率。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